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539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docx

哈医大系统解剖学重点

系统解剖学

1、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正视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2、胸骨角:

柄与体连接处,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是上、下纵隔的分界平面。

支气管分叉,气管杈在此平面出现。

食管与此平面以下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形成食管第二狭窄。

3、肋弓:

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接成。

4、颅骨的名称:

(1)、脑颅骨:

额骨、蝶骨、筛骨、枕骨、颞骨×2、顶骨×2

(2)、面颅骨:

上颌骨×2、颧骨×2、颚骨×2、鼻骨×2、泪骨×2、下鼻甲×2、犁骨、下颌骨、舌骨

5、颅底内面观 :

从前向后依次有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破裂孔、棘孔、内耳门、颈静脉孔。

6、翼点:

为额、顶、颞、蝶四骨结合处,骨质较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破裂后易导致硬膜外血肿。

7、眶Orbit:

底(眶口)与外界相通;经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经鼻泪管与鼻腔相通;经眶下裂与翼腭窝、颞下窝相通;经眶下孔与面部相通;经眶上裂与颅中窝相通。

8、骨性鼻中隔:

由犁骨、筛骨垂直板构成。

9、鼻旁窦ParanasalSinuses:

(1)额窦:

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前部。

(2)筛窦:

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3)蝶窦:

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4)上颌窦:

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10、髋臼:

由月状面、髋臼窝和髋臼切迹构成。

11、腕骨的构成:

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12、关节唇:

附着于关节窝周围的纤维软骨环。

13、椎骨间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1)椎间盘:

中央部有髓核,周围是由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

2)前纵韧带:

上至枕骨大孔前缘,下至第一或第二骶椎体。

可以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前脱出。

3)后纵韧带:

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体的覆膜相续,向下至骶管。

可以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椎弓间的连结:

1)黄韧带:

连接两个椎弓板的韧带。

可以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并维持脊柱于直立姿势。

2)棘间韧带:

位于相邻各棘突之间,前接黄韧带,后方移行为棘上韧带和项韧带。

3)棘上韧带:

连接胸、腰、骶椎各棘突之间的纵行韧带,前方与棘间韧带融合,与棘间韧带都可以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纤维膜,称项韧带。

(增宽增厚)

14、脊柱的四个弯曲:

颈曲、腰曲、胸曲和骶曲。

15、胸的整体观(看):

(1)胸廓上口:

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体。

(2)胸廓下口:

第12胸椎、第11、12肋前端、肋弓、剑突。

16、肩关节:

(1)组成: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2)特点:

1)关节唇——盂唇;2)关节囊薄而松弛;3)关节囊周围的韧带少而弱,囊的上壁有喙肱韧带。

17、肘关节ElbowJoint:

(1)组成: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2)特点:

1)关节囊:

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

2)韧带:

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

18、骨盆的界线:

骶骨岬、骶翼、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行线。

19、坐骨大、小孔:

骶棘韧带和坐骨大切迹围成的叫坐骨大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的叫做坐骨小孔。

20、膝关节:

(1)组成: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构成。

(2)特点:

1)韧带:

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

2)半月板:

内“C”外“O”。

3)髌上囊和翼状襞。

21、腱鞘:

包于某些长肌腱表面,多位于腱通过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外。

22、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23、斜角肌间隙(看):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24、膈上的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25、临床上通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及其以下部分称为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6、腮腺管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27、咽峡:

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为口腔与咽的分界。

32、舌粘膜:

(1)舌背的粘膜呈淡红色,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统称舌乳头。

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约7-11个)。

(2)在舌根背部的粘膜内,有许多由淋巴组织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突起,称舌扁桃体。

33、腮腺开口:

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34、下颌下腺开口:

舌下阜。

35、舌下腺开口:

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36、咽的分部:

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将咽腔分为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

37、咽淋巴环:

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38、食管的分部:

颈部介于环状软骨下缘或第6颈椎下缘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缘)之间,长约5cm。

胸部介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缘)与膈食管裂孔之间,长18-20cm。

腹部介于膈食管裂孔与胃贲门之间,长约1-2cm。

39、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1)第一狭窄部位于咽与食管交接处,距中切牙约15cm。

(2)第二狭窄部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3)第三狭窄部位于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

40、胃的分部:

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41、十二指肠的分部:

(1)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球。

(2)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环状襞、十二指肠小乳头、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

(3)水平部:

又称下部。

(4)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42、结肠和盲肠的特征性结构:

(1)结肠带:

纵行肌增厚而成,3条结肠带汇集于阑尾根部。

(2)结肠袋:

横向隔开向外膨出的囊袋状突起,是由于结肠带较肠管短,使后者皱缩而成,结肠袋具有特征性的X线影像。

(3)肠脂垂:

