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一、让学生经历一个亲自参与的布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
加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初步认识,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在幼儿园就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他们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什么又是减法,所以我们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理解算理当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演一演、摆一摆、做一做、练一练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理解加法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一个亲自参与的布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中。
二、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一年级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有怎样的认识?
课下做了调查,当问题出现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其结果。
学生会怎样说?
我们该怎样引导?
根据我的认识,预设:
生说“5只”,师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说“数的”,师问“你能数数吗”?
生数“1、2、3、4、5”,师问“能说说你数的哪些吗”?
生说“数的原来3只和后来飞来的2只”,师引导“是把原来的3只和后来的2只都数上,也就是把原来的3只和后来的两只合起来”,由此引出加法的意义,这只是预设,是根据学生的“这种已有经验”进行教学的。
当问题出现后,有一部分学生会直接说出“3+2=5”,这也是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当“这一种经验”出现后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呢?
学生两种已有的数学经验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
学生刚步入小学不久,这是第一次接触比较完整的情景问题。
对于信息的搜集、整理、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深入其中,深入研读学生,研读学生的生活实际,研读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研读学生学习中的矛盾点,进行一一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整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数学经验,在这一点上我做了比较细致的指导,学生说的比较充分。
问题的解决更注重了学生的表达与理解,这一数学经验的积累对于今后应用题的教学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真正深入进去我们才发现,平日里我们所谓的“以学定教”与实际的“以学定教”相差还太遥远,“积累学生基本数学经验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课标分析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初始,它的教学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是作为初识性教学,我们却不可漠视这样一个学习现实起点:
对于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加法并非第一次接触,他们已经在学前段对加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感知,许多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加法算式,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加法式题。
然而,透过这种“似曾相识”乃至“比较熟悉”的感知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这种经验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叙,更不能从抽象的加法式题外化例举具体化的生活原型。
也就是说,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明确、不深刻的,加法结构并没有真正建立。
教材分析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0—3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他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三周,学生的各种习惯逐步形成,孩子们在入学前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和计算经验,但对加法的意义理解模糊或不明确,而且学生之间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存在着差异。
加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是青岛版年制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1—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正确计算和为6以内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圆片)。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理解加法含义
(1)结合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
电脑动画演示:
原来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
(学生观察)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动画,你想看吗?
那么瞪大眼睛仔细观察。
(留有观察、组织语言的一定时间)
师: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
同桌先说一说。
集体交流:
谁来说一说?
生1:
原来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
生2:
现在有5只蝴蝶。
······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能用“原来······又······”关联词完整表述出来。
通过不同形式的说一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能整理出数学信息。
师:
同学们画面上的蝴蝶分为几部分啊?
生:
两部分
师:
那两部分啊?
你能说给同桌听听吗?
咱看那个小朋友说得最好?
生:
一部分是原来有2只蝴蝶,一部分是又飞来的3只蝴蝶。
师:
原来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
在数学上我们说这是数学信息。
(板书:
原来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
大家一块来读一读这幅图的数学信息。
【上课一开始就采用电脑动画演示这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对整幅图会有一定的感受,学生能完整表述情境图,从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力。
】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1、我们全班同学是最爱动脑筋的同学,请同学们想一想:
原来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我们可以提出了一个问题吗?
预设2、刚才一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再来说一说?
集体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能用“一共”提出问题)
生1:
现在有几只?
生2:
一共有几只?
生3:
飞来的3只比原来的2只多几只?
······
教师对同学们的精彩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
我们刚刚提出的“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在数学上叫数学问题。
(板书:
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大家一块来读一读这幅图的数学问题。
(3)合作探究,解决数学问题。
1、加法意义
师:
一共有几只蝴蝶呢?
学生回答“一共的5只蝴蝶“。
师:
我们已经知道现在一共有5只蝴蝶,它是怎么来的?
(课件:
圈起来)。
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生交流后,让学生展示:
预设1:
有5只蝴蝶,是数出来的:
把原来的2只和后来又飞来的3只都数上
预设2:
有5只蝴蝶,原来的2只蝴蝶和又飞来的3只蝴蝶合起来的 。
预设3:
2+3=5.(提问:
5只蝴蝶怎么来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的2只蝴蝶和又飞来的3只蝴蝶合起来的)。
2、手指演示
师:
我们来做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师:
看,老师的手(右手2个手指)原来有2只蝴蝶。
师:
仔细观察,(左手3个手指飞来的动作),怎么了?
生:
又飞来3只蝴蝶。
师生共同总结出:
合起来就是5只。
现在自己演一遍,教师对学生的演示作进一步指导
指名演示
学生一边说一边手势表演。
原来的2只看到又飞来的3只蝴蝶,它们很高兴就一块合起来做游戏,它们合起来是几只啊?
生齐声答出;5只
【在理解加法意义中,教师指导,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多说、多议,继而采用手指演示,学生在动动小手指的小游戏中亲身体验了两个数合起来,加强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
二、解决问题,学习加法计算
1、动手操作,加深意义的理解。
师:
我们知道把2和3合起来是5,那我们用圆片来摆一摆,你会摆吗?
