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雅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最新广雅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雅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广雅中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精品
广东省广雅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谪居 蛰伏 折价 海蜇 浅尝辄止
B.缝纫 妊娠 韧带 熟稔 光阴荏苒
C.祈祷 倒退 捣鼓 悼念 手舞足蹈
D.骈体 辩解 汴京 针砭 大腹便便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她一直弄不明白:
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对自己?
自己真的如此糟糕吗?
自己为小组赢得了荣誉,却换得这样一个结果。
苦思冥想了许久,仍然想不出答案的她,只好自我安慰道:
幸好只是组长这个人不可理喻,别的同事对自己的态度似乎还差强人意。
所以嘛,只要能不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能正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么,自己的未来就还是一片光明的。
A.苦思冥想 B.不可理喻 C.差强人意 D.妄自菲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B.为了弄清张小明在校外打架这一件事,班主任张老师建议张小明的父亲到西泉路派出所同张所长认真地谈一次话,全面了解情况,及时教育孩子。
C.昨天,广州亚组委票务中心团队公布了《持票公众观看亚运会开闭幕式须知》,明确规定参加观看开、闭幕式的观众至少提前3个小时以上进场。
D.自高中课改以来,每年都有关于语文课文删改的争论,今年也不例外,有专家提出应删除《背影》一课,理由是文章里的父亲违反交通,横穿轨道。
4.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抱歉打扰您了!
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
“你想干什么?
”——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豁然堂记
明·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
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
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
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
而近俯雉堞,远问村落。
其间林莽田隰之布错,人禽宫室之亏蔽,稻黍菱蒲莲芡之产,畊渔犁楫之具,纷披于坻洼,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
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
或至游舫冶樽,歌笑互答,若当时龟龄所称“莲女”“渔郎”者,时亦点缀其中。
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
独规制无法,四蒙以辟,西面凿牖,仅容两躯。
客主座必东,而既背湖山,起座一观,还则随失。
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
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几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
而后向之所云诸景,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
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
既名矣,复思其义曰:
“嗟乎,人之心一耳。
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我有七尺躯,即同室之亲,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
及其所障既彻,即四海之疏,痛痒未必当吾前也,而灿然若无一而不撄于吾之见者,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
由此观之,其豁与不豁,一间耳。
而私一己、公万物之几系焉。
此名斯堂者与登斯堂者,不可不交相勉者也,而直为一湖山也哉?
”既以名于是义,将以共于人也,次而为之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湖山环会处 当:
在
B.髻峙带澄 峙:
耸立
C.直辟其东一面 辟:
打开
D.却晦而即明 却:
拒绝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 即同室之亲
B.则总之称鉴湖 起座一观,还则随失
C.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 当其为私所障时
D.倚几以临即湖山 而通以牖者
7.下列选项中全属于表现豁然堂改建后情况的一项是(3分)
①当湖山环会处 ②规制无法 ③四蒙以辟
④悉取西南牖之 ⑤客座东而西向 ⑥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
⑦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
A.④⑤⑦ B①③④ C.⑤⑥⑦ 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豁然堂原为绍兴府城隍祠西的一座堂,登临其址,视野开阔,无论巨大的壮伟场面或细微的美好景物,都如汇集在人们的衣襟带上一般。
B.改建后的“豁然堂”完全避免了原来的人景隔绝的缺失,堂内堂外连成一片,人在堂内坐,如在画中游。
C.作者由“豁然堂”改建引出一个颇为深刻的道理:
感情的亲疏,往往会影响我们观察事物的深入细致与否。
D.文章论述的道理是复杂而深刻的,但由于文章前半部分的叙述、写景,为后半部分打了一个极为贴切、生动的比方,所以,作者并没有花多少笔墨就把它说清楚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 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
(3分)
②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
(4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
官左卫将军、附马都尉。
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4分)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为何“心情少”?
