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1494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 青蛙写诗.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7青蛙写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7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会认“写、诗”等11个字,会写“下、个”等4个字,认识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2.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写、诗”等11个字,会写“下、个”等4个字,认识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漂亮的图片(课件出示2)(播放课件)认真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反馈示例:

我看到了池塘里面有荷花,还有荷叶,还有小蝌蚪在水里游。

看到从水里蹦出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嘴还一动一动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滴答滴答地落下来。

教师描述: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是啊,下雨了,雨点儿淅啦啦,淅啦啦!

雨丝细细的,凉凉的。

小青蛙最高兴了,一高兴,它就要唱歌作诗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师:

(指着“写”和“诗”)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一起读。

(师写拼音。

)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说说怎样认识这两个字的。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

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设计意图: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

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

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写、诗、雨、下”6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认读“点、要、写、诗、雨、下”6个生字。

(出示课件3)

diǎnyàoxiěshīyǔxià

点要写诗雨下

注意读准翘舌音“诗”,前鼻音“点”,三拼音节“写、下”。

去掉拼音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横四点)。

“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识记“写”,认识新偏旁“冖”(秃宝盖),注意与“宀”(宝盖)区别开来。

(5)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加一加“西+女”)。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雨”“诗”“下”,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

(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

可以通过组词识记“雨、诗、下”:

“下雨、写诗”。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个”。

(1)导学:

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

都有谁来帮忙了?

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课件出示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

在这一部分中藏着7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

你能正确认读它们吗?

(课件出示5)

ɡuòɡěidānɡchuànmenyǐɡè

过给当串们以个

随文读字,注意读准:

翘舌音“串”,三拼音节“过”,前鼻音“们”,后鼻音“当”。

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过”辶+寸=过。

组词:

过去 过来 过年

【设计意图:

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

 

“给”纟+合=给。

组词:

送给 给你

“当”⺌+彐=当。

这是一个多音字。

(6)导学:

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预设:

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出示6)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

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

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

(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

门外有人——们。

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

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

这些都叫标点符号。

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

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

(?

;!

)(课件出示7)(课件播放:

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

(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

其他同学要思考:

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

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

(先自由练读,再齐读。

四、学习写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9)

【设计意图:

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

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下个雨们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边讲解:

左窄右宽。

点的起笔要略低于撇,第四画的竖收笔要略高于第二画的竖。

第四画的竖靠近竖中线。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个”。

(1)引导学生观察“下、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讲解:

“下”横要长,竖写在竖中线上,点从竖的中上部起笔。

“个”撇捺要舒展;竖写在竖中线,对准撇与捺的交叉点起笔,但不能碰到。

3.指导书写“雨”字。

(1)引导学生观察“雨”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雨”字是第四画的竖写在竖中线上,要为中间的四点留出足够的空间;四点要分布均匀。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提醒书写姿势:

三个“一”。

4.引导欣赏:

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5.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拼一拼,写一写。

xiàyǔwǒmen

了,跑着往家里赶。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点()要()写()

3.选字组词。

①可②写③诗

古()①()以()字()歌

参考答案:

1.下雨我们

2.灬覀冖

3.③①②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11)(课件演示:

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12)课件出示字词:

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标点符号在文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标标点符号的兴趣。

 

二、对比朗读,体会写诗

1.教师引导:

青蛙写的诗什么样呢?

想看吗?

(课件出示13)(出示课件: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一读:

谁愿意把青蛙写的诗读给大家听?

说说读后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我有点上不来气。

这诗怎么就一个字呢?

3.教师引导:

最初,小青蛙对自己的诗也不满意,幸好,池塘里的好朋友们帮助了它,它的诗就不一样了。

我们快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14)(课件出示完整的第五小节。

指名读,谈感受。

4.教师小结:

是啊,正是有了好朋友的帮助,它才作成了这样美、这样有韵味的小诗。

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15)(点击课件中的青蛙,分组出示:

呱呱)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

青蛙的好朋友都是谁呢?

它们帮了什么忙?

想知道吗?

听老师来读课文。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反馈:

青蛙的好朋友都有谁呢?

(有小蝌蚪,水泡泡,荷叶上的一串水珠。

(二)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

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导学:

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

(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

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导学:

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课件出示16)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

(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

(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

多有趣啊!

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

(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

(课件出示17)出示图片理解词组“一串水珠”。

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

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

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

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4.引读:

是啊!

多有趣的对话呀!

多好的朋友啊!

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

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5.小结:

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

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6.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的背下来。

7.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

多有趣的诗歌呀!

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

(课件出示18)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

(1)导学: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19)(课件出示第5小节内容),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

(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

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

这个字是拟声词。

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

“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

雨天的景色多美呀!

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

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小结。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标点符号和名字连起来。

,。

……

省略号逗号句号

2.给青蛙写的诗加上标点符号。

呱呱呱呱呱呱呱

3.照样子,写模拟声音的词语。

例:

雨点淅沥沥,沙啦啦。

(1)弟弟敲起了大鼓,,。

(2)青蛙唱歌,,。

参考答案:

1.,。

……

省略号逗号句号

2.呱呱,呱呱,呱呱呱……

3.

