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4168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2.docx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2

(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语文优秀教育故事演讲材料7份;

有一次,我在六年级教室里讲评作业。

突然,一只色彩鲜艳的蝴蝶飞进教室,在教室中翩翩起舞。

此情此景,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

先是悄声传话“瞧,那只蝴蝶真漂亮!

;”接着,几个较为调皮的学生悄悄脱下外衣,想趁老师不注意时去扑它;。

〔反思〕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很难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等,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老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把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精彩生成;

〔师〕(把手指放在嘴上,做肃静状)同学们,认真观察蝴蝶飞舞的情景,看清楚它是怎样飞舞的。

〔生〕(认真观察蝴蝶在教室里飞舞的情景。

一会儿,蝴蝶飞走了。

大家的情绪稍稍有点失落。

〔师〕谁来说说刚才蝴蝶在教室里是怎样飞的?

〔生1〕刚才,一只五彩斑澜的蝴蝶悄无声息地飞进我们的教室,动作轻盈,姿态优美,翩翩起舞。

〔生2〕这只蝴蝶在教室里从门口飞进来,一会儿在我们头顶盘旋,一会儿落在窗口。

……

〔师〕你们说说,蝴蝶为什么飞进我们的教室?

〔生3〕它想看看我们是不是认真听课。

〔生4〕它想把最美的舞姿献给我们。

〔生5〕它想和我们一起学习。

〔生6〕它想到教室里躲避强烈的阳光。

……

〔反思〕备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预设的同时,要对偶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办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它转化为可贵的教学资源。

倘若忽视了偶发事件的价值,只顾追求与预设的一致,势必导致课堂教学的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此情此景,如果老师没有顾及学生的情绪,还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来完成讲评作业的任务,那么,学生可能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蝴蝶的飞舞情景,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从错误资源中生成,急中生智,随机应变,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师〕(问那几个想扑蝴蝶的同学)听了同学们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这些学生用手支着小脑袋,认真思索着。

一会儿,他们又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7〕我想说,蝴蝶飞进来,是想和我们亲密接触,结交我们这些朋友。

〔生8〕我想说,人与动物应该和睦共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

……

最后,我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是“我口写我心”、“我笔表我情”的训练,在习作指导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投入,在发展语言、培养想象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爱动物,确立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

一场骚动就这样平息了,虽然打乱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却给了我们一次练习说话、练习表达和爱护动物教育的绝好机会。

在后来的交流中,我发现,每个同学写得作文都非常成功。

〔启示〕1.要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资源难得,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是转瞬即逝,更是宝贵。

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将从过去的灌输式发展为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这意味着课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的灵活和多元化,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传达的课堂,课堂还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的启迪和价值观的指引。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急中生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腐朽为神奇,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的潜价值。

2.巧妙引导,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教师巧妙的引导,要求老师遵循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规律,从说到写,从内容到思想,在认真观察生活、观察事物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把观察、思维、表达融为一体,互相作用,同步发展学生作文的三种能力。

3.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

老师的任务,不单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环境、与动物、与周围的人和物和谐相处,特别是与动物的和睦共处,树立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一堂公开课上,我正沉浸在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田野却拉拉我的衣角,示意和我说句悄悄话,我弯下腰,侧耳细听。

“李老师,小黑板上‘狐’字的一点儿不清楚啦。

”田野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我一看小黑板,不好!

由于我的笔误,“狐”字少了一点,幸好还没挂上,不然要闹大笑话的。

我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趁大家不注意,我赶紧给“狐”字补上了一点……

课后,我把田野喊到办公室,向他表达了我的谢意,并诚恳地问“老师少写了一点儿,你真不知道吗?

“知道。

”他过了一会儿才轻轻吐出这两个字。

“那你为啥说是‘不清楚’呢?

”我疑惑地问。

“那样,老师不是很没面子了吗?

”他脱口而出。

多么可爱的孩子!

多么艺术的方法!

他发现了老师写的错字,没有当众指出,炫耀自己。

而是装作不知道老师的错误,悄悄地告诉老师“那一点儿不清楚。

”这样,既帮老师纠正了错误,又顾及了老师的颜面。

这让我想到我们老师自己,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有时不能心平气和、冷静思考、妥善处理。

要么暴跳如雷、大声训斥;要么冷嘲热讽、恶语中伤。

于是,孩子的自尊被随意的践踏,孩子的面子被任意的撕破!

即使这样,孩子们仍维护着老师的尊严,爱护着老师的面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老师们,面对纯真无瑕的孩童,请留给他们一点面子吧!

