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与近代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2313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芜湖与近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芜湖与近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芜湖与近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芜湖与近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芜湖与近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芜湖与近代史.docx

《芜湖与近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与近代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芜湖与近代史.docx

芜湖与近代史

芜湖与近代史

在近代百年历史岁月中,中国遭受了列强铁蹄的蹂躏,经历过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艰辛。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芜湖作为安徽省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在列强铁蹄的侵略下,在近代战火的洗礼下,拉开了近代化的帷幕。

一、鸦片战争后芜湖的鸦片贸易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通商口岸,第二年光绪三年(1877年)芜湖建立海关,九月芜湖首家专贩鸦片洋行成立,公开经销鸦片。

当年进口1161担,价值关平银603720两。

1878年,芜湖出现了八家贩运鸦片的烟土行。

这一年进口鸦片2389担,比上年增加一倍多。

1885年芜湖鸦片进口4853担,值关平银2426500两,占进口总值的91%。

在全国19个通商口岸中跃居第四位。

第二年进口近6000担,为芜湖鸦片进口最高年。

据海关统计从1878年至1912年的34年中,芜湖进口洋药近9万担,流出国外白银达5600万两(关平银)。

芜湖洋药进口是有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吧城(雅加达)办事处一手操纵的。

他们共同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从事向中国国内通商口岸的鸦片贸易,同时在芜湖公开设立销售行和烟铺。

鸦片进口是先由广州运抵上海,在上海缴纳税后转运芜湖。

由羌湖再分发各城镇。

后来直接进口芜湖。

先由厘金局查验,通过征税后加印贴条,运入货栈。

在芜湖本地买卖不再完纳厘金。

如果运到外地,必须将数量呈报厘金局批准后,再改成小包(改成方包或圆包)运出。

一般规定每小包重13.2两。

每包在运离芜湖之前先由厘金局再贴封条,发子口凭单方可外运。

否则一但查获,轻则罚款,重则没收。

芜湖鸦片销售,主要是安激各城镇,也有转销九江和武汉等城市。

皖北主要有合肥、风阳、六安以及和县等地,皖南主要分销徽州、宁国、广德、池州和当涂。

据海关资料记载:

1878年,销往庐州720担、安庆420担、宁国350担、徽州180担、池州360担、太平350担。

1880年,销往庐州514担、安庆832担、和州480担、徽州274担、太平411担。

1883年,销往庐州390担、安庆400担、凤阳270担、和州280担、徽州510担、大通270担、广德260担、芜湖本地730担。

1892年,销往庐州360担、安庆480担、六安60担、和州360担、徽州300担、宁国300担、广德60担、芜湖本地408担。

1895年,销往庐州375担、宁国342担、徽州332担、池州250担、和州720担、太平519担。

鸦片在芜湖改成方圆包又再次交纳厘金180文左右。

但运入各地还更多次交纳关卡税。

如从芜湖运至大通行关卡3个,至安庆有关卡5个,至庐州有关卡6个,至凤阳有关卡6个,至宁国有关卡3个,至和州有关卡3个,至广德有关卡6个。

每个关卡都要交纳一定的厘金。

同时在发运途中,往往会遇到土匪拦路抢劫。

因此鸦片销往内地时—般都有武装押运。

也有鸦片商人委托镖局运送。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缓慢发展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芜湖因交通位置和经济条件重要而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据点之一。

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列为通商口岸之一。

次年4月,芜湖正式设立海关,对外开埠。

同时,英国侵略者为了方便在安徽的掠夺,在范罗山建立了领事行署,划定沿江滩地为租界。

接着美、俄、法、日等帝国主义相继侵入,又于1902年将南起陶沟,北至弋矶山,东至普潼山,西至长江岸边的46.5公顷土地划为公共租界。

芜湖租界成为列强贩卖鸦片、组织走私、推销商品、掠夺原料,以及其他种种罪恶活动的“国中之国”。

从此大量洋货涌进芜湖市场,既严重摧残了传统的民族工业,又刺激了商业的畸开发展,同时大量粮食、农副产品及矿产原料被廉价掠夺运走。

他们在租界内修马路,建码头、仓库、堆栈、楼房,开办教堂、医院、学校等,使芜湖市区由青弋江两岸一带向西北沿长江右岸发展,扩大了市区范围。

西方传教士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急先锋,他们深入安徽各地,很快形成三个传教中心,五河、安庆和皖南。

