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7734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15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

1空气占据空间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一节《空气占据空间》。

为了帮助学生达成“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教材选用“在瓶子里吹气球”、“纸杯倒扣在水中”等实验,层层递进,使学生明确空气和固体、液体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为后面几节课打好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天真,探究积极性高。

经过一年级“空气”单元的学习,已经认识到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这对学习本节课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认知冲突。

通过观察、假设、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想。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三、学习重点:

1.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合理的猜想。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四、学习难点:

1.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能够明确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水槽、装满黄豆的瓶子、装满水的瓶子、什么都不装的瓶子、套有气球的完整瓶子、套有气球的有孔瓶子、水等。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1.观察3个不同的瓶子。

①“空”瓶子?

②装满黄豆的瓶子

③装满水的瓶子:

2.演示实验:

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

1.学生仔细观察3种不同的瓶子,根据老师的引导说出(黄豆、水)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2.学生认真观看演示实验并思考。

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三个不同的瓶子说出固体和液体占据空间,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猜想假设

1.依据演示实验,提问:

为什么暴露在空气中的气球吹得很大,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吹大一点点?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

当学生猜想出“瓶子里有空气?

”时提问:

怎样才能证明呢?

1.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力气小?

②气球漏气?

③瓶子太小?

④瓶子里有空气?

2.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证明瓶子里有空气?

并回答。

本环节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大胆猜想,达成学习目标1,突出重点。

搜集证据

1.实验:

空气占据瓶子的一部分空间。

准备提前钻好孔的瓶子

①堵住小孔吹气球:

吹不大

②松开小孔吹气球:

吹大了

思考:

这是什么原因呢?

③放在水中吹气球:

有气泡

2.实验:

不会湿的纸团。

猜想:

在杯子底部紧塞一团纸,垂直倒扣着压入水槽中,杯子底部的纸团会湿吗?

为什么?

验证:

做实验试一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进行实验边记录。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得出结论:

瓶子里有空气。

2.根据教师出示的实验,首先进行猜想并解释:

不会。

纸杯中的空气占据了纸杯的空间。

再进行实验进行验证。

 

本环节着重先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再进行合理的假设,最后通过不同的实验进行验证与解释,使学生的预测与假设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达成学习目标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得出结论

1.再次思考:

“空”瓶子真的是空的吗?

2.交流: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空间也被空气占据着?

3.得出结论:

空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1.学生思考并回答:

“空”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

2.学生思考并回答。

(书包里除了书和文具还有空气占据了书包的空间。

对上个环节的梳理,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

拓展活动

科学小魔术——听话的小球。

将去底盖的瓶子扣在乒乓球上,竖直压入水中,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让乒乓球可以听从“命令”,做出上升、下降等动作。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完成拓展活动。

本环节的设计在整节课中起到了巩固提升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会上升的热空气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4.在教师引导下,引发学生产生热空气会上升的假设。

5.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后,归纳概括得出“热空气会上升”的结论。

教材分析:

《会上升的热空气》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通过一年级《空气》单元找空气、观察空气的活动,学生已经认识了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知道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第1课学生认识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本课学生将对热空气进行专门的观察,经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最终在实证的基础上认识到热空气具有可以上升的事实性知识。

知识上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能用各种办法找到空气,认识了空气的基本性质,学生已经认可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

但关于热空气的上升运动,还需要一定的证据的支撑。

能力上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经历,观察、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已具有一些基础。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

(2)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

(3)在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情况下,积累一些人类利用科学原理改善生活的事例。

三、学习重点:

(1)知道热空气会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

(2)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

四、学习难点:

(1)在动手实践能力、合作情况下,积累一些人类利用科学原理改善生活的事例。

(2)通过学习,具有探索自然、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蜡烛、火柴、弃物盒、长夹子、薄塑料条、电吹风(或酒精棉球)、塑料袋等。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师:

家里一般都有一个排风扇,你观察过吗?

它安装在什么位置?

生:

它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上面。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猜想假设

师:

人们为什么会把排风口设在窗户的上部?

提出自己的假设。

并想一想怎样验证自己的假设。

生:

是不是为了防止小动物爬进来呀。

生:

热气向上走,好排风。

生:

为了安全。

通过大脑风暴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制定计划

 

师:

我们选择一种猜想今天来研究,选哪一种呢?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生:

我们想用蜡烛来加热空气。

生:

可是怎么证明空气变热会向上升呢?

生:

用手放蜡烛上,我烤过火。

生:

是不是可以把纸风车放蜡烛上试一试?

培养学生活动的计划能力,也有利于搜集证据环节的开展,从而达成目标2。

搜集证据

(1)实验1:

转动的纸蛇

1.师:

你们设计的方案都可以试一试,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一张白纸和塑料袋。

我们先用白纸试一试,在一张白色的卡纸上画出一条螺旋状的蛇,并沿着线条剪下来。

用细线把纸蛇悬挂起来,并放到蜡烛的上方,保持一定的高度。

观察比较蜡烛点燃前后纸蛇发生的变化,并试着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2.师:

观察到什么现象?