今秋,我新接任了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们对我都有新奇感,我也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之中。

但没过几天,我就发现班上的小凡同学上课时特别好动,不但管不住自己,还影响别人,两周都没有交过一次作业。

我找他开导过几次,收效却甚微。

一天,当我与该班前班主任张老师谈起小凡时,才知道小凡是半年前从广东回来的插班生,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因生计问题,母亲又到外边打工去了,小凡现在由年老多病的外婆照顾。

上次期末检测,小凡语文考了1.5分。

面对张老师的一声长叹,我也失望地摇了摇头。

后来,每当我走进教室,我的目光与小凡那天真无邪的眼神相碰时,总有一种负疚感袭上心头。

是啊,才几岁的娃娃,可塑性极强,正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

我决心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以把握转化他的契机。

今天的语文课,按照进度我准备上百花园“语海畅游”有关句子方面的内容(读句子,写句子),学习用“那么”造几个并列分句。

教学建议是这样的1、学生读例句。

2、体会例句中后面四个分句都是说明那些泡泡的特点的;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当进行到第三步骤时,我灵光一闪同学们,我们来给小凡同学找找优点,好吗?

话还没有说完,教室里已经煮开了锅,“他笨”“他不做作业”“他成绩差”……这时小凡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响。

我说“同学们,不做作业,成绩差是优点吗?

”孩子们很快安静下来。

我把目光投向了品学兼优的陈洋同学。

陈洋明白了我的意思,大声地说“小凡爱帮助人。

”这时,我给陈洋同学鼓了掌。

有个同学小声地接着说“小凡爱劳动”,我又鼓掌。

又有个孩子大胆地站起来说“他很大方”。

我顺势板书爱帮助人,爱劳动,大方。

于是,我说“同学们,你们能仿照例句,用‘那么’把小凡的三个优点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吗?

”话音刚落,很多小手举了起来,“我们班的小凡,他那么爱帮助人,那么爱劳动,那么大方。

”突然,我发现小凡的头慢慢地抬了起来。

这时,小凡也举起了他那“难得举起”的手,我问“你有事吗?

”“马老师,我……”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鼓励他站起来,他的小脸憋得通红,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了声“谢谢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

我还能说什么呢?

这掌声不正是同学们对小凡的信任、期待和鼓励吗?

我看见小凡的眼睛湿润了。

我想他那只高高举起的小手,不正是想竞发的风帆吗?

我期待着他的转变。

在讲授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先生所写的《麻雀》一文时,我完全没料到我的课堂被学生“设计”了,在同一节课中,学生两度对我的讲解提出了异议──老师,我不同意你的。

我该怎么办呢──

看着课件出示了猎狗慢慢地靠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的情景,小家伙们紧张、担忧之色溢于小脸,我也趁热打铁“同学们,再没有救星出现,弱小的小麻雀会被这只庞大的猎狗吃掉的,这可怎么办呢?

”我讲话的声音都在颤抖了。

学生们也为小麻雀捏一把汗,咬了咬牙,恨不得把猎狗赶走,把小麻雀救出来。

他们完全自觉地往下读课文,希望从中找出救星来似的,看着小家伙们那种好学、专注的神情,我欣慰地笑了。

不到一分钟,大家仿佛成了变脸娃娃,刚才的紧张、担忧一下子转为了兴奋、激动,纷纷地举起了小手,我问“同学们,大家发现救星了吗?

”“是啊!

”“好,请同学们说说。

”我微笑着鼓励大家要积极发言。

“老师,老麻雀飞下来救小麻雀了,小麻雀有救了。

”小东兴奋地、如释重负地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家。

“是啊!

老麻雀会救小麻雀的!

”大家热情地开了腔,都陷于“救星出现”的喜悦中。

全都在我的设计中,我由衷地笑着。

突然,班上的“点子大王”嘉乐站了起来,充满疑惑地问“老师,我不明白──小麻雀这么可怜,我们都想去救它,但作者他不是也在当场吗?

为什么他不去救一下小麻雀呢?

我一下怔住了,没想到跑来这么一个问题,刚才沉浸在喜悦的小家伙们顿时起哄了,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啊,老师,为什么作者看到小麻雀要被吃了还不去救它呢,难道他是一个没爱心的人?

我迅速调整着自己的思路。

是啊,换了我们,肯定会去救小麻雀的,但作者为什么不呢?

对!