(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6分)
① ,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荀子《劝学》)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韩愈《师说》)
④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
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
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
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
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别样的趣味。
B.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境遇与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C.具有比一般人更强的创造力与感受力的人,往往能感人所不能感,是快活的人。
D.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不能领略趣味造成的。
E.有修养的人具备在“静”中领略趣味的能力,而世间万物的沉寂更能让人心“静”。
13.根据文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形态各异的石块,有人认为宜于装饰环境,有人认为只能做石料,是因为人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B.《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能从落花中感慨凄凉的身世,葬花吟唱,是因为她有比别人高一筹的感受力。
C.“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在风雨中潇洒地漫步,是因为他能做到宠辱皆忘,心怀一颗空灵的心。
D.不少都市人生活忙碌,仍有闲情逸致来舞文弄墨,是因为他们能偶然抛开一切,寻求一片悠然的空间。
14.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4分)
15.文章最后,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做一棵苍凉的白菜
王小妮
该做一棵什么样的白菜?
这是一个极端严肃的问题。
在深圳的一间商场里,我陪着两个客人逛。
在他们打算离开商场的时候,我看见了那棵摆在陈列柜里的白菜。
它比一般的山东的白菜要略微细弱一点。
每条叶片都精致。
尖儿青脆。
根是乳汁一样的白。
它全身透明。
躺在一只盘子里。
它是玻璃的。
标价888元。
我非常想用手去摸一摸它,虽然我知道不应当触摸商品。
我一直想伸出手去。
好像我们在许多年前就认识。
我们必须打个招呼。
我知道它没有体温,无论真假,白菜都是凉的。
我的老友,它永远这么沉默,这么冰凉。
带着我过去生活的味道,我多想马上把它买回家,摆在我的桌子上。
客人发现我一直端详白菜,就说,做人不如白菜,要做,就做你们深圳的白菜。
888元,不沾灰尘,又不会烂,只要不失手打破,放上十年、百年,都是一棵好白菜。
这是深圳的白菜。
我好像被什么陨石击中。
它不是我的老友。
我回到街上,风是真实的,它的本质是流动。
树木是真实的,它的本质是翠绿。
我的家门是真实的,它阻挡一切人,只接受一把钥匙。
我不再想那玻璃的白菜。
真正的白菜,怎么可能在这种大商场里,被灯光照射着。
我来到秋天的地上。
菜们都劈着棵,它们完全熟了,青的帮儿,白的心儿,在内里运足了力气。
某一天,有手抓住它,它从泥土里升起来。
那手粗糙干裂,使白菜受到第一次创伤。
许多的白菜,成为山,垛在寒风里,等待车,等待秤,等待进入一个温暖的门。
冷空气在凌晨落地,最临近风的那些白菜,被寒冷打过,叶子透明、起泡,全身变成石头一样的硬。
买菜的人裹着大衣说,这菜我不要,冻菜!
这样,它们被拨落在地,用它们最后的心力坚持着。
冰冻,使它们不再倒伏,日夜立着,孤独而坚硬。
最后的一日,它们看见自己头发上的腐烂。
这种结局,在它们还是一棵棕色小种子的时候,还来不及想。
由此,它们成了泥。
从生到死,能够躲在烈风背后的白菜,比那些过早成泥的,多活了几个月。
像人,有的苍凉夭折,有的长寿。
在尼采降生的那一刻,他的母亲回忆说,这个孩子的眼睛充满了全部世界的悲哀。
是这个世界的,而不是他自己的。
我不能买那棵888元的白菜。
假如那商场的经理出面,拿出他窄薄的名片,说,多谢我的光临,请我任取一样东西作为留念。
我也不会再要那棵白菜。
它太无瑕疵,太歪曲生命,它美化了真实,因为它不腐烂。
有一个一生不顺的人,别人说他的直率、袒露,恐怕要在另外的一块大陆上才能被理解和接纳。
这个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对一个壮年人说,请你让出你的座位来,那边有一个老人!
车上所有的人都诧异,有小孩子问,他是售票员吗?
