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58929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docx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乡愁》组诗

《思乡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江安县桐梓镇初级中学校刘文炽

      

【议题分析】:

初中语文课本屡现思乡主题的古诗,它们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灿烂经典,同时是教师通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文本,也是学生通过诗句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瑰宝,品味隽永优美的语言,感知丰富人生的一座桥梁。

通过这一思乡组诗群文阅读教学,能激发学习诗歌作品的兴趣,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通过近七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但是因为农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因此阅读面比较窄,比较缺乏课堂内外信息处理和知识经验积累,对社会认知的能力也很有限,而一堂群文阅读课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细节兼顾,需要确定好一堂课的主线,例如什么情况下思乡?

思乡的情绪主要集中体现在哪些诗句上?

思乡的方式?

尽量做到突出一节课的重点,避免枯燥乏味;其次要组织学生多读多交流,体会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才有兴趣去吟诵积累。

【选文分析】

内容:

《次北固山下》《渡荆门送别》《逢入京使》《早寒江上有怀》《望月有感》《黄鹤楼》《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

简析:

乡情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是延续华夏儿女的血脉纽带,是一首从古至今余音绕梁的歌,也是游子们内心挥之不去,永远也无法打开的情结,这一组思乡诗歌帮我们感受这种情感,与古代文人沟通共鸣,达成共识。

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阅读策略】

一,以背景为辅助,概略地疏通内容大意,领会诗歌思想感情,不必铺排理解,也不必深入品味。

二,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训练学生通过语调,停顿,节奏,轻重音来表现诗歌感情。

三,文本联系实际,把握好诗歌主题的基础上联想我们自己的家乡,激发师生自豪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意,诵读感悟积累

2.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感情

3.理解诗歌意象,培养感受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探究

2.比较归纳

3.小组合作讨论

4.多媒体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愫。

二,教学重难点

(一)领会诗歌感情,诵读品味

(二)理解诗歌意象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明确主题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播放小学课文《静夜思》《回乡偶书》,提问这两首诗的主题?

(学生发言回答)

2.回顾,中学以来我们学过哪些同样主题的诗歌?

(学生回顾自己所学的思乡诗歌)

3.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些思乡的诗歌,看看古人都是为何思念自己家乡,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思念之情的

(二),出示本堂课课题,理解课题

(三),简要介绍作者生活背景与思乡主题之间的联系(学生思考后理解写作缘由)。

二,阅读概览,分享精彩

(一)幻灯片出示A《次北固山下》《渡荆门送别》,配乐朗诵营造气氛(学生认真倾听,沉浸在诗歌气氛里)

1.一学生朗诵《次北固山下》,其余学生通过资料注释回答诗人在什么情况下想念起自己的家乡?

哪句诗集中体现了这种感情?

2.介绍作者王湾当时生活背景,学生找出诗中思乡情感的句子

3.明确:

客旅他乡,归雁乡书。

4.学生朗诵《渡荆门送别》

5.教师提问:

什么情况下何种方式思乡?

学生找出相关的诗句。

6.明确:

荆门从游,怜水送行

(二)学习《逢入京使》《黄鹤楼》

1.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B

2.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3.交流分享,疏通内容大意。

4.学生参照注释,讨论下面问题,组内交流:

(1)理解“故园”“龙钟”“历历”“萋萋”等重点字词含义,

(2)作者岑参,崔颢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下的这两首诗?

(3)哪些诗句最能抒发思乡之情?

(4)什么方式来抒发思乡之情呢?

5明确:

人生失意,传语平安;登楼感慨,烟波愁绪。

三,对比阅读,学思兼顾

1.播放C《早寒江上有怀》《望月有感》

2.教师提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组诗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首诗?

哪句诗最打动你?

(小组内学生热烈发言,学生代表发言)

3.思乡情愫最浓的是哪首诗?

为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肯定他们的看法,纠正偏颇)

4.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一个是初冬寒风中刻骨铭心的乡泪客尽,一个是战乱漂泊中吊影辞根的明月垂泪

5.组织学生改动诗句,然后比较原诗,体会原诗歌在表达立意上的生动精妙之处。

(选出改动最优秀者,肯定他的见解,激励多思。

四,精彩赏析,想象扩展

(一)出示D《天净沙秋思》《渔家傲秋思》幻灯,配乐朗诵。

1.合作学习,交流反馈,(学生组内交流)

2.讨论两首诗哪些字词最为传神(学生发言,要说出理由)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感情

4.口述想象画面

.

