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0584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答案.docx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

《语文》必修五、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

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

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

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

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

高祖陵,汉光禄大夫。

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

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

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①而不可侵也。

乡党亲族莫不称之。

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

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

殷曰:

“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

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

吾今王母②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

”宣子曰:

“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

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

”遂以女妻之。

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其妻怒曰:

“我女年始十四。

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

”宣子曰:

“非尔所及也。

”诫其女曰:

“刘殷至孝,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

”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

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养,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

赵王伦篡位,孙秀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

及齐王冏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

既至,谓殷曰:

“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

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

”殷曰:

“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故不敢不至也。

”冏奇之,转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

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竟以寿终。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注】①颓然:

恭顺的样子。

②王母:

曾祖母王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而不介介:

孤高

B.州辟从事辟:

征召

C.优诏遂其高志遂:

于是

D.明刑旌善旌:

表扬

5.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B.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C.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D.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期间悲哀超于常人,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从不露齿而笑。

为奉养曾祖母王氏,放弃了多次做官的机会,他的孝顺也为当时人所赞赏。

B.刘殷刚成年,就广泛地学习。

阅读文诗赋,精通经史。

他性情洒脱,有济世的志向,节俭而不鄙陋,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C.适逢乱世,刘殷多次放弃为官,但齐王司马冏辅政时,征入刘殷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刘殷应召到任,后又调任新兴太守,政绩突出。

D.征南将军羊祜征召刘殷任参军事,他称病推辞。

同郡张宣子不赞同他的做法,认为刘殷是庸人的见识,但佩服刘殷的孝心和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答:

(2)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

答: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帐夜①

(清)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

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②连山:

就着山势。

③北庭:

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8.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

请简要分析。

答:

9.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

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子曰:

“志士仁人,,。

”(《论语·卫灵公》)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三、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曾彦修先生二三事

陈四益

彦修先生同我的几位长辈应当是熟悉的,但我们却一直无缘相识。

同他见面,完全

是一次意外的惊喜。

大概是1986年吧,曾彦修和牧惠二位先生正受托于湖南文艺出版

社,编辑一套《当代杂文选粹>丛书。

丛书的第一辑、第二辑已经出版,每辑十种,每种一人,入选作者都是活跃于当代的杂文名家。

我从1981年调到北京,编辑之余,也写些杂感之类的文字。

一天,忽然接到彦修先生一封信,说他与牧惠正在着手编《选粹》的第三辑,因为看到我的几篇杂文,希望我能再多选一些寄给他看看。

我那时所写有限,搜罗起来也不过五六万字,便一起寄了去,心中并无奢望。

不料时隔未久,他又写信约我去他家一谈。

彦修先生家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就像他的衣着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一样。

一件已经嫌紧的中山装,我总疑心还是“文革”前的旧衣。

后来一次天热时去,一件圆领汗衫已经有好几个破洞,但他依然穿着。

一把蒲扇,还是我大学时代在上海用过的那种。

若在街上见到,绝想不到他是著名的学者、杂文家、出版家。

这样的装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虽是第一次见面,却像相识久已。

谈到我的那些文章,他的话很简洁,没有客套,开门见山。

记得是那么几层意思:

是告诉我,他和牧惠都读了;二是他们两人都觉得可以收入《选粹》第三辑;三是要我最后

校核一下,是否有增删,但告诉我后面的二十九则“杂说”一篇也不要删,只是限于体例,

丁聪先生的图无法收入,是个遗憾。

然后就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交稿。

说完后,虽没有端

荼送客,却也没有更多的闲话。

那时,出版社编辑丛书大致都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当主编,再找一位年轻些的当副主编。

主编是借重其声望,副主编则是实际操盘者。

像彦修先生这样不担虚名,勤于实事,从遴选作者到审读稿件,到同作者谈话,再到最后定稿,事必躬亲的主编,可谓稀有。

因为他做事认真,所以最不能忍受他人的马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刊物如雨后春笋,但编辑多为新手。

新手自有新手的好处,譬如勤快、敏锐、胆大,但也有毛病,那就是马虎、自负,但又学养不足,不当改的乱改,甚至改出笑话。

这一点让彦修先生很是恼火。

那时我所在的《嘹望》周刊,有一个副刊《珍珠滩》。

《珍珠滩》有一个杂文栏叫“枥下谈”,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是专为一些年事已高的名家所设。

“枥下”谐音“历

下”,也含“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意思,以名家汇聚为号召。

创办之初,请几位老前辈座谈,其中就有李锐、李普、彦修、黎澍四位。

第一次收到彦修先生来稿,欣喜之余,也令我吃了一惊,因为他在稿纸上方作了如下申明:

“对稿件如有一字之改动,请与作者联系”。

这样的申明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于是“谨从命”,我把编辑过程中的每一处改动都写信告诉彦修先生,无非是几处衍字或笔误。