最终,人们像看一件异物,目送他到站下车。
那个壮年人始终没离开座位。
我喜欢他。
这棵苍凉、孤独的老白菜。
尼采的眼睛睁开又合上。
悲哀之流,怎么可能被一两个人盯视而退却。
悲哀不可能干枯。
我还看见许多不真实的、类似玻璃、宝石、珍珠、玛瑙的物体,从商场的柜台里出来。
他们公然走到市面上。
这是一个新的人种。
在他们光滑精致的仪表之下,他们微笑着,说行的时候,往往是不行;他们婉转着说不行的时候,往往暗示着行。
眼睛流动时,他在琢磨你;直朴地望着你,他却在想另外的事情。
有最好的做工和设计,我们不用专门去买一棵玻璃的白菜,一日所见已经眼花缭乱。
像游乐场里的老虎机,只认那种铁片制造的硬币。
这个时代,认那些精明剔透的玻璃人,爱怜他们、纵容他们。
财富向他们倾斜,使他们一次次旗开得胜。
而另外一些人,像迎着风,苍凉直立的白菜。
他们天赋了失败的人格。
这些失败的白菜,过早成泥的白菜。
我极少数的老友们,你们永远不会走开,就在我的近旁。
我们互相为伍,在这世界的残冬。
(选自《手执一枝黄花》,有删改。
)
16.作者为什么最初看见玻璃白菜时称它为“我的老友”,后来又说“它不是我的老友”?
(4分)
17.文中提到的“一个新的人种”指的是怎样一类人?
(5分)
18.作者在文中借“苍凉的白菜”肯定了哪几种人生态度?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关于进化论的讲演
[英]赫胥黎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儿童故事,名叫“杰克和豆秆”。
这是一个关于一棵豆子的传说,它一个劲儿地长,耸入云霄直达天堂,它的叶子伸展成一个巨大的华盖。
故事的主人公,顺着豆秆爬了上去,发现宽阔茂密的叶子支撑着另一个世界,它是由同下界一样的成分组成的,然而却是那样新奇;主人公在那里的奇遇,我不去多谈,我现在的探索与这个勇敢的探险者的探索有某些相似之处。
我请求你们与我一起,借一粒豆子之助,尝试着去进入一个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感到奇特的世界。
正如你们所知,那个世界是一个简单的、看起来无生气的东西。
可是如果有适当的种植条件,最重要的一条是有足够暖和的温度,它就会非常显著地表现出一种十分惊人的活力。
从土中露出地面的一棵小青苗,很快地茁壮长大,同时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会像我们在故事里所遇到的那样使我们那么感到惊奇,只是因为我们每日每时都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这一植物以觉察不出的步骤逐渐长大,成为由根、茎、叶、花和果实组成的一种既大且多样化的结构,每一部分从里到外都是按照一个极端复杂而又异常精确细致的模型铸造出来的。
在每个复杂的结构中,就像在它们最微小的组成部分中一样,都具有一种内在的能量,协同在所有其他部分中的这种能量,不停地工作着来维持其整体的生命并有效地实现其在自然界体系中所应起的作用。
经过如此巧夺天工建立起来的大厦一旦全部完成,它就开始倒塌。
这种植物逐渐凋谢。
只剩下一些表面上看去毫无生气的、或多或少的简单物体,恰如它由之生长出来的那个豆子一样;而且也像豆子那样富有产生相似的循环表现的潜在能力。
不必用有诗意的或科学的想像来寻求与这种向前进展、又好像是回复到起点的过程的类比。
这就像向上投掷出去的一块石头的上升和下降,或者像是一支沿着轨道飞行的箭的进程。
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生活起初走的是向上的道路而后走的是向下的道路;或者可能更恰当的是,将胚芽扩展成为成长的植物比作打开一把折扇,或者比作向前滚滚流动和不断展宽的河流,而由此达到“发展”或“进化”的概念。
在这里和在别的地方一样,名词只是“噪声”和“烟雾”,重要的是对名词所表示的事实要有一个明确而恰当的概念。
由此说来,当前的这一事实是永远重复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生命并在成长中的植物,从种子的比较简单和潜伏的状态过渡到完全显现为高度分化的类型,然后又回复到简单和潜伏状态。
对这一过程的性质深刻理解的价值在于:
它适用于豆子,也适用于一般有生命的东西。
在动物界,也和在植物界中一样,从非常低级的类型到最高级的类型,生命过程表现出同样的循环进化。
不仅如此,我们只要看一看世界的其他方面,循环进化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来。
诸如表现在水之流入大海复归于水源;天体中的月盈月亏、位置的来回转移;人生年岁的无情增加;王朝和国家的相继崛起、兴盛和没落——这是文明史上最突出的主题。
正如没有人在涉过急流时能在同一水里落脚两次,因此,也没有人能确切断定这个能感觉到的世界里的任何事物的现状。
我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越多,也就越了解到我们所谓的静止只不过是没有被觉察到的活动;表面的平静乃是无声而剧烈的战斗。
在每一局部,每一时刻,宇宙状态只是各种敌对势力的一种暂时协调的表现,是斗争的一幕,所有的战士都依次在斗争中阵亡。
对世界的每个局部来说是这样,对整体来说也是这样。
自然知识越来越导致这样的结论:
“天上的列星和地上的万物”都是宇宙物质的部分过渡形式,在沿着进化道路前进,从星云的潜力,通过太阳、行星、卫星的无限成长,通过事物的千变万化,通过生命和思维上的无限的差异,也许,还通过我们没有想到,或不能想到的各种存在形式,而回复到它们由之产生的不确定的潜在状态。
这样,宇宙的最明显的属性,就是它的不稳定性。
它所表现的面貌与其说是永恒的实体,不如说是变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除了能量的流动和渗透于宇宙的合理秩序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持续不变的。
(节选自赫胥黎于189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的一次讲演,题目为译者所加)