传教士干预政事、强占土地、包揽诉讼、残害百姓,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坐落在芜湖市中心的天主教堂见证着芜湖这段不堪的历史。

芜湖市天主教堂是1887年由法国传教士组织在鹤儿山山上新建,光绪十七年(1891年)5月12日,一名妇女向芜湖天主教圣约瑟堂索还幼童,教堂不肯交还,发生纠纷,引来围观人群达5000人之多。

早先便有传闻天主教堂拐卖儿童,见此纠纷,市民信以为真。

市民王光全、傅有顺带头火烧教堂,继而又海关外籍人员住宅,围攻英国领事公署,直至次日天明,安徽巡抚沈秉成下令长江水师兵船向市民开炮,方才解散。

事后,英法两国公使联名向清政府抗议,两江总督刘坤一下令将王光全、傅有顺斩首处死,撤换芜湖道员和知县,赔偿十二万六千两才结束。

这就是芜湖历史上有名的“芜湖教案”。

(二)芜湖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

开埠通商以后,芜湖近代商业也缓慢发展起来。

当时的芜湖被誉为“万货之会”,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

1882年,芜湖被僻为米市后,商业更是盛极一时。

同时官僚买办资本及民族资本开办了“裕中纱厂”、“明远电厂”、“益新面粉厂”等新式工厂及其它一些小工厂,后因帝国主义侵略、压榨加剧等原因大都被迫停办、倒闭。

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老城区与外国租界之间的大片空地辟为新的街道,使市区进一步扩大。

人口由1745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万多人。

总之,芜湖的近代工业起步较早,但规模小、发展慢。

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买办采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云集芜湖开设米号,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

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有“堆则如山,销则如江”之说。

米市粮源主要来自安徽南陵、宁国、合肥、巢县、三河、舒城、庐江、无为、安庆等地,也有少量江苏、江西稻米来此贸易。

稻米主要销往上海、宁波、九江、烟台、广州、汕头等,少量出口日本和我国香港等地。

米商主要包括广州、潮州、烟台、宁波四大帮。

三、辛亥革命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安徽资产阶级组织开始建立起来,对安徽的辛亥革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昌起义爆发后,安徽各地志士纷纷响应。

(一)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

1905年,岳王会在芜湖安徽公会成立,它是安徽省的第一个反清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由陈独秀任会长。

同年冬,在南京、安庆设立分会,由柏文蔚、常恒芳分别担任分会会长。

同盟会成立后,岳王会接受同盟会的领导,大部分成员入同盟会。

岳王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徽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1、岳王会的兴起。

1905年2月,芜湖安徽公学教员陈独秀、进步军官柏文蔚联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宋少侠、杨端甫等人在芜湖发起成立岳王会,他们集会于芜湖关帝庙,借烧香宣读誓约,订立章程,以反清为宗旨,其用意是“盖岳武穆抵抗辽金,至死不变,吾人须继其志,尽力排满”。

