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0838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辟鸿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开辟鸿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开辟鸿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开辟鸿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开辟鸿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辟鸿蒙.docx

《开辟鸿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辟鸿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辟鸿蒙.docx

开辟鸿蒙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二)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经与美学圣经,也是中西交流的对话窗口与对话平台。

那么,它的贡献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还用我前面的说法,“百上加斤易,千上加两难”,《红楼梦》在中国美学的“千斤”之上所加的“一两”是什么呢?

在第二讲《失爱者的哭泣》中,我已经讲了《红楼梦》之前的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的时代和中国文学的时代可以分成前《红楼梦》的时代、《红楼梦》的时代以及后《红楼梦》的时代。

而在前《红楼梦》的时代,中国的美学无疑有着自己的辉煌,但是却又有着致命的缺憾,这就是信仰的维度、爱的维度的匮乏。

简单地说,就是失爱!

因此,中国美学也始终期待着加上一个新的因素。

或者说,它始终期待着自己能进入一个新的生长点,这就是对于爱的呼唤。

那么,是谁把这个“一两”给加了上去呢?

曹雪芹。

《红楼梦》出现以后为什么一下子就成为中国的千古第一?

就是因为它给中国美学加上了这个东西。

看看《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在《红楼梦》的开篇,曹雪芹就开始不断地提醒我们注意他的这一重大发现了。

例如那个女娲补天的故事。

借助这个故事,曹雪芹一开始就重新追溯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从《山海经》开始而后来被拦腰截断了的历史,一个是从《诗经》开始到四大奇书的历史。

从《诗经》到四大奇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有缘有故”的“失爱”的美学史,而“无缘无故”的“爱”的美学史从哪儿开始呢?

《山海经》,我们可以看到,在《山海经》里,都是一些为人生的困惑,为生命的有限而和天地自然去进行不懈的抗争的人。

你找不到具体的生存理由,比如说精卫填海,他有什么具体的缘和故呢?

没有。

就是因为生命被无端地消灭了,而这种无端地消灭,激发起来的是人之为人的更加猛烈、更加强烈的反抗。

可惜的是,这个传统后来被拦腰截断了。

令人欣喜的是,曹雪芹跨越千年,再次与之对接和对话。

我们看到,他故意地从“大荒”、“无稽”的世界开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始,他是回到了二十四史之前的文明史,回到了“无缘无故”的文明史。

然后他给自己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给我一次再造中华民族的文明的机会,我要为这个文明加上什么?

”曹雪芹的回答和中国历朝历代的圣贤都不一样。

他说;我要为它加上“情”。

这就是曹雪芹的过人之处。

换一个作家,他肯定会想,那我就接着《诗经》讲吧,可曹雪芹他接的是《山海经》。

《山海经》以后所有的历史他都不接,他就直接接《山海经》。

而且,他要为中华民族“补情”。

《红楼梦》里不是有一个故事吗?

说的是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天都没有补好。

可是偏偏有一块石头却谁都不肯用,被“弃在此山青梗峰下”。

必须强调,其实这块石头上赫然刻着一个无形的大字,那就是“情”。

曹雪芹说,那三万六千五百块块石头,实际都是废品。

都是没有用的石头,只有这块石头,才最有用。

这意味着:

儒释道的努力,李白杜甫的努力,苏轼辛弃疾的努力,加上所有帝王将相的努力,就相当于那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的努力,一年365天,365的百倍,就是三万六千五百,这代表了花费的时间之长,起码是从《诗经》开始到四大奇书吧,但是这一切都很不够,因为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做。

这个事情是从曹雪芹开始的。

他说,我们要为中国文化加上“情”,要为无情之天“补情”,并且,用“情性”来重新设定人性(脂砚斋说:

《红楼梦》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

其实,这意味着曹雪芹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在人与灵魂的维度层面的匮乏。

因为要涉及人与灵魂的维度就必然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情。

所以,《红楼梦》里面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词就叫: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他要追问的就是,如果我们的历史再一次回到源头,那么,谁是创造这个世界的动力,谁是创造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要素?

在中国文化里,我们什么问题都问了,就是这个问题没有问。

曹雪芹第一次问了这个问题,结果,他就把中国美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我在第二讲中讲的儒家的“德性”、道家的“天性”、禅宗的“佛性”之后,曹雪芹找到了新的本体存在的根据:

情性。

因此,我才经常说:

《红楼梦》不是爱情故事,而是爱的寓言!

