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1576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docx

秋期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至八单元全部教案

第七单元

16云房子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看,这是朵朵怎样的白云?

2.热情地和它打个招呼吧!

3.飘飘悠悠的白云还给我们带来了几个词语,咱们来开列小火车吧!

4.小朋友们,刚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

【点击课件】

(1)瞧,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漂亮吗?

(2)来,让我们插上翅膀,变成一只只美丽的小鸟,飞过高山,飞过田野,穿过树林,来到白云身边吧!

(呀,好多小鸟!

)【点击课件】

(3)看到这么多白云,小鸟忍不住叫了起来——【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哇,这么多白云!

(4)是呀,这么多白云,你最想干什么呀?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

我们来造云房子。

(5)(你们想造云房子吗?

)让我听听,哪只小鸟最想造云房子。

(连起来读读)

【点评:

听的出来,你很开心!

\恩,你急着想造云房子。

/你都迫不及待了!

】来,想造云房子的一起站起来告诉我!

{齐读}

二、感悟美读,拓展延伸

(一)学习第二节

1.小鸟们唱着动听的歌开始行动了。

——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课本P133,读读第二小节,看看它们造了哪些云房子?

画出相关句子,然后读一读。

【课件】(学程单)

2.★小鸟们都造了怎样的云房子?

(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说。

(出示句子)

3.这里有几句话?

4.第一句话写了几种云房子?

【相机点出有的。

有的。

】谁来读一读?

哦,原来这里用“有的……有的……”叙述了2种云房子的样子。

5.第二句话又写了几种云房子?

谁来读?

这里用的是什么关联词?

【相机点出有。

有。

也有。

对,这里用“有。

有。

也有。

”叙述了3种云房子的样子。

6.这么多漂亮可爱的云房子,你最喜欢哪幢?

自己读读,读出你的喜爱。

①“有很高的大楼房”。

【突出“很高”】{老师听出来了,这楼房真高啊!

/你的云房子是摩天大楼。

}【指名2个】{齐读}

②“有很宽的大礼堂”{突出“很宽”}知道礼堂派什么用吗?

【可以让学生说】可以让很多很多人一起开会,举行典礼的地方,像学校的报告厅,再气派一点有北京的人民大会堂。

【课件】{这礼堂真宽真大,可以让很多人在里面开会呢!

/你的礼堂不够宽,只能容下二十几个人开会,/恩,你的礼堂真宽,能容下几千人呢!

这礼堂多气派呀!

}【指名3个,再齐读。

③“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突出“傻傻地横着”。

}

为什么喜欢?

看,这个词用的多好!

把大冬瓜可爱的样子写出来了。

谁再来读好这句话?

(呵,可爱的大冬瓜已经横在老师眼前啦!

④“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突出“美美地”}

为什么喜欢?

花儿美美地开着真漂亮啊!

谁也喜欢的?

你能美美地读好这句吗?

(我已经看到了那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美的云房子。

)(你的笑脸呀就像是花儿一样美呢!

⑤“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老师觉得这云房子可真够小的,稍微大一点,胖一点的麻雀都住不进去。

}【指名2个】{你的云房子比他的还小呢}

7.师:

欣赏了这些云房子,你觉得这些云房子怎么样?

(有趣,美丽,可爱…)这么多有趣、漂亮的云房子,你能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吗?

(出示)

自己读一读,加上动作会更好哦!

指名表演读。

8.这么漂亮的云房子你们都记到心里去了吗?

尝试背诵。

(出现提示)

看屏幕,一起来试试。

10.小鸟们造了好多云房子,想不想也加入它们?

来,伸出小手:

捧一团白云铺地板,四周建起厚厚的墙,开个小门开扇窗,屋顶盖好真漂亮!

(师示范造房子)

够不着房顶吗?

别着急,可以跳起来!

你的云房子漂亮吗?

再来一幢怎么样?

自己设计自己造。

师:

造好了吗?

累了吧?

坐下来休息一下。

刚才你们造的云房子都是什么样的?

请你介绍一下?

生:

我的云房子真漂亮,它像一个大蘑菇。

……

(你不仅盖得好,说得也好;你的云房子很有创意!

)(5-6人)

11.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看吗?

(出示:

我们的云房子真漂亮啊!

它们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指名说。

12.小朋友们真是智慧无穷,设计出的房子各种各样。

真是千姿百态呀!

【板书:

千姿百态】(来,跟着我一起写。

(二)学习第三、四节,体会“开心”

1.小鸟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云房子,开心极了!

