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494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 人教版选修2.docx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人教版选修2

第六章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同步训练人教版选修2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10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震级8.7级。

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人员失踪和死亡超过20万,这次海啸波及7个国家,这是此区域40年以来最大的海啸。

据此完成1~3题。

[

1.此次地震所发生的海域是

A.太平洋B.印度洋

C.大西洋D.北冰洋[

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3.除了海底地震能引起海啸外,还可能引起海啸的有

①滑坡 ②泥石流 ③海底火山爆发 ④风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B 本题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印度洋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并以此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的地理知识。

从图中所示的地震发生地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上。

2.B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图中所示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该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

3.C 一些自然灾害之间有关联性。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破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而滑坡、泥石流不会引起海啸。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

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5.我国下列各水域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长江口B.黄河口C.辽河口D.珠江口

6.洋流对赤潮的影响主要是A.稀释了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物B.使赤潮发生海域形成大渔场

C.加强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程度D.使赤潮污染范围缩小

4.D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工业生产中含氮、磷废水的排放,生活中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相对封闭的海湾,较高的海水温度等是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

5.D 珠江口水域相对封闭,水温较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严重。

6.A 洋流能够带走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物,减轻赤潮发生海域的污染程度,却使污染范围扩大。

国际海底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或各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洋底及其底土。

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国际海底的所有开发活动受有关国际机构管理。

下图为我国的国际海底矿区。

读图,完成7~10题。

7.CC海区位于

A.西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8.CC海区属于

A.我国的领土B.我国的领海C.我国的领地D.国际海区

9.CC海区的盛行风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10.下列资源中目前不可能在CC海区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

A.锰B.铜C.镍D.石油

7.B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位于北半球,图中160°应为160°E。

由此可知CC海区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8.D 领海应是从海岸开始向外延伸12海里的范围,专属经济区应是从海岸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

东北太平洋CC海区为国际海区。

9.A 该海区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内,应吹东北风。

10.D 在北太平洋的深海区有大量的锰结核,而石油应分布在大陆架部分。

11.下列行为不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大面积的海水养殖B.大量捕杀饵料生物

C.渔业过度捕捞D.海上定期休渔

11.D 海上定期休渔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2.读“某海域示意图”,某年一油轮在阿拉斯加州沿海触礁,导致大面积的油膜污染。

在洋流的作用下,油膜首先扩散的海域是

A.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

B.北冰洋海域

C.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

D.白令海峡

12.C 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油膜将向阿留申群岛方向扩散。

读“某海域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海域油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油轮排放和油轮泄漏

B.海底石油开采排放原油

C.海风从产油区将油污吹来

D.洋流从产油区将油污带来

14.若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死亡原因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死亡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3.A 图中所示海域是世界上主要油轮所经区域,由于油轮排的和油轮泄漏,海域油污严重。

14.B 泄油区鱼类死亡,一是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二是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

读图,完成15~16题。

15.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xx年举国移民新西兰。

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①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川融化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6.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15.B 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是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

16.B A、C两项不现实,分散城市人口也不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7.领海基线是

A.内水和领海的分界线B.领海和毗连区的分界线

C.内水和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D.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

17.A 领海基线是测算沿海国家领海宽度的起算线,也是该国领海与内水的分界线。

18.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理解,错误的是

A.确立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对公海制度的新发展

B.规定了国际海底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

C.仅体现发达国家与沿海国的利益

D.生效后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往往造成新的争端

18.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现了所有国家的利益。

19.关于公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公海只对沿海国家开放

B.对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D.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19.A 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

20.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也比较大

B.海洋资源总量十分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也比较多

C.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

D.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

20.D 我国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也较少,目前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1.(9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有________权;对B处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________,是________的财产。

(2)我国________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________。

(3)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请用数学公式列出该答案的计算方法:

________。

21.答案:

(1)领海 勘探 开发 利用 国际共同海域 人类共同

(2)管辖 1/2

(3)π×xx平方海里或[π×(200×1.85)2]平方千米

解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22.(14分)读“受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图中虚线为国界线),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国,B为________(国家)。

(2)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

(3)海平面升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该国为避免因海平面升高造成土地减少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分析该地区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

22.答案:

(1)孟加拉 印度

(2)该国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恒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淤塞。

(3)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上升)。

(4)在沿海地区或恒河下游地区修筑拦海大坝。

(5)该地区夏季多西南季风,势力较强,有时还受飓风影响;孟加拉湾口大内小,导致风暴潮潮差较大;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

解析:

图示国家A是孟加拉国,B是印度。

这里是热带季风气候,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海湾形状等可知水灾、风暴潮严重的原因。

23.(14分)2002年11月19日,从立陶宛驶往新加坡,装载着近8万吨燃料油的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沉没。

泄漏的大量燃料油污染海面,不仅使西班牙损失惨重,也影响到法国和葡萄牙,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油轮发生事故除与船舶破旧有关外,还与出事海域当时的天气有关,从气候角度分析出事海域此时段多恶劣天气的原因。

(2)出事地点在西班牙附近海域,而法国和葡萄牙却严阵以待。

试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该油轮出事后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建议,载有石油和燃料油等危险品的船只不得在欧盟成员国200海里海域内航行,此建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如该船沿最短航线用一个月时间顺利完成全部航程,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A.在好望角附近遇上大风浪B.到新加坡时气候炎热多雨

