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739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docx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

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9—1932年英、德、法、美四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表(以1913年为100)

(1)材料所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指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不断下降。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材料所示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或者出现严重的衰退。

(2)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爆发,从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持续4年之久,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危机还引发了政治危机,造成各国社会动荡。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原子弹研制和使用的进程

 

时间

事件

1942年夏天

美国在英国和加拿大的合作下,开始了一项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研发原子弹的军事工程。

1945年7月16日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验成功。

1945的8月6日和9日

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材料二美国之所以在苏联即将参战前夕匆匆忙忙扔下两颗原子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或抵消由于苏联参战造成的影响,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使美国在这一地区处于支配地位。

——白建才:

《试论核武器在冷战发生、发展和结束中的作用》

(1)据材料一,指出原子弹首次应用于哪场战争?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使用原子弹对当时美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

(2)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

(3)美国使用原子弹,排斥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图表信息“1945的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原子弹首次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2)依据材料信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或抵消由于苏联参战造成的影响,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可知,美国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是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太平洋战争、阻止苏联在远东扩张势力。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使用原子弹,排斥苏联出兵,加速了日本投降,战后美国独占日本。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

“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

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材料一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

(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2)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进行四年多;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

(3)不正确。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可知,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可知,战争不会迅速结束,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进行四年多;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灾难性。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

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可知,这种看法是不正确。

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取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富兰克林·罗斯福提供了重振美国人民的活力,他的就职演说使这个国家恢复了信心,同时激励它行动起来。

“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事情是恐惧本身。

国家要求我们来取行动,而且现在立刻行动起来。

我毫不犹豫地担当起领导这支伟大人民队伍的任务,”“假如国会无法做到,我不会逃避降临到我身上的职责。

我将从国会那里要求仅存的一种手段来解决危机一一那就是使用广泛的行政权力来抗击危机。

”演说俘获了美国人民的心。

一一马克·C·卡恩斯、约翰·A·迦勒迪《美国通史》

罗斯福还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智囊团”,其组成人员是总统的重要顾问,但又不属于政府官员之列,这在美国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些智囊人物有几大特点:

第一,均有较高的学位和学问;第二,均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第三,均倾向于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从根本上说,罗斯福及其“新政”得到支持,是由于适应时代要求,比起其他资产阶级政治人物及其政策较有利于大多数美国人。

实行“新政”需要大胆创新,……如他们第一次顶着垄断资本的反抗规定了对华尔街的管治,他们顶着保守派和农产品加工业者的反抗,把巨额款项分配给数以万计的生产主要农产品的农户,他们不理保守势力和企业界反对,一次拨款50亿美元计划使500万人就业,他们帮助广大工人群众组织工会与资方抗衡,他们打政惯例使国会在立法方面唯自己的马首是瞻,他们为全国小额银行存款保险等等。

——刘绪路、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演说”的背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面临的阻力有哪些?

请结合所学说明,他消除阻力的手段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罗斯福顺利施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

【答案】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2)阻力:

垄断资本、保守势力、农产品加工者、企业界的反对等。

(答两点即可)手段:

国家干预经济。

(3)因素:

①罗斯福的个人魅力、努力和担当;②吸纳和重用人才;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④大胆创新。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唯一要恐惧的事情是恐惧本身。

国家要求我们来取行动,而且现在立刻行动起来。

我毫不犹豫地担当起领导这支伟大人民队伍的任务,”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罗斯福演讲的背景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

(2)依据材料信息“他们第一次顶着垄断资本的反抗规定了对华尔街的管治,他们顶着保守派和农产品加工业者的反抗,他们不理保守势力和企业界反对,他们打政惯例使国会在立法方面唯自己的马首是瞻”可知,罗斯福面临的阻力有垄断资本、保守势力、农产品加工者、企业界的反对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消除阻力的手段是国家干预经济。

(3)依据材料信息“是由于适应时代要求,比起其他资产阶级政治人物及其政策较有利于大多数美国人。

实行“新政”需要大胆创新”,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的个人魅力、努力和担当;吸纳和重用人才;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大胆创新是罗斯福顺利施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因素。

5.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斯科红场阅兵遭到袭击的珍珠港

材料二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三

(1)与材料一两幅图片相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造成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文件的签订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

(1)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解析】

【详解】

(1)依据图片“莫斯科红场阅兵”结合课本所学,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由右图“遭到袭击的珍珠港”可知反映的太平洋战争。

据所学,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依据材料二“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可知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结合课本所学,由于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世界人民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

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3)依据材料三图片“斯大林格勒激烈的巷战”“中途岛海战”,结合课本所学,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格勒进行激烈的巷战,于次年大败德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日本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中途岛,美军因先了解了日军作战计划,给日军沉重反击,日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再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中途岛海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幕尼黑图片不列颠空战图片丘吉尔视察被炸的伦敦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人员伤亡惨重。

材料三:

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之后,二战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带来。

纵观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和协调作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态度有什么变化?