怎么解释?

3.师:

这说明什么?

(二)实验2:

放飞塑料袋

1.师:

我们再做一个实验,两人将轻薄的透明塑料袋展开,另一人用电吹风向袋子内吹热风,观察现象;等一会儿后,松开手观察。

2.师:

发生了什么现象?

有哪些细微的变化?

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

3.师:

塑料袋是口朝上慢慢掉下,这是怎么回事?

(一)

1.生:

小组实验操作。

2.生:

没点燃蜡烛时,纸蛇不动。

3.生:

说明普通空气没有向上升。

生:

点燃蜡烛,纸蛇转动。

生:

说明热空气是上升的。

 

(二)

1、生小组实验操作。

2、生:

塑料袋向上升。

生:

塑料袋先是慢慢变鼓,愈来愈大,就像吹气球一样。

生:

可是塑料袋上升了一小会儿就又掉了下来。

生:

我还发现是塑料袋是口朝上慢慢掉下的。

3.生:

是不是上升的时候空气又变凉了?

生:

……

 

本环节按照上个环节的计划进行试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下个环节做准备。

得出结论

师: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有什么关于空气的新发现?

生:

空气变热会向上升。

生:

热空气会上升。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拓展活动

师:

热空气会上升,人类利用这个知识有什么发明吗?

生:

我玩过孔明灯。

生:

……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探究。

 

3空气的流动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6.通过实验,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7.能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8.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空气的流动》。

上节课探究了热空气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

本节课学生将探究风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道风的成因。

本节课仍然会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最后增加拓展活动一项。

虽然和上节课一样需要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但本节课的重点在“制定计划”上。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观察空气运动的能力,能够观察并操作热空气性质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熟。

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他们联想,推想和验证风的形成,聚焦问题。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2.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

3.有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对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三、学习重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

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

四、学习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

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风的形成演示箱、实验记录单等。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冬天家里用暖气片来取暖。

你注意过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什么位置吗?

暖气片被加热后,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会被谁占据呢?

学生回答:

安装在墙下边。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猜想假设

1.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房间模型,带孔的玻璃箱模拟房间,箱子里的蜡烛模拟暖气片,大家看一看,点燃房间墙边的蜡烛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

1.学生思考,进行猜想。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本环节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

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

搜集证据

1.老师讲解实验:

我把蜡烛放进去空气流动了吗?

不知道因为看不见,回想一下我们可以借助什么确定空气在流动?

怎样观察?

2.教师总结可以将线香放在洞口,点燃蜡烛和线香,将线香移至出风口,观察烟的飘动情况,来判断有没有风的形成,并且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1.思考讨论借助线香的飘动判断风的形成方法。

2.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学会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下个环节做准备。

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的结论。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冷空气占据了。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拓展活动

教师展示课件“巧妙的设计---风门”,提出“炉子的风门为什么设计在底部?

如果想让炉火旺一些,该怎样操作风门?

如果想让炉火小一些呢?

”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思考,并在课下尝试解决问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探究。

 

4大自然里的风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9.在教师引导下,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10.在教师引导下,知道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教材分析:

《大自然里的风》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4课。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调查大自然里空气流动现象。

第二个活动是以海陆风的成因分析,初步了解大自然里风的形成也是由于热空气上升、较冷空气流动补充有关。

显然第一个活动采用谈话法,第二个活动是建立海陆风成因的模型。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建立的科学概念有:

空气是客观存在的,哪怕平时我们看不到它,它有一些特征;空气和其他其物体一样也占有着一些空间,且会充满各处;空气受热后会成为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会被附近的较冷空气补充,这样空气就会流动起来。

本节课着重通过搜集事实依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解风的形成原因。

二、学习目标:

1.知道大自然里也有空气流等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风,了解风的成因。

2.通过对风的成因的研究,培养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3.在寻找大自然里的风的过程中发展证据意识。

三、学习重点:

1.知道大自然里也有空气流等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风,了解风的成因。

2.通过对风的成因的研究,培养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3.在寻找大自然里的风的过程中发展证据意识。

四、学习难点:

1.知道大自然里也有空气流等的现象,空气流动会形成风,了解风的成因。

2.通过对风的成因的研究,培养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能力。

3.在寻找大自然里的风的过程中发展证据意识。

五、教学准备:

教材、教学课件、风的形成模型或图片、记录本等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空间,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

在大自然里,我们是否也能观察到空气流动的现象呢?

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大自然中的现象:

风。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从大自然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探究

1.通过刚刚的讨论,大家都想到了大自然中的风,下面积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大自然中空气流动的踪迹吧!

想一想,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呢?

怎么证明空气流动起来呢?

2.教师提出要求:

文明观察、安全活动。

3.观察结束后提出问题:

在校园里找到了那些空气流动的现象?

怎样证明空气流动起来了?

这种空气流动对学生有影响么?

如果走出校园到大自然里寻找空气流动的现象,会有什么发现?