作为爱的寓言,《红楼梦》的发现可以用鲁迅先生概括来说明: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而具体来说,则用两个最简单的概括来说明。

第一个,从使人不成其为人到使人成其为人,第二个,从使美不成其为美,到使美成其为美。

首先,我们来看从使人不成其为人到使人成其为人。

在第二讲《失爱者的哭泣》中我已经讲过,中国美学的第一个缺憾,就是使人不成其为人,而《红楼梦》却开始了使人成其为人的努力。

也因此,《红楼梦》开始从情出发,重新评价过去了的中华文明史,而且重新展望未来。

这应该说是曹雪芹最重要的贡献。

对于曹雪芹的这一点贡献,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个方面,是《红楼梦》从“情性”这样一个新的人性根据出发,颠覆了全部历史。

暴力、道德的历史,第一次被情性的历史所取代。

那么,暴力、道德的历史是什么历史呢?

是帝王将相的历史。

是中国的二十四史。

也就是我们用所谓“汗青”所写的历史,所谓“重于泰山”的历史。

在这个历史背后,是两个评价标准:

或者是谁的拳头大,或者是谁的道德高。

所以说它是道德和暴力的历史,其实,用我的话说,就是铁与火的历史,但是人类历史是不是就是铁与火的历史呢?

肯定不是。

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与泪的历史。

在铁与火的背后,更深刻的东西是血与泪。

例如长城,秦始皇歌颂长城,就是从铁与火的角度出发的,因为正是长城使他能够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但是孟姜女就不同了,她是从血与泪的角度评价长城的,这是一个非常纯正的情的态度。

而从情的角度来评价历史,她就不会看谁得到了政权,谁没得到政权,谁打下了江山,谁没打下江山,谁当了皇帝,谁没当上皇帝,她就永远不从这个尺度评价长城。

她从什么尺度评价呢?

呵护了人的尊严还是践踏了人的尊严!

而《红楼梦》第一次明确告诉我们的新的美学观,也正是这样的从血与泪的角度评价世界的美学观。

中国的二十四史,无非就是二十四姓、二十四个家族的成功史,以及无数无数个家族的被屠杀史。

我们长期以来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只有从曹雪芹开始,他才让我们透过屠杀和被屠杀看到了血与泪,看到了真正的历史。

比如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经常讲色和空的对比,为什么要讲色和空的对比呢?

其实他讲的色和空就是我在第一讲《为爱作证——从信仰维度看美学的终极关怀》中讲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很多人他只从“统一还是分裂”、“吃得饱穿得暖”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的进步和落后,而曹雪芹说,更为重要的是要看这个社会是否有爱,是否呵护人的尊严,是否尊重人权,是否平等自由。

所以,曹雪芹用“色”和“空”把这两者做了区别,他说,那个历朝历代的人重视的都是“色”:

物色、财色、气色、女色等等,但是很少有人注意色背后的“空”。

“空”是什么呢?

就是美学问题啊。

在《红楼梦》里宝玉看了两天《庄子》,然后写了两句感想: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说,写得不好。

黛玉说,什么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呢?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看起来他们是讨论读《庄子》、读禅宗的读书体会,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从什么眼光出发来看人类社会。

从什么眼光出发呢?

刚才我说了,那就是从《山海经》出发的的眼光。

那就叫“大荒无稽”,所谓“大荒山”,“无稽崖”。

也就是说,从“情”的眼光来看社会,从“空”的眼光来看社会,而不是从“色”的眼光看社会,不是从“成功”或者“失败”的眼光看社会。

这种“无立足境”的眼光,是一种非常深刻的眼光。

恰恰就是因为从这样的眼光出发,曹雪芹发现了我们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他从《红楼梦》一开始就带着我们讨论“何处是故乡”的问题,讨论了故乡问题以后,又来讨论世界、历史和人。

在这首诗里,曹雪芹把他的感想说得很明确。

他说,如果我们只是从铁与火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我们看到的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回头想想,二十四史不都是在为那二十四个家族“作嫁衣裳”吗?