经过几次这样的告知,彦修先生大概觉得我这个编辑还靠谱儿,所以下一次寄稿时解除

了这条“禁令”,并告诉我是因为被有些编辑改怕了,不得已出此策以应之。

这件事让我很是感慨:

一个能对自己的文章如此认真的人,必定对别人的文字也同样尊重;反之,一个随意删改他人文字的人,对自己的文字也必定不会认真。

这对于编辑,当是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

对文字的态度,也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彦修先生是那种方正坚守,绝不苟且的人,因此他也不齿于无原则、无特操的风派。

《人民日报(海外版)>有一个栏目叫“望海楼随笔”,我的一篇《怀师》刊发在那里,其中讲到刘大杰先生在“文革”中修改自己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事,觉得强制学者修改著作,从施之者言,是极大的愚蠢;从受之者言,是极大的悲哀。

大杰先生是受害者,又何必苛求于他呢?

此文彦修先生读后给我一信,后来又读到他更为详尽的批评文章,认为“学者、文人、思想家、理论家,还有政治家,不管古今,都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彦修先生责以大义,我是赞同的,“文革”中那些栽赃陷害、见风使舵、曲意迎合的事令人不齿,但对刘先生当时的处境,我觉得彦修先生毕竟有些隔膜,何况就是在复旦,刘先生也未能见谅于许多前辈。

因此我未作任何辩解或争论。

不料两年以后,又收到彦修先生一信,说是读到一些文章,知道了刘先生当时的处境,文人处此际会,实也大难,还是要多谅解些才好。

因此他将前次对我文章“不妥当的评论收回作罢,并致歉意”。

彦修先生的为人处事,真称得起前辈风范。

(选自《杂文选刊》2015年4期)

相关链接

①曾彦修,四川宜宾人,1919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南方日报第一任社长、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人和出版人之一。

2015年3月3日4点4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曾彦修是中共罕有的好人,1957年曾自划右派完成单位指标。

——XX文库

②在我一生经过的一些大事中,我的原则是:

一切按具体情况处理。

明知其错的我

绝不干。

为此要付出多大代价,我无条件地承担就是。

世界上很多事情,常常都会有例

外的,唯独有一件事情,我以为绝不能有例外,那就是:

良心。

——曾彦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传记的开篇写到,“同他见面,完全是一次意外的惊喜”,这里的“惊喜”源于曾彦修先生在编辑《当代杂文选粹》第三辑时看中了“我”几篇杂文。

B.在“我”第一次与曾彦修先生见面,双方交谈完稿件事宜后,曾彦修先生“虽没有端茶送客,却也没有更多的闲话”,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对方待客的不满。

C.为了更好地刻画传主曾彦修先生的形象,这篇人物传记成功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既有对传主语言的直接描写,也有对传主外貌和衣着的细致描绘。

D.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报人和出版人之一,年事已高的曾彦修应约在《珍

珠滩》栏目座谈并为之写稿,是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写照。

E.在曾彦修先生看来,“学者、文人、思想家、理论家,还有政治家,不管古今,都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表现了他对刘大杰先生胡乱修改著作的不满。

(2)文中写了“我”与曾彦修交往的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答:

(3)从文本看,曾彦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分点概括。

答:

(4)你如何理解曾彦修的世界上唯有“良心”绝不能有例外?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旦独立地投入严峻的生活,中学生的浪漫情调很快就。

②想到众兄弟就要,他不免一番悲戚。

③偌大的城市想找个人,如同,今天竟在街头无意中碰上了。

④以雪填井,画饼充饥,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无异于。

A.风流云散烟消云散海底捞针海底捞月

B.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海底捞月海底捞针

C.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海底捞针海底捞月

D.风流云散烟消云散海底捞月海底捞针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B.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C.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D.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12天里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2500名电影人、300多部电影前来参与。

14.以“弘扬竹文化,低碳先行”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竹文化节在江西宜春举办,下面是这次文化节节徽的主体部分,整个构图的色彩全为绿色。

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其构图特征及文化内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5年底,你或许会突然发现“有钱就是任性”这6个字火了。

不只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就连现实生活中也到处回荡着“有钱就是任性”的声音。

高频率的曝光,让这句话成了当下最红的网络流行语。

究其来源,不少网友认为,那句“有钱就是任性”,即是出自以下这则新闻的评论跟帖。

据说今年4月,老刘网购了一款男性保健品,很快就接到了骗子打来的电话。

随后4个月时间里,老刘累计被骗了54万余元,不仅搭进全部积蓄,还找朋友借了15万元。

事实上,老刘在被骗7万元时就已发现上当了,但他继续选择被骗,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

而用老刘的话来说“才这么点钱,公安应该不会管的”。

最终,老刘的“大智若愚”成功了,警方将诈骗嫌疑人抓获。

此后,一组漫画的“助推”让“有钱就是任性”更加走红。

这组漫画描述了“遇到敲诈”、“喝酸奶”、“双11”等多个场景,无一例外的是画面中都会带上“有钱就是任性”这句话。

当下“任性”除了嘲讽某些人大肆挥霍的行事作风外,也略带了自我调侃的意思。

由此还衍生出“年轻就是任性”、“长得帅就是任性”等语句。

请以“任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1.C(“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表述错误。

由第7段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而不是“影响了……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D(由第4段可知,D项将原文“古代的中国人”说成“中国人”,扩大了范围。

3.B(“只要……就……”关联词语错误,原文第5段中是“只有……才……”。

二、4.C遂成全

5.D

6.D“认为刘殷是庸人的见识”错

7.