参加岳王会的有安徽公学中的优秀学生和武备学堂的学生,会员共计三十余人,以陈独秀为会长。

后又设分会为南京、安庆,由柏文蔚、常恒芳分任会长,运动新军。

同盟会成立后,岳王会接受同盟会的领导,大部分成员入同盟会。

1907年7月,徐锡麟刺杀恩铭后,官府监视甚严,革命党人难以容身,多离开芜湖,陈独秀东渡日本,岳王会陷于停顿。

同年秋,在安庆设立“维新会”、“同汉会”、“励学会”等外围组织,并在新军中大力发展会员,会务复苏。

1908年该会会员熊成基发动安庆新军起义失败后,岳王会领导骨干受到严重摧残,安庆岳王会分会亦随之解散。

2、岳王会的影响—马炮营起义。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先后在20个小时内去世。

消息传到安庆后,岳王会认为起义时机已经成熟,并推安徽新军炮营队官(连长)熊成基为总指挥。

22日,熊成基率马、炮营新军千余人起义,围攻安庆一昼夜为能得手,向集贤关退却,旋改变战略,拟取道桐城,袭取庐州为根据地。

清军追击,部众渐散,到庐州时已不满百人,势不能至,熊成基潜逃至日本(后潜回东北谋炸清廷考察海军的大臣载洵和萨镇冰,被捕杀),起义失败。

岳王会主要军事骨干遇难,全省牵连被害者达300余人,安庆岳王会分会亦随之解散。

马炮营起义,启“武汉之先声",是辛亥革命威武雄壮的前奏曲,也促进了安徽省革命高潮的到来。

(二)芜湖的光复

1911年10月31日安庆革命党人吴旸谷等率标炮营向省城进攻,11月8日,咨议局宣布安徽独立,推举朱家宝为都督,王天培为副都督。

11月13日顾英率兵围攻都督府,朱家宝出逃。

11月4日淮上革命军在张汇滔、袁声家、张纶、王庆云等的率领下占领寿州城,后相继攻克凤阳、蚌埠、舒城、六安、霍邱、颖上等地,光复了皖北绝大部分地区。

11月9日庐州(合肥)、芜湖宣布独立,分别成立军政府。

25、26日徽州全郡、繁昌、太平全府先后光复。

至此,安徽全省除亳州一隅,均告光复。

(三)孙中山的芜湖之行。

1912年10月,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乘“联鲸”号兵舰在长江下游考察实业。

孙中山先生先后巡视了安庆、芜湖,受到两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在芜湖,孙中山先生发表了著名的《群策群力尽心国事》演讲,场面十分隆重。

1912年10月30日上午,孙中山先生乘军舰由九江到达芜湖,在大马路大舞台(今大众影都)发表《群策群力尽心国事》演讲,芜湖各

界人士聚集现场,场面十分隆重。

后来,孙中山在其1917年所著《建国方略》中曾对芜湖建设提过一些设想,其中使芜湖成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的两个愿望如今已变成现实。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他的芜湖之旅,芜湖人民特地将他当年走过的桥命名为中山桥,将他当年走过的大马路命名为中山路。

在2004年,市政协集体提案就建议在步行街设立孙中山先生纪念碑,以供人们永久缅怀纪念。

经过近3年的多方论证,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我市整体城市规划调整意见,将原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的一座孙中山雕塑重塑移位于中山路步行街,并设立演讲纪念碑。

2007年,值孙中山先生在芜湖中山路演讲95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铜像在芜湖中山路步行街落成并揭幕。

四、五四运动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四运动爆发后,安徽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1921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1923年底,中共安庆支部建立,随着安徽各地党团组织的建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

在北伐军进军安徽途中,安徽民众积极支持,将全省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1927年,在安庆和芜湖先后爆发了“三二三”和“四一八”反革命事件,安徽的革命斗争暂时进入低潮。

(一)五四运动在芜湖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地方进步人士纷纷响应,芜湖也不甘落后。

1919年5月7日,芜湖各校师生两千多人上街游行,高呼“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权利”等口号,并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芜湖学生响应新文化运动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各地,有力的推动了全省学生的爱国运动。

5月23日,安徽学生联合会宣告成立,并积极领导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

在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下,各地商人纷纷掀起罢工、罢市斗争,“三罢”斗争席卷安徽大地,极大地支援全国的五四运动。

芜湖六·八罢市1919年5月11日,上海救国十人团首先发起成立,以商人为主。

十人团宣传抵制日货、不用日币,不乘日船、不受雇于日本人等等。

芜湖很多爱国商人和商号在阅读沪报消息报道后见此种爱国“办法轻而易举”,即组织成团,“各具志愿书,誓不再购日货”。

【上海《申报》1919年5月20日】不少行业还召开大会公议抵制日货,遭到总商会的反对。

6月初,长街一带出现鸡毛报和传单多种,劝告各商号6月8日罢市。

6月7日,总商会奉皖南镇守使署和芜湖警察厅之命,召开各行业商董开会,除发一无关痛痒请释北京被捕学生电报外,责成各商董力劝各帮商店不许罢市。

与此同时,芜湖警察厅发出通告,威胁各商号如“借十人团名义纠众煽动破坏市场”,定将“依法办理,决不宽恕。

”【上海《新闻报》1919年6月7日】此举激怒了各行业爱国商人。

他们一致决定响应沪汉宁等地爱国号召,于6月8日中午全体罢市。

马联甲立即下达戒严令,派出全副武装士兵封锁芜湖当时商业中心十里长街所有的路口及水道,禁止商民互相往来,不准挑水,不准发通电,并宣称,一日不开市,就一日不解除封锁。