所以《红楼梦》的这种眼光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就是因为这种眼光的出现,我们才可以重新定义世界,重新定义历史,重新定义人本身。

所以,《红楼梦》的情的觉醒,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人性的觉醒。

下面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一个是“还泪故事”。

“还泪故事”是写宝玉跟黛玉的故事。

从表面上看,讲的是一个神仙下凡的故事,黛玉在天上,是一棵草,宝玉天天去浇水灌溉她,黛玉非常感动,说将来我到了人间,一定要还他的人情。

所以到了人间,黛玉就用眼泪来回报宝玉。

看看《红楼梦》,我们会发现,林黛玉竟然是用眼泪来衡量她的生命质量的。

她的身体不好的时候,眼泪就少;她的生命快结束了,她也说:

奇怪,我的眼泪怎么没有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显然,她是用爱来衡量她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啊。

有爱就有世界,没有爱就没有世界。

只有在以“情”(不是以知识、道德)来洗涤了灵魂的污垢之后,才有可能塑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灵魂——自由的灵魂。

所以“还泪故事”的秘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必须用爱的泪水来浸泡。

只有用爱的泪水来重新浸泡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民族作为一块顽石才能被磨洗为玉,否则,宝玉就是贾琏、就是薛蟠,顶多也就是个贾政,但绝不可能成为“宝玉”。

因为他没有经过爱的泪水的浸泡。

贾琏、贾政、薛蟠这三种人,都是传统文化所能够造就出来的,在没有爱的泪水的浸泡之下,我们可以造出的就是这三种男人。

但是我们永远造就不出来贾宝玉。

贾宝玉的出现就是因为爱的出现。

显然,在这里曹雪芹发现了一个很深刻的秘密,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就像一块顽石。

这块顽石怎么才能磨洗成玉?

我们用儒家文化试过,我们用道家文化试过,我们用禅宗的文化试过,我们用暴力的方法试过,我们用道德的方法也试过,但是,历史给了我们唯一的答案:

只有眼泪,才能把它清洗成“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让这个民族的心灵开始变得柔软,开始变得有人性的尊严。

怎么才能变得柔软和有人性的尊严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爱来浸泡它。

这就是眼泪的比喻。

泪是水中至尊,相当于爱是人生的至尊,这就是还泪故事的真实含义。

其次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是指的什么呢?

金玉良缘是指的婚姻,木石前盟是指的什么呢?

爱情。

这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爱情的第一次的觉醒。

我们总以为,《红楼梦》是写三角恋爱,其实,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并不关注宝钗跟黛玉之间谁胜谁败,在他的眼睛里,宝钗跟黛玉都是很不错的女孩儿,他关心的是,在他们背后所代表的两种交流方式。

一种交流方式是《红楼梦》之前的交流方式,用“门当户对”,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判断彼此的关系。

什么算正常,什么算有道德?

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就是有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

你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有感情,也是不道德的。

而且,像《红灯记》里一样,要靠密电码、对暗号来接头:

“哎,我有金锁,你有没有什么什么石头跟我配啊?

”“我有学问,你有没有美貌啊?

”“我有一个有钱的老爸,你有没有一个有权的老妈啊?

”总之,只有合理(礼)才能合情。

而曹雪芹提出我们应该重新判断道德和不道德。

有爱的生活才值得一过,这就是他所说的“木石前盟”。

他写宝玉跟黛玉,其实就是写有感情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否则,即使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同样不值得一过。

因此,只有合情才能合理(礼)。

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由于是直接从灵魂开始,那么对于一切的拒绝,就成为了《红楼梦》的根本特征。

看《红楼梦》你可以发现,它拒绝读书,拒绝上进,拒绝当官,拒绝社会,拒绝被传统肯定的所有的东西,总之对一切说“不”。

《红楼梦》借元春之口贬斥皇帝的住所是“不得见人的去处”,现在哪个作家敢写某某领导机关是“不得见人的去处”吗?

不敢写吧?

《红楼梦》又称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汉和唐是“脏唐臭汉”,确实很有眼光啊。

北静王送给宝玉的纪念品,黛玉拿来一扔:

“什么臭男人用过的东西,我不要!

”现在哪个领导送给你一个东西,你敢说这句话吗?