他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里飞过去,开开心心串门呢!

(听——【课件】叽叽喳喳叽叽喳,它们在说什么呢?

2.是呀,小鸟们可开心了!

来,捧起书,咱们一起读读三四自然段,感受他们快乐的心情吧!

(三)学习第五、六小节

①小鸟们正高兴呢,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做吹风状)

②出示:

咦?

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

云房子哪儿去啦?

指导读句子,注意读出奇怪、惊讶的语气。

(听出来了,你心中有大大的疑惑。

)谁也能读出小鸟奇怪的心情?

指名读这段话。

【1个】重点指导:

“咦”“云房子哪儿去啦?

”【学生齐读】

③云房子哪儿去啦?

小朋友,你知道吗?

请你来告诉小鸟吧。

(云房子被风伯伯吹散了。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云房子没有了,此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儿呢?

请小朋友读读最后一小节,想象一下。

(2)你觉得此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儿的?

像什么?

(看图)

(蔚蓝蔚蓝的,像镜子一样明净;)

老师想送一个词语给大家:

碧空如洗(板书:

伸出手,一起写)

什么意思?

(3)是呀,此时的天空水汪汪的,像洗过一样干净,十分美丽。

你们喜欢吗?

谁来读读。

(出示句子,朗读。

三、总结课文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

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碧空如洗。

再加上小鸟欢快的叫声,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小朋友们,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多去观察,大自然还有很多美好的现象等着你去发现呢!

四、学生字

这节课,我们还要写好看两个字。

出示洗、净

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

1.先来看洗。

左边是一个?

(三点水)【说位置,上点左上格,中点偏左,下提占左下格】再看右边先。

2.再看净。

不同的是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两点水,洗我们要用水洗,所以要用到三点水,而东西被洗干净了,把中间的污渍一点擦掉了所以净是两点水的。

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都是和水有关的生字,可他们一个是三点水,一个两点水。

你们可别弄错了。

17《灯笼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书写和应用课后要求写的生字和词语。

3.认识灯笼果植物,了解生长特征。

4.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书写和应用课后要求写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陈老师给咱们二1班的小朋友上课大家高兴吗?

(生:

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所以陈老师从我的家乡带来了礼物,装在这个锦囊袋子里,想要吗?

(老师伸进袋子里拿礼物)哎呀,袋子破了,看来礼物都丢光了,遗憾吗?

(生:

真遗憾)

2.但我这个袋子是有魔法的,只要所有的同学眼睛都仔细地盯着我,看着我,我这个锦囊袋里的礼物就会变出来。

3.我知道为什么会丢的,是拉链没有拉好,现在我拉拉好。

我需要大家一起来帮我使劲,要干什么,眼睛看着我,念咒语,深吸一口气。

老师从袋子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奖给坐得端正的小朋友,问想不想要。

(生:

想)到底想不想要?

大声点(生大声地说:

想要)

4.方法会了吗?

怎么有魔法?

(生:

深吸一口气,盯着老师)对了,要有魔法就要大家都盯着我,一个人不看都不行的。

5.你已经知道魔法了,你来试一试,这可是我不告诉别人的秘密。

看看有没有,大家觉得有没有?

(有)噔,变出来了,这个我就奖给会魔法的小朋友,藏在口袋里。

5、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变?

(生:

想)待会儿我们上课的时候再变,但你们一定要牢记一点,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我们的魔力才会越来越厉害。

我相信今天会变出好多好多东西来,好不好?

下面我们就上课。

一、导入

1.看我又要变了,没有变出来?

是不是有一个人没有仔细看。

老师又变了,看变出什么来了?

出示灯笼果的图片(出示:

灯笼果)

2.指名读灯笼果,“笼”在这里读轻声,谁再来喊喊来它的名字,一起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灯笼果有关的课文,下面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灯笼果的什么?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读。

出示自读要求:

(1)标出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灯笼果的什么?

都读完了,二1班的小朋友的习惯真好,读得快的同学在耐心地等,读得慢的也能坚持到最后。

2.交流:

课文写了灯笼果的什么?

生1:

课文写了灯笼果的样子。

生2:

课文写了灯笼果的颜色。

生3:

课文写了灯笼果的味道。

三、扫除文字障碍

小朋友你们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么多的信息,多么了不起,这些词语也难不倒你。

1.出示第一行词语:

纱衣外壳棱角

(1)指2名读。

(2)教师评价1、:

你读得字正腔圆,不错。

(3)教师评价2:

特别是“纱衣”“纱”注意了翘舌音,“棱角”的“棱”注意了后鼻音。

2.出示第二行词语:

晶莹透明玛瑙

请三个同学读。

注意:

第一个词语都是后鼻音。

大家见过玛瑙吗?