参加罢市的芜湖商号及商人毫不屈服,共同集议后发誓:

与其亡国死于他族之手,不如今日死在马联甲之手。

罢市一直坚持到6月10日,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消息传来后,经芜湖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出面调解,各商店才重新恢复开业。

迫于全国人民斗争的巨大压力,6月28日,北京政府通知中国代表拒绝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标志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的胜利。

但是,芜湖爱国商人仍然没有停止抵制日货的行动,继续将这场斗争坚持了数月之久,而且绝大多数商号都登报宣布脱离媚官亲日的总商会,表现了巨大的爱国热情和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二)芜湖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我省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积极响应。

激进民主主义者如流,向青年学生介绍各种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在安徽各地得到广泛开展。

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出版后,每期在芜湖的发行量都在100本以上。

许多进步青年争相传阅。

当时省学联创办的的会刊——《安徽省学生会旬刊》是反帝反封建,提倡新道德、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芜湖,《芜湖学生会旬刊》、《芜湖半月刊》等刊物也都以大量篇幅宣传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芜湖的传播、在安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三)中共党组织在芜湖的成立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外埠刊物和本埠芜湖科学图书社出版的书刊,都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曾有人送给芜湖图书社一副对联:

“给新文化做了几十年媒婆,为旧世界播下了数千颗逆种。

1920年11月,军代英应聘担任宣城省立第四师范教导主任。

曾到芜湖演讲,告诉学生只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取消不平等条约,才能求得中国的解放,在他的影响下,芜湖的一批批爱国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1年,继安庆的“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芜湖也建立了团组织。

1923年,芜湖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

党团组织建立后,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芜湖蓬勃展开。

1922年—1927年,芜湖先后爆发了黄包车工人起义和裕中纱厂起义,掀起了安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四)北伐军在芜湖的顺利进军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兴师北伐。

至11月初,北伐军打垮了直系军阀的主力,在攻克武汉、南昌后,兵分三路继续北伐,其中中路军沿长江东进。

以程潜为总指挥,林祖涵(伯渠)、李富春分任政治部主任的第六军和第二军为主力的江右军,总兵力约6万余人,沿长江南岸东进,直指南京;由李宗仁担任总指挥,以第七军为主力的江左军由长江北岸前进,协助江右军攻取南京。

芜湖为北伐军进攻南京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当时驻守芜湖的是直系军阀、皖军总司令兼陆军第六师师长陈调元属下的两个旅。

另有王普的陆军第三混成旅驻守繁昌县荻港镇。

当北伐军大兵压境之时,陈调元、王普见大势已去,宣布脱离北洋政府,举行反正。

陈部随即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王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

3月4日,陈、王两人在芜湖正式宣誓就职。

长期受反动军阀严密控制的江城芜湖,顿时出现一片崭新的气象。

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组成的国民党市、县党部开始公开挂牌办公,革命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悬挂在各公共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国民党青天白日的旗帜迎风飘扬,许多人来到了位于长街的科学图书社,争购有关三民主义内容的作品。

2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从九江出发,经秋浦、安庆、贵池,到达大通。

3月6日,芜湖市党部急电大通,敦请第六军先头部队火速东下。

恰在此时,第六军也派出了参谋卢达祺到芜接洽进驻的有关事宜。

当天晚上10时,第六军第十师五十七团团长胡文斗率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分乘4艘小轮驶抵芜湖。