你肯定不会说吧?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红楼梦》说中国男人没有好的(其实是说中国文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因此,中国的女性不嫁人还挺好,一旦嫁了人就统统变成了“死鱼眼睛”。

意思是说,只要进入中国文化这个大染缸,就肯定会被污染。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这些话都是前所未闻的啊,就是因为他的评价标准变了。

从铁与火的角度,从二十四史的角度,从暴力的角度,从道德的角度,男人就该这样生活,人就该这样生活,但是从血与泪的角度,从爱的角度,男人就不应该这样生活,人也就不该这样生活,所以宝玉他开始拒绝这种生活方式。

从二十四史的角度,从暴力的角度,从道德的角度,男性逐渐地变成了雄性,而从宝玉又开始把自己设法提升为男性,这个提升的过程自然肯定是一个和传统的一切观念完全断裂的过程。

曹雪芹对于传统的批判,最典型的是两个。

一个是《好了歌》,还有一个就是风月宝鉴。

《好了歌》批判了四个东西:

“功名”、“金钱”、“姣妻”、“儿孙”。

这是中国人的四大心理追求。

成名,赚钱,姣妻,后代,孔孟之道讲的“内圣”“外王”,对于个人来说,实际就是这些东西。

而曹雪芹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的,都是不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风月宝鉴也一样,正面是一个美女,背面是一个骷髅,那么,正面和背面是什么关系呢?

是等同的关系。

但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里你往往以为,现实的一切值得我花费一生去追求,实际上追求的结果都是无,曹雪芹告诉我们,在现实社会里所规定的那些东西都是不值得追求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是自己那种美好的生命感觉。

因此要用爱、用情来重新评价自己,定义自己,定义社会,定义历史。

而情的定义的重要性,有两个人从反面给我们做了最最深刻的提示。

这就是贾母跟袭人。

贾母是个最出色的政治家,玩弄政治于牌桌、饭桌之上,杯酒释兵权,软硬兼施,纵横自如。

她尽管平时是最和蔼的老祖宗,碰到一个小道士也要连叹数声“可怜见的”,可是遇到事情时我们就会感受她的动物本性,就会知道她距离人之为人有多远。

在贾赦跟她要鸳鸯的事件中,她丝毫没有想到过要为鸳鸯本人的尊严而抱不平,而是敏感地从中察觉到手下“原来都是哄我的!

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

”“弄开了他,好摆弄我”,“要算计我”,斗争意识何其强啊,冷漠无情已经深入到了骨髓。

袭人因为母亲去世而身有热孝,不便来伺候主子,贾母却说:

“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

”一旦稍微危害到自己,就什么“孝”都不要了,一切都服从于弱肉强食的动物原则了。

至于她把任何不安定的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的政治敏感,就更是炉火纯青了。

例如,她可以允许贾府的男人去偷鸡摸狗,但是却绝对不允许谈恋爱。

就是说,男女之间像动物一样的性接触完全可以,但是像人一样的进行爱的交流却绝对不行,袭人她自己跟宝玉就有不良关系,但是袭人竟然去告晴雯,说晴雯跟宝玉在谈恋爱。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在传统文化里,偷鸡摸狗是正常的,如果是皇帝,就叫“游龙戏凤”、就叫“宠幸”了,还要表扬呢,对不对?

可是,如果有爱就不正常了,如果有爱反而就不道德的了。

“爱”就是中国文化这个千里长堤的“蚁穴”啊。

你看贾琏,他在贾府里折腾来折腾去,却根本没事,贾母还护着他,为什么呢?

偷鸡摸狗,这在雄性是正常的,但是要恋爱,那是男性的事情,当然不能允许啊。

而且,一旦有了爱的诞生,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就要解体啊。

再联想一下,传统美学甚至可以容纳《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含欲的情梦,却不能容纳林黛玉的不含欲的“情情”,对情的重要性就会理解得更为深刻了。

我有时就想,《红楼梦》为中国文化“补情”,真是一等高手,堪称一剑封喉!

第二点,是《红楼梦》从情性这样一个新的人性根据出发,进而颠覆了全部的人性。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事实上是一个使人性越来越丧失人性的文化。

是一个使男性蜕变为雄性,使女性永远是雌性的文化,这样的一种文化,在哪部著作里才看得最清楚呢?

《红楼梦》。

《红楼梦》最深刻的地方就在于:

宝玉的觉醒。

宝玉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男人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不是人。

是什么呢?