C.在北印度洋顺风顺水D.出曼德海峡时船的吃水深度增大

E.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顺风顺水

23.答案:

(1)受西风影响,冬季多雨且大风,风高浪急。

(2)出事海域处于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交汇处,可能由两股洋流分别把污染物带向法国和葡萄牙。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他国船只可无害经过,海上石油泄漏会影响到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相应权力的行使。

(4)BD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气候、洋流、盐度及海洋权益有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西风带风高浪急,尤其是冬季常会给海上航行的船只带来巨大威胁。

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的规律是在西班牙西海岸附近,北大西洋暖流在此一分为二,一支继续北上,一支南下为加那利寒流,自然会把污染物带向沿途的海区。

A好望角附近此时为当地的夏季,炎热多雨,此时海上航行较为安全。

此时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因此逆风逆水。

24.(13分)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当台风(或飓风)中心分别位于图1中A处和图2中B处时,长江三角洲和佛罗里达半岛分别刮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风向)。

(2)描述图1和图2中台风(或飓风)的运动轨迹,并简述其成因。

(3)根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风(或飓风)形成的主要条件。

(4)台风和飓风主要发生的季节是________,除上述两地,世界上经常发生热带风暴的海域还有________。

24.答案:

(1)西北 东北

(2)由东南向西北再偏转向东北方向。

一是受地面及洋面气压差及风带影响;二是受陆地轮廓的阻挡影响;三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3)广阔的热带洋面。

(4)夏秋 孟加拉湾

解析:

在北半球,台风(或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空气逆时针辐合。

台风(或飓风)的运动轨迹主要受地面及洋面气压差及风带、陆地轮廓、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六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2分×25=50分)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答案:

A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答案:

D

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答案:

A

4.(xx年天津红桥区二中调研)在全球倡导环保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正转向以三个“R”(Reduce减少消耗、Reuse再利用、Recycle循环再生)为原则的新生活模式。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使用再生纸 ②垃圾分类回收 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④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选D。

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将旧衣物等捐赠给需要的人都是为了达到减少消耗、再利用、循环再生的目的。

5.(xx年泉州高一检测)努力保护生物群落,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以上都是

解析:

选D。

保护生物群落,使生物群落持续发展,让生物和人类共同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6.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只局限于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C.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都是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D.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都是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解析:

选A。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当人类活动符合环境的规律时,受到环境的反作用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反之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通过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能量和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影响环境。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

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样收集“纯洁”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能喝?

有关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据此,完成7~8题。

7.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  )

A.增加粮食产量B.增加能源消费

C.控制资源使用量D.努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8.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严格限制私家车的发展

B.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C.扩大湿地面积

D.广泛植树造林

答案:

B

   (xx年温州模拟)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

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

该地的经验是:

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

据此完成9~10题。

9.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解析:

选D。

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导致海水入侵。

10.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解析:

选C。

莱州湾畔通过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减少了地下水开采,提高了地下水位,成功抗击海水入侵的做法,符合人地关系协调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中共中央在“十六大”中提出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据此完成11~13题。

11.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上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B.人口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使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

解析:

选B。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源,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12.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我国南方人喜欢食用野生蛇类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对出售商品进行单独、精美的包装

解析:

选C。

沼气是生物能源,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沼渣、沼液可作为肥料,物质得到不断循环利用。

1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公众的接受和参与

B.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C.禁止利用野生动植物

D.科学技术解决污染问题

解析:

选A。

可持续发展走向实践必须依靠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14.(xx年湛江一中高一检测)2008年6月1日开始,全国取消无偿提供购物塑料袋的目的主要是(  )

①减少生产成本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降低销售成本 ④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选B。

生产塑料袋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且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下很难降解,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5.(xx年福州八中高一检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能体现公平性原则的是(  )

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答案:

D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

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据此完成16~17题。

16.“宇宙飞船经济”体现(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对抗性思想

答案:

C

17.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答案:

D

   (xx年临沂模拟)据《中国环境报》报道:

在新西兰测得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值要大12%。

据此完成18~19题。

18.数据表明(  )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解析:

选B。

新西兰在南半球,靠近南极大陆,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值要大12%,说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19.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解析:

选C。

紫外线增多会使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生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结合图回答20~21题。

20.该造纸厂所在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D.环境污染

21.造纸产业链条(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植被遭更大规模的破坏

D.将一、二产业纳入有机循环之中

解析:

第20题,沙柳属于旱生植物,该造纸厂所在地以沙柳为原料,故该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应为土地沙漠化。

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造纸产业链条把种植沙柳(第一产业)和造纸(第二产业)纳入了有机循环之中。

答案:

20.A 21.D

   (xx年湖北八校联考)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B.AC曲线

C.AD曲线D.AB曲线

解析:

选D。

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有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AB线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因此是最不可取的,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3.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

解析:

选C。

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基本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所谓的持续性指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HTK]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D.扬尘

解析:

选B。

由图中可知CO2回收率为60%,即该生产模式有部分CO2排出,CO2是温室气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加强。

25.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原料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

选D。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其中,清洁生产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

清洁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发生环境污染。

污染物的零排放是一种理想追求,实际上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所以,清洁生产并不等同于无污染生产。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图中A表示    (水源或土地或机械或政策),它是决定    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    时代。

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