(1)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会报答他们。

(“谢”“酬”各1分,大意2分)

(2)如此姿色见识,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

(你)却怎么就把她嫁给刘殷呢?

(“而”“虑”“遽”各1分,大意3分)

【参考译文】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

高祖刘陵,是汉光禄大夫。

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超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

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

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

刚成年,就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考查各家的学说,文章诗赋无不备览。

性情洒脱,有济世的志向,节俭但不鄙陋,清约但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乡人亲族无不称赞他。

郡中任命他为主簿,州中征召他为从事,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不就任。

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刘殷担任掾,征南将军羊祜征召他任参军事,都称病推辞。

同郡张宣子,是个有识见,能洞达事理之人,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

刘殷说:

“当今这二公,是晋的栋梁。

我正希望成为架屋承瓦的榱椽,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

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

”张宣子说:

“您所说的话,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

从今以后,您将成为我的老师。

”于是把女儿嫁给他。

张宣子是并州的豪门大姓,家中富有财产。

他妻子生气说:

“我女儿年方十四,姿色见识如此,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

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

”张宣子说:

“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

”告诫他女儿说:

“刘殷极尽孝道,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大大地发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

”张氏性情也很婉顺,事奉婆母王氏以孝顺闻名,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

到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几乎丧命。

太傅杨骏辅政时,备礼聘请刘殷,刘殷以母老为由坚辞。

杨骏于是上表,皇帝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

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免除他的赋役,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

赵王司马伦篡位,孙秀向来看重刘殷的名望,以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刘殷逃奔到雁门。

到齐王司马冏辅政时,征入任大司马军谘祭酒。

到任后,对刘殷说:

“先王虚心地召君,君不来。

现在孤征召君,君何故能屈就呢?

”刘殷说:

“现在殿下凭着神武聪慧,除暴复帝位,所以不敢不来。

”司马囧认为他很奇特,改任他为新兴太守,刑罚明察表彰善美,很有政绩。

适逢永嘉之乱,落到刘聪手中。

刘聪欣赏他的才能而提拔他,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最后高寿而终。

8.①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

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听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③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

(答出每个角度1分,共计3分,陈述内容1分,环境特点1分)

9.原因:

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

(3分),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

10.

(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4题全写按前3题计分,每句凡是多、漏、错一字和词序颠倒均扣1分,扣完该空格分数为止)

三、11.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A.除了看中了“我”几篇杂文外,还有可以与曾彦修先生见面,“约我去他家面谈”。

B.“表现了作者对对方待客的不满”理解错误,这里表现的是曾彦修先生生活的随意。

C.“对传主外貌和衣着的细致描绘”错。

E.“这表现了他对刘大杰先生胡乱修改著作的不满”理解错误,表现的是其不齿于无原则、无特操的风派。

(2)曾彦修约“我”编辑《当代杂文选粹》丛书;曾彦修给《瞭望》周刊投稿的特别说明;曾彦修对《怀师》一文和刘大杰先生的评论。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衣着朴素,生活简朴;不担虚名,勤于实事;尊重他人,做事认真;方正坚守,绝不苟且。

(6分,任选三点作答即可)

(4)“明知其错的我绝不干”,曾彦修是个有良心的好人。

他收回对“我”文章的批评,表达自己对刘大杰的理解,做到体谅他人、知错就改;在多灾多难、政治运动不断的20世纪,曾自划右派完成单位指标,宁愿自己蒙冤,人格风范实属罕见。

(4分)可见,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表现,曾彦修用自己的良心给人们做出了榜样。

如今物欲横行的社会,一些人丧失了基本的价值观,这正需要我们聚集正能量,心怀坦荡,关心他人,承担责任……以塑造自己的良心,进而塑造全社会的良心,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4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12.C(解析:

风流云散:

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指原来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散,也形容某种事物或思想很快消失。

烟消云散:

比喻某些思想、情绪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能指人)。

海底捞针:

比喻很难找得到或无从寻觅,侧重“难”。

海底捞月:

比喻根本不能达到目的,徒劳无益。

13.B

14.由竹叶构成汉字“竹”,点明了竹文化节的特点;数字6代表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