19.请概述文中那“一棵豆子”的特点?
(4分)
20.科学语言的生动性是与准确性紧密联系的,在文中两个划线句子中任意选取一句,赏析其语言特色。
(5分)
21.请结合作者的观点分析为什么文章的开头引用“杰克和豆杆”的故事?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
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
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
学生:
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
售货员:
都在那边摆着呢,你自己看吧。
①
学生:
(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
售货员:
什么意思嘛!
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
②
学生:
(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
(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
经理:
③(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
)
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①句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根据下面的广州市亚运期间的天气预报表,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
要求:
简要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民出行提出建议,用语亲切、自然,60字左右。
(6分)
今天(周四)
24~14℃
晴
北风3-4级
明天(周五)
23~14℃
晴
微风
后天(周六)
24~14℃
晴转多云
微风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
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
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
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是,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一百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一百分”的看法。
要求: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A(都读zhé;B项分别读rèn,rèn,rèn,rĕn,rĕn;C项分别读dǎo,dào,dǎo,dào,dǎo;D项分别读pián,biàn,biàn,biān,pián)
2.D(妄自菲薄,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加宾语,应该是“不要妄自菲薄”;苦思冥想,指尽心地思索和想象,符合句意。
不可理喻,指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符合句意。
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也表示还能够使人满意,符合句意。
)
3.A(B项,语序不当。
应为“认真地同张所长”。
多项状语的次序应为“目的状语或原因状语→时间状语→处所状语→副词→表情态的词或短语→对象状语”;C项,不合逻辑。
“至少”和“以上”相矛盾,应删去其一。
D项,搭配不当,“违反”的应是“交通规则”)
4.D(“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
A项,“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
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
”。
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
)
5.C(辟,通“避”,避开,回避。
)
6.B(副词,就。
A代词,这/结构助词,的;C动词,是/介词,被;D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介词,通过。
)
7.A(①豁然堂的地理位置,未发生变化;②豁然堂改建前设计没有法度;③豁然堂改建前四周被遮掩;④改建豁然堂,将西墙、南墙全都开成窗户;⑤豁然堂改建后,客人坐在东面,面向西;⑥豁然堂改建前晦暗不光亮;⑦改建后,为此堂起名“豁然堂”。
)
8.C(由“豁然堂”改建引出的道理是:
人心若为私利所阻碍,就会变得像改建前的“豁然堂”一样晦暗,以至于外界的事物什么也看不见。
)
9.
(1)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3分,每错漏2处扣1分,扣完为止。
)
(2)①译:
工程已经完成,斟酌它的名字,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
(3分。
“讫”“拟”“莫……宜”各1分。
)
②译:
(这)不就像原先的湖山,虽然近在眼前,却被墙壁遮蔽了一样吗?
(4分。
“向”“虽”“蒙”各1分,大意1分)
10.
(1)上阕着力描绘园林富丽,春色迷人之景,雨后初晴,夕阳晚照,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在晚照霞光中,倒影在荷池水面上,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