一个圆片表示一只蝴蝶。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同桌相互说一说。
共同交流。
生说,师在黑板演示
师总结:
一个圆片表示一只蝴蝶,原来有2只小蝴蝶,我们就在左边摆出2个圆片。
又飞来3只蝴蝶,我们就在在右边再摆3个圆片。
合在一起是多少呢?
(合起来)。
使学生理解,2和3合起来是5。
师:
把2和3合起来,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叫“加法”来计算。
?
[板书加法]
师:
一共几只蝴蝶,我们就可以列成加法算式:
2+3
今天我们新学了一个数学符号”+”(板贴:
加号),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条小横,在横上面写一个小竖。
2+3等于几,后面写上一个等于号,2和3合成5,5写在等号后面,就是得数。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师领读一遍
学生读一读算式。
师:
谁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在这个算式中,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加号表示什么意思(两个数合起来),5表示什么(一共有5只蝴蝶)?
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小朋友们知道了求一共有几只蝴蝶?
就是把2和3合起来,所以我们用加法计算。
2、拓展延伸,解决金鱼题
我们再来看画面,瞪大眼睛,看谁看的最仔细。
(1)师:
你看到了什么?
谁来说说看红金鱼和黑金鱼的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交流:
原来有3条红金鱼,又游来了1条黑金鱼。
师:
说得真好,这就是金鱼题的数学信息。
(板书)
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板书问题。
(2)教师说:
谁能上台来演示一下啊?
我们选有3个女同学代表3条红金鱼,1个男生代表1条黑金鱼?
生踊跃参加教师作指导,把3个女生和1个男生分开一段距离,然后合在一块(这一环节设计,关键让学生理解加法就是两部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意思)
当合到一块后,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3条红金鱼和1条黑金鱼合到一块了。
怎样列算是呢?
一人板书,其余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你能说一说,根据这幅图中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为什么用加法呢?
,4示表什么?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常见的小圆片摆一摆。
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意义两部分合起来的理解,还对加法算法的一个验证。
由意义感知到算式表达,再到结果呈现算式解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现了“情境—图形—模型”的建模过程。
接着解决金鱼题,学生用所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来解答实际应用性问题的,让孩子们体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目的。
】
三、升华拓展,加法走进生活。
师小结出加法:
小朋友们,我们解决问题解决得这么棒谁能告诉我,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引导学生说出加法)
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求一共是多少的加法问题。
下面来考考大家。
1、出示:
4幅图(气球题、青蛙题、小兔题、蜜蜂题)
师:
听好要求你喜欢哪一个就选哪一个什么,要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也就是有哪些数学信息,并且你还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适时点拨,指明几个同学板书。
全体交流:
把每一算式说说信息,问题,及算式。
2、课件:
课本30页第一题。
谁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
这个呢?
学生汇报算式;2+1=3,3+3=6
【气球、青蛙、小兔、蜜蜂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创设有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知识,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四、寓练于乐,巩固深化运用
我们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那么我们来想想2+3=5,除了表示原来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现在一共有5只蝴蝶这件事情,还可以表示什么事情?
师:
引导还有什么事情用2+3=5来表示。
集体交流
师:
用2+3=5表示的事情多不多啊?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加法。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让孩子们感叹道: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
】
五、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后,我们再去找一找,看,我们下节课再交流,好吗?
【梳理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知】
评测练习
1、
列式:
2、
列式:
3、
列式:
4、
列式:
5、
列式:
6、
列式:
7、
列式:
效果分析
《加法的初步认识》知识内容比较简单,教学时我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合起来、求一共”用加法来给学生讲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得知对于第一次认知加法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自己探索发现“合起来”这个过程更能使他们有效的理解加法的意义,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节课,我有了这样的体会,练习是不是越多越好,显然不是,一来,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容许我们去设计过多的练习,所以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想这也是我们“如何向课堂要质量”的一个深度思考,我们看到练习题变少了,但是每一道题的设计都是那样的用心和经典,每一个题都承载着不同的训练重点而出现的,每个题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开来,并丝毫没有彼此的重复。
由此我觉得精心设计练习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口头禅,真的想来谈何容易,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怎样让算法和算理有效结合?
我们研究讨论,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加法的意义,对于10以内的计算学生已经不成问题,还可以放在第2课时教学,这节课就围绕加法的意义来讲解,其实,没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也有许多弄不清楚的,加法讲什么?
这么简单,怎么讲?
有经验的老师说:
“合起来”就用加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明白“合起来”的过程,让学生大量的说。
我想就是这样的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的教研才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这样的教研形式下引领成长的话,我们的数学教育时时都是春满花开。
表一:
学生发言参与情况观察
课题:
加法的初步认识执教:
观察教师:
刘兆国观察时间:
2015.9.29
学生座次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发言
状态
发言
结果
A1
☆
△
○
△
○○☆○☆○
○○△√○○
○○
△○
○
○
○
○
○○○○○○○☆
○○√△√△√
○○○○○○○○○
○√○○△○△√√
○○○○
○·△○·△
A2
○☆○
○○○
○
○
○
△
○☆○○○
○△√○○
☆○
△√
○
√
○○
△△
○○○○○
√○√○○
○○○
○○△
A3
☆
√
○○○○○○○○○
○○○○○○○○○
○○
○√
A4
○
△
☆
△
说明:
分别用以下符号标记。
