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45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docx

《普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docx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 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是希腊文psyche和logos两词演变合成而来。

psyche意指“灵魂”或“精神”,古希腊人相信心灵是有别于并且脱离于肉体的;logos意指对某一领域的研究。

“psyche”和“logos”合起来即指研究人类灵魂或精神的学问,即"灵魂之科学"。

这可以说是心理学的最早定义,但历史上心理学长期隶属于哲学,该定义只具有哲学的意义,并未对概念做出科学的解释。

具体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外显行为(overt behavior),即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和反应,另一类是内隐行为(covertbehavior),即不能够通过直接观察,但可以运用心理学特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能够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来推论出人的内部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心理。

有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由此看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或交叉科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边缘科学。

而从心理的主体来看,人是离不开社会的自然实体,又是无法脱离自然的社会实体;从人的生理器官来看,其机能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从心理所反映的内容看,包括社会现象和自然现实。

因此,就整个心理学来说,应当是一门关于人的本质和特性的边缘科学或综合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mentalphenomena)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多元而复杂的,但一般分为共性和个性两大类。

即体现共性的心理过程和体现个性的人格两个方面。

(一)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

也就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各种信息的接收、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影响着认知过程的发生发展。

三者有其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

(二)人格(personality)

人格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整个精神面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使个体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

也称个性的动力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

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

指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

心理过程和人格是人的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心理现象。

一方面,人格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

离开了心理过程,人格就无从形成和发展。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没有对外界事物的情感体验,没有对客观现实的积极改造的意志行动,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以及需要、动机、兴趣和世界观等都是不可能形成的。

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人格又制约着心理过程,个体的心理过程都发生在具体的人身上,都带有个人的独特特点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能力不同的人,认识的深度有所不同,有的人认识深刻,有的人认识肤浅;性格不同的人,情感和意志的表现也不一样。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客观唯心主义者则说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心理的实质:

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科学论断和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心理与脑的活动是直接相关的,产生心理的器官是脑。

正如列宁所言:

“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1.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中枢神经活动有两个对立统一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这是神经细胞固有的特性。

2.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大脑皮层无论产生兴奋或抑制,都遵循着扩散和集中的规律而运动。

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散布开来,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

扩散过程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扩散下去,而是朝着原发点回拢起来,这种现象叫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兴奋或抑制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引起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增强的现象。

诱导有两种形式,由抑制引起兴奋增强的诱导过程叫做正诱导。

由兴奋引起抑制增强的诱导过程叫做负诱导。

(三)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及反射弧

反射(reflex)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实现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reflexarc)。

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环节(图1-5):

感受器(眼、耳、鼻、舌、皮肤、内脏、肌肉等)、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腺体等)。

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的类型

(1)无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四)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系统,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可把信号系统划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的心理活动是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

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 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的源头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的思想中,可以说心理学是古老的。

(一)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三位哲学家是: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法国的笛卡尔和英国的洛克。

(二)生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实验生理学的发展为现代心理学提供了科学精神和实验方法,缪勒(JohannesMuller,1801-1858)、赫尔姆霍兹(H.Von.Helmholtz,1821-1894)和费希纳(G.T.Fechner,1801-1887)。

(三)生物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划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的主张,

二、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人们公认1879年是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之年,冯特也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

(五)精神分析学派(Psycholanalysis)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

(七)认知心理学(Cognitivepsychology)

(八)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Psychology)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在心理学界,有些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即纯粹的研究(pureresearch)。

而基础研究不能立即对个人或社会问题产生影响。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事应用研究(appliedresearch),用以解决具体的个人和社会问题。

(一)基础研究

普通心理学,阐明心理现象中最基本的事实与一般问题,探讨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它处于心理学基础学科的地位,是各心理学分支的基础和初学者的入门向导。

普通心理学又可细分为感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情感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实验心理学,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认知心理学,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内在心理活动规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等。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和阶段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和规律。

(二)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应用心理学中出现最早的分支学科。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变化规律,是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促进组织发展。

工业心理学,研究从业人员行为,用心理学方法解决工业或经济领域中产生的问题以提高效率。

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将产品的消息提供给社会大众,并由之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意念与行动。

咨询心理学,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等。

法律心理学,研究人们在法律活动中与法律直接相关联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method)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例如,观察学生听课时的表现,以了解其注意的集中情况。

(二)个案研究法(casestudy)

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一个家庭或一个班级)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三)心理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

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按测验规模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等;按测验材料可以分为文字测验、投射测验和情景模拟测验等。

心理测验要注意三个基本要求:

即测验的信度、效度、标准化。

(四)调查法(surveymethod)

调查法是预先拟定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方法。

调查法经常用来了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可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五)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概述

一、意识的含义

意识(consciousness)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综合觉知与认识。

个人所觉知与认识的经过,就是意识历程(consciousprocess)。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意识的含义:

(一)意识是对环境的认知

(二)意识是选择性注意(三)意识是内部指向觉知

二、意识的不同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