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生活第2课学生卷.docx
《高考政治生活第2课学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生活第2课学生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生活第2课学生卷
2014届政治总复习13:
《政治生活》第二课
【考点梳理】
考点1.民主选举
【主干梳理】
1.民主选举方式:
(1)从选民角度可分为直接选举(选民→被选举人)和间接选举(选民→代表→被选举人)。
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机关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县级以上的选举)
(2)从正式侯选人和应选名额看:
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1)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②基本国情决定。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行使好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①行使好选举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怎么样)如何行使好选举权利?
①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②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特别提示】选举权与选举权利
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企事业单位选举单位领导人、政府部门选举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以及其他各部门、各单位的选举等。
学校学生中选举班团干部当然也不是行使选举权,但同学们都有投票选举的权利。
【要点探究】全面认识我国的民主选举方式
角度
从选民角度
从侯选人角度
方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概念
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先由选民选举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选举方式。
在选举前事先确定的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
在选举前事先确定的候选人名额多余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
优点
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能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侯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局限性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侯选人之间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思维拓展】: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适用范围
直接选举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
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乡以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
考点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一级基础】
1.决策的重要性
①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
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②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两种方式:
直接参与决策与间接参与决策。
公民间接参与决策是指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①内容: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②方式: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③依据(原因):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④意义(目的):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决策机关(政府)
电话、邮件、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
我的意见和建议
→→→→
(2)专家咨询制度:
①内容:
专家学者利用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②方式:
论证会、座谈会等。
③依据(原因):
专家学者掌握专业知识和信息。
④意义(目的):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决策机关(政府)
专家学者
专家坐谈会、论证会
→→→→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①内容: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②方式:
公示(不同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③依据(原因):
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④意义(目的):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公民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公示决策
决策机关(政府)
→→→→
(4)社会听证制度:
①内容:
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②方式:
听证会。
③依据(原因):
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问题。
④意义(目的):
修正、完善决策方案,有利于决策利民。
公民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举行听证会
决策机关(政府)
→→→→
【特别提示】直观认识四种民主决策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一般是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
专家咨询制度是征求专家的意见。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一般是公开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地征求意见。
社会听证制度征求的是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1)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从公民的角度看: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特别提示】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从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公民的广泛权利。
【词典】——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1)决策的科学化是指决策指导思想、决策体制、决策组织和决策程序必须科学化。
例如,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涉及决策范围的利益群体和国家机构的代表要参加到决策中来,实现决策组织的科学化,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等。
(2)决策的民主化包括决策的主体是人民、决策必须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3)二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
一方面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决策科学化是决策民主化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要点探究】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内 容
方 式
依 据
意 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表意见、建议
公 示
公民享有对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决策机关拟订的方案存在的问题
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考点3.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一级基础】
1.在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2.基层民主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1)组织机构: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2)性质:
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治权限)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特别提示】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委会的性质都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和民主管理机构,不是国家机关,更不是基层政权组织。
3.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
(1)发展基层民主的必要性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意义
①从社会角度看: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②从公民角度看:
我们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4.【特别提示】如何共建详和文明社区
(1)国家:
把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作为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2)公民:
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5.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选举——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
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决策——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③管理——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运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监督——实行村务公开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6.居民自治的内容:
①选举——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②决策、管理——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③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要点探究】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比较
农村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
自治区域
农村
城市
自治机构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自治权限
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治形式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办事公开制,定期汇报制
内 容
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作 用
带领村民实行村民自治,管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调解民事纠纷,促进村民团结、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
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发挥作用
【思维拓展】基层民主自治这一知识点涵盖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