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48885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docx

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

试题帐号是:

tjl7602密码:

4621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崔文胜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

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二)、提取主干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三)、有的放矢法:

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

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是非句中,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对应的问题,如:

“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

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

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如:

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

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

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如:

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把“揭露”改为“表现。

”)

如:

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

(“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如:

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

(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

”)

3.词序颠倒,如:

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又如:

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

(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

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4.重复啰嗦。

如:

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

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

又如:

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

(“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5.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

如: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又如:

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

6.概念含混。

如:

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

(《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

7.滥用副词,介词以及否定词的混乱使用。

如:

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

(“将”和“了”的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

再如:

睡眠三忌:

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又如:

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又如:

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

(介词“对于”是多余的,应删去。

8.有歧义。

如:

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

(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

看来应该是第

(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

三、修改符号。

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应使用下列符号加以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四、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

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

B、尽量少改。

五、实战演练。

(一)修改下面病句。

(1)小明给母亲写信说:

“他在这里一切都很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

(2)通过少年团校的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3)朱德出生在劳动人民家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能吃苦。

(4)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5)上海科技开发公司聚集了一批水平上乘、技术精良的专业化队伍。

(6)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赠完为止。

(7)新开张的商店在广告里表示:

“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8)人们很难想像一个不关心他人痛痒的人能否写出感人的作品来。

(9)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10)这部长篇小说虽然大致翻一下,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11)他家的菜地里共生产了茄子、冬瓜、西红柿共计1200多斤。

(12)为了写好这篇通讯,他深入了解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

(13)听了科学家的报告,使我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

(14)一进教室,只见全班同学正在进行读书,一位女教师在进行巡视。

(15)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

(16)王大海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革命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7)大家认真地讨论了今夏课外游泳运动训练。

(18)内容是否充实,语句是否通顺,这是对中学生作文的起码要求。

(19)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道数学题是不难做出来的。

(20)张勇是个好学生,谁都不会否认他能做出这种不文明的事情。

(二)、修改下列语段。

1、人们都知道,鸡、猫、狗等动物和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的,蛇身上却是冷冰冰的。

前者叫“变温动物”,后者叫“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要消费体内的能量物质来惟持。

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只要猪每大消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质,那么,蛇只要一份就够了。

2、主题班会一开始。

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他说:

“我语文学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我决心向张红学习,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林非的发言赢的了同学们热列的掌声。

3、音乐是我至爱的饮料,告别一天,带着一身的疲备离开学校,难免头昏脑涨,此时,回到家中,我总会轻扭录音机,静静地品赏那来自远方的自然之声:

溪水潺潺地流淌,在低声地吟唱小鸟,绿茸茸的小草在窃窃欢呼,还有那野花星星点点的在欢笑,我完全走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陶醉在深深地音乐世界之中。

4、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

感到有些劳累,正好电视台正在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

他钢打开电视,妈妈就走过来,愤怒生气地说:

“马上就要考试了!

还看电视!

”小明回答:

“妈,你嚷什么!

学习要讲究效率,你懂不懂?

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

再说运动员的拼博精神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

你说对吧!

5、我最爱戴的是小山鸡。

你看,小山鸡那尖尖的小脑袋上,长着红红的鸡冠,像一枚盛开的鲜花。

它在笼子里不时地抖抖美丽的羽毛,似乎在跟人们比美,又仿佛在给大家天堂那精彩的节目。

6、张小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学习非常刻苦。

他在学习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做法。

早晨,他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跑步。

锻炼之后,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

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的完成,做作业一点儿也不马虎。

遇到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

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学习上的困难,从不嫌麻烦。

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

7、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8、下面的《申请书》在语言和格式上共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

五、复习应对方略

1、弄清病句产生的原因及常见病句的类型是应对的前提和关键。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这也就是说,造成语病的原因可分两大类:

一是语法问题,二是逻辑问题。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也是修改病句的基础,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是语言表达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一般地说,修改病句能力强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强,修改病句能力低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比较低。

因此,提高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同时也就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透过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的考查,可以窥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一斑。

病句的类型较多,主要的有六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结构混乱、成份残缺或赘余。

我们可以记为:

四个“不”一个“成份”一个“结构”。

病句类型常见类别病例

语序不当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来看我们。

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这次会议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里屋北院上房,我们老两口住。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他把我们几个班的负责人叫到一起讨论校报的编辑问题。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这期研究班是省教委和部分师范院校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关联词语位置不对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句序不当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我们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很大一部分只能靠进口来解决。

动宾搭配不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

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老板口口声声欺骗那些雇工。

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你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主宾搭配不当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主语残缺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谓语残缺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宾语残缺县政府在全县推广了我们村科学种田。

状语残缺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天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中心语残缺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关联词语残缺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成分赘余堆砌词语领导的这一决定非常英明,非常及时,非常好,好极了,我们坚决拥护。

语义重复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为蛇添足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虚词多余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

结构混乱举棋不定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藕断丝连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公民的责任。

中途易辙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反客为主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表意不明指代不明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我同意这种主张。

词义两可我要学习文件。

修饰两可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

停顿歧义爷爷看见我俩很高兴,急忙上前打招呼。

模棱两可我们已经基本上全部完成了任务。

语义费解进公安局者,请走后门。

不合逻辑概念不清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

判断不当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推理不当夜深了,校园里早已都熄灯了,只有王老师办公室窗前的灯光依然闪烁。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语序不当”中的“多项定语不当”和“多项状语不当”这两种情况。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

从离中心词最远处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是:

领属、时间、处所+数量+动词、动短+形容词、形短+名词、名短,例如,(我国)(一座)(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炼钢厂昨日开始上市。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

从离中心词最远处算起,多层状语的一般顺序是:

目的、原因+时间+地点+一般副词+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今天早晨][在寝室里][还][仔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2.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一些技法是很有必要的。

对这个点,复习句子的有关知识不是目的,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运用上。

(1)思维的方向

如何辨析病句?

这首先要解决一个思维的方向性的问题,即从哪些方面去思考的问题。

我想,可以“三看”,即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

一看语法,看成份是否残缺,句子结构是否混乱,词语是否搭配,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二看逻辑,看是否把相容关系的概念写成并列关系的短语或并列关系的复句,是否把两种可能性与一种可能性写在同一句话中而造成不搭配的现象,是否把肯定或否定弄反了,是否自相矛盾,等等。

三看修辞,看比喻是否恰当,用词是否不当,是否重复罗嗦,是否有歧义,表意是否明白无误。

(2)辨析的方法

解决了思维的方向性的问题后,就要谈到具体的操作问题了,即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的问题了。

辨析病句的方法很多,常用且效果显著的有语感审读法、梳理压缩法,结构分解法,类比造句法、规律标志法、逻辑意义分析法等。

在这里我只谈谈压缩法和造句法。

①压缩法。

即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化长为短,变长句为短句。

高考语病辨析题所给的句子普遍为长句,正确的语句往往长得让考生顿起疑心,迷惑性很大。

其实,长句并不可怕,我们可以运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将长句化为短句,变繁杂为简单。

对长句,如果采用压缩法,先将长句中的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挤掉”,亮出主干,即采用抓主干的方法,化长为短,随即检查主干是否完整、搭配是否得当;如果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局部的附加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看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是否得当。

这样很容易发现问题,如“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想到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这个句子很长,可以压缩为“词曲以及天分和文化素养,是年龄仅20岁的作品”,这样,它搭配不当的毛病就清楚地暴露出来了。

②造句法。

高考语病题的取材都较新,很多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我们不妨用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材料来仿造一个句子,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发现问题。

在不改变句子结构的前提下,用常用词语替换陌生的词语,会使陌生的句子变得熟悉,以利于解析例句,从而帮助我们作出判断,这种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造句法”。

如“三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

如果对句中的“关于”的用法吃不准,可以再造一些句子,如“关于学习的事”,“关于运动会的有关事项”等等,或者转换句子,把“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作了”的词序换成“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作了”,通过所造的这些句子作一些比较,就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3)修改的方法

如何修改病句?