随后,团长胡文斗亲自登岸,来到市党部接洽。

由市党部事先组织好的下属各分部及各界群众立刻齐赴江边洋码头欢迎。

当欢迎群众经过太古码头的时候,停泊在岸边的英国军舰上的士兵突然登岸,阻拦群众前进,并抢夺群众队伍中的旗帜,导致双方发起冲突,英国水兵还打伤了两个群众。

由于群众方面尽力保持镇静,一致主张请外交当局出面解决问题,才没有使事态进一步激化。

当欢迎的群众冲破英国水兵的阻挠,到达洋码头时,只见已经登岸的国民革命军士兵年纪都在20岁左右,左臂上缠着红布袖章,一个个如下山猛虎,精神异常沉愤,随身用品也极为简单。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师师长杨东也连夜乘船从大通出发,赶赴芜湖。

3月8日清晨6时,国民革命军江右军总指挥兼第六军军长程潜、总政治部主任林祖涵到达芜湖,在海关码头登岸时,受到了芜湖机关团体、各界代表和群众学生万余人的热烈欢迎。

3月10日11时,芜湖各界又在太古码头举行了欢迎大会。

市党部常务委员胡浩川、商会会长吴兴周担任大会主席。

大会首先由程潜发表演说,他在讲话中说明了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高度赞扬芜湖民众虽与前方之敌近在咫尺,但态度异常镇静,使革命军的后方无忧。

随后,俄国顾问倪木亭、总政部主任林祖涵、县党部代表钱杏邨、省党部代表周范文等人相继发表演说。

欢迎大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和群众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程潜到芜湖后,江右军总指挥部及第六军军部设在天主教堂。

第十七师、第十九师分驻枣树园、福音堂、耶苏堂、圣母堂、湖南、湖北、广东各会馆及东记大旅社等地。

3月11日,属江右军的第四十军在军长贺耀祖的带领下,也进驻芜湖,开始实施进攻南京的计划。

为了支援北伐军攻占南京,3月15日,由芜湖各团体组成的总指挥部前敌工作团正式成立。

前敌工作团下设7个工作队:

宣传队由学生会组织;慰劳队由市党部负责;输送队由工会组织;谍报队由县党部组织;担架队由红十字与万字会组织;粮秣队由商会组织;向导队由农会组织。

参加前敌工作团的人员,除了输送队需要雇夫给工钱外,其他的人没有任何酬劳,纯属义务。

3月16日,芜湖前敌工作团在江右军总指挥部政治部集合,开赴前线。

北伐军在由芜湖进攻南京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解决驻守在当涂的鲁军万余人。

当涂原由陈调元部一个旅驻守,旅长孙东云在北伐军进军芜湖之前,投靠了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被任命为军长。

随后,孙东云引鲁军孙宗先部万余人进占当涂,结果自己却被孙宗先驱逐出境。

孙东云只有率部逃到芜湖,立即被宣布解散,孙东云本人逃亡。

3月11日,江右军各部正式发起攻击。

经过数天激战,北伐军击溃顽抗之敌,打开了进攻南京的通道。

当涂战斗中,北伐军在芜湖前敌工作团向导队的引导下,抄袭了敌人的后路,打得鲁军措手不及,仓惶溃逃。

粮秣队队长鲍宏庆则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芜湖前敌工作团为取得当涂战斗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22日,北伐军攻克南京。

随后,芜湖前敌工作团凯旋而归。

4月1日,芜湖各界群众约10万人举行庆祝北伐胜利大会。

市、县党部及各机关团体门前纷纷扎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庆祝大会结束后,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

当天晚上,又举行了热闹非凡的提灯会。

芜湖人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在江右军离开芜湖后,3月30日,国民革命军江左军总指挥部及第七军军部又进驻芜湖。

4月6日,江左军总指挥兼第七军军长李宗仁正式抵芜。

4月15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长刘佐龙率第二师进驻芜湖。

其后,又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军、第十军先后进驻芜湖。

北伐军的到来,特别是在江右军进驻芜湖期间,第六军总政治部在林祖涵的领导下,派出许多政工人员对芜湖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参与芜湖重大政治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芜湖革命运动。

这一时期,不仅国民党组织从半公开转向公开活动,中共芜湖党组织和党员也从秘密的地下活动走上前台,公开领导和发动群众运动。

在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共同组成的芜湖国民党市、县党部的组织发动下,芜湖市总工会、店员总会、妇女协会、农民协会、商民协会、芜湖各界群众运动委员会等群众团体纷纷成立,工农运动空前高涨。