没有见过,那我们就要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玛瑙”图,这就是玛瑙,因为他晶莹透亮,所以人们经常把他制作成首饰品,多美呀!

一起读读这个词语:

玛瑙

美美地读读第二行。

3.出示第三行词语:

这一行谁来读:

苹果味儿鸭梨味儿葡萄味儿

第三行的词语都是(儿化音),读的时候舌头更卷些,谁来试试。

加上节奏更好听了。

教师示范,学生齐读。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1.你们读的声音真好听,把灯笼果都引来了,看长什么样?

生1:

金黄色

这是灯笼果的什么?

生:

颜色

生2:

它还穿着一件纱衣。

教师板书:

纱衣会学习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写的。

见过纱衣吗(生;没有)展示图片:

看姐姐穿着纱衣,那灯笼果的纱衣是什么样的?

谁来读这句话?

(声音真响亮。

2.听了2位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纱衣是(软的),而且还有几个(棱角),你们能从图上找到它的棱角?

请2位同学上来指。

看来同学们对棱角真的不太了解,请大家睁大眼看图,这就是灯笼果的棱角,灯笼果就藏在棱角后面和我们捉迷藏呢。

齐读一、二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的余下自然段

1.灯笼果它躲,我就去找。

我是怎么找的呢?

谁来读,请一个同学读。

2.其他他读得都很好,就一个“剥开”读”bao”要注意了,请这位同学读。

教师评价:

你看你自己会纠正了错误,了不起。

3.再请一个同学读。

我是怎样去找灯笼果的?

指名说。

4.怎么剥?

做做动作。

手举高,最后剥开成了这个样,谁能加上动作来读?

有点难度,谁能挑战。

大家学着他的样子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真棒。

5.原来我是这样找到灯笼果的,我剥开纱衣,什么露出来?

一起告诉我。

生:

果实

6.“实”是一个生字,上下结构,宝盖头,小手准备好了吗?

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说:

实是上下结构,宝盖头,大头大头有礼貌,总把脚儿往回收。

记住了吗?

我们一起来书空。

有没有把脚收回去了?

齐读:

果实。

剥开纱衣就能看到果实。

看看果实是什么样?

自己读。

谁发现果实里有什么?

交流:

生说:

有“籽儿”,儿化音,指名读,速度快一点。

什么样的籽儿?

“儿”读得轻快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读。

7.问题来了,我们怎么会看到了这细碎的籽儿?

生:

因为皮是透明的。

为什么皮是透明的?

再到这句话里去找找。

生:

因为它特别薄,所以我们看见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所以看上去是那么圆,那么亮。

请两位同学读。

灯笼果的果实像珍珠,像玛瑙,又那么圆,那么亮,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晶莹透亮”。

一起读这个词

8.学习生字“晶”

(1)“晶”是这课的生字,看图:

原来“晶”表示闪闪发光的星星,现在变呀变呀,变成现在这个“晶”,放大看看,这个“晶”有三个“日”,那怎么写才好看呢?

谁来做小老师来提醒一下。

(2)生:

上面的日宽,下面的日窄。

上面的日宽吗?

有人有不同意见?

你注意了它上下的位置,看看位置怎么摆?

生:

上窄下宽,怎么宽了?

下边两个日,一个日在竖中线的左边,一个在竖中线的右边,还有一个日在横中线上面,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发现了日的不同位置。

还有什么提醒?

老师提醒下边两个日,看谁火眼金睛。

教师小结:

左边“日”小,右边“日”大,上要居中,左上偏小,右下偏大。

(3)教师示范:

边写边说:

第一个“日”要居中,左上稍小,右下稍大,最后“晶”成一个三角形。

这叫品字形结构。

(4)同学们拿出写字纸,描一个写一个。

(有些同学的写字姿势真端正,这样写出来的字真肯定特别好看。

)写完坐端正,写时尽量不用橡皮。

(5)展示一个同学的作品:

看这个同学在写“晶”时有没有做到我们说得几点。

“上要居中”有没有做到?

“左上稍小”有没有做到?

“右下稍大”有没有做到?

最后这个“晶”有没有写成一个三角形呢?

