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53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docx

LED芯片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0月

 

正文目录

1.LED渗透率提升,供需改善催生行业高景气度4

1.1LED性能优异,成本降低推动渗透率提升4

1.2海外转移及下游增长带来国内龙头高增长9

2.芯片是产业链高毛利环节,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14

2.1行业竞争格局改善,迈向寡头垄断14

2.2国产设备切入市场,龙头厂商更具优势24

2.3芯片大厂向上游整合衬底材料,降低成本26

3技术推动行业成长,MicroLED引领趋势28

4投资建议31

5风险提示31

图表目录

图1:

LED照明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光源2

图2:

LED芯片制造成本2

图3:

LED芯片制造流程2

图4:

暖光LED的价格随光效的提升而下降3

图5:

冷白LED的价格随光效的提升而下降3

图6:

以照明产品为例,LED芯片占成本18%3

图7:

全球LED灯泡价格下降(单位:

美元)3

图8:

全球LED照明渗透率上升3

图9:

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4

图10:

LED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亿美元)及未来增长预测4

图11:

海外企业不断减产外延芯片[左轴:

地区产能(万片/月,以2寸片计算),右轴:

增速(%)]4

图12:

华灿、晶元、三安营业收入对比(单位:

亿元)5

图13:

华灿、晶元、三安净利润对比(单位:

亿元)5

图14:

华灿、晶元、三安毛利率对比5

图15:

华灿、晶元、三安净利率对比5

图16:

全球LED芯片供给/需求测算结果5

图17:

15Q4-16Q1芯片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6

图18:

15Q4-16Q1芯片厂商毛利率低6

图19:

2014年全球LED芯片竞争格局6

图20:

2016年全球LED芯片洗牌后呈现寡头竞争格局6

图21:

2016年全球LED外延片供给量已小于需求量(单位:

万片)6

图22:

2016年芯片价格企稳受益于供需改善7

图23:

2015-2016年分季度芯片厂商毛利率7

图24:

2011-2017年国内厂商MOCVD设备保有量7

图25:

2016年国内市场市占率情况7

图26:

预计2017年底国内市场市占率情况7

图27:

LED芯片主要厂商固定资产价值高昂8

图28:

LED芯片厂商产品光效提高有助于降低成本8

图29:

以Veeco为例MOCVD设备更新周期短8

图30:

不同机型折合2寸片产能(片/批)8

图31:

不同机型成本比较8

图32:

国产MOCVD设备市占率已超过10%9

图33:

2016年LED衬底占蓝宝石应用比例80%9

图34:

LED芯片厂商向上游衬底材料整合,已具备自产能力9

图35:

技术是LED芯片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9

图36:

Micro-LED体积是目前主流LED的1%10

图37:

Micro-LED应用商业化量产速度预测10

图38:

Micro-LED消费电子终端消耗芯片产能情况测算10

图39:

Micro-LED显示器市场出货量预测(单位:

百万台)11

表1:

LED芯片公司自2016年以来陆续提价4

表2:

LCD、OLED与Micro-LED技术比较10

1.LED渗透率提升,供需改善催生行业高景气度

1.1LED性能优异,成本降低推动渗透率提升

LED照明具有多项优异的性能,发光效率高达80-120lm/W,寿命长达2.5-5万小时,具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和优异的显色指数,相比其他光源具备明显优势。

图1:

LED照明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光源

LED芯片的价格已通过光效的提升得以降低。

芯片生产的成本主要有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可变成本包括衬底、金属有机反应源和气体等约占65%,固定成本包括折旧及其它约占35%。

图2:

LED芯片制造成本

图3:

LED芯片制造流程

厂商技术的提升带来LED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外延片上可切割的芯片数量增加,芯片成本下降,芯片价格亦逐年下降。

图4:

暖光LED的价格随光效的提升而下降

图5:

冷白LED的价格随光效的提升而下降

芯片作为LED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产品成本的比例高。

以通用照明为例,芯片占通用照明产品成本的18%。

图6:

以照明产品为例,LED芯片占成本18%

芯片价格的下降直接促使LED灯泡产品价格的下降(价格约是节能灯的1.3倍),较低价格推动LED照明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从2011年开始LED照明渗透率迅速提升,到2016年,全球LED照明渗透率接近30%,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0%。

图7:

全球LED灯泡价格下降(单位:

美元)

图8:

全球LED照明渗透率上升

1.2海外转移及下游增长带来国内龙头高增长

供给端收缩引发并驱动LED芯片行业景气转好。

2014年以来LED芯片的产能明显过剩,LED芯片的价格被不断压低、利润空间被挤压等导致企业亏损,LED芯片龙头晶元光电以冻产和涨价的方式扭转亏损的局面。

2016年年初,LED芯片龙头晶元光电率先关闭蓝光LED芯片产能的20%-25%。

作为龙头企业,晶元光电占据市场份额大,其供给端收缩促使LED芯片供需结构得以改善。

2016年5月晶元光电又将部分蓝光芯片价格调涨,幅度最高达15%,随后三安、华灿等LED主流厂商提价,行业供给过剩的格局被打破。

表1:

LED芯片公司自2016年以来陆续提价

LED芯片高端产能紧缺,国内三安光电、华灿光电等龙头厂商受益。

2017年国内主流芯片厂转向高端产能并进行扩产,三安光电预计2017年扩产30%-40%,华灿光电将扩产翻倍以上,由于多年持续布局高端产品并进行大额的研发投入,华灿光电和三安光电在高端芯片的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下游需求增长是新增产能消化的途径之一。

LED照明行业是LED应用比重最大的部分,占整体应用市场的比重达48%,其需求也将带动LED市场发展。

2016年全球LED照明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350亿美元,到2020年有望提高至650亿美元,将拉动新增产能的消化。