他是一个打猎的,他的猎狗找点野物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要跟学生解释一下,于是我开腔了“同学们,作者并不是没爱心,大家想想看,作者是带猎狗去打猎的,现在能找到了食物,那多好啊!

猎狗吃掉小麻雀,还为作者省回一顿狗粮呢!

那多好!

(学生“哗”地笑了)为什么还要救呢?

五十多双眼睛注视在我身上,眼里有着敬佩;五十多颗小脑袋不停地点着,表示极度赞同。

我兴奋极了,为自己的教育机智而喝彩!

我乐在其中,突然,我的视线被班上的旭彤同学牵引住了,只见她眉头紧皱着,环顾四周表示赞同的同学们,然后又偷偷地看了看我,我们的眼神碰到一块儿,她迅速地把头低下,我看到了,她有话想说!

自主的课堂不应该压抑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我让大家安静下来,轻轻地问“旭彤,你有什么发现吗?

”同学们的视线刷地全集中在她身上,她的小脸也刷地变红了。

我温柔地看着她,鼓励她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你有什么发现,大胆地告诉大家吧!

”她点了点头“老师,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哗……”同学们一阵嘘声,我也有点愕然,为什么不同意呢?

我不是解释得很好吗?

我要让她说出来吗?

说了,要是我真的错了,那我不是在学生面前丢面子?

不让她说,那我不是独揽了课堂,压抑了学生的思维?

不,我应该让她说!

我让学生们再度安静下来,“同学们,;大家应该尊重别人的意见,让旭彤同学继续往下说。

旭彤,你继续说吧!

”我始终微笑着看她。

她仿佛得到了鼓励,大胆地往下说“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从作者第三自然段对小麻雀的描写中,我们不是感受到小麻雀的可怜吗?

我想,作者能写得这么好,他一定跟我们有同样的感受的,他会救小麻雀的!

只是,在这时候,老麻雀突然像一块石头似的出现了,作者才没去救它!

”在大家由错愕到表示极度赞赏的表情变化中,旭彤一口气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我还斟酌着她的回答时,一学生又开腔了

“老师,是啊,旭彤说得对极了!

大家看,课文后面不是讲作者唤回了猎狗吗?

可能在作者想救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出现了,它的出现,把作者都惊呆了,感动了!

大家又议论开了,而此时的我,心中波涛在澎湃,我只是遵循着一般的规律,理性地去思考问题,却忽视了最感至人心的某种感受。

我为自己的疏忽而恼心,却更为学生思维迸发的火花而感动!

旭彤的坚持己见,使我忽然明白了师生互动的积极意义,也忽然对“教学相长”有了新的理解。

原来教学过程的资源可以这样表现出来的!

我激动地开腔了“同学们,真棒。

旭彤,老;师真佩服你!

你没有被老师的思维所左右,坚持自己的意见!

你除了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还会去感受作者的写作用意,真不简单,老师也要向你学习!

”我诚挚地说。

顿时,掌声热烈地响起,送给旭彤,送给我,送给这自主、开放的课堂!

活跃的课堂赋予了大家学习的激情,我庆幸,我没浇灭这激情!

我因势利导──

“同学们,老麻雀的出现,让作者惊呆了、感动了,为什么?

为什么老麻雀会这么厉害?

请大家往下读课文,大胆地去发现!

”自主的课堂继续延伸着。

在这和谐、平等、自主的学习气氛中,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直学习到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学生们的思维又放飞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老师,我想知道,那‘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呢?

”志健大胆地发问。

这不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吗?

由学生提出来的,更显它的价值性。

“是啊!

同学们,老麻雀自己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没有任何危险,但它为什么还要飞下来呢?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它飞了下来的?

大家想想。

”我对志健同学的质疑表示肯定。

大家都在低头沉思,一会儿功夫,手儿又举得高高的了,我让伟婷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我觉得老麻雀是小麻雀的妈妈!

好家伙,想到是妈妈了,那还不好办!

我为学生的聪明而欣喜,我继续启发引导,“那既然是妈妈,奋不顾身飞下来救了孩子,那是一种什么力量?

”“母爱的力量──”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

那是一种母爱的力量!

”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把这“母爱的力量”这五个大字,用黄色粉笔写到了黑板上,“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准备与猎狗决一死战,这是保护自己孩子所产生的母爱的巨大力量。

”我深情地升华着文章的情感,学生们也受到了熏陶,充满感情地读着这句话。

我要把“这种力量”再升华──“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作者已把猎狗唤回去了,也就是说,老麻雀跟小麻雀得救了,那假如你是小麻雀,此时,你会跟老麻雀说些什么呢?