是人渣,是废品。

我们看到,宝玉跟鲁迅只差一步。

鲁迅不但认识到我们是人渣和废品,而且认识到了我们还在吃人,曹雪芹还没有认识得那么深刻,但是曹雪芹起码已经很清醒了。

他说,我们在这个文化里陶冶来陶冶去,自以为我们变得很成熟,其实我们变得离人越来越远。

我们是人渣,是废品。

中国文化最大的功劳,就是把我们培养成了人渣、废品。

例如,书中的主子动辄就说“掌嘴”,但是却并非主子动手,而是自己动手。

这个颠倒实在非同小可,是自己打自己。

结果,尊严、人格自然就都荡然无存。

而且,说“掌嘴”而不说“掌脸”,这正说明:

这是一个不要“脸”的文化!

因此,中国文化的全部努力就是要把人变成他所不是,而不是变成他之所是;它一切使人不成其为人的需要都满足,但是就是不满足使人不成其为人所需要的一切。

无论做人、娶妻、学习、交友,都是使你不成为你。

呵护的是不该呵护的东西,褒奖的是不该褒奖的东西,毁灭的是不该毁灭的东西,所以是“假(贾)”家。

我觉得,这是《红楼梦》一个大发现。

这个大发现,我认为在三个人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第一个是贾政。

对于他,由于一些蹩脚美学家的误导,我们都学会了评价说:

“哦,贾政,假正经。

”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先不正经。

其实贾政的缺点不在假正经,他是真正经啊,只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看他,他才成为“假正经”。

他的缺点在于:

不可爱。

可爱与不可爱与好人与坏人的评价标准不同,这是曹雪芹的一大发明。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曾介绍说:

“唯有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钟爱,原要他从科甲出身……”这是在强调贾政是贾家中唯一一个正统的读书人。

确实,贾政是一个中国文化所能够塑造出来的最好的人,他是中国文化里所能塑造出来的最好的父亲和最好的高级干部。

不贪污,不腐败,晚上也不出去唱卡拉OK,什么桑拿什么泡脚之类的就更不去了,下了班儿就回家。

回家以后还抓紧按照“接班人”的要求来教育子女(宝玉不好好学习,他打屁股也是应该的,评论家大做文章,也无太大的必要),这不是一个好领导,好父亲的形象吗?

哪一点儿不好呢?

但是,只有曹雪芹才发现,贾政这个“最好的人”根本就还不是“人”,更谈不上可爱了。

换言之,从合理的角度来评价,贾政是中国最合乎标准的男人,从合情的角度呢,他是中国最不可爱的男人。

所以,文学著作它伟大就伟大在这儿,并不是说,谁一看都知道贾政不是人,恰恰相反,所有的人一看都说贾政是合乎标准的男人,只有文化大师一看才提醒说,他是中国最不可爱的男人。

仔细想想,贾政真是很合乎标准,他甚至也很懂得美学。

在整个贾府的男人中,贾政是唯一能欣赏宝玉的人,可惜道不同,无法与谋啊。

你看一看贾政带着贾宝玉去给大观园题匾的描写,贾政的美学水平,实在是很高的啊,宝玉题的,他有的“笑道”,有的“点头不语”,有的“冷笑”,有的“摇头”,有的“喝道”。

“粗鄙!

”“姑存之。

”“休谬加奖誉,且看转的如何。

”“还不快续,这又有你说嘴的了?

”“这一句不好,已有过了‘口舌香’、‘娇难举’,何必又如此?

这是力量不加,故又弄出这些堆砌货来搪塞。

”“你只顾说那些,这一句底下如何转至武事呢?

若再多说两句,岂不蛇足了?

”“你有多大本领,上头说了一句大开门的散话,如今又要一句连转带煞,岂不心有馀而力不足呢。

”“这又是一段了。

底下怎么样?

”“太多了,底下只怕累赘呢。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否定他呢?

就是因为他虽然有美学修养,但是却没有美学灵魂。

这正是所有中国文人的通病。

在贾政看来,美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够用来吟风弄月。

美学在他那里只是修养而不是一种人性。

这就是贾政,我在第一讲里讲过《安娜•卡列尼娜》里面的卡列宁,其实,卡列宁就是贾政,贾政也就是卡列宁。

而且,更深刻的地方在于,贾母曾介绍过他的过去,说“你别看贾政现在是这个样子,贾政小的时候,比宝玉还淘。

”“比宝玉还淘”,这句话很重要啊。

还有一次,是贾政自己说的:

“我小的时候也喜欢写诗啊,只不过后来长大慢慢觉得没用就把它丢了”。

而现在贾政怎么说呢?

