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6336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docx

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地下停车库建设工程项目一标段

1.2建设单位:

湘西州人民医院

1.3设计单位:

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4建设地点:

吉首市乾州新区

1.5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施工工程具体的施工范围见如下:

1.5.1本工程为门诊医技楼地下停车场,位于乾州新区世纪大道北侧,朝阳路西侧,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26679.63m2,其中地上612.63m2、地下26067.57m2,分为地下二层,深度>8米,框架结构。

本项目划分为二个标段,我公司承建第一标段(1-20轴线),建筑面积约为14933.45m2。

承包范围包括第一标段的地下停车场的基础、土建、水电安装等工程施工。

施工工期为120天(日历日)。

1.5.2建筑部分:

(1)本项目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2)墙体工程:

地下室所有隔墙采用200厚的烧结普通砖。

填充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C20混凝土灌实。

(3)装饰工程:

室内抹灰为中级抹灰,墙面、柱面及天棚刷888两遍,地下室水池、电缆沟内壁均刷防水砂浆三遍。

外墙贴面砖。

1.5.3结构部分:

(1)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非抗震。

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持力层为泥晶灰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0Kpa,基础形式为梁筏式。

地下室混凝土防渗等级为P6。

(2)砼标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具体见下表:

结构部位

砼强度等级

基础

C30

地基梁

C30

地下室梁、板、柱

C30

基础垫层

C15

构造柱

C25

后浇带

C35

(3)本工程钢筋采用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

1.5.4安装工程的施工内容:

安装工程包括给排水工程及电气工程,其中电气工程包括电气配管及配线、照明灯具等。

(1)给排水工程:

本工程设有排水系统、消防栓和自动喷淋给水系统等。

排水管道:

与潜水排污泵连接的管道,均采用涂塑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溢、泄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或法兰连接。

消防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自动喷水管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丝扣或沟槽式机械接口。

(2)电气工程:

本工程低压配电电压等级为230/400V,50HZ,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本工程供电电源直接引自新建医院供电网络,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3)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IN-S:

凡正常不带电而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穿线金属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应与保护线可靠连接。

本工程等电位联接线采用BV-25平方毫米导线穿PC20敷设。

防直击雷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电气设备接地、信息系统接地、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接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施工总体目标

2.1工程质量目标

我们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达到合格工程,争创湖南省优质工程。

2.2施工工期目标

经我们认真讨论以及我们施工同类型工程的经验,采取科学合理的工序安排、穿插和抢工期措施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我们承诺在120天内完成该工程招标范围内全部施工内容。

2.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对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有着主要作用,同时也是展示公司形象体现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我们将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分片包干。

杜绝一切伤亡事故,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其评分标准(JGJ59-88),争创“湖南省施工现场综合考评样板工程”。

3、施工组织与布署

3.1施工管理体制

本公司始终遵循“质量优、管理严、服务好”的经营方针,积极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质量为生命、以技术为支柱、以服务为宗旨、以合作谋发展的原则,达到工程质量合格标准。

为确保本工程“安全、文明、高速、优质”完工,我公司将选派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历和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才能的优秀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由专业理论水平高、工程施工经验丰富且具有工程师职称的同志担任本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时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拔一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进行施工管理;施工现场所需的生产技术工人将从公司内选调一支技术水平高、善打硬仗、组织纪律严明的施工人员组成。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3.2施工程序及施工流向

3.2.1各分部工程的施工程序

(1)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装饰”的总施工原则,具体施工顺序为:

施工准备;机械开挖施工完毕;人工挖集水坑、反梁、清土;验槽;锚杆施工;锚杆内钢筋及砂浆灌注;支设底板垫层模板;浇筑底板垫层混凝土;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绑扎底板底层钢筋;按支撑架绑扎底板上层钢筋;墙柱插筋绑扎;止水钢板焊接安装;底板上口及导墙模板支设、加固;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测温;搭设满堂架;地下室墙板钢筋绑扎;地下室墙体合模;支设地下室顶板模板;绑扎地下室顶板钢筋; 地下室墙体及顶板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地下室混凝土子分部验收;地下室外墙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墙砌筑;回填土; 地下室填充墙砌筑;地下室填充墙混凝土浇筑;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3.3施工准备