学生们的热情再次被激发。

自言自语地说着。

嘉欣用她甜美的嗓音说“妈妈,谢谢您救了我!

俊杰也不甘示弱,感情至深,说“妈妈,您奋不顾身地飞下来救了我,我真感谢您!

芷晴的回答更扣人心弦,说“亲爱的妈妈,您又给了我一次生命,我爱您,我长大一定会好好地报答您的!

……

大家都沉醉在无限的母爱、感恩中,我觉得这节课的情感教育做得特好,尽管刚才有点小意外,但我仍然投入其中,学生也投入其中。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正准备总结全文时,忽然,我听见了一向成绩都不太理想的嘉良同学(他坐第一位,就坐在我身旁)自言自语地说着“为什么那只老麻雀一定是妈妈呢?

是爸爸不行吗?

”这声音肯定只有我听见,因为大家都畅谈着母爱!

我懵住了,“是爸爸不行吗?

”对呀,怎么只能是妈妈呢,我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对着参考书备课的,哪有备到这个!

怎么办,刚才错了一次,可以说是跟学生学习,颇受大家赏识老师也知错能改,向我们学习!

但他们容得下我再次犯错吗?

算了吧!

反正大家也没听见,当什么也没听见吧!

不,不行的!

我刚不是明白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意义吗?

怎么一下子又忘了呢?

而且,嘉良大概是受到我刚才的影响才这么勇敢地说出这个见解的,我怎能把他的积极性扼杀?

而且我是知道的,嘉良不是无缘无故这样说的,因为,他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他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在他还没懂事时就跟爸爸离婚了,他根本没感受过母爱,照顾他的是爸爸,孩子的情感世界是清澈而真实的。

我不能不尊重这感受。

我让大家安静下来,说“同学们,嘉良同学非常好,他啊!

又给老师出了一个难题,真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愿意帮忙解决解决吗?

“愿意──”

我用我的微笑,鼓励嘉良同学站起来,并让他把问题大声地讲一遍,“我们怎么知道老麻雀是妈妈呢,是爸爸,不行吗?

”仿佛得到我的肯定,嘉良显得更自信!

一石击起千层浪,课堂又沸腾起来了,小家伙们的思维火花在碰撞着,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

接着,有小手高举。

文锋说“我觉得嘉良说得有道理啊,老麻雀不一定是妈妈的,也有可能是爸爸。

爸爸同样爱自己的孩子!

大家都默默地点着头,是啊!

我们潜意识都认为母爱是最伟大的,但父爱呢?

我们也不应质疑它的含量,对于嘉良而言,父爱不是更显神圣可敬吗?

“嗯!

大家都很好!

我们的课堂就应该这样,大胆地发现,去思考,老师真的要向我们的同学学习。

大家都说得有理,究竟老麻雀是爸爸,还是妈妈,我们不知道,也不能找回老麻雀来问一问(学生们笑了)。

那我们不能莽下定论,更不能片面地说是‘母爱的力量’了,那该怎么说才全面呢?

“爱的力量”

“亲情的力量”

……

铃……下课铃响了,学生两度对我提出的异议──老师,我不同意你的,也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

一场麻雀之风停息了,但我感觉到,一场教育改革之风却嗖嗖地刮着。

课后,我在不断地思考,这节课出现的两个意外是出乎我意料的,因而我一连犯了两次的错误,这是我的失职吗?

不,我觉得不是,因为我想,假如我的课堂全都在我的设计之内,那它还会充满生机吗?

也许,可能会变成一潭死水;假如我因学生对我的教学提出异议时──老师,我不同意你的。

我是强行制止、压抑的话,那学生还有自主性、发展性可言吗?

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自我,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和养分。

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

富有生机的教育,触及心灵,感动人心。

这就是“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所引来的一些课堂小风波吧!

我想,有风波的课堂,才会是活跃的、自主的、自信的课堂吧!

还有,至于老麻雀是父亲还是母亲的问题,我跟同事也探讨过,我自己也查过资料,同事说,动物雄雌之间对后代的照顾是有分工的,查一下资料可能查出老麻雀的身份。

我查过了,但没查到。

我想,假如我查出来了,告知学生,学生的心中会不会顿时觉得这么美好的爱有了缺陷,因为他们心目中已肯定了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了!

算了吧!

我不想查了,起码现在不想查了!

