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100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0597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1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职业卫生1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职业卫生10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职业卫生10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职业卫生10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100题.docx

《职业卫生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100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100题.docx

职业卫生100题

第三篇,2021《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100题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应落实医疗机构日常放射诊疗监管工作。

重点监督检查下列内容()ABCD

A、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实际开展情况

B、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情况

C、放射诊疗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

D、放射诊疗许可和校验情况

 

2.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应当具有()人员ABCD

A、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B、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D、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

 

3. 开展核医学工作的,应当具有()人员ABC

A、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

B、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

C、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

D、重本毕业生

 

4. 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ACD

A、年满18周岁

B、没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C、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D、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5.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按照放射源与源外因素概括为以下哪些()ABCD

A、尽量减少源的强度和照射野面积

B、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

C、空间防护,增大人体与放射源的距离

D、屏蔽防护,利用屏蔽物

 

6. 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ABCD

A、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应满足其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性能专用要求

B、在机房内应具备工作人员在不变换操作位置情况下能成功切换透视和摄影功能的控制键

C、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0cm的装置

D、介入操作中,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曝光剂量记录

 

7. 应用X射线检查应经过哪些正当性判断ABCD

A、执业医师应掌握好适应证,优先选用非X射线的检查方法

B、加强对育龄妇女、孕妇和婴幼儿X射线检查正当性判断

C、严格控制使用剂量较大、风险较高的放射技术、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使用CT进行健康体检

D、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X射线检查

 

8.对突发化学品中毒导致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时,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ACD

A、电击除颤

B、心脏按压

C、畅通气道

D、建立静脉通道

 

9.激光光谱范围广,波长范围为:

()nm≤λ≤1mmA

A、200

B、300

C、400

D、500

 

10. 职业性牙酸蚀病是由什么引起的A

A、酸雾或酸酐

B、有机磷杀虫剂

C、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D、五氯酚

 

11. 紫外辐射(紫外线)会导致什么后果ABCD

A、职业性电光性皮炎

B、职业性白内障

C、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

D、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皮炎

 

12.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哪些症状呢?

ABCD

A、慢性咳嗽

B、咳痰

C、气短或呼吸困难

D、喘息和胸闷

 

13. 致尘肺的粉尘有哪些ABCD

A、矽尘

B、煤尘

C、石墨粉尘

D、石棉粉尘

 

14. 能损害中枢神经的有哪些化学物质E

A、四乙基铅

B、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C、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D、磷化氢

 

15. 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化学物质有哪些()ABC

A、铅、铊、砷

B、正己烷、汽油、二硫化碳

C、丙烯酰胺、环氧乙烷

D、甲烷

 

16. 消化系统中毒的临床表现()D

A、乏力

B、恶心

C、食欲减退

D、全部都是

 

17. 刺激性或有臭味物质有哪些ABCD

A、阿特拉津

B、氨

C、氨基磺酸钠

D、氨基氰

18. 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一般需要至少()minC

A、3-14

B、2-13

C、20-30

D、5-11

 

19.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原则是连续()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大于等于85dB(A)),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C

A、1

B、2

C、3

D、4

 

20.金属烟热呈急性发作,无慢性进展过程和后遗症。

常在接触高浓度金属氧化物烟后()h内骤起头晕、疲倦、乏力、多汗、发热、畏寒、寒颤等症,体温升至()℃以上,血白细胞增多。

C

A、1~2;36

B、3~5;35

C、6~12;37.5

D、12~14;38

 

21.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主要表现为()。

ACD

A、意识障碍

B、眼烧灼感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出血性膀胱炎

 

22.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D

A、看不清

B、呕吐

C、乏力

D、双眼晶状体浑浊

 

23.职业性急性砷化氢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BCD

A、畏寒、发热

B、乏力、头痛

C、头晕、恶心

D、呕吐、腰背酸痛

 

24.职业性急性砷化氢接触反映,脱离接触后观察()h。

C

A、12

B、24

C、48

D、64

 

25.违反《职业病防治法》不会追究的法律责任包括:

()。

B

A、行政责任

B、道德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26.职业接触限值不包括的具体限值:

()。

C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平均浓度

D、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7.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

ABD

A、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C、营销策略

D、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28.可以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场所包括:

①没有明确的慢性效应或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不诱发过敏反应的尘毒作业场物,只要不超标,可以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②噪声强度在80分贝以下的。

按上述规定,下列哪些作业场所员工需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BC

A、甲苯不超标的岗位

B、苯作业岗位

C、三氯乙烯作业岗位

D、生产性噪声为78dB(A)的岗位

 

29.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AB

A、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B、肝、肾损害

C、面部异常

D、黏膜刺激

 

30.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接触反应者一般应观察()天D

A、2-3

B、3-4

C、4-6

D、7-10

 

3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不包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D

A、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

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

C、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

D、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批复资料

 

32.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需要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

ABD

A、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B、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隔离

C、设置为密闭作业车间

D、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3.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以什么损害为主()。

