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9720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2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诊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绥靖(suǐ)疟子(yào)瓦砾(lì)转弯抹角(mǒ)

B.阻遏(è)寒噤(jìn)地窖(jiào)锐不可当(dāng)

C.仄歪(zè)箱箧(jiá)制裁(cái)张皇失措(cuó)

D.央告(yàng)悠闲(yōu)荒谬(miù)精疲力竭(ji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得惟妙惟肖。

C.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生活中处处着美的细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常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一颗

的心去感悟生活,即使有所怨、有所忧,也都能化解。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美。

A.孕育细腻收藏B.培育细致收藏

C.孕育细致搜索D.培育细腻搜索

4.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2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不由自主地,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而倾听,是让人。

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忍不住拍案叫绝

A.⑤①④②③B.⑤①②④③C.②④⑤①③D.②⑤④①③

5.观察下面周智慧的海洋画作《洪波涌起》,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

解说:

 

6.填空。

(每题1分,共5分)

杜甫在《望岳》中,抒发了自己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作者对乱世别离的感受的诗句“,

《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陋室铭》中交代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诗句是,。

予独爱莲之,。

7.名著阅读。

(2分)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试对所引内容进行评析,并说说此情节在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作用。

 

8.综合性学习(2分)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

“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

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提取信息: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夜归丁卯桥村舍(4分)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

①丁卯桥:

地名。

②许浑:

字用晦,润州丹阳人。

③紫蒲:

紫色的蒲草。

④水槛:

临水的栏杆。

9.诗句“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

试作简要分析。

(2分)

 

10.“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二)《桃花源记》(8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①芳草鲜美()②仿佛()

③妻子邑人()④欣然规往()

12.翻译句子。

(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2分)

 

(三)《芦花荡》节选(8分)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

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

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

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

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

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

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

发高烧和打寒噤②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一心想:

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

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

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

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

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

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

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⑤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

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了一绕。

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

“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

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

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的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

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

”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15.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分)

 

16.文中句子“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好在哪里?

试作分析。

(2分)

 

17.结合文中内容分析老头子的形象特点。

(4分)

 

(四)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14分)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

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

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

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

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⑤大气是调节地球“体温”的透明衣裳。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

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

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

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

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

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

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

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

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

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

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

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8.选文中“蓝色的衣裳”指什么?

它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9.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4分)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

 

21.文章第⑩段中写道:

“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4分)

 

(五)集中营的课堂(16分)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

“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

”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

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

“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

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和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

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

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

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

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

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

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

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

22.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4分)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

发展

集中营门口

高潮

 

23.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2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①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②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

“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25.“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三、写作(50分)

25.岁月如歌!

成长的岁月里,因为有他(她、它)的一路陪伴,我们迎着风雨,步入阳光,走向成功。

其间的苦与乐、泪与笑、委屈与鼓励、叛逆与警醒……这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

请以“感谢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