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17589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数学教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解决问题

(一)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第2-3页安排了一幅游乐园的主题图。

图中主要提供了四个情景:

看木偶戏,跷跷板乐园,玩沙包,买面包。

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创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着眼于让学生自主的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计算两步式题。

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自己了解信息、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从而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充分研讨之后全班共同分享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准备】

师准备:

游乐园情景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

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

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游乐园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把画面集中到木偶戏场景中。

谈话: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板书: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22+13-6

(2)22-6+13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系列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反馈

1、做练习1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做第4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设计意图】在探究新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练习反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小结

指同学说一说今天都有那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课上知识延伸到课外,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22+13-622-6+13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积极性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在活动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课上知识延伸到课外,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题:

解决问题

(二)

【课时】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例2是面包房买卖面包的情景。

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景,解决“还剩多少个”这个实际问题。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着眼于让学生自主的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计算两步式题。

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自己了解信息、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从而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利用现实情景,明确使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及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师准备:

面包房买卖面包的情景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面包房情境图,谈话:

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面包房师傅共做了多少个面包?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买卖面包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把画面集中到买卖面包情境中。

谈话: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板书:

还剩多少个?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54-8=46(个)46-22=24(个)

(2)8+22=30(个)54-30=24(个)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54-8-22=24(人)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第2种方法怎样合成一个算式?

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可以告诉学生:

利用小括号

54-(8+22),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系列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反馈

1、做练习1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做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4、做第4题。

让学生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5、分小组讨论第5题。

6、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设计意图】:

在探究新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练习反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小结

指同学说一说今天都有那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

将课上知识延伸到课外,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4-8-22=24(人)

(2)54-(8+22)=24(人)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在活动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深刻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课上知识延伸到课外,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题:

解决问题(三)

【课时】3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材分析】

例3是教学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材仍然以第2-3页情景图中玩跷跷板活动为实际背景,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

同学们喜欢玩跷跷板吗?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提问:

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

然后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跷跷板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意识、有目的的板书: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同桌互相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小组讨论交流。

(1)应该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4×3=12(人)12+7=19(人)

4×3+7=19(人)

对独立列出综合算式的同学提出表扬,并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系列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反馈

做“做一做”。

让学生看图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

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设计意图】

在探究新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练习反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指同学说一说今天都有那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课上知识延伸到课外,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4×3=12(人)

(2)4×3+7=19(人)

12+7=19(人)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在活动中探究新知,理解新知,深刻体会用乘、加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将课上知识延伸到课外,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题:

解决问题练习课

【课时】4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做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4、做第4题。

让学生填在书上,指名板书算式。

集体订正。

5、分小组讨论第5题。

6、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小结

指名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