3.3.1劳动力组织准备

(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首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现场管理班子,项目管理班子,从刚施工完类似工程施工的管理班子中选用。

(2)挑选优秀的施工班组:

挑选精兵强将进场施工,投入本工程的生产班组从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的、技术过硬、思想好的班组中择优挑选。

3.3.2建立、健全施工中各项规章制度:

《施工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3.3.3技术准备

(1)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研究施工图,为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作好准备,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设计变更。

(2)配齐设计图纸上所列的标准图集及施工所需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

(3)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勘察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地况、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及可操作性强的项目质量保证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3.3.4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根据预算所需各种材料购件用量计划表,对现场需要的,由我公司采购的材料准备好实物样品,并签订好水泥、钢材、砖等主要材料的订购合同。

(2)机具设备:

针对本工程规模和特点备齐施工所需各种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完好率100%。

(机具设备配备详见相关章节)

3.3.5现场准备

(1)协助建设方做好现场三通一平的落实,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标高和水准点进行复核。

(2)临时用水、用电:

按甲方指定地点引入。

(3)按审定后的“施工平面布置图”搭建的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4)施工道路:

场内车行道路路面做硬化处理,路宽3~6m。

(5)消防设置:

在木工棚、食堂、配电间等重要位置配置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备。

(6)施工现场设置砼、砂浆标准试块养护室。

(7)建筑物四周及道路两边,均需开挖排水沟,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砖砌排水沟宽300mm,深400mm,内抹水泥砂浆。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4.1施工测量

4.1.1测量准备工作

测量仪器:

采用激光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工具,使用前必须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执行的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测量严格按照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精确定位的原则,平面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红线图及坐标建立,经复核签证认可并作好相应记录。

4.1.2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测量均由专职测量员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对建筑物的测设定位、建筑物各楼层轴线的测设、标高引测、沉降观测等各种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求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1.3建筑物测量定位及各楼层轴线的测设

(1)进场后,以建筑总平面布置图、业主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网点、建筑设计图纸为依据对建筑物进行测设定位:

首先将附近基本控制点的坐标引测至施工现场,然后在施工现场(建筑物外围处)设立用于本工程施工的钢筋砼控制桩点并加以保护,采用直角坐标法用经纬仪先将建筑物的两条纵横主控制轴线测设出来,然后根据所测定的两条纵横主控制轴线及设计图所示尺寸用经纬仪和经过检校后的钢尺将建筑物外围轴线以及其它部位轴线的控制点一一测定出来。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平面控制轴线将采用在地下室四周建立轴线网点,将轴线外引到四周,放线时利用经纬仪架设在底层埋设的控制点位上,调整仪器对中、调平后,在施工层上放出主控线,根据楼面上测设的主控制线,逐步放出建筑物各细部轴线,弹出墨线,作为本层施工放样依据。

(3)高程控制: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进行。

水准测量是测量工作的重要部分。

正确合理地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能在很大程度上使立面布置、管线敷设和建筑物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标高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级水准点引测。

为了计算简便又不容易出错,应根据水准基点将工程的设计±0.00点标高准确引测于附近固定点上,做好标志。

±0.00标高点引至垫层或楼层的临时水准点不少于四个,引测标高后,应复核至另一水准标高点。

其差不超过±3mm。

这样在各层抄平时可相互校核,避免错误。

(4)沉降观测:

根据具体情况,在建筑物沿外纵墙向内0.6m外角上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体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5)在施工期间,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隔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各观测日期数据记录并绘成图表存档,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6)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必须做到:

