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117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word章末总结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个角度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

3.学会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原则阐述自己的环保理念和措施。

专题一 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区域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总体来讲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分析

区域自身生态的脆弱性,往往是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诱因。

某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光照、热量、降水等因素出现异常,会成为区域生态破坏的潜在威胁,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要素进行整体分析。

2.人为因素分析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不合理经济活动起到了加剧加速,甚至决定性作用。

归纳人为因素要从人口规模、人类主要的活动方式、生产水平等方面入手。

【专题练习1】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被誉为“中国母亲的皱纹”,历尽沧桑,苦难深重。

据此回答

(1)~(3)题。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环境污染

C.风力强大D.土质疏松

(2)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②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③植被破坏严重 ④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触发机制是(  )

A.毁林开荒、营造房屋

B.轮荒作业、破坏林草

C.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D.露天开矿、开挖地表

专题二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与关联性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

生态环

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

森林火灾、病虫害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

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草地退化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

湿地干涸

自然原因: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

生物多样

性减少

自然原因:

自然灭亡

人为原因:

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2.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

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

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专题练习2】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上图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专题三 常见的区域问题的治理措施

措施

类型

具体措施

工程

措施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修水渠等);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生物

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类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

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

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

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

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

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农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专题练习3】 读下列资料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巴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是,这些宝贵资源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每天至少有100万棵树被毁。

现在,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0%减少到60%,许多地区的原始森林已踪迹全无了。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的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

(1)根据资料和示意图判断,图中A、B的内容应为:

A________,B________。

(2)按“目前状况”图示,分析巴西大量砍伐森林的这种做法,反映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目前状况”要实现“发展方向”,人类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______________。

(4)我国为达到“发展方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白皮书。

并在保护森林、绿化祖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3~4题。

3.据各自然带在图甲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4.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

据此回答5~6题。

5.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6.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

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

 

 

8.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xx年旱季,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曾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

绿色和平组织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

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始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

“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

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

”“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

(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________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___________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

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保护措施。

 

 

 

9.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东南部水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2)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工程、非工程、生物、技术措施等

参考答案

专题练习1 

(1)A 

(2)A (3)D [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覆盖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暴雨冲刷,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

人类不合理活动有多种表现,但开采矿产是比较新的人类活动方式。

]

专题练习2 

(1)土地(草地)退化。

危害:

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

(3)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

解析 

(1)根据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可知,1980~xx年草原退化程度逐渐加重,重度和荒漠的比例增大,说明该地存在草地退化问题;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加剧荒漠化进程。

(2)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可知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变化越大;随着时间变化,放牧强度越大,植物密度越小;说明过度放牧是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针对科尔沁草原退化的原因,主要措施应是合理放牧,保护草原。

过度放牧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关,应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管理等都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的措施。

专题练习3 

(1)环境保护 经济优先 

(2)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 (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中国21世纪议程 颁布了《森林法》;规定了义务植树日;实施了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制定了森林的采伐和抚育相结合的措施。

解析 森林的保护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森林的破坏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能引起世界气候的变化。

我国也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如颁布了《森林法》,规定义务植树日等。

课后练习区

1.A [分析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在成因上的联系以及各主要外力作用可以确定:

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

2.B [c过程是流水搬运作用,在此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从选择项提供的可能性上看,只能是水土流失和泥石流。

]

3.D 4.B [第3题,由图可知:

o→b自然带呈现从热带向寒带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热量为基础。

所以,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o→a自然带的变化主要是水分差异形成的。

第4题,由图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

5.B 6.A [第5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而城市环境不能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净化造成的。

第6题,生态城市一般环境优美,而一般在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生态城市多在市中心修建大量的绿地来改善环境。

]

7.

(1)见下表。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解析 

(1)甲区域为宁夏平原,针对该地区发展农业降水少、冬春多大风、土地盐碱化等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可采取相应措施。

(2)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可分析该区域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8.

(1)东南亚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生态脆弱性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3)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对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4)破坏原因:

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②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如纸浆林、棕榈油种植园的开发;③商业性木材采伐。

保护措施:

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解析 

(1)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2)主要考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3)主要从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分析解答。

(4)结合教材所学内容分析即可。

9.

(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解析 

(1)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区海拔低,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适宜发展种植业;高原北部降水少,气温低植被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但过度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破坏。

(2)高原北部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充足,太阳能丰富;东南部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陡、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高原东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因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所以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10.

(1)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2)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增加等。

解析 本题以南美洲北部地区为背景,主要考查湿地成因、森林破坏的危害等。

解题思路如下: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三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word章末总结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影响因素,学会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专题一 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会造成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调水沿线地下水位升高而发生盐碱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等不利影响。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线路

走向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

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地形、地

势条件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虽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现有设

施条件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还可利用三峡水库)

差,可利用的设施极少

评价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可自流供水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

缺点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

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

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

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源地水质

差(经济发达,污水排放量大)

较好

最好

供水区

北到天津,东到济、烟、威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

工程量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和南四湖,工程量最小

工程量中等,需开挖新的河道

需在河流上游筑坝建库,开凿巴颜喀拉山输水隧道,工程量巨大

积极

意义

(供水

区)

社会

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

效益

促进供水区经济发展,可产生经济效益600亿~800亿元

生态

效益

增加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可能

带来

的环

境问

径流

量减

少(

水源

区)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线

影响生物:

给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盐碱化:

地势低洼,天然排水条件较差,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中线

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形势的影响

西线

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但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调水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逐渐突显

采取对策

国家提出了调水原则,编制了全面的治污规划,规划中提出了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

【专题练习1】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

(1)~

(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专题二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新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出现集群发展的趋势

随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以形成产业的群体和网络,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是技术、知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载体是跨国公司。

传统产业转移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

而高新技术转移以跨越的方式,更注重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2)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新特点

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我国将成为更多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之地,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总体趋势将呈现出重化工业为主的多样化,其特点是:

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并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与新一轮以IT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并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转移并行,高技术与先进技术并行,其扩散程度加大、速度加快。

同时,转移的方式也将由合资、合作为主更多地向独资、并购为主转变。

xx年,外商独资比重由xx年的47.3%上升到62.4%。

【专题练习2】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双选)(  )

A.①为资金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D.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xx·株洲高二检测)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B.Ⅰ、Ⅲ

C.Ⅱ、ⅣD.Ⅲ、Ⅳ

2.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读“xx~xx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3~4题。

3.有关xx~xx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xx~xx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xx~xx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有关xx~xx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5~6题。

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

6.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商贸中心B.机场

C.火车站D.港口

题号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