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游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964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瓶子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瓶子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瓶子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瓶子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瓶子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瓶子游戏.docx

《瓶子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瓶子游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瓶子游戏.docx

瓶子游戏

瓶子游戏

 

 

————————————————————————————————作者:

————————————————————————————————日期:

 

瓶子游戏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用不着的瓶子。

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空瓶,你可别轻易扔掉,只要稍加准备,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亲子感情。

图形宝宝找朋友

准备:

瓶子若干,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盖上贴上一模一样的两个几何图形,再把瓶身和瓶盖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玩法:

妈妈随意拿起一个瓶身,指着上面贴的几何图形问孩子:

“这是什么颜色?

什么图形?

”等孩子说对后,妈妈说:

“请你在放瓶盖的筐里找出一个和它一模一样的图形宝宝,把瓶盖拧上去,让它们配对做好朋友。

”孩子自己找出相应的瓶盖后,把瓶盖拧好。

每完成一个,妈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游戏时,家长要循序渐进。

刚开始,可以用一种颜色几个图形,或是一个图形几种颜色,视孩子掌握的情况,适当增加颜色和图形的种类。

瓶子宝宝排队

准备:

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

用红、黄、蓝、绿等即时贴将瓶身贴住,变成各种颜色的瓶子,将这些瓶子分成两份,妈妈一份,孩子一份。

玩法:

妈妈对孩子说:

“今天,瓶子宝宝要去春游,我们请它们排着队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它们排队,但要说出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妈妈和孩子一起排瓶子,排好后大家相互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队的。

如:

我是按从矮到高来排的,我是按红、黄、绿间隔来排的,我是按从细到粗来排的等等。

孩子掌握一定规律排序后,家长可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发现大人排序中蕴含的规律,然后请孩子按照这种规律接着排下去。

黄豆宝宝回家

准备:

瓶子5个。

在每个瓶身上分别贴1~5个圆点,在相应的瓶盖上贴l~5的数字。

黄豆1小碗。

玩法:

妈妈说:

“天黑了,黄豆宝宝要回家了,这些瓶子就是黄豆宝宝的家,瓶身上有几个圆点就能住几个黄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我们一起来送黄豆宝宝回家吧。

”说完,妈妈和孩子各自拿一个瓶身,数数上面有几个圆点,放入相同数量的黄豆。

妈妈和孩子相互检查,如果黄豆宝宝的数量不对,引导孩子进行调整,直至全放对为止。

最后,妈妈请孩子为黄豆宝宝的家关门,找出贴着相应数字的瓶盖并拧好。

为了增加活动兴趣,妈妈可故意放错,引导孩子检查纠正,孩子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在理解掌握5以内数的基础上,可增加难度,进行10以内数的操作。

另外,除了黄豆宝宝,还可以送蚕豆宝宝、花生宝宝等回家,给孩子以新鲜感。

打保龄球

准备:

雪碧瓶10个,皮球1个,地上画10个排成三角形状的圆圈。

玩法:

妈妈先和孩子一起把雪碧瓶一一放在圆圈上。

妈妈问:

“我们把瓶子摆成了一个什么形状?

”孩子回答正确后,请他拿好皮球,在距瓶子一定距离的地方,眼看前方抛球或滚球。

等孩子击中目标以后,妈妈拍手表示祝贺,并请孩子数数击倒了几个瓶子,还可前后比较,说说哪一次球击倒的多,哪一次球击倒的少。

游戏中,家长可引导孩子学习记录,算算一共击倒了多少个瓶子;也可以和孩子比赛,最后算总数,比一比谁多谁少。

 

移动的球筐

目标:

发展宝宝投掷的动作及身体的灵活性。

环境创设:

球、球筐。

过程:

父母在家进行投篮比赛,吸引宝宝观看,激发宝宝参加投篮的兴趣。

随后,爸爸妈妈与宝宝一起进行投篮游戏,尽可能鼓励宝宝多投篮。

活动中,爸爸妈妈还可以在身上系上球筐,慢慢拉开与宝宝的距离,引导宝宝将球投入球筐。

 

双脚夹球抛滚

 年龄:

32~33个月

目的:

训练小儿支撑身体的臂力,以及夹球抛出的腿力,学会屈膝、伸腿、举腿及用脚抛球、滚球的动作。

玩法:

游戏前,妈妈对小儿说:

