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8545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docx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2010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

必修一第四单元

复习纲要

为了贴近课本、贴近高考、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为了夯实高考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高考考生解题能力水平和第一轮复习效率,明确高考的方向,为2010年高考大捷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特编写了这套一轮复习资料。

这套资料共20套,根据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编排规律,分为20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知识点。

每个专题共分六个部分:

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主要是高屋建瓴,看本单元课文的知识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

把各个单元建构起来,就会对整个高中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全面了解并明确高中阶段教材中所关涉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化整为零,在平时中巩固提高。

知识梳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文学常识、字音和词语。

在有些重要单元里,笔者还对字形、多音字进行了梳理,希望对2010届高考考生有较大的帮助。

三、考点链接。

点击考纲,让高三学生明确考纲要求,在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高考真题。

此部分的设置是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明确高考方向,掌握常见的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这一部分有详细的解析,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提高。

五、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

此部分的题基本上分为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三个模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六、高考知识点拓展。

对该单元所关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巩固基础,拓展能力。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我们周围何曾离开过新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

新闻作品的样式很多,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有两类:

新闻特写和通讯。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它不像通讯那样要求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只是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断、场景来加以刻画,将它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

它所刻画的,是新闻事物的“横断面”,是“一串葡萄”中的“一个特别硕大的葡萄”,是“一串珍珠”中“一颗特别明亮的珍珠”。

因此,其报道面比通讯更为集中、更为细腻。

在表现方法方面,新闻特写的主要手法是描写。

它采用细描为主、白描为辅的手法,对所要报道的事物、人物或景物进行精心刻画,再现新闻现场的具体情景。

它当然也使用叙述。

有时还采用议论手法,但这些手法毕竟处于次要地位。

《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这一类。

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它的特点是:

详细深入,过程完整──它不仅要把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概况、结果告诉受众,还要用生动具体的事实,详细地交代新闻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交代它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写出其完整的过程,使受众明了新闻事件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生动形象、具体感人──通讯对新闻事物或人物的反映,不能仅仅停留在结论上,而要以形象化的事实、情节化的描述来具体反映事实,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详细运动状态和人物活动的经过,给受众以形象感;

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通讯不仅要记叙事实,写出新闻事件的基本情况和经过,还要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直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表明作者的立场和爱憎,从而比消息更有感情色彩、更有理论性。

《短新闻两则》

这是两则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直接讲述了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大多数记者把目光盯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时,独辟蹊径,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这一角度,并把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另一方面凸显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两篇文章都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比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对另外一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飞向太空的航程》这则通讯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

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我们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1.文学常识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

原名沈乃熙,字端先。

浙江杭州人。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

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2.字音识记

《短新闻两篇》

掩映yìng雏chú菊花窒zhì息炽chì热刊载zaǐ悄qǎo然

婆pó娑suō起舞焚fén烧静qiāo悄悄悄qiǎo然

《包身工》

游说shuì轧gá票弄lòng堂蠕rú动咳ké嗽sòu契qì约揩kāi拭账簿bù

骷kū髅lóu褴lán褛lǚ佳肴yáo榨zhà干锭dìng子

《飞向太空的航程》

耸sǒng入云天翌yì年酝yùn酿横亘gèn

3.形近字辨析

《短新闻两篇》

栗lì不寒而栗粟sù粟米

娑suō婆娑裟shā袈裟

《包身工》

赚zhuàn赚钱歉qiàn道歉

嗽sòu咳嗽漱shù漱口

拌bàn搅拌绊bàn绊脚

瞌kē瞌睡溘kè溘然

《飞向太空的航程》

翌yì翌日坚jiān坚定

辉huī辉映晖huī朝晖

疆jiāng边疆僵jiāng僵硬

霄xiāo云霄宵xiāo宵夜

4.词语及成语积累

《短新闻两篇》

易帜:

改换旗子。

陈迹:

过去的事情。

掩映:

彼此掩盖而相互映衬。

窒息:

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包身工》

蠕动:

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骚动:

搅乱,使地方不安宁;秩序混乱,动乱。

褴褛:

衣服破烂。

荤腥:

指鱼肉等食物。

《飞向太空的航程》

苛刻:

(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

尘封:

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特别大;形容声势浩大或者事业伟大。

《09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关涉此单元的要求是: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终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这类文章多以小阅读的形式出现,题多是客观题。

另外,在语言表达里,也多以压缩语段、拟新闻标题、提取关键词等形式出现。

1.(09高考福建卷,语文,12-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

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

“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

“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

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

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

《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

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

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

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

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

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

“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

“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

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

杨绛先生说:

“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

“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

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

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

“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

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

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

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

“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⒓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

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

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

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答案】A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

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解析】A项,“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

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⒔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答: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钱钟书的“格调”是“静”。

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

因为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

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格调”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⒕文章的结尾说: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6分)

答:

               

【答案】

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

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鉴赏评价E

“鉴赏评价”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赏析。

这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能力层级属于E级。

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9高考广东卷,语文,16-18)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

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

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

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

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

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

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⑤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

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

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

“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

”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节、道歉才算了事。

在中央大学教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是包车。

唯有黄侃进出学校,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裹几本常读之书。

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践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

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

“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

”校长再三道歉,后来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

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

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

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

“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

”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

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

⑧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文趣事》改写)

⒚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

请各举一例。

(4分)

【答案】

①文章是从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学人之严谨三个方面叙写黄侃的。

②举例:

a.志士之狂:

写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抨击清廷腐败,拥护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

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从不佩戴校徽、携带名片,穿着土气,多次与门卫发生冲突。

c.学人之严谨:

所治诸书皆反复数十遍,几乎没有误差,不肯轻易为文,教育学生学无止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解析】文中“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是一过渡句,由此句即可得出答案。

⒛按照第⑦段中的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

(用自己的话回答)(5分)

【答案】

①中国学问的特点:

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无止境。

②治学态度:

严谨认真求实、不欺世盗名、有敬畏之心。

③贡献:

治学要实事求是,要对后世负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局部文意的能力。

【解析】在第⑦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

找出相关的句子:

中国学问的特点:

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治学态度:

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五曰不窃;贡献:

四曰为后世负责。

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6分)

【答案】

①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②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③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画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自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选材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作者的选材和表达特点都是为了表现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

3.(09高考江苏卷,语文,15-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17题。

画家黄永厚

黄永厚生于1928年。

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真是命大。

命大,父母寄予厚望。

有一回文庙祭孔,父亲分到一块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拿回来先让永厚舔一下,再让大家享用。

这成为永厚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哥哥黄永玉在厦门读书,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把钟爱的画册寄给永厚。

好一个黄永厚,

无师自通,在院子的大照壁上画起画来了,个子太小,索性爬上梯子高空作业。

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

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解放军。

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

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

命运多舛,l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

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

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

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

他说:

“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

”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

一次范曾对他说:

“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

”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

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之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

”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

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

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

非议。

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

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⒖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永厚幼时大病不死、舌舔文庙祭品,与他日后成为画家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些记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B.黄永厚认为没必要给不看画的人看画,所以最终没有接受范曾让他前往日本办画展的建议。

C.黄永厚坚信自己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