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思想史精选精练12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
《届高考历史思想史精选精练12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思想史精选精练12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思想史精选精练1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
其主要观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2、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毛泽东指出:
“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4、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
“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
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
”
据此可知,孙中山旨在阐明( )
A.民主革命的最终理想 B.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
C.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D.民主革命失败的根源
5、 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
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主张带有“空想”色彩。
“空想”主要是因为( )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6、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
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7、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时期( )
A.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8、1986年,芜湖傻子瓜子厂厂长年广久根据市场需要在全国率先搞起有奖销售,3个月实现利润100万元。
此事引起了社会的不满。
1991年5月,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年广久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
1992年,年广久因经济问题不成立而获释。
据所学知识可知,年广久获释的原因是( )
A.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D.依法治国的方针被写入宪法
9、毛泽东在1957年赴苏访问期间指出:
“事情很明显,在十月革命以后,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末,他就不能通晓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就不能正确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那末,他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
”
这反映出( )
A.中苏关系处于矛盾恶化状态
B.中共对"斯大林模式"的质疑
C.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毛泽东对国内"左倾"错误的反思
10、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
“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
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11、下列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
②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它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它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诗篇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出身贫农,十岁始入私塾,但儒家思想对其影响至深,后来他曾说:
“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并多次亲笔书写《礼运·大同》的全文以激励全党……1896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移居英国,“在伦敦蒙难期间,开始萌发了社会主义思想”。
后来他对张国焘说:
“社会主义的派别很多,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其中的一派,我在欧洲的时候,与社会主义各派的领袖人物都有过接触,各派的理论也都研究过。
我参酌了社会主义各派的理论,汲取它们的精华,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形,才创立三民主义。
”
——摘编自秦正为《孙中山与社会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
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摘编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渊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最初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并指出其与西方思想的不同之处。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选集》
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
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认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有何意义?
2.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私人垄断资本的膨胀会导致社会贫富不均;发展国家实业能使国民共享。
A项错在“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这与材料意思不符。
C、D材料没有提及。
故选B。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的角度限制是“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民族主义中的“鞑虏”是指满洲贵族,包含有大汉族主义倾向,不利于民族团结,因此排除③。
④中“异种”是指帝国主义,也带有明显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故排除。
①项说的与国际平等的交往;②项说的是民族平等,有进步意义,正确答案A。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阐释解读的能力。
这里的三民主义是指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因此首先可以排除AB两项。
D项不准确。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大革命的旗帜,就在于它蕴含了三大政策。
故选C。
点评: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
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
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在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解决劳资矛盾,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
”判断选C.
考点:
新三民主义
点评:
作材料型选择题,读懂材料是第一步,更要找出材料的中心句。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孙中山民生思想中平均地权并未涉及到改变土地所有性质,因此无法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被剥削地位,也无法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因此具有“空想”色彩,故A项正确;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非地主阶级,故B项错误;民生的“空想”色彩,不是孙中山不重视民生,而是民生主义本身具有局限性,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也有具体的措施,即平均地权,但它并没有真正满足农民要求,所以得不到农民响应,故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从毛泽东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旧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均不符合材料所展示的经济成分的特征,A、C两项错误;半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只是材料中诸多经济成分中的一种,D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故D项正确.A项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合,应排除.C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考查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及其代表著作的识记.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的疑难之处在于不能将“南方谈话”的内容与年广久率先搞有奖销售联系起来。
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市场与计划之间关系的阐释来分析材料。
“根据市场需要在全国率先搞起有奖销售”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体现,但年广久却因此而被判处有罪,这说明当时政府否认市场经济的合法性。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理论上肯定了市场经济,故A符合题意。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毛泽东认为要从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毛泽东在1957年赴苏访问说明了中苏关系尚未处于矛盾恶化状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从国情出发而未涉及到对“斯大林模式”的质疑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内“左倾”错误是开始于1958年,1957年国内尚未出现“左倾”错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A不对,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B不对,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不对,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中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符合题意。
点评:
审题的钥匙——正确解读“命题用语”
(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
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
(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考查学生史实再现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④均符合史实;③为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应排除。
故选C。
【点评】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材料中讲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南方谈话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故选C。
A项是在1982年十二大提出来的;B现是在1987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来的;D项是在1984年提出来的。
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
邓小平理论
点评:
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建设。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也需要掌握。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社会条件:
民族危机的加深;
满清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
西学东渐,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渊源:
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
西方的民族、民主启蒙思想;社会主义思想。
2.思想:
民族主义:
推翻满清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民权主义:
推翻专制,实行立宪;民生主义:
发展经济。
不同:
西方的三个思想历经千年随着历史发展先后提出和实践;孙中山则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2.认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
1.直接来源于材料,三则材料三个要点。
从毛泽东思想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历程概括,注意不要超出材料的内容,把建国后的内容也概括进来。
2.在第1问的基础上综合概括,有一定的难度。
【点评】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他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特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贡献: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意义:
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2.发展: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
从材料三“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以得出邓小平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意义是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从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可以概括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新发展。
【点评】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联系,通过考查社会主义阶段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起到的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