我们把空气流动的现象称为什么?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到有旗帜的地方、树林、用纸条测试)

2.小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并记录。

3.小组汇报记录信息(国旗飘扬、红领巾和头发被吹起来、纸条被吹动),知道大自然中空气流动的现象被称作风。

 

通过让学生自主制定活动计划,按照计划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通过汇报分享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有证据意识。

达成学习目标3。

猜想假设

1.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能否对大自然里风的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猜想呢?

1.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进行猜想,说出自己的假设。

(是不是和热空气上升有关系呢?

是不是阳光下是热空气,树荫下是冷空气呢?

本环节通过猜想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猜想时要进行有依据的猜想。

达成学习目标2

阅读分析

看来大家也想到了大自然里的热空气。

在海边,白天刮海风,也就是风由海上吹向陆地,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看白天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情况。

出示海风示意图。

分析白天陆地与海上气温差异,空气流动情况。

猜一猜,到了晚上,海边刮的是陆风。

什么是陆风?

它是怎么形成的?

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

学生通过阅读海风的有关信息,得出海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晚上陆地上气温降低,海洋上气温升高。

分析海风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达成学习目标2。

得出结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于大自然里风的形成能简单解释一下吗?

学生思考,总结归纳。

(大自然里的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对大自然中的风形成的证据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达成学习目标1。

 

5我们来制作风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以生活为基础,认识到人类为改造自然所做的努力。

2.在科学辩论会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物质世界的辩证性。

教材分析:

《我们来制造风》是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第5课。

通过一年级《空气》单元找空气、观察空气的活动,以及本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空气的物体视角下的客观存在性和一些特征的认识,并在运动视角下知道了空气的流动现象,知道了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

本课主要关注的是人工世界里人类发明创造工具并利用工具制造风的事例,以及对风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生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科学课学习经历,观察、实验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都已具有一些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原有认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最终使学生建立对发明工具制造风和风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相关的正确认识。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会发明一些工具来制造出风来。

2.通过科学辩论—可爱又可恨的风,了解风对人类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为科学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3.通过风力发电的事例,关注在科学原理支持下,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关注能源领域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的现状,进行环保教育。

三、学习重点:

1.知道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会发明一些工具来制造出风来。

2.通过科学辩论:

可爱又可恨的风。

了解风对人类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为科学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四、学习难点:

通过风力发电的事例,关注在科学原理支持下,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关注能源领域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的现状,进行环保教育。

五、教学准备:

图片:

生活中利用工具制造风的事例。

课件:

风力发电。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师:

夏天,天气炎热,怎么办?

最好能制造出风来凉爽一下,可怎么制造呢?

生:

用扇子扇。

生:

吹电风扇。

生:

用嘴吹也可以。

生:

站在有风的地方。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制造风活动

我们来制造风

1师:

人们有时候需要利用工具制造出风来做一些事情。

我们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来制造风呢?

又是怎么制造的?

小组先讨论一下。

2.师:

是这个吗?

(教师出示风箱图)

3师:

它叫鼓风机。

(教师出示图片)

4.师利用课件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补充一些资料。

师:

请同学们把我们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14页表格里。

1.生:

小组讨论后。

生:

用扇子扇出风来。

生:

我见过烤羊肉串师傅用扇子扇风让火变大。

生:

电风扇也可以。

生:

吹风机也行。

生:

去农家院我见过风箱,一拉一拽就出风。

2.生:

高速上的公用卫生间里我见过一个机器,贴着地面吹风,是用电的。

3.生:

老师,空调也可以,只是吹的是凉风。

4.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14页表格。

 

本环节首先

老师抛出疑问,步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为改造自然所做的努力。

辩论活动

可爱又可恨的风

1.教师:

对于人类而言,风是“好”还是“坏”?

我们来开一个科学辩论会。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辩论。

2.师:

正如刚才同学们辩论的那样,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风帮我们做一些事情,而有的时候风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还可能带来灾害。

这就更需要人类积极努力,增长本领,以便发挥风的长处,降低风的灾害。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大家能再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1.学生进行科学辩论。

2.生:

阳光就是,冬天冷需要,夏天热就不需要。

生:

下雨也是,不下雨植物就长不好,雨太大了就会发洪水了。

生:

下雪也是。

生:

……

 

通过科学辩论,使学生了解风对人类而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为科学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拓展活动

新能源——风力发电

1.出示课件

师:

你见过这种巨大的风车吗?

它有什么用途?

2.师:

它怎么能发电呢?

人们发电有哪些方法?

3.师:

这么多方法都可以发电,风力发电有什么优点吗?

4.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另外风力发电还不会产生污染呢!

这种能源叫做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

太阳能也是这种能源。

1.生:

我见过,暑假里去草原旅游看见过,它可以发电。

2.生:

风车被风一吹能转动,风车的下面有一个小房子,里面就是发电机。

3.生:

它不需要煤、水。

生:

也不需要建大的发电站。

生:

还不需要很多人工作。

 

通过风力发电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在科学原理支持下,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关注能源领域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的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