在国民革命军江右军政治部的支持下,芜湖革命团体对地方的反动政客和土豪劣绅进行缉拿,查封了他们的财产,并从英帝国主义的手中夺回了被他们长期控制的芜湖常关,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

与此同时,芜湖市区、南陵、澛港等地的工人、店员也纷纷举行罢工,芜湖革命运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五)“四一八”反革命事件

1927年4月18日,芜湖发生了一起捣毁国共合作的市、县党部及民众团体的事件。

这是继上海“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又一次亲自策划的反革命事件。

北伐战争开始后,随着北伐军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内出现了裂缝并不断扩大。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事端,打击国民党左派,排斥共产党,镇压革命运动。

掌握国民党军事大权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

当北伐军打败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占领湖南、湖北和江西之后,全国革命重心由广东转移到长江流域,许多地方军阀纷纷同北伐军联络,准备投靠国民政府,换上国民革命军旗号。

一批批官僚、政客、买办也同国民党上层拉关系,准备改换门庭,混入革命阵营。

在这种复杂微妙的背景下,南方革命阵营内部矛盾冲突进一步发展,爆发了所谓“迁都之争”。

蒋介石为了把持国民政府,反对将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坚持将国民政府迁往江西南昌,企图分裂国民党,另立中央,实行个人的独裁。

这一阴谋立即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坚决反对,并在1927年3月10日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给予蒋介石的阴谋活动以相当的限制。

东南各省,时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掌握的各级党部及广大民众团体也坚决拥护,掀起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迎接北伐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迫于形势,表面上对会议决议表示拥护,实际上使用更加凶残阴险的手段加紧对抗,开始公开暴露出其反共反人民的真面目。

他明目张胆地勾结中外反动势力,积极策划一连串的反革命事件。

在他指使下,赣州、九江、安庆等地相继发生青帮流氓暴徒捣毁工会、农会和国民党左派党部,杀害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严重事件。

4月12日,他在上海亲自策划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血流成河。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相抗衡,在全国形成了北京、南京、武汉3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随着北伐的进展,3月8日,程潜率江右军指挥部抵芜,芜湖成为北伐军进攻南京的前沿阵地和指挥中心。

这一时期,在中共芜湖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下,芜湖国民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芜湖市党部的执委均由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组成,共产党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国民党名义公开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发动群众运动,芜湖地区革命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芜湖作为南京的“京畿之地”,共产党人的存在与活动,成为蒋介石的心头大患和“眼中钉”。

蒋介石在制造安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的次日,乘军舰离开安庆,沿江而下。

当蒋介石途经芜湖时,芜湖民生中学等校学生闻讯拥到江边码头,高呼“打倒新军阀!

”“打倒帝国主义!

”等口号,向蒋介石表示抗议,吓得蒋介石不敢上岸。

蒋介石早在到达安徽之前,就已经开始对策划芜湖反革命事件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准备。

1927年3月4日,他收编了安徽军阀陈调元和王普的部队,陈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三十七军,王部改编为二十七军。

蒋介石到达安庆后,擅自委任了一批安徽政务委员,他们都是些败残的军阀、流氓痞棍的头目,如青红帮的杨虎、李因,著名的大刀会匪的刘文明等,并任命陈调元担任安徽省政务委员会主席。

这期间,原先进驻芜湖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被蒋介石调派到南京。

在攻克南京后,又以北伐名义支派第六军到徐州前线,留在南京的第六军3个主力团则被缴械,代之而来的是蒋介石的直属部队和李宗仁的第七军。

在芜湖,除陈调元驻军外,3月14日王普的二十七军也由荻港迁至芜湖。

李宗仁的第七军的主力部队也于3月28日前到达芜湖,作初期清党的部署。

4月初,李宗仁在与蒋介石等密谋策划好上海“四·一二”大屠杀阴谋后,由上海到达芜湖。

一时间,芜湖街口巷尾的墙壁上贴满了第七军政治部刷写的“一个领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党外无党、党内无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