固定人员观测及整理观测结果;使用固定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采用同一线路进行观测,定时观测。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设计图纸规定位置在建筑物内设置好沉降观测点,以后每施工完一层,由我公司测量人员和业主方代表配合勘测设计单位负责观测一次,并记录归档。

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按规范要求控制环线闭合差。

工程竣工后,绘制成建筑物沉降曲线图,移交业主方。

4.2土石方工程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与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及所选择的持力层。

4.2.1基坑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相邻基坑开挖时,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3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外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坑底凹凸不超过1.5cm。

4.2.2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人工清理。

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或多斗挖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30cm。

4.2.3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挖方进行。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4.2.4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的支护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4.2.5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槽)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边坡的稳定。

4.2.6基坑挖完后应进行地基验槽,并计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4.3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

4.3.1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顺序: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校测标高及桩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手动葫芦、吊土桶及排水、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砼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砼。

4.3.2配套机具设备

根据不同的土质,分别采用人工锄、短锹、镐等工具进行挖掘,配备井内鼓风机、输风管、井下安全照明采用36V低压电源,潜水泵等工具。

4.3.3桩定位放线

根据测量控制桩分测桩位,在实地采用钢筋头,钉在十字线交点上,每桩均砌筑240厚砖档水圈。

高出地面200mm,用水泥砂浆在圈内外侧及圈顶面抹面,并在顶面弹出十字线。

4.3.4人工挖孔

为确保桩孔位置准确,在挖孔过程中应用十字引垂线随桩深度随时测定桩孔中心位置,检验桩孔质量,保证桩孔的垂直度和桩的直径。

桩基人工挖掘成孔,遇到岩石时,辅以风镐挖掘,在确定桩井已达到持力层位,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质检人员,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立即做桩底扩底,立即浇捣封底砼,用串筒下料浇灌。

4.3.5钢筋混凝土护壁施工

人工挖孔时,第一节挖深约1000mm,安装护壁钢模板,浇灌混凝土护壁,本设计钢筋混凝土采用C30。

为保证施工质量,往下施工每一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即挖好每节土后接着浇灌一节混凝土护壁,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1米,在流砂,流泥区段每节高度宜小于500,特殊地质下挖速度应视护壁的安全情况而定。

施工时注意保证上部护壁钢筋竖筋伸入下部钢筋护壁内300mm。

在扎筋时注意对桩壁土层的清洁,尽量保证土不粘染钢筋。

为便于井内组织排水,在透水层区段的护壁预留泄水孔(孔径与水管外径相同),以利接管引水,并在浇灌混凝土前予以堵塞。

4.3.6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笼的主筋尽量采用通长钢筋,其接头一律采用对焊或双面帮条焊接头,主筋与箍筋采用隔点焊接固定,并严格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cm,钢筋笼四侧主筋上每隔4m设置“耳环”,以控制保护层为50mm,钢筋笼外侧需设砼垫块,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4.3.7钢筋笼的吊装

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钢筋笼的吊装拟采用塔吊进行钢筋笼吊装。

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的正确。

4.3.8桩心混凝土的施工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持证工人操作机械,责任到人。

浇灌砼时,当孔内渗水量较少,可先抽清孔底积水,在积水深度未超过100前按常规方法浇灌砼.若渗水量较大,孔底积水深度大于100时,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灌。

用常规方法浇灌封底及桩心砼时,必须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料口离砼面不得大于2000,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振捣,分层高度约1000~1500.砼坍落度一般取80~100。

4.3.9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4.3.10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场内所有桩均应进行动测试验,以检测桩身质量。

名称

偏差值

桩心直径D

±50(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桩中心位移

50

垂直度

0.5%

4.3.11挖孔桩的施工容许偏差

4.3.12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量检验:

①施工单位必须对每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并按规定留取混凝土试验件,做出试压结果,将上列资料整理好,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及验收。