“宝宝的小手真能干,会抛球,会滚球,还会做许多事情。

宝宝的小脚也很能干,会走路,跑步,也会像小手一样学会抛球、滚球。

抛球

游戏时,妈妈让小儿坐在草地上,双臂向后用手撑在地上,上身后

仰,将球放在小儿两脚中间,教小儿用脚夹住,然后两膝弯曲,两腿抬高,将夹着的球举到空中,用力向空中抛出,球落下,滚出去,小儿将两腿放下。

此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滚球

与抛球同样的准备姿势,两脚将球夹在中间,然后用脚轻轻地将球向前推出,使球向前滚去。

妈妈坐在小儿对面,用脚将滚过来的球接住,再向小儿方向推球,使球滚向小儿,连续进行。

提示:

1.在玩此游戏之前,先要学会用手抛球、滚球,再教小儿玩此游戏。

由妈妈示范数次,让小儿模仿动作。

2.小儿熟练了玩法之后,在接近3岁时,可以进一步教小儿双臂后撑,双脚轮换移动,向球抛出或滚动的方向去夹住球,再继续玩。

 

0~35个月小儿的游戏

辨食

目的:

通过品尝食物,发展味觉、触觉、温觉及判断能力。

玩法:

事先准备几种味道、硬度和温度不同的食物和饮料。

准备时不让小儿看见,然后对小儿说:

“今天请宝宝扮演盲人,尝一些好吃的东西。

但要在尝好后说出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

”接着,就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

游戏时品尝4种不同类型食品的味道。

1.吃水果:

分辨甜、酸味,给小儿吃生梨、橘子、香蕉、柠檬、苹果、葡萄、西瓜等(根据当时季节选择水果)。

问小儿吃的是什么?

是什么味道?

2.吃饼干:

分辨甜、咸味,给小儿左手拿甜饼干,右手拿咸饼干。

吃后举手示意哪只手拿的是甜饼干,哪只手拿的是咸饼干。

3.吃糖:

分辨硬、软的触觉,可给小儿吃硬的水果糖及软的奶糖。

要求小儿说出尝后的感觉,哪种硬,哪种软。

4.喝饮料:

分辨冷、热、温的感觉,给小儿分别尝冷开水(或冰水)、热汤、温开水,让小儿喝后分辨冷、热、温的感觉。

游戏结束时,将手帕解开,让小儿看看尝过的食品、饮料,并要求再说一次是何物?

何味?

提示:

开始游戏时,只能尝2~3种食物,以后逐渐增多。

小蝌蚪游水

目的:

认识磁铁是对铁制品有吸引力的东西,能使之移动。

发展小儿的好奇心及观察和思维能力。

玩法:

游戏前,先给小儿一块磁铁和一盘铁制品,一盘非铁制品。

让小儿拿着磁铁去吸铁制品,如钥匙、曲别针、螺丝、铁钉等物,再用磁铁去吸非铁制品盘内的东西,如橡皮、铅笔、纸张、积木等。

从反复操作中,小儿发现了事物的新属性,知道什么东西能吸起来,什么吸不起来。

当小儿感到新奇而有趣时,妈妈再教小儿玩“小蝌蚪游水”的游戏。

游戏前,用一个椭圆形黑木珠,将一端的珠孔内塞入黑绒线,作为小蝌蚪的尾巴,在木珠底面揿上一粒图钉。

游戏时,将有图钉的底面放在塑料垫板上,把一块磁铁放在垫板下面移动。

塑料垫板上的木珠底部的图钉遇到磁铁的吸引力而随之移动,就如同小蝌蚪在水中游水一样。

妈妈先示范给小儿看,然后握着小儿拿磁铁的手,教小儿在垫板下移动。

等到小儿掌握了玩法后,再让小儿自己玩。

提示:

在塑料垫板上画几条波纹,像水一样,以显示小蝌蚪在水中游。

小手真灵活 

两三岁的孩子很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这个,碰碰那个,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事实上,宝宝的小手真的是很能干,不信,请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下面的几个游戏吧。

快乐小人

目的:

1.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2.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3.发展身体的感受能力。

玩法:

爸爸妈妈先做示范,握拳后,只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扮演“小人”,在孩子身上像两条腿走路一样交替前进、后退。

爸爸妈妈可以边“走”边说:

“走走走,走到你的肚皮上,站一站,跳一跳。

”然后,再继续边“走”边说。

可以“走”到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引导他认识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等孩子熟悉游戏后,可以让他伸出手指来做快乐小人,在爸爸妈妈的身上走来走去,巩固对身体各部位名称的认识。

“打开”、“关上”

目的:

1.发展手、脑、口并用的协调能力。

2.训练灵敏的反应能力。

玩法:

爸爸妈妈和孩子面对面坐下,伸直双手,手心向前,边说向前,边说边做“打开”(伸直手指)、“关上”(握拳)的动作。

刚开始,可以请孩子跟着爸爸妈妈的口令,一起边说边做一样的动作。

待孩子熟练后,便可以请孩子跟爸爸妈妈做相反的动作,即,爸爸妈妈边说边做“打开”的动作,孩子就要边说边做“关上”的动作;爸爸妈妈边说边做“关上”的动作,孩子就要边说边做“打开”的动作,如此反复变换口令。

还可以通过加快速度来提高游戏难度。

碰碰头

目的:

1.认识手指的名称。

2.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玩法:

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可以由爸爸妈妈领着孩子做,也可以爸爸妈妈和孩子互相玩。

儿歌如下:

“大拇指碰碰头,你好,你好!

