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58365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docx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中档难度提升题word有答案

2019-2019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

中档难度提升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证明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B.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C.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起到隔绝空气和升高温度的作用D.实验结束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看到铜片变黑,这是磷的氧化物与铜片反应的结果

2.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3.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

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2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图3中的白磷如果换成红磷一样能够燃烧,因为红磷具有可燃性

4.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料,现在将煤加工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A.减少氧气的消耗B.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5.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通入量B.充分利用热能C.块状煤碾成粉末D.净化尾气

6.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

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燃烧、灭火、自救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高楼起火,赶紧乘电梯逃生C.油锅着火,添加菜叶是为降低油的着火点D.身上的衣服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衣服的着火点

8.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9.防患于未然,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加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高层建筑物起火时不能乘电梯撤离C.在野外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然后脱掉防止复燃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厂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10.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B.白磷在冷水,通入空气后能燃烧C.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造成大气污染的SO2、CO、NO2等气体,主要来源于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B.只要将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到着火点之上就可以发生燃烧C.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也会造成水污染

1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天然气泄漏,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13.刚炒熟的空心菜,嫩、绿脆香多汁,令人馋涎欲滴,而端上桌子一两分钟就逐渐变黑,这可能与空气中的()有关.

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二氧化碳

1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氮气D.甲烷

15.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炭的燃烧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C.石蜡熔化D.剩菜变馊

16.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硫粉B.煤粉C.面粉D.石灰石粉

17.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

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18.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

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

19.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20.实验室新购回一批药品:

①红磷;②大理石;③铁丝;④酒精;⑤硫磺⑥木炭;⑦黑火药.必须归入易燃易爆专柜的药品是()

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⑦D.①③⑤⑦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热水的作用:

22.

(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填序

号)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

其中汽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氧气和.

(3)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填序号).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23.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人们应科学地使用能源.

(1)煤炭加工成蜂窝煤,可以减少(填具体物质)的产生.

(2)应对能源危机的方法之一是节约现有能源,作为中学生在节约能源方面能做到的措施有(举一例).

24.生活和环境与化学密切相关.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大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

.若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序号).A.改变燃料结构B.开发新能源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D.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埋入深海中.

25.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①,②.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26.世事洞明皆学问,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

(1)小远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菜香,这证明了微粒具有的性质。

(2)小远提醒正在炒菜的妈妈,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3)小远家新买了某一品牌净水器,活性炭是净水器中一重要物质,活性炭净化水时,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质。

27.我国国务院在2019年2月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温室气体.

(2)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的原因是.

28.

(1)若发现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填字母序号).

A.打电话报警B.打开抽油烟机C.开窗通风

(2)炒油锅着火,应立即.

29.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燃烧B.酒精挥发C.钢铁生锈D..

30.化学与生活

(1)食物变质是一种氧化反应(填“剧烈”、“缓慢”).

(2)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原因是.

(3)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1和图2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图1:

,图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证明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B.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C.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起到隔绝空气和升高温度的作用D.实验结束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看到铜片变黑,这是磷的氧化物与铜片反应的结果

【解答】解:

A、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可证明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水下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可起到隔绝空气和升高温度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结束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看到铜片变黑,这是氧气与铜片反应的结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2.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解答】解:

A.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故正确;

B.实验过程②的a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会发生燃烧,故正确;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将空气排净,再点燃酒精灯,才能验证氮气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D.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错误。

故选:

D。

3.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2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图3中的白磷如果换成红磷一样能够燃烧,因为红磷具有可燃性

【解答】解:

A、在此实验中我们用热水给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使温度能达到白磷的燃点,故正确;

B、若没有氧气,可燃物也不能燃烧,所以在图1中给白磷通入二氧化碳白磷不燃烧,故正确。

C、图2使用冰水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不燃烧,故正确。

D、由于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而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会燃烧,故错误。

故选:

D。

4.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燃料,现在将煤加工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A.减少氧气的消耗B.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