②对施工完毕的桩采用动测试验全面测试,如认为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资料不符或对某些桩的质量和承载力有疑问时,可由监理、设计单位会同甲方及质检部门任意指定若干根桩采用。

③桩长及扩大头尺寸根据土层不同情况作相应调整。

4.4锚杆施工:

4.4.1抗浮锚杆总共1449根,锚杆孔直径150mm,注浆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30Mpa。

4.4.2锚杆基本试验

锚杆正式施工前,首先进行锚杆基本试验,试验锚杆数量9根。

基本试验锚杆孔位由设计、监理、建设方共同确定。

4.4.3锚杆施工工艺

锚杆标记锚杆成孔锚杆安装灌浆

(1)锚孔标记

作锚孔孔位放点标记,孔位放点误差控制在1CM以内。

(2)锚杆成孔

锚杆锚孔采用潜孔钻机,孔径150mm,锚杆孔径误差10mm,孔深根据设计要求,孔深误差5cm,钻孔垂直度偏差1.5%以内。

(3)锚杆下料采用切割机,下料长度为孔深+外露长度,锚杆下料长度误差3cm。

(4)锚杆安装注浆

钻孔打入设计深度后,用高压气吹或水洗孔内岩屑并堆放一侧,而后下入制作好的锚杆杆体及注浆管,注浆时注浆管放于孔底,利用压力向上返浆,保证注浆质量。

锚杆杆体1Φ28Ⅲ级。

注浆材料采用M30强度水泥砂浆,严格按照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配置砂浆,注浆时注意液面情况,若有下降须进行补注。

(5)锚杆验收实验

锚杆验收实验可会同监理按比例(总根数的3%)抽取部分锚杆作为验收实验锚杆,验收荷载取设计荷载的1.5倍并不高于其屈服强度,验收锚杆待锚固体灌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实验,养护龄期暂考虑28天时间。

4.5基础梁及基础底板施工:

4.5.1混凝土垫层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中地梁与承台的平面尺寸放出基础垫层的边线位置,垫层外框模采用50mm×100mm木枋制作,用400mm长钢筋头打入土中控制垫层混凝土上口标高。

混凝土采用C15商品混凝土浇筑,表面随打随抹。

混凝土浇筑12h后洒水养护,待表面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能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入其它工序。

4.5.2基础砖胎膜施工

基础梁的侧模板采用砖胎模砌筑,砖胎膜厚度为240mm,坐落在垫层上,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U10机制砖,砌筑前先在垫层上放出基础梁轮廓线,高度为底板混凝土板底标高。

砖胎膜砌筑完成后,可进行黏土回填夯实,先回填至砖口下200~500mm,以防地面水和泥土侵入基坑。

4.5.3防水层施工

底板防水做法:

①20厚1:

2水泥砂浆找平层;②刷基层处理剂一遍;③铺4厚SBS防水卷材一道;④点粘350号石油沥青毛毡一层;⑤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基层处理

基层应坚硬,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

基层表面应平整,不能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现象。

若基层较潮湿,可用喷灯适当烘烤或采用乳化沥青基层处理剂进行基层处理。

大面基层要求无明水、无积水即可施工卷材。

(2)涂刷基础处理剂

在阴阳角、后浇带、集水坑等节点细部选用长柄滚刷将基层处理剂涂刷在已处理的基层表层,并且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漏底。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以不粘手为准)方可施行附加卷材的热熔施工,以避免失火。

(3)弹线空铺施工SBS卷材:

在已处理好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为100mm),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按此基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

铺贴后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

铺贴是边铺边检查,检查时用螺丝刀检查接口,发现熔焊不实之处及时修补,不得留下任何隐患,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必须跟班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到工序。

(4)点粘350号石油沥青毛毡一层:

第一道卷材验收合格后,弹线铺贴沥青毛毡。

注意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且上下两层卷材的接缝应错开,长边错开1/3-1/2幅宽卷材,短边错开至少1.5m。