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众多小突起,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构成。

43、结肠的分部:

(1)升结肠:

结肠右曲(肝曲);

(2)横结肠:

结肠左曲(脾曲);

(3)降结:

左髂嵴;

(4)乙状结肠:

第3骶椎。

44、直肠的两个弯曲:

骶曲、会阴曲(矢状面上)。

45、齿状线:

肛瓣的边缘和肛柱下端连接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

46、肝门:

肝脏面正中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肝管在前,门静脉及其分支在后,肝固有动脉在其间。

47、肝外胆道:

由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与胆总管构成。

48、胆汁的排泄途径:

不进食时,胆汁近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储存。

进食后,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胆囊内的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49、胰的分部:

头、颈、体、尾。

50、呼吸道的组成:

(1)上呼吸道:

鼻、咽、喉。

(2)下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51、喉的软骨:

成对的三块(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不成对的三块(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

(1)甲状软骨:

由两块甲状软骨板合成,构成喉外侧壁,主要结构:

前角、喉结、上切迹、上角、下角。

(2)环状软骨:

位于喉的最下方、呈环形,前方为环状软骨弓,后方为环状软骨板。

(3)会厌软骨:

上宽下窄似树叶状,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上切迹后下方。

(4)杓状软骨:

成对,位于环状软骨上方,呈三面锥体形,尖向上,底向下.底向前的突起称声带突,向外侧的突起称肌突。

52、喉腔的分部:

(1)喉口:

朝向后上方,由会厌上缘、杓会厌襞和杓间切迹围成。

(2)喉前庭:

喉口至前庭裂平面之间的部分,上宽下窄,前壁中央有会厌结节。

(3)喉中间腔:

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的部分,向两侧延伸至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梭形隐窝,称喉室。

(4)声门下腔:

声门裂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的部分,上窄下宽。

(5)声带:

由声襞及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三部分构成。

53、支气管的特点:

(1)左主支气管:

细而长,与中线的夹角大。

(2)右主支气管:

粗而短,与中线的夹角小。

54、肺门:

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陷叫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55、胸膜:

覆于胸壁内面和肺表面的浆膜,分脏、壁两层。

(1)壁胸膜的分部:

1)膈胸膜:

覆盖于膈上面。

2)纵隔胸膜:

衬贴在纵隔两侧面,在中部包绕肺根移行于脏胸膜。

3)肋胸膜:

衬贴于胸壁内面。

4)胸膜顶:

覆盖于肺尖上方,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

(2)胸膜隐窝: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之处的胸膜腔,即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充满此空间,胸膜腔的这部分称胸膜隐窝

1)肋纵隔隐窝:

纵隔胸膜与肋胸膜转折处的间隙,当深吸气时肺前缘未能填充的胸膜隐窝

2)肋膈隐窝:

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的胸膜隐窝,当深吸气时肺下缘不能充满其内,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腔积液多聚积于此

56、纵隔的划分:

以胸骨角平面划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

57、肾的形态:

内侧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有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肾盂出入。

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

58、肾的被膜:

由外向内有三层被膜,分别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59、输尿管的三个狭窄: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交叉处、输尿管壁内段。

60、膀胱的分部:

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

61、膀胱三角:

膀胱底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62、精索(不太易考):

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腹环,经腹股沟管,延至睾丸上端。

63、输卵管的分部:

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

64、子宫:

(1)子宫的形态:

成人未孕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的梨形。

(2)子宫的位置:

前倾、前屈位。

65、阴道穹:

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在二者之间形成的环形凹陷。

分为前部、后部及两个侧部。

66、会阴:

广义会阴指的是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狭义会阴指的是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区域。

67、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

脏器表面几乎均被腹膜包裹,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输卵管、卵巢和脾。

(2)腹膜间位器官:

脏器表面大部分或三面被腹膜包裹,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端、子宫和充盈的膀胱。

(3)腹膜外位器官:

脏器金以免被抚摸覆盖,如肾、肾上腺、输尿管、空虚的膀胱、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升部、直肠中下段和胰。

68、血液循环:

(1)体循环(大循环):

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借助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经过交换后,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再经过小静脉、中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

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最后合成四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

69、右心房的分部:

前部为固有心房,固有心房前上部有右心耳。

后部为腔静脉窦。

70、三叶瓣复合体:

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叶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上密切相连,因此,将四者合称三叶瓣复合体。

71、二叶瓣复合体:

因左房室口纤维环、二叶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连,故合称二叶瓣复合体。

72、心的动脉:

(1)右冠状动脉:

主要分为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

(2)左冠状动脉:

主要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

73、升主动脉:

发自左心室,位于肺动脉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