食指碰碰头,你好,你好!

中指碰碰头,你好,你好!

无名指碰碰头,你好,你好!

小拇指碰碰头,你好,你好!

大家一起碰碰头,你们好!

”说到哪个手指,就伸出那个手指。

“碰碰头”则是相应的两个手指尖相碰或孩子的手指尖与爸爸妈妈的手指尖相碰。

“你好”则是弯曲相应的两个手指,次数随意。

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则伸直所有的手指;“你们好”则击掌3下。

伸无名指会很困难,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努力去做。

 

训练孩子感觉的亲子游戏

有的家长会问,我的孩子还小,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有办法预防吗?

这里,我向各位家长推荐一组亲子游戏,既能起到预防作用,也能让你和你的孩子玩得很高兴。

(一)泥土游戏 

玩法:

1.将泥土或沙土放置在大盆子或大塑胶布上面,孩子必须能整个身体进入其中,并且全身各部分能接触泥土和沙土,尤其是手。

让孩子用手做泥球或捏成各种形状,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材料接触时的反应。

2.如果孩子还可以接受,不妨增加泥土及沙土的数量,使孩子的身体接触面更大些。

3.可以改用其他接触物,如纸、树叶、涂料、米、豆等,强化孩子触觉识别力,以促进其感觉。

延伸活动:

父母也可以在户外游戏时,让孩子在沙地、泥浆、草地、碎石子地上做游戏。

(二)用身体作画 

玩法:

1.将大画布或塑胶布铺在地上,涂料散在旁边,孩子可以用跪坐、俯卧或者躺的方式,把这些涂料用手或身体在画布上自由涂画。

 

2.也可以将画布挂在墙上,孩子可以将涂料抹在身体或手上,再用手涂抹,或用身体撞擦在画廊上。

3.触觉敏感的孩子开始时会有些紧张,可以鼓励他们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大至手腕、手臂、脚掌再到臀部和身体。

 

4.自闭儿常对某种颜色特别排斥或喜爱,不用紧张,让他们自发地进行调节,慢慢地,他们也会逐渐适应的。

提示:

这种游戏不但可以训练触觉,对增强手脚的协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塑胶粒游戏

目的:

可强化孩子手指末梢的触觉刺激,强化触觉的辨识力。

玩法:

1.盆中放进塑胶粒、木屑或纸片,也可以用混杂的方式,让幼儿用手在其中翻动、抓推,要避免盒内的刺激硬物造成孩子手指的疼痛,以免产生排斥情绪。

可以让孩子双手伸入其中搅动,或用脚踏、臀部坐进去,家长要详细观察他身体各部位的反应。

2.混合越多的东西,在游戏时会产生更多的声音,也能增强孩子游玩的兴趣。

3.注意强化手指灵活性的引导。

 

延伸活动:

也可以用面粉、纸屑、豆类等不同质感的东西,以增强孩子对不同物品的适应能力。

(四)抓痒痒

玩法:

 

1.让孩子躺在软垫上,家长在他的腋下、胸口搔痒,根据孩子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及刺激的强度。

2.了解孩子敏感的部位,如果是一些他人常接触的部位,也需要很强刺激的话,则需改变和适应。

 

3.可以边做游戏边跟孩子说话或听音乐,安抚他的情绪,以调整触觉对他身体的影响。

 

提示:

抓痒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增加他的词汇量和活动兴趣。

(五)麻布刷身

玩法:

1.家长用干麻布以中度力量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

2.对反应敏感的孩子不要太用力,帮助他慢慢适应;对反应迟钝的孩子则可用力些,以活化其神经的触觉接受。

3.可以边做过讲故事或听音乐,使孩子不至于太紧张,并保持轻松快乐的气氛。

延伸活动:

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例如扇子、羽毛、电动按摩器等。

(六)冰袋游戏

玩法:

1.用冰袋来“测试”一下孩子的表面肌肤,看看他的反应如何。

孩子有时由于冰袋刺激太强,不愿别人碰他,宁可自己来做,这时,你不妨让他自己先试试看。

2.可以换成热水或冷水,看看他的反应。

延伸活动:

可以用小石头或细石袋,或各种软硬东西来做“接触”游戏,训练孩子正常的适应能力。

 

(七)梳头游戏 

玩法:

1.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顺其势梳头。

2.可以在示范一次后,让孩子自己动手,这对手的精细动作发展和对自身形象的了解都有帮助。

3.可以“发现”孩子特别敏感的部位。

延伸活动:

 

可以尝试用木梳子、羽毛、毛巾等代替,或进行洗头、刷手掌及脚掌的游戏,以强化孩子的触觉。

(八)吹风机游戏

玩法:

1.先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再用凉风吹这些部位,问问他有什么感觉。

2.换成热风,但注意不要灼痛孩子,让孩子讲讲各部位的感受。

3.敏感的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肌肉上会有强烈的反应,不要直吹这些部位。

4.可以和孩子边做游戏边听音乐,化解他的紧张感。

 

提示:

热风、凉风可以随时切换,并观察孩子的感觉,也可以在皮肤上加上一张薄纸,以减轻风的强度。

 

(九)戏水 

玩法:

1.让孩子在浴盆中戏水。

触觉敏感过强的孩子,一般都有怕水的倾向,但水的温度、力量强度变化大,如运用恰当,能较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碍。

2.可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各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

3.水的温度可用冷、温、热三种,让孩子分别试一试。

延伸法:

可以让孩子边戏水边刷身体,效果更佳。

戏水游戏也可以作为学习游戏前的准备。

(十)与毛巾共舞 

玩法:

1.将孩子包在大毛巾里,采取俯卧姿态,由父母两人各拉毛巾一边,前后甩动。

2.孩子也可以采用仰卧姿态,增加不同的感觉和趣味性。

3.注意孩子觉得不舒服或害怕时,应立刻中止。

延伸活动:

可以在前后摆动之际,引导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或将东西投入指定的箱子内。

(十一)空中飞行 

玩法:

1.由父母两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脚,一人抓住孩子的手,将孩子的身体抬高后进行左右和上下的摇摇和晃动。

 

2.孩子可以分别用仰卧或俯卧的姿势进行游戏。

3.注意孩子肌肉紧张的情况,不宜勉强进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适,应立刻停止。

延伸活动:

可以改成父母各握孩子的同侧手和脚,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摇动。

摇动时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或一、二、三的口令来增加趣味性。

(十二)直线运动

玩法:

1.在地上用胶布贴成一直线,让孩子双脚前后相接,先用左脚跟接右脚尖,右脚跟再接左脚尖交互前进。

双手摊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2.也可以用脚尖着地前进。

前进的路线可以直用转弯、斜角前进或圆弧形前进。

延伸活动:

作直线运动时,孩子手上可拿各种东西,例如捧住八分满的水杯,练习如何保持平衡。

 

大型嬉水池游戏五则

打捞

准备:

各类体积较大的玩具(塑料、木制、铁制均可),带长柄的网兜,塑料大筐2只。

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各占池的一侧。

游戏开始,幼儿迅速用网兜先打捞浮在水面上的物品,然后打捞沉入水底的物品,打捞上的物品放入筐内。

规定时间内,比较两组筐内的物品,多的一组为优胜。

投球入圈

准备:

呼啦圈4只,固定在池中,标有l~4数字号码的皮球若干,网兜1只。

玩法: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组,第1组拿1号球,第2组拿2

号球,依次类推。

分4个方位面向池中心站好。

游戏开始,各组幼儿一个接一个从四个方向朝池中4个呼啦圈内投球。

一轮投完后,教师用网兜捞出球,统计呼啦圈内的球号,哪个号多,相应的队就获胜。

拨水推球

准备:

大号篮球8只,乒乓球拍若干,红带子1根。

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用红带子将水池一分为二。

在双方场地池边各放4只篮球。

游戏开始,双方都用球拍拨水,将篮球推向对方场地,同时不让对方的球进入自己场地。

5分钟后,哪方场地内球少,哪队就获胜。

水运积木

准备:

长30cm的小木棍若干,大积木若干。

玩法:

在池一边,幼儿排成两路纵队。

游戏开始,两队幼儿朝相反方向,沿着池边一个接着一个用两根小木棍推着大积木漂浮到他对面另一边中心点。

然后捞起积木,摆在搭“宫殿”的恰当位置。

哪一组先运完积木,并搭成“宫殿”的为胜。

打猎

准备:

在水池中恰当位置固定纸做的动物头像4个,水枪4把。

玩法:

幼儿分成4队,游戏开始,每队第一位幼儿用水枪吸足水,打前方的动物头像。

打完水后交第二位幼儿接着打。

哪一队先打破动物头像,哪一队就获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