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3773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满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肄(yì)业聒(guō)噪压轴(zhòu)戏唾(chuī)手可得

B.谂(rěn)知莅(lì)临体(tī)己钱繁文缛(rù)节

C.媒妁(shuò)趿(tā)拉饮(yìn)牲口抢(qiāng)呼欲绝

D.蹊(xī)跷平仄(zè)歼(jiān)击机茕(qióng)茕孑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兵慌马乱度过难关冒然从事B.辐射协从不问关怀倍至渊远流长

C.震撼以逸代劳严惩不待仗义直言D.坐镇食不果腹毕恭毕敬委曲求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念,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B.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制社会。

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

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诵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友谊。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立政之本”。

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

C.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中国百姓非常关心中国海军将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D.“五一”动漫节期间,被济南当地业界誉为“中国聋人美女漫画家”的郎嘉楣将携新作“洛克和威克’’与观众见面,并进行现场签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虽然是一起偶发事件,但这告诉我们,出国前要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C.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造成的。

D.“教育创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它们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民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

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

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民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

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

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

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民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陶壶龙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

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

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

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民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

而半坡民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

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

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

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

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

所以,有学者认为:

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

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

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

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

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

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

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匿腾。

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6.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

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韵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荫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

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

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

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

例如:

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

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

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

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

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

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

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

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

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

石麒奏曰:

“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

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

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

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

名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

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

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

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

“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踰蹿二旬始殓,颜色如生。

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

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

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注】深文:

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论:

判罪B.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讽:

暗示

C.因发朗内通之罪发:

揭发D.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属:

亲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石麒为尽力不足为外人道也B.石麒以例出之余船以次俱进

C.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因人之力而敝之D.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彼且奚适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②石麒多所平反。

③石麒以祖宗之法裁之。

④且俟海

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⑥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遭排挤打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

(4分)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

(3分)

(3)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虞美人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潆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连,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

(4分)

(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赤壁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

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五.语言运用(12分)

16.根据卞面的二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团团族”。

(不超过40个字)(4分)

时下白领们最喜欢玩的是团购。

团购,就是团购网站在推出了一种商品后,网友们一起购买这种商品的话,会得到很优惠的价格。

与个人网购相比,“团团族”的购物可就轻松多了,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能花较少的钱买到品质不打折的商品。

17.高考将至,高三·三班拟请去年考上大学的王菲同学回校作报告,下面是班长给王菲写的一封邀请函,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4分)

邀请函

王菲同学:

为帮助高三同学顺利度过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高三,三班同学想叫你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来校聊一聊,以分享你的点滴经验,不得推辞。

XX学校高三·三班全体同学

2009年4月25日

①将改为②将改为

③将改为④将改为

18.下面是一则某政府机关在网上发布的招聘公告。

对此形式,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强烈反对。

请你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口要求:

观点鲜明,理由充分。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了不?

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

英语交流顺溜不?

驾照有木有?

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农业合作项目秘书处招人啦!

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张娜拉、李俊基、金贤重、RAIN的故乡韩国建立喔。

六.本题为选做题,请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温软的稻草詹文格

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

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对于黄橙橙的稻谷而言,稻草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现在,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

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

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

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

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

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

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米粒的入冬。

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

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

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

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来。

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乌心里无比踏实。

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

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

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稻草是耕牛的粮食。

隆冬来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

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来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来的大小农事。

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

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

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

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土捆扎猪肉,需要。

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

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

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

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

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

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

如今,生活愈来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

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8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19.从文中看,作者对于稻草有哪些刻骨铭心的温软回忆?

请分条概括。

(4分)

20.文章写故乡“温软的稻草”,而第三段文字却主要写了稻子的丰姿和农人收割稻子的热闹场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4分)

21.根据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赏析下面两句话。

(4分),

(l)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

(2)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

22.有人评价此文:

“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

”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是表现了怎样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

那么,公众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究竟如何?

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何在?

避免抗生素滥用的有效途径又有哪些?

为此,中护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调查。

调查对象:

所有关注健康的网民。

有效样本:

4152份。

调查结论如下。

结论1:

错误的抗生素消费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网民中,92%的消费者知道抗生素的概念,绝大多数消费者也基本了解抗生素的真正用途;但是“抗生素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以及“抗生素越新越贵效果越好”等错误观念仍被少数人认可并实际上被大多数人执行。

结论2:

91%消费者知晓购买抗生素应凭处方,只有9%的人不知道这一规定。

不准随意购买抗生素药品是一国家为了老百姓的长远健康做出的规定,可是调查显示,虽然有91%的人知道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

其中只有33%’的人认为有必要并且完全赞成;而有50%的人认为有必要但是不方便或难实施;甚至有8%的调查者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

结论3:

大多数消费者家中常备抗生素。

有74%的受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

在大家都不是专业的医生的前提下,这样大的一个比例,能说明什么呢?

只能说明抗生素滥用在我国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了。

结论4:

半数药店仍在非法出售抗生素。

调查显示,自2004年7月1日开始,购买抗生素需要凭医师处方的规定出台以后,仍有49%的消费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有28%的消费者有时候也能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能够到药店直接买到抗生素。

这样的现状说明,在我国第一次实施这一规定的情况下,要把这样一个精神,这样一个要求,这样一个对人民群众健康认真负责的做法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结论5:

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存在局限性。

首先滥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细菌耐药现象的产生;第二,“是药三分毒”,使用抗生素肯定会产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

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每年平均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滥用抗生素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40%,这是个非常高的数字。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延缓耐药细菌的出现,采取了干预措施。

主要包含:

第一,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没有感染性疾病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第二,要规范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的途径,也就是说对消费者获取抗菌药物要进行限制;第三,是要改善抗生素的使用,也就是说要提倡合理使用,要谨遵医嘱而不能够滥用;第四,是要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要立法,同时,在具体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滥用抗生素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国家从销售到使用都要加强管理;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节选自2010年9月18日《中护网》,有删改)

19.分别概括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4分)

20.结合全文从两方面概述公众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4分)

21.下面两个句子各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4分)

(1)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在儿科被称为“潘金莲”,即盘尼西林、金霉素、链霉素。

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抗生素“红头盔”,即红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

(2)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22.文章结论l中说认可错误的抗生素消费观念的人仅仅是少数,而结论2中也说只有9%的人不知道“买抗生素应凭处方?

,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能支持“滥用抗生素现象可以说普遍存在”的主要观点。

对此,你作何理解?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xx年5月底,复旦大学邀请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女士来校演讲,在互动环节中,有多位学生一再追问:

从海地移民加拿大,当上了总督,您是怎样成功的?

联系类似的一些事件,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梁先生对此批评:

现在的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

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怎样的理解昵?

请联系社会现实,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特征鲜明,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