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

并写出一种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式武器”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所提出的“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和“协调作战”分别指哪个重大事件

【答案】

(1)绥靖政策到积极作战希特勒很快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二战全面爆发;粉碎了希特勒阴谋

(2)1914年7月英德进入战争状态飞机坦克潜艇

(3)《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诺曼底登陆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态度的变化是绥靖政策到积极作战;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的不同是希特勒很快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二战全面爆发。

(2)依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人员伤亡惨重”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14年7月,标志是英德进入战争状态;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新式武器”是飞机、坦克、潜艇。

(3)根据材料三“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之后,二战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带来。

纵观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和协调作战”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的联合”指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协调作战”指的是诺曼底登陆。

7.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以后每隔8~10年重演一次。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2)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与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相关史实评价美国采取的措施。

【答案】

(1)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或答: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

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2)美国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德国法西斯统治上台,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3)“新政”中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

“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①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引出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德国法西斯统治上台,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等。

“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与德国分别采取的措施。

解答第三问需要评价美国罗斯福新政。

8.探究问题。

材料一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渐趋明朗,盟军认为即将获得战争胜利这时,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主导战后格局,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材料二在罗斯福看来,只有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大国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稳定。

有鉴于此,罗斯福建议成立一个由大国组成的强力组织,在该组织的旗号下,一旦大国达成一致意见,即可对世界任何地方出现的紧张局势随时予以干预。

罗斯福认为,在这个大国集团里必须将中国考虑在内。

材料三罗斯福考量: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独立抵抗日本法西斯多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这种贡献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中国人口众多,疆域广阔,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倘若成立的国际组织将中国这样排除在外,这个组织谈不上有什么代表性;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亚洲的传统大国,任其弱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不利。

斯大林强烈反对将中国纳入大国俱乐部,是因为他不希望看到苏联旁边出现一个强大的邻邦,他认为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对苏联的优势地位造成威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乔治威尔斯、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盟军认为即将获得战争胜利”的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持何种态度?

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

(提示:

需答对四个原因)

【答案】

(1)苏德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好转,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支持或赞成。

①中国独立抵抗日本法西斯多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②中国人口众多,疆域广阔,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③倘若成立的国际组织将中国这样排除在外,这个组织谈不上有什么代表性;④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亚洲的传统大国,任其弱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不利;⑤斯大林也是强烈反对,美国越支持。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渐趋明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

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

苏德战场是当时欧洲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其地位举足轻重,发生在苏德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好转,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持赞成态度(或支持的态度)。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因为:

中国独立抵抗日本法西斯多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国人口众多,疆域广阔,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倘若成立的国际组织将中国这样排除在外,这个组织谈不上有什么代表性;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亚洲的传统大国,任其弱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不利;斯大林也是强烈反对,美国越支持。

9.探究问题。

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对新政的评价,褒贬不一,总的说来,成败各半。

材料一主流的意见认为, 罗斯福采取了一种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的作法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经济,但在当时却需要非凡的勇气。

他那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

他改变了胡佛无所作为、一筹莫展的局面,果断地干预了美联储,保住了美国的银行系统免于崩溃。

一些政策对经济活动有刺激,一些工程显然比较成功。

材料二非主流的意见提出了另外一些看法。

共和党保守派认为“新政”没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而这主要原因是“新政”对私人企业的敌视。

尽管政府在减少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对私人企业的过度管制,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降低了私人企业的活力,对当时处于大萧条中的美国经济来说不啻为致命的重创。

政府救济措施昂贵且无效,它加重了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的税收负担。

他们认为鼓励发展私人企业,从而增加就业是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

许多人对“新政”的批评是其不连贯性和非系统性。

为达到多重政策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措施之间缺乏内部逻辑性,虽然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但没有整体规划。

——摘编自《罗斯福“新政”:

评价及启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2)请概括材料-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进行论证。

(3)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进行论证。

【答案】

(1)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巨大的打击。

(2)观点: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理由: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罗斯福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罗斯福新政保住了美国的银行系统免于崩溃;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答出其中2点即可)

(3)观点:

“新政”没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

理由:

“新政"对私人企业的敌视降低了私人企业的活力;政府救济措施加重了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的税收负担;“新政" 具有不连贯性和非系统性;法规措施之间缺乏内部逻辑性。

(答出其中2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实行新政。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他那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得出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观点。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在非常时期干预经济”得出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果断地干预了美联储,保住了美国的银行系统免于崩溃。

一些政策对经济活动有刺激,一些工程显然比较成功”得出罗斯福新政保住了美国的银行系统免于崩溃,兴办公共工程等措施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再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等。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共和党保守派认为新政没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得出“新政”没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的观点。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这主要原因是“新政”对私人企业的敌视。

尽管政府在减少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对私人企业的过度管制,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降低了私人企业的活力”得出“新政"对私人企业的敌视降低了私人企业的活力;“政府救济措施昂贵且无效,它加重了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的税收负担”得出政府救济措施加重了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的税收负担;“许多人对“新政”的批评是其不连贯性和非系统性”得出“新政"具有不连贯性和非系统性;“为达到多重政策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措施之间缺乏内部逻辑性,虽然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但没有整体规划”得出法规措施之间缺乏内部逻辑性。

10.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品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

出现在美国的什么时候?

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请从材料三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

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答案】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新政

(2)开创了政府大规模敢于经济生活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手段;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无论哪种经济,只要有利于其社会经济发展,都可以互相借鉴。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

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

(2)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政府大规模敢于经济生活的经济模式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

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说明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市场经济的手段说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无论哪种经济,只要有利于其社会经济发展,都可以互相借鉴。

【点睛】

关于经济大危机,还要求学生掌握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