(1).深秋的村野荒郊,一个漂泊天涯的(--),在残阳夕照的(--)上,牵着一匹(--),迎着凄苦的(--)风,龋龋独行,愁肠寸断,不知道自己家在何处。

(2).边塞的夜晚,帐外(--)声悠扬,(--)洒满大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呢?

帐内征人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寐,(--)鬓发斑白,暗自神伤,(--)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五,自主发现,拓展延伸

(一)启发学生思考诗歌的季节地点,表达形式,思乡情绪的浓淡方面。

(学生自读诗歌,勇敢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除了课堂上列举的组诗,你还知道哪些思乡主题的诗?

(三)学生说出自己家乡之美(如举例宜宾风景名胜,特产小吃,民风民俗,乡情亲情等等),教师趁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理解再美的风景,也不及那一条回家的路的心理。

(四)选出最有见地的看法所在小组团队,评比表扬

六,诵读比赛,诗歌游戏。

1.课堂游戏:

诗句接龙抢答

2 .名句吟咏表演:

每个小组团队派出三人参战,要求清晰流利,停顿合理,感情恰如其分,不一定抑扬顿挫。

3.填字游戏:

出示彩色卡片,学生填字

潮(-)两岸阔,风正一帆(-)。

        海日(__)残夜,江春(__)旧年。

月 (-)飞天镜,云(-)结海楼。

          仍(-)故乡水,万里(-)行舟。

乡泪客中(-),孤帆天际(-)。

      夕阳西下,(--)人在(--)。

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

  人不寐,将军(-)征夫(-)。

共看(--)应垂泪,一夜(--)五处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

七,小结收获,评价本课

1,学生自评,再他评。

(1),是否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2)遇到我懂的问题有没有举手争取回答?

(3)发言时声音是不是洪亮,表达清楚?

(4)某个问题老师和同学讲解后我是否还有其他看法?

(5)我有没有与其他成员合作,解决掉知识上的某个问题?

(6)某位同学在哪方面值得我学习?

2教师总结本课,表扬最优秀团队,鼓励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学生说出本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提示启发补充

(1)诗歌知识方面

(2)欣赏方法方面

(3)想象能力方面

(4)感情共鸣方面

(5)朗诵技巧方面

八,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本节课诗歌

 2搜集整理课外关于思乡主题的古诗。

九,板书设计

(板书一)

思乡组诗阅读

 

诗歌标题

作者

思乡背景

思乡方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旅他乡)

(乡书归雁)

渡荆门送别

李白

(荆门从游)

(怜水送行)

逢入京使

岑参

(远赴西域)

(凭君传语)

黄鹤楼

崔颢

(登楼感慨)

(烟波愁绪)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初冬寒风)

(乡泪客尽)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战乱漂泊)

(看月垂泪)

(板书二)

                    枯·老·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萧瑟寂寞凄凉)——断肠天涯

                   古·西·瘦 

 

            异·意·孤·闭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荒凉肃杀伤感)——白发泪

                     浊酒·不寐    

 

 

十,教学反思

古诗文群文阅读量大,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七年级学生文言词汇掌握得不多,做不到梳理积累。

如果教学形式太过传统,在字词上过分下功夫,不但教学时间不够,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多媒体演示,体验,合作讨论,游戏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方式变换多了,学生恐怕应接不暇,反而紧张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注意突出重点,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适当地取舍。

强化读和背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尤其是诗歌群文阅读的课堂,时间远远不够,因此课前课后读背,赛诗会,古诗接龙,专题黑板报,对诗句等活动继续开展,可以大大弥补课堂上时间不足的问题,还能营造浓浓的古诗文学习气氛。

第七个环节总结评价,我自认为设计安排得较好,可以让学生自评自己本堂课在知识与能力上的收获和不足,他评时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从而激励自己。

但实施的时候往往因为前面环节的教学时间可能延迟,这个环节就或许进行得不充分,所以打算这一步如果课堂上来不及充分进行,可以课后用谈心交流或者写日记的方式来弥补。

总之,每一节群文阅读课都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不断改进,循序积累,小树会在群文阅读的空间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大树也能扎根更深,用如盖浓荫来荫庇幽花芳草。

  

 

 

附录组诗见下(多媒体展示,以下诗歌图片源自古诗文网)

A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①。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④。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C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