①要审明要求。

根据题要求,有的要修改使用不恰当的句子,有的在修改语法上有毛病的句子,有的要删除多余的词句等,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要通观全段,联系上下句,找出“病点”进行修改。

②辨清类型:

运用上述方法。

对句子、语段进行“确诊”,分清语病的类型,确定病因,再作相应的修改。

③“对症下药”。

“诊断”准确了,找准了病点,才可以“对症下药”。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增、删、移、换。

增,就是增加一些词语、成份,如对于成份残缺的病句,要添加一些内容,使之结构完整,表意清楚;删,对于成份多余、重复累赘、自相矛盾的病句,要将这多余的部分删去;移,对于语序不当的病句,要采用移动词语等方法使语序合理;换,对于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用词错误、表意不明等病句,应换用准确的词语,使之在语法和逻辑上都符合要求。

(4)修改病句的一般思路是,在了解病句的基本类型的基础上,首先分析语法,语法无错,再分析逻辑上的问题。

(5)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a.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另起炉灶重写。

b.改动之处应尽可能少,改病句也应简约、高效,能调整的就不增删,能改动一处就解决的决不改动两处。

c.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切忌盲目修改。

d.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不能为求更好而画蛇添足。

3.重视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考试说明》指出的六种语病本身存在非常复杂的情况,许多考生的语言使用又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所以高考”误诊“显得相当普遍。

如何增强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其方法、技巧很多,但我认为,关键还在平时的积累。

(1)平时要多留心别人和自己的用语,提高自己的敏锐度,努力发现病句,及时改正。

只要留心,就能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生活无处不“考试”,就可以常常发现病例。

(2)多读书,尤其要学好语文课文,培养语感,努力达到直接感觉语病的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

(3)经常做点病句的练习,不求多,但求精,多总结,多加深印象,以期取得再遇到类似的病句时能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集中复习时,可以记住课本或其他书上列举的病句类型,每类记住一两个病句。

这样做,就是在脑海里分门别类地储存了各种病句,以后在什么地方见到一个有毛病的句子,就会较快地看出问题来,并且知道这是属于哪一类病句。

六、“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一些技巧。

1、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

例:

在办公室里昨天许多同学都同新来的英语老师热情地打招呼。

(应为“许多同学昨天在办公室里都热情地同新来的英语老师打招呼”。

例: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移到“事情”前。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

例: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没有”与“关键”不能搭配。

3、句子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

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念她。

(删去“没有”。

4、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例: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教育。

(删去“经过”,让“老师”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5、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谓语“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例:

他的家乡是四川省资阳市人。

6、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例: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这方面”指代不明。

7、句子谓语是“避免”、“预防”、“防止”、“忌”、“仿造”等词时,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例:

出发之前,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删去“不”。

8、句子是复句,看关联词。

(1)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

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

(2)考虑分句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正确。

新闻媒体的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应该是先“增强”后“杜绝”,后面两个分句的顺序颠倒了。

9、句子中有谦辞或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例:

我们将光临你们单位参观。

(“光临”指宾客来到)

10、句子有数词,要考虑是否前后矛盾或有没有歧义。

例:

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二百万元以上。

(“至少”与“以上”矛盾。

11、句中有多义词时,要考虑是否产生歧义了。

例:

张明一见老朋友赵六,立即给他拉在大路边,聊了起来。

(“给”是个多义词,可以理解为“把”,也可以理解为“被”。

12.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可以考虑是否有搭配不当之处。

例:

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工作”不能和“采用”搭配。

13.因果关系的复句,考虑是否是强加因果。

例;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公司,负责销售,所以很卖力。

又如:

今天校长的报告很精彩,由于我重视了听讲,因而忽视了记笔记。

14.语法无误,考虑是否有逻辑错误。

例:

他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爬、跌不能同时进行。

15.有“多虑、悬殊、极好、久仰、惨遭”等词语,可以考虑是否犯包容性错误。

例:

我早就久仰他的大名了(“久仰”包含了“早”的意思)。

总之,对于“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点,我的看法是,我们不要过分地关心明年的高考会考什么题,考哪些类型的题,我们要向学生讲明的是,学生应该关心他自己的“才”和“学”。

“才”即才能,能力,这里即指“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即学识,积累,关心自己学习了多少,记住了多少,练习了多少,积累了多少,思考了多少,弄懂了多少。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可能在高考中永立不败之地,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考纲解读:

1.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准确辨识病句,

2.能依照句子愿意,准确修改病句,并能使用修改符号修改。

考点例析:

(一)常见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

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

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