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小学教学管理实施细则.docx
《06小学教学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小学教学管理实施细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小学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宁阳县教育局
关于印发《宁阳县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修订稿)》的通知
各乡镇教办、县直及民办小学: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小学教学工作的实际,县教育局对2008年12月印发的《宁阳县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修订稿)》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
宁阳县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修订稿)
二〇一〇年月日
主题词:
教学工作 小学 评价方案通知
宁阳县教育局办公室2010年月日发
附件:
宁阳县小学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修订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管理,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结合我县小学实际,修订本常规实施细则。
第一章教学管理
一、办学理念
学校要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要有符合本校实际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
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明确的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要在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理念。
二、组织建设
学校(学区)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教科研组织等,并列出组织一览表。
三、制度建设
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本细则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应包括: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各类工作人员、学生、班级、年级组(按级部管理的级部)教研组等方面的考评方案及奖惩办法;常规教学工作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教改实验工作制度;师资培养规划;图书室、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及音美体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小学生习惯培养实施细则等。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要明确,考评方案及奖惩办法要科学,对教师评价要全面。
三、计划的制定
1、学校工作计划。
每学期开学前由校长主持制定,计划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安排具体。
该计划要提请全体教师通过。
学校工作计划包括:
办学的指导思想或办学理念,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工作安排(附具体安排表)。
学校的工作安排要体现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2、学校(学区)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业务校长(不设业务校长的学校由教导主任制订)于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完成,计划要依据学校工作计划来制订,经校务委员会讨论、研究,提请全体教师大会通过后下发到每位教师。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包括:
教学工作目标,教学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教学工作安排要用附表说明。
3、教科研工作计划。
教科研工作计划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于每学期开学前由教科室主任制定。
计划要切合实际,内容要充实,要有针对性。
4、教研组计划。
由教研组长于每学期开学后一周内依据学校(学区)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制定。
教研内容要具体,要有研究重点,操作性强。
教研组计划经学校(学区)分管领导审定签字后实施。
四、监控与评价
1、课程开设。
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三级课程,对学校的开课情况以及教师能否按照课程表上课的情况,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对于通过调查了解确实没开设的课程,不再查看教师的备课等资料,相关评价项目记零分。
2、备课。
备课的检查与指导实行乡镇教研室、学校、教研组三级检查责任制。
乡镇教研室每学期普查一次。
学校(学区)每学期分别在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对各级备课进行普查,课时备课要在上课前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审查签字。
检查要看备课的进度,更要看备课的质量,看备课是否符合本《细则》要求。
不管哪一级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反馈到人,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督促、指导教师改进,跟踪落实。
检查要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检查记录要详实,并把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预习。
乡镇教研室、学校在检查备课时要关注教师预习提纲的数量和质量,关注二次备课的实效性;通过查看学生的预习记录、听课、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师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乡镇教研室、学校要把对预习这项工作的检查情况,纳入对学校、教师的评价。
4、上课。
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检查是否按课程表按时上下课,师生能否遵守课堂教学规范;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所有学科、所有年级、所有教师的全面听课,还要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不管哪种形式的听课,听后要马上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然后进行指导和评价,对每节课的评价既要有量化,又要总结优缺点。
5、作业。
各学科作业的设置、设计、质量、批阅、评价等情况由教研组或年级组每两周检查1次,学校(学区)于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3次,乡镇教研室至少检查1次。
检查要实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6、学生素质。
常规教学检查中要把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查看卷面考试考查成绩、现场进行考查、观察课堂内外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征求家长意见、统计学生获奖情况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
7、教科研活动。
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情况要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方面,学校领导要深入到研究活动中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要认真检查教研组和课题实验小组开展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要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教科研成果,从实效性上进行评价。
第二章教学研究
一、组织、制度建设
建立教科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科室和教研组的作用。
二、业务理论学习
学校要加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特别要重视课程标准的学习。
每学期要组织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
领导干部要掌握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任课教师要精通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研究课活动
坚持以课例为载体的集体备课制度,通过“备课——说课——上课——测评——评课——反思”等系列活动,切实深化教材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示范课和专题研讨活动
结合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人人上一堂优质课”活动。
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上一级课堂教学评比。
五、网上教研
每位教师会在网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并把有价值的案例、论文、随笔、反思、课题研究成果等文章在校园网、镇教研中心网及上一级网络上交流,拓宽教师之间的互动空间,实现教研资源共享。
六、总结反思
每学期认真反思,总结教学工作的成败,提出整改措施,学期末形成反思论文或教学叙事。
七、校本教研
学校要重视校本培训,重视校本教研引领力量的培养。
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参与各种研讨活动,定期上展示课,承担本校的校本培训任务。
镇教研室也要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推出典型,培养名师。
八、教师基本功训练
学校要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
长年坚持人人大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科水平。
九、教育科研
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研究即过程、解决即成果”的意识,要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做到研究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定期上好实验课,搞好案例分析。
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论证会和总结会。
第三章教学工作
一、任课
学校要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学校领导要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任课。
二、备课
1、备课的类型。
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两种类型。
2、两级备课内容及要求。
(1)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即学科教学计划,在开学前由任课教师制定。
同年级多个班可制订一份学科教学计划。
内容及要求:
①教材分析。
了解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认识全套教材的特点,掌握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搞好单元教材分析等,还要清楚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②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本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③教学进度表。
(2)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设计,由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完成,并且由教研组长签字后执行。
教师进行备课时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要大量查阅和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备课的信息量;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特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构建知识系统;要针对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有预习提纲;要有限时作业的设计等。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
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成功之处及由此受到的启发,不足之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今后教学中将采取的措施等。
教学反思每单元必须记,对于每课时,只求有感而发,不求课课记。
(各科课时备课具体要求见附件1)
三、预习
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且不断提醒督促、鼓励学生认真预习;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预习检查,教师要进行普查或抽查,及时记录、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为二次备课提供依据。
四、上课
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准备,除了进行二次备课外,还要准备好教具、挂图、实物、实验器材、实验用品、文字资料、音像资料、课件等。
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上课要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语速适当,板书规范,演示正确,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要忠于职守,不得随意离开课堂,不得在课堂上接打电话、抽烟、干私活和阅读与教学无关的书籍,不得坐着上课。
教师语言要文明,衣着要整洁。
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分类指导,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三个维度上都有所获。
五、作业
要发挥作业诊断教学效果、巩固落实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作业设置要齐全,内容要全面,包括知识、能力、思维训练和综合运用等方面,同时,又要适当进行拓展,设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题型要灵活,题量要适中。
作业要以限时性为主,限制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
不论什么作业,教师都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认真分析作业环节存在的问题,诊断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减少学生知识缺陷的积累。
(各科作业的具体要求及考查要求见附件2)
六、特长培养
要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
学校要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和训练队,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扎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特长。
要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由学校统一成立兴趣小组或训练队。
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或才艺展示活动,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
七、良好习惯培养
学校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把主体体验作为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根本途径,按照把主题转换成任务,把任务规划为活动,把活动内化为体验,把体验沉淀为素质,把素质转化为能力这一思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习惯。
八、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要明确专人管理。
管理人员要端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既要管好,更要用好。
充分发挥教学器材和图书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器材、图书、设施、设备的功能。
九、教务档案
1、学校要随时做好各种教学管理资料的收集,及时整理,分类装订归档。
2、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及时记录教师的业务发展情况。
第四章教学质量(评价)
一、评价内容、方式
进行学科质量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可采取卷面考试与现场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考查的内容应遵循课程标准,依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