因为我不想破坏学生的美好心愿,就让他们以后用自己的知识去探究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现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每一个学生都想尝试成功的愉悦,他们渴望,他们期盼能够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

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课堂之于教师,便如同阵地之与战士,于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从踏上讲台开始便用尽心智去坚守。

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占有课堂便开始积淀成为教师的一种潜藏于内心而又时时寻找机会膨胀的文化心理与职业习惯。

讲台便成了舞台,教师开始成了明星。

于是,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或反反复复循循善诱,我们陶醉了,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演与“兜售”。

学生在教师的自我陶醉中已被遗忘,“目中无人”已成为我们教学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情结。

学生思考的权利被剥夺了,学生言说的自由被禁锢了,学生问难的勇气被磨灭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被屏蔽了,学生感悟的需要被忽略了。

作为教师,我们虽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却似乎束手无策。

我们在埋怨着应试教育的体制,在喊着冤枉。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从自己所走过的教育之路时,我们是否扪心自问,在这路上曾经有几个脚印是孩子们光着脚丫留下的,我们又曾经给过学生多少自主和自由?

除了表演就是“兜售”罢了。

教育的目的,应当不是奢求学生占有人类知识的全部,而是促成他们占有极少量的基本知识和掌握较强的选择、获取、驾驭、应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来到水边,我们不是来把河水喝光的;学生毕业时,不是希望他们挑着满筐的“鱼”回家,而是除了拎一两条“鱼”之外,最重要的是带上随身的“钓鱼杆”。

全面发展应当是从整体把握的身体、心灵、智慧的和谐共进,不是每个细节、每门课程、每个项目的样样俱全。

样样俱全是绝无可能的。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苛求面面俱到、贪多求全的教育是令人一事无成的误人教育。

过犹不及。

过分冗杂苛刻的教育,事倍功半而且有害损害学生身体与精神的健康,剥夺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摧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精神和创新与发现的幼芽。

其实,我们只要慷慨一点,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点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就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的教育完全用不着如此高度紧张、繁重密实,有可能而且也应当还几分时间,留一些空间,让学生自由驰骋。

一次,听一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讲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二十六课《放弃射门》。

他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读了几遍课文后,便问学生“你们认为福勒踢球的技术怎么样?

”话音刚落,一个学生站起来大胆地说了一句“他踢球的技术很差”。

一时间,全班学生肃然,课堂顿时沉寂──他们沉浸在思考中。

福勒的球技问题引起了他们思考的兴趣。

这位教师并没有争着讲课,而是静静地维持着这种“安静”,让学生自己继续去思考,去感悟。

约两三分钟后,一个学生坐在位置上小声地说了一句“不可能,他的技术好得没人能比”。

课堂又开始活跃起来。

这位老师马上抓住时机让学生讨论起来。

一时间,课堂变成了站场,学生唇枪舌剑,好不精彩。

有的学生说“福勒22岁便成为世界级球星,技术当然很好。

”有的说“福勒的踢球技术可谓精妙绝伦带球突破,行云流水,无人能挡;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的破门动作还能够将脚收回来,控球的技术无人能比。

”有的说“福勒有能力在完成百分之九十的破门动作时将脚收回来,就有能力将球在此时控制住,让西曼扑空后再射门,既避免西曼受伤又能进球,但他做不到,当然技术不好。

”有的说“福勒再三向裁判解释,请求裁判收回处罚,并罚了一个温柔点球,这说明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球技还不纯熟,从世界级球星的标准去衡量,他的球技还是不好。

”还有学生说“福勒的球技好不好,不是重要的,这场球赛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勒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对手的不合理行为是非常宽容的,在球赛中福勒表现出的是一种保持足球运动团结的举动,是一种高尚的体育风范,是一种人性美,他的这种人格魅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才是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的。

”……好!

这位老师感到很满意,因为他并没有讲解,但是学生的回答却表明,他们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与思考,已经感悟到福勒高尚的道德情操“生命重于比赛,友谊贵于荣誉”。

因为给了学生一片思考的空间,给了学生自由驰骋的原野,一堂课便在不经意间获得了成功。

在教学时,讲授内容中应留出一部分给学生自己思考,特别是对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不该由教师全盘包办,应留出空间,让学生冷静下来,发觉不足,自主思考,如解法之外的解法,说法之外的说法,可引起学生进一步探询的兴趣,培养其独创精神和开拓意识。

我们深知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只有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自主地探究,自由地质疑,持续地思维,并被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学习的大海洋,享受学求知的愉悦。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