B

A、肝、肾损害

B、急性呼吸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D、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

 

34.短时间内大剂量接触1,2-二氯乙烷,需密切观察()h。

脑水肿需观察()周B

A、58;1

B、72;2

C、86;3

D、98;4

 

35.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以损害什么为主()。

BCD

A、心脏

B、神经

C、消化

D、造血系统

 

36.劳动者在正式上岗前不需要从用人单位获得的资料是:

()。

B

A、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教育和培训资料

B、同工种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C、有毒物品中文说明书

D、有毒物品的标签、标识及有关资料

 

37.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无权享受下列工伤保险待遇:

()。

D

A、医疗费

B、住院伙食补助费

C、康复费

D、精神损害补助费

 

38.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用安排职业病人进行()。

D

A、治疗

B、康复

C、定期检查

D、不定期检查

 

39.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接触到什么引起的()。

ABC

A、四乙基铅

B、乙基液

C、乙基汽油

D、钾乙炳

 

4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D

A、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B、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C、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D、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劳动者本人承担

 

4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它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生产、经营或者进口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C、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应当依法经过资格认定

D、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它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道德责任

 

4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是什么疾病()D

A、呼吸道疾病

B、手关节疾病

C、肝疾病

D、全身性疾病

 

43.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有哪些()。

ABCD

A、痴呆

B、继发性癫痫

C、脑局灶损害

D、脊髓侧索损害

 

44. "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系统

后遗症有哪些()。

"AB

A、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B、视神经萎缩

C、痴呆

D、支气管哮喘

 

45.呼吸系统后遗症有哪些()。

ACD

A、化学性灼伤致气道缩窄

B、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C、肺间质性病变伴肺功能异常或低氧血症

D、支气管哮喘

 

46.职业健康监护没有包括(   )等内容。

B

A、职业健康检查

B、工伤鉴定

C、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47. 下列不是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的是()CD

A、职业病

B、职业禁忌证

C、皮肤病

D、传染病

 

48.女职工能否从事低温作业?

《女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规定,在月经期间和怀孕期间不得从事低温作业。

按照国家低温作业分级(GB/T14440)的规定,工作环境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即属于低温作业。

例如各类冷冻冷藏作业、寒冷季节野外(户外)作业等属于全身性受冷的作业。

低温作业享受劳动保护待遇。

按工作日实际接触低温作业时间4小时,作业环境温度分别为0℃~5℃、0℃~―10℃、-10℃~―15℃、-15℃~―20℃四个档次;将低温作业分为一、二、三、四级,级别越高表示冷强度越大。

49.女职工能否从事冷水作业?

《女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和怀孕期间不得从事低温冷水作业。

国家冷水作业分级(GB/T14439)规定,操作人员接触冷水(属于身体如手脚等局部受冷作业)温度等于或小于12℃的作业,称为冷水作业。

按工作日实际接触冷水作业时间4小时,接触冷水温度12~10℃,10~6℃,6~2℃,2~0℃将冷水作业分为一、二、三、四级,级别越高表示冷强度越大。

50.冷水和低温作业对女性有什么特殊危害?

水的导热系数(0.54W/mk)比空气(0.024W/mk)大20多倍。

同温度条件下,接触水较空气时的体热损失快,肢体容易受冷。

女职工在月经期身体对寒冷反应较敏感,尤其是肢体末梢对寒冷的耐受力下降,感觉末梢有冷痛感或反射性引起全身冷感。

冷水作业主要易引起肢体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致使关节部位、腹部受冷、子宫收缩,引起关节疼痛、手局部发生冻疮、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增多等妇科疾病,可能对胎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当女性接触冷水作业时,应当加强冷防护措施。

51.女职工月经期间生理机能有什么变化?

与男性相比,女性本身基础代谢低,单位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低,女性的体

温调节机能力差; 另外,女性的总血量每千克体重只有67.2ml,女性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也相对较低,血液输送氧能力也比较差。

女性月经周期是在人体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神经与内分泌的调节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周期性生理现象。

在月经期间女性的末梢血液循环受影响、基础代谢降低,卵巢功能、子宫血液循环均会发生明显变化,女性在月经期间对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反应比较敏感,其健康容易受伤害。

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容易疲劳、抵抗力下降、耐寒能力下降,冷水、低温作业和强体力劳动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性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月经不规则、经量不稳定、痛经、闭经、不孕或者乳腺增生等,因此需要加强保护。

52.女职工能否从事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对孕妇有否影响?

反应速度减慢,行动迟缓等,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增高。

因此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宜从事高处作业。

按照国家高处作业分级标准(GB3608)规定,高处作业是指坠落高度在基准面2米以上的作业。

例如,在建筑行业站在脚手架上劳动,脚底踩着部位距地面的垂直高度。

按垂直高度分别为2~5米、5~15米、15~30米、30米以上四个档次;依次把高处作业分为一级高处作业、二级高处作业、三级高处作业和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多见于建筑、桥梁等施工等行业。

53.为什么女职工禁忌从事矿山井下作业?