(1)咚咚咚咚咚咚

(2)呱呱呱呱呱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    逗号         ,

水泡泡   句号         。

水珠   省略号       ……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低段识字教学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能进一步提高识字效果。

始终觉得,生字的识记要和字义的理解联系起来,只有理解了字义,生字才能记得更加牢固,不至于“回生”。

很多生字单个出现时,由于没有具体的语境,语义不甚明确,孩子们对字义理解不清,可能也是导致识记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将生字放入词语中,放入句子中,也无需教师过多解释,孩子读着读着便能理解词义,然后以词带字,建立起语义的联系,有助于孩子提高识记效果。

不足之处: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极富情趣、结构工整、朗朗上口的小诗。

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青蛙、水泡泡、水珠”拟人化,作者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从而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

这样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极富有情趣,很适合孩子们学习语言、认识事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我的家乡美如画

  我的家乡在农村,

  青山绿水好风光。

  禾苗绿油油,

  瓜果遍地香。

  村前鸡鸭闹,

  村后满牛羊。

  村东盖商店,

  村西建工厂。

  人人都说家乡好,

  我的家乡美如画。

风在哪儿

风在哪儿?

风在天上。

你看,它吹着云儿向前跑,像帆船驶在海上。

风在哪儿?

风在柳树上。

你看,它吹着柳条轻轻飘,像孩子们跳着舞蹈。

风在哪儿?

风在水面上。

你看,它吹起粼粼的波浪,水上的浮萍在不停地摇晃。

风在哪儿?

啊!

风在我的手上。

我挥动空气,风就来了。

课后作业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连线。

chuàndānɡɡuò

当串过点诗成

diǎnshīchénɡ

二、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再组词。

雨:

()

们:

()

三、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2)傍晚()小青蛙在池塘里叫个不停()

(3)我要作诗啦()

(4)菜店里有很多菜,白菜、西红柿、韭菜、黄瓜()

四、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参考答案:

一、当——dānɡ串——chuàn过——ɡuò

点——diǎn诗——shī成——chénɡ

二、

雨水

人们

三、

(1)。

(2),。

(3)!

(4)……

四、苹果葫芦山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青蛙写诗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名师教学设计片段

◆理解内容,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

师:

同学们,现在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与同桌交流。

师:

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

我读懂了青蛙写了一首诗。

生2:

我读懂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来帮忙了。

师:

说得真好!

老师这有几张卡片,你会读吗?

(教师出示: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小逗号、小句号、省略号)

(学生齐读卡片。

师:

你能到黑板上来摆一摆这些卡片吗?

(一生到黑板上摆词卡)

师:

为什么这样摆?

(指第一行)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给大家读一读。

(指读)说一说想法。

生:

小蝌蚪游过来说: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因为小蝌蚪和逗号长得像,所以把蝌蚪和逗号放一行。

师:

见过蝌蚪吗?

(出示图片)所以小蝌蚪游过来说——

生:

(齐读)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在刚刚大家读的这段中藏着两个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宝宝,它们是谁?

生:

是“过”和“给”。

师:

你会写这两个字吗?

你能教教不会的小朋友吗?

生1:

我是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过”的,走之旁加上寸就是过。

生2:

“给”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

我还会给它们组词,过(过桥),给(送给)。

师:

再看这一行(指板书),你们为什么把“水泡泡”和“句号”放一起,

生:

因为水泡泡和小句号很像,所以把它俩放一起。

师:

(出示图片)所以,水泡泡说——

生:

(齐读)我要给你当个小句号。

师:

“当”也是今天的生字,它还是一个多音字呢,跟老师一起读一读,dānɡ(当心),dànɡ(当做)。

师:

把“一串水珠”和“省略号”放一起,谁找到答案了?

生: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师:

(课件出示图片)“串”字还有来历呢,(课件演示“串”的字理演变)把东西从中间穿起来就是“串”。

这是一串水珠吗?

(课件演示一颗水珠)

生:

不是,是一颗水珠。

师:

现在呢?

(课件演示一串水珠)

生:

是一串水珠。

师:

很多的水珠连起来才是一串水珠。

师:

看,这又是一串什么?

(课件出示“一串项链”)

生:

一串项链。

师:

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串什么?

生1:

一串肉。

生2:

一串糖葫芦。

生3:

一串葡萄。

师:

现在,看着你们自己摆的板书说说吧,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

(指导用“有……有……还有……”有条理地说话)帮了什么忙?

(生接说)试着背一背。

(生自己练背)和老师一起带着动作背。

(带动作背诵)

赏析:

低年级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这一教学片段中,老师引领学生不仅识字,还了解字理、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使得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老师的引导是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

有识字方法的点拨,有读文方法的引领,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做到了扎扎实实识字,真真切切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