“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

”“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正是一个从宝玉到贾政的人渣化、废品化的过程。

我们看到的是,贾政过去也是一个爱美的人,但是进入了主流文化以后,就被教育成了不爱美的人。

用第十七回贾政自己的话说,是“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了。

”其次,预示着贾宝玉将来很可能也就是那个贾政。

这,就是《红楼梦》的非常深刻的地方。

可是,贾政的内心世界如何呢?

第七十五回写贾政主动请缨,给大家讲了“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笑话:

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

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

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

他老婆正洗脚,说:

“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

”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

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

“你这样轻狂!

”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

“并不是奶奶的脚脏。

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不难看出,被仁义道德“金玉”包裹起来的贾政内心,还仍旧是雄性“败絮”。

第二个是王夫人。

王夫人是我们这个民族所能塑造出来的最好的母亲。

我们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塑造出来比她更好的母亲了。

但是曹雪芹说她不好,那我们就一定要去问,为什么说她不好。

她不好在什么地方呢?

还是不可爱啊。

从曹雪芹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她就不可爱在对美的东西,对有爱的东西毫无兴趣,不可爱在奴性吞噬了女性妻性母性(所以贾政也只好经常在小老婆赵姨娘那里住,所以连贾母都说她是个“木头似的人”),不可爱在虽然是一个合乎封建礼仪的母亲,但却不是一个合乎“人”的要求的女性,不可爱在只呵护了封建的礼仪,却从来从来不呵护人的尊严。

她距离传统道德最近,但是距离美最远,距离爱最远,距离人性的尊严最远,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们贾府买了一个戏班子在贾府里养着,可她一看见戏班子的那些演员就说:

“小妖精”。

再如,王夫人去看演出,却斥之为“装丑弄鬼”。

可见,她对美的东西丝毫没有感觉。

她因为对美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感觉,有美的东西出现,她反而认为是丑的。

对于美的东西毫无感受,却又自以为美,而且自以为在审美,其实是不以丑为丑,也不以美为美。

这就是王夫人身上所发生的人性的裂变。

明明有“私情”的袭人被王夫人亲切称呼为:

“我的儿”,“并没有私情勾引”的晴雯却被“一口死咬定是个狐狸精”。

晴雯之死更典型,她本来不该死,但是为什么会死?

就是因为王夫人迫害。

那么,王夫人为什么要迫害她呢,就是因为晴雯是“水蛇腰,削肩膀”,就是因为晴雯太漂亮了。

那么,为什么对美的东西她反而这么厌恶?

我想起《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个副主教,他爱那个吉卜赛女郎而不得,就干脆迫害之。

可是到最后,有一天晚上他自己也过意不去了。

他想:

“我为什么要害她?

”想了一晚上,到了早上,他认为找到答案了,这个答案就是:

“谁让你这么美丽?

”而鲁迅在《坟•寡妇主义》中也曾经剖析说:

至于因为不得已而过着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有着执拗猜疑阴险的性质者居多。

欧洲中世纪的教士,日本维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内侍),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

别的独身者也一样,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事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看见有些天真欢乐的人,便生恨恶。

尤其是因为压抑性欲之故,所以于别人的性底事件就敏感,多疑;欣羡,因而妒嫉。

其实这也是势所必至的事:

为社会所逼迫,表面上固不能不装作纯洁;但内心却终于逃不掉本能之力的牵掣,不自主地蠢动着缺憾之感的。

王夫人其实也是如此。

她之所以当了贵妇人,就是因为远离了美的东西,因此,对于美的仇视,已经成为一种生命的变态。

日夜念佛与孝道,与她的霸道以及对于美丽女孩(例如晴雯)的仇恨的强烈对比,恰恰说明了她对于真实生命、对于“情性”的冷漠。

而她的迫害晴雯,也并非因为她的坏,而是因为她的真诚。

因为她真诚的在以丑为美,也在真诚地以美为丑,而且在真诚地进行着捍卫“美”与消灭“丑”的神圣职责啊。

显然,这种以美为丑的心态已经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非常典型的心态,但是只有在曹雪芹的笔下才被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最后是宝钗,这个女孩儿,长得最漂亮,才华最高,性格最好,道德最好(在当时的道德标准看,黛玉私下谈恋爱,肯定是不道德的),甚至,公关技巧也最好。

很多人会简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