矿山井下作业接触多种影响安全健康的因素,作业环境条件差,体力劳动繁重,长时间不良体位,或存在某些化学毒物等。

因此,应当禁忌女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以保护女工职业健康与生殖健康。

矿山井下作业包含煤矿、非煤矿山,各类矿山野外露天采矿(如露天煤矿、铁矿开采)、井下(地下)采矿、开凿隧道、修地铁、地下工程建筑等。

54.密闭空间内作业对孕妇有什么不良影响?

所谓密闭空间内作业主要是指在贮存罐、贮存塔、反应罐、反应池、下水管道、地下坑、贮藏窖、仓储等密闭、或半开放的空间内作业,多见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由于密闭空间系统处理不干净,残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空间通风不良,氧气不足;周围环境存在复杂的危险因素等,易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职业安全与职业病危害事故,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伤害。

55.高温作业对孕妇有什么不良影响?

高温作业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发生中暑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心血管、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中暑反应会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流产、早产。

怀孕女职工禁忌从事高温作业分级三级以上的作业。

高温作业三级的界定:

25-28度温度下作业时间超过361分钟;29-32度温度下作业时间241-360分钟;33-36度温度下作业时间121-240分钟;39-42度温度下作业120分钟以内。

56.作业场所空气中存在那些毒物的岗位是孕妇禁忌的?

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通过胎盘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影响胎儿成长发育。

所以女工在待孕、怀孕期间应禁忌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特殊规定》中规定:

女职工怀孕期间禁忌从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乙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哺乳期间除了以上作业禁忌外,还禁忌从事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和有机氯化合物等有毒化学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因为这些毒物可以通过衣物、用具和身体带回家,通过乳汁、皮肤侵入婴儿体内,影响胎儿、婴儿成长发育。

57.为什么怀孕期间不能从事抗癌药和乙烯雌酚的生产?

孕妇从事接触抗癌药生产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率增高的危险。

现在国际上

已经公认乙烯雌酚是人类经胎盘的致癌原,容易导致儿童患癌。

58.接触麻醉剂气体对孕妇有什么不良影响?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的麻醉剂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晕、疲倦、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血液红细胞增多、蛋白尿等。

孕妇接触麻醉剂气体影响胎儿健康发育,可导致自然流产率增高。

最常见的麻醉剂如甲醚、乙醚,职业接触多见于乙醚使用的实验室人员、医院手术麻醉室医护人员等。

吸入高浓度麻醉剂气体可出现麻醉反应。

59.职业妇女怀孕期间能否接触非密封型放射源放射物质?

电离辐射对人类的阈值范围是0.1~0.2Gy。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妇女孕期过程中对下腹部照射应不超过2mSv,并限制放射性核素的摄入量,约控制在1/20年摄入量限值以下。

在工业生产方面主要见于核能、核燃料生产、使用与回收;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见于核医学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与科学实验室放射性同位素(如碳14)的使用;在农业方面诸如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60.高强度噪声对孕妇及胎儿有什么不良影响?

高强度噪声易损害女性生殖功能。

研究表明,孕妇长时间接触超过90分贝的高强度噪声可能导致母体自身烦躁不安,胎动增加,胎儿在母体发育迟缓,自然流产、早产率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增高;国外有研究认为,孕妇长时间在接触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作业,可以影响新生儿的听力发育、严重的可影响其心理健康与学习能力。

因此孕妇禁忌从事接触噪声作业分级二、三、四级作业。

6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B)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62、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6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64、(B.)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65、用人单位的(A)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 

C.投资人

 

6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6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的原则。

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

 

6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A)间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 

B.食堂 

C.车间办公室

 

6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报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

 

70、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C)。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B.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71、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C)管理。

A.规划 

B.计划 

C.特殊

 

72、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A)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A.不得 

B.可以 

C.部分可以

 

7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B)。

A.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职工普通体检结果

 

74、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B)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职业健康检查 

B.职业健康监护 

C.定期健康检查

 

75、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工伤保险基金

 

76、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C)。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C.用人单位承担

 

77、工会组织应当(B)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A.监督 

B.督促并协助 

C.协调

 

78、劳动者可以在(C)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79、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C)诊断为职业病。

A.可以 

B.不能 

C.应当

80、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A)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社会保障部门

 

81、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A)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8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83、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A)的规定执行。

A.工伤保险 

B.社会救助基金 

C.社会医疗保险

 

84、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B)提出赔偿要求。

A.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用人单位 

C.行业主管部门

 

85、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A)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工伤保险基金

 

86、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B)。

 A.并向劳动者说明情况

B.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C.并终止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待遇

 

87、(A)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A.用人单位 

B.医疗卫生机构 

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88、用人单位对从事(C)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89、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C)。

A.劳动保护用品 

B.安全防护用品 

C.职业病防护用品

 

90、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

A.不变 

B.终止 

C.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9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B),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92、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