(5)防水保护层:

平面保护层采用C20细石混凝土50mm厚(地下室顶板防水屋面、楼梯间及地下室出入口防水屋面采用70厚细石混凝土,地下室外墙用3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砌115厚粘土烧结砖保护层),施工前做好标高控制点,确保标高的准确,表面抹平压实。

4.6土方的填筑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待基础砼强度和砖砌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做完墙身防潮层处理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时,必须在基础两边同时进行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分层检验压实度。

回填土的质量和分层铺垫的厚度必须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设计的要求。

所选填土不得使用淤泥、耕土、膨胀土以及有机含量大于5%的土。

回填时先将场地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并将填土分层夯实回填,分层厚度≤300mm,压实系数≥设计所规定的系数要求,夯实填土的施工缝各层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夯实次数。

4.7砼结构工程施工:

4.7.1本投标工程的钢筋砼现浇结构具体包括基础、地下室框架柱、梁板及剪力墙、现浇楼梯和砖墙砌体的圈梁及构造柱等。

4.7.2模板工程

4.7.2.1地下室外壁板、内壁板模板均采用木夹板安装。

模板支护采用对拉和外撑相结合的方法。

木夹板对拉采用特制的螺栓,加止水环;螺栓间距竖向为600mm,横向间距为600mm;支撑采用钢管,上下微调调节。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在适当位置预埋Φ10钢筋环作为固定支撑钢管用。

支撑钢管采用Φ48钢管(或门式脚手架)。

(1)用木夹板(20厚)装钉,木方、板钉柱箍,柱箍间距为500mm。

施工前做好配模及支撑计算,合理使用模板。

超过0.80米宽的柱加对拉Ф12螺栓固定,螺栓外套薄壁塑料管;对拉分上下二排,排距1.2米,螺杆横向间距不大于600mm。

模板安装顺序:

钢筋绑扎→安装前检查轴线→立模板拼装→安装柱箍、墙横杆立杆及立撑→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脚及钢筋砼墙脚补漏→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木工复核模板、随时校正。

(2)柱墙模板安装前检查楼板砼面是否平整,不平整处以水泥砂浆找平;留生口清除模板内杂物。

柱箍间距500mm。

(3)柱墙模用顶撑及拉杆确保整体稳定,长撑用钢支顶,短撑用木枋并对正竖枋支顶,下撑用木枋,拉杆用Ф6钢筋或8#铅线加花篮螺丝拉结,按45°设置。

墙柱模板安装时要注意预留活口板,以便混凝土浇捣后模板的拆除。

(4)模板拼缝部位、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形式和尺寸有规律性。

(5)模板制作时应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6)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

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

模板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一般周转3次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一次。

4.7.2.2框架柱模板:

(1)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装柱箍或对拉螺栓→办预检。

(2)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

(3)安装柱模板:

通排柱需先装两端头柱模,经校正、固定后,再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框架柱。

矩形或多边形框架柱按截面形状及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的竹胶合定型柱模侧板,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相邻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再依次安装完其它各侧面的侧面模板。

(4)在柱模纵向每隔2m左右留出洞口,以便从洞口中浇筑砼。

柱顶与梁交接处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和宽,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板及底板的厚度。

在框架柱各侧面模板安装就位、合模后,即在框架柱模板各侧面的对侧一定的间距内用带塑料套管的对拉螺栓进行对拉,对模板进行固定;在对断面尺寸较大的框架柱子支模时,还可采用定型角钢柱箍进行加固,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的尺寸及间距,一般情况下定型角钢柱箍间距为:

在2m以下部分为500mm,2m以上部位为700mm;对拉螺栓或角钢柱箍安装完成后,最后再在柱四周采用钢管脚手架设拉杆和斜撑固定,以确保柱模板垂直度和稳定性。

(5)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

4.7.2.3普通现浇梁板结构的模板:

(1)该部分具体包括钢筋砼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