【解答】解:

生活中常常将煤加工成蜂窝状,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燃烧;

故选:

B。

5.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A.减少空气通入量B.充分利用热能C.块状煤碾成粉末D.净化尾气

【解答】解:

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故选:

C。

6.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散热的速度加快B.聚集的热量增加

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解答】解:

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

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

是增大的氧气的浓度;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不是散热的速度加快,故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不是聚集的热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不是柴禾的着火点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柴禾与空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7.燃烧、灭火、自救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生活常识。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高楼起火,赶紧乘电梯逃生C.油锅着火,添加菜叶是为降低油的着火点D.身上的衣服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衣服的着火点

【解答】解: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隔绝了空气,不能用嘴吹灭,错误;

B、火灾易造成停电,乘电梯逃生可能会被困于电梯中,所以错误;C、油锅着火时,倒入准备好的凉菜,使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但不能降低油的着火点,错误;D、身上的衣服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衣服的着火点,正确;故选:

D。

8.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解答】解:

A、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油库着火不能用水扑灭,故方法错误;B、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方法正确;C、发生火灾后,生成的高温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小,会浮在房间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会吸入更多有毒气体或因缺氧而发生危险,所以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确的做法,故方法正确;D、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故方法正确。

故选:

A。

9.防患于未然,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加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高层建筑物起火时不能乘电梯撤离C.在野外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然后脱掉防止复燃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厂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解答】解:

A、锅着火后向锅中加入菜叶目的是降温,油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故错误;B、高楼发生火灾时,线路容易被烧毁或断电,乘电梯易发生触电,停电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电梯厢高温时变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等。

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错误;

C、在野外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然后脱掉防止复燃,故正

确;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正确。

故选:

A。

10.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B.白磷在冷水,通入空气后能燃烧C.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解答】解:

A、发现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时产生的明火会点燃煤气,故A不正确;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不能燃烧,因为冷水不能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故B不正确;C、用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时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C错误;D、由于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漂在上面,所以要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利用水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故D正确;

故选:

D。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造成大气污染的SO2、CO、NO2等气体,主要来源于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B.只要将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到着火点之上就可以发生燃烧C.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也会造成水污染

【解答】解:

A、煤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正确;B、燃烧的条件:

具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易燃性气体,不纯易引起爆炸,内容正确;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故选:

B。

1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天然气泄漏,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解答】解: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正确;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C、天然气泄漏,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切忌在室内打电话报警或开灯检查,故正确;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正确;

故选:

B。

13.刚炒熟的空心菜,嫩、绿脆香多汁,令人馋涎欲滴,而端上桌子一两分钟就逐渐变黑,这可能与空气中的()有关.

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二氧化碳

【解答】解:

在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端上桌一两分钟颜色就逐渐变黑,这可能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被氧气氧化。

故选:

C。

1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氮气D.甲烷

【解答】解:

A、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B、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C、氮气是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引起爆炸;故正确;D、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错误;故选:

C。

15.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木炭的燃烧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C.石蜡熔化D.剩菜变馊

【解答】解:

A.木炭的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

故选项错误;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错误;

C.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错误;

D.剩菜变馊属于氧化反应,并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项正确;故选:

D。

16.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硫粉B.煤粉C.面粉D.石灰石粉

【解答】解:

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

A、硫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B、煤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

项错误。

C、面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D、石灰石粉末不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7.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

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解答】解:

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

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错误;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正确;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正确;

故选:

B。

18.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

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

【解答】解:

A.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改变,错误;C.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

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错误。

故选:

C。

19.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解答】解: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A.为了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

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严禁开启任何电器,防止发生爆炸;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可以达到及时灭火,减少人员、财务损失。

故选:

C。

20.实验室新购回一批药品:

①红磷;②大理石;③铁丝;④酒精;⑤硫磺⑥木炭;⑦黑火药.必须归入易燃易爆专柜的药品是()

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⑦D.①③⑤⑦

【解答】解:

所谓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