这个同学都做到这四点了,那得四颗星。

老师给这位同学的建议就是可以把下面两个“日”移下一点。

(4)现在请同桌互相打打五角星。

提提意见。

(5)评完还给同桌,再写一个“晶”,相信这次你写得更好。

这次最少给自己打四颗星,自己看看有进步了没有。

有人已经给自己打上了四颗星了,请同学们轻轻地把笔放下。

这个“晶”我们会写了吗?

我们以后用这个方法来写写,让你的同桌和你一起提高,好不好?

(6)齐读:

一起读这句话。

9.滚圆晶莹的果实看得我忍不住咬一口,赶快读一读,看看它是什么味道?

大家都知道的味道,一种是?

一种是?

还有?

一个灯笼果既然有这么多的味道,

10.学习生字“味”

(1)“味”也是一个生字,仔细瞧瞧,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

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未”

怎么记“未”?

生:

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们现在才十岁不到,我们活到七、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未来的日子太长太长了,所以第二横要长。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

写“味”时口写在左上格。

(2)教师范写:

“口”写在左上,不能太大,太大了“未”没有地方写了。

(3)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口”的位置,“未”的二横的长短。

(4)这课还有好几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同学们自己去研究研究,好不好?

轻轻地放下笔。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习了灯笼果,知道了灯笼果穿着一件(纱衣),还知道它的果实(滚圆滚圆),还知道它(晶莹透亮),

知道它的味道很好。

2.可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么说:

教师范读最后一个小节: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课后在自己的练字纸上再好好地这3个学过的字。

2.想一想:

为什么灯笼果属于秋天,属于田野?

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奇迹还要见证一下吗?

我相信变出来的肯定让你意想不到。

深吸一口气,请2位同学摸。

那上完这节课怎么才使自己有魔法?

生:

念咒语,深吸一口气。

老师觉得上课认真听,这样才使你的魔法越来越厉害。

18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德: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需、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17登鹳雀楼

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àn。

3、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预学自问

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范读

三、理解诗句

1、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挂图。

设置情境:

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

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

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

(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

景(看)]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

欲:

想要。

穷:

穷尽。

千里目:

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

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

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

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

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五、应用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反馈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

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情境激需

1、出示生字。

楼依尽入欲穷

指明读上面的字。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1、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描红。

三、预学自问

1、读一读,再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应用

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4)再登上一层楼。

18《鹿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

语文3、课时:

1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诗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意思。

(3)、准备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古诗《鹿柴》

教养方面:

1、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

2、会写4个字。

3、初步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鹿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首古诗,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个别词语古今的不同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体会这首诗的意境。

教学之前用XX在网上搜索了《鹿柴》这首诗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教案作参考,对诗中的“柴”与“景”进行了正音,并知道了王维的诗竟是这样的富有深意。

是一首情、景、画高度融合的佳作。

我想:

只有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诗句,才能看到诗作后面那幅别致的画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层次领会这首诗。

四、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篇诗作,短短二十字便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幽暗静谧的山林。

要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发挥想象,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

因此,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唯有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齐读,师生合作读,赛读、默读等,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

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信学生一定能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而教学难点的突破,我准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先自己品味,再进行诗文意境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山林之美与幽静,更深层的去领会与体味。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古诗,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练的语言,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我们每个人都会吟诵很多,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几首呢?

谁再能展示几首关于王维的诗呢?

2、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鹿柴》,教师板书课题。

指出“寨”在本课中读“zhài”与“寨”相通,鹿柴是一个地名,并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让学生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板书全诗。

3、指名朗读。

4、学习生字“但、返、景、复”

(三)、指导朗读,理解每名诗的意思。

1、指导朗读古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齐读古诗的第一、二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但——只闻——听

如孟浩然《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就是听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空山里见不到人的踪影,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3、齐读古诗三、四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景:

夕阳返照的光。

景,通“影”。

(3)理解诗句的意思。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青的苔径上。

4、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教师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却看不见人,只有夕阳的阳光透射过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径上。

(3)从这首诗中你能了解到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1、自我轻声吟诵,体味诗的意境。

2、借助影像视频进一步的去体会。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给这首诗再配一幅画。

(六)、拓展

本诗出自王维晚年所著的《辋川集》,《辋川集》共有诗二十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欣赏一下其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与特点。

附教学板书: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六、教学反思

《鹿柴》这首诗是一首景美情真的诗篇佳作。

通过诗人对幽静山林的描绘,再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十分亲近,融为一体的感觉。

学习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之美,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