受到需求增长的影响,2017-2020年LED芯片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到2020年全球LED芯片产值将超过80亿美元。

图9:

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图10:

LED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亿美元)及未来增长预测

中国LED芯片在全球的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订单转移将是消化新增产能的另一重要途径。

经过LED行业洗牌,海外LED芯片企业减产,三星、LG关停部分产能,Cree在高功率芯片上减产25%,国外芯片企业将部分产品移交至国内企业进行代加工,2016年国内芯片出口占国内芯片总产值的9.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同时国内产能增速为24%,超过全球增速13个百分点,2017年国外外延芯片减产、订单转向国内的局面仍将延续。

图11:

海外企业不断减产外延芯片[左轴:

地区产能(万片/月,以2寸片计算),右轴:

增速(%)]

海外订单转移主要由于海外LED芯片企业竞争力已不如国内,国内LED芯片厂商的成长更为可期。

国内LED芯片企业相对更强的盈利能力将有利于规模扩张。

与晶元光电相比,华灿光电、三安光电的毛利率、净利率等盈利指标都更好。

晶元光电虽然营业收入规模大,但由于生产成本高,其盈利能力不佳。

海外LED芯片厂多与晶元光电有类似的盈利问题,竞争力大不如国内企业,而海外的芯片产能仍占比较高,因此海外产能转移带来的订单仍有持续增长空间。

图12:

华灿、晶元、三安营业收入对比(单位:

亿元)

图13:

华灿、晶元、三安净利润对比(单位:

亿元)

图14:

华灿、晶元、三安毛利率对比

图15:

华灿、晶元、三安净利率对比

在海外产能转移、下游需求增长和国内大厂大力扩产的市场情况下,我们大致测算了未来几年LED芯片行业的供需情况。

LED芯片的测算在外延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外延片产量根据MOCVD设备的数量进行测算,测算以全年为准,并假设2016年芯片的需求数为1。

供给端:

1)海外产能关停,国内扩产情况。

2)低端产能逐步淘汰,以Veeco为例,设备每4年面临一次重大升级,未来应逐步淘汰2012-2014年的机型,全球购置的折合K465i机型MOCVD约为800台,目前全球保有量为3100台,保守估计每年淘汰100台。

需求端:

1)随着成本的演进,单片外延片可切割的芯片数量增加,根据每年平均光效提高约10%,则可切割的芯片数量增加1.1倍。

2)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增长,根据Trendforce的预测,全球应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8%,考虑芯片成本每年下降10%,折算外延片出货量。

根据测算,伴随低端设备出清,我们预计本轮供给缺口从2017年到2019年将持续存在。

图16:

全球LED芯片供给/需求测算结果

2芯片是产业链高毛利环节,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

2.1行业竞争格局改善,迈向寡头垄断

行业历经洗牌,呈现垄断竞争格局。

在行业发展及政府补助的双重驱动下,大量厂商涌入,导致行业竞争力量较为分散。

2015年晶电为扩大市场份额挑起价格战,LED芯片市场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芯片厂商的毛利率下滑。

图17:

15Q4-16Q1芯片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

图18:

15Q4-16Q1芯片厂商毛利率低

在价格跳水的市场环境下,设备和技术落后的小厂生产效率低、成本无法支撑,挤出效应明显,2009年国内共60余家厂商,2016年仅存20家左右,且行业历经洗牌后集中度大幅上升,CR3从2009年的29%上升至2016年的44%。

图19:

2014年全球LED芯片竞争格局

图20:

2016年全球LED芯片洗牌后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低端产能被淘汰后,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得以扭转,全球LED外延片供需状况得到改善。

图21:

2016年全球LED外延片供给量已小于需求量(单位:

万片)

供需结构的改善带来厂商利润空间的逐渐释放,16年芯片价格逐渐回升,芯片厂商的毛利率得以恢复。

图22:

2016年芯片价格企稳受益于供需改善

图23:

2015-2016年分季度芯片厂商毛利率

随着海外产能向国内转移,国内大厂具备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积极扩产、抢占市场份额。

同时,2011-2012年国内小厂商大幅扩产增加的MOCVD因生产效率不及新型设备,在2015-2016年作为低端产能出清淘汰,考虑到政府补助减少,而小厂不具备资金能力购买新型设备,小厂关停,洗牌效应明显,国内大厂的市占率进一步提高,竞争更为集中,行业走向寡头垄断格局。

预计到2017年末,国内市场CR2将达到70%,国内巨头三安和华灿的市占率将分别达到40%和30%。

图24:

2011-2017年国内厂商MOCVD设备保有量

图25:

2016年国内市场市占率情况

图26:

预计2017年底国内市场市占率情况

大厂优势凸显,增厚行业进入壁垒。

LED芯片行业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均具有较高的壁垒。

资金方面,芯片厂家的固定资产规模普遍超过10亿元,以制备外延片必备的生产设备MOCVD为例,2016年124片机的价格超过200万美元。

技术方面,光效的提升需要技术水平作支撑,光效越高,一定面积切割的芯片数量越多,成本越低,三安、华灿等国内大厂光效远超世界中位数,技术优势突出。

图27:

LED芯片主要厂商固定资产价值高昂

图28:

LED芯片厂商产品光效提高有助于降低成本

2.2国产设备切入市场,龙头厂商更具优势

MOCVD是LED芯片最重要的上游设备,主要用于LED外延片的生长,具备以技术为核心、更新换代快、价格下降明显的特点。

此外,由于龙头厂商持续投资,设备厂提前把最新设备放在龙头企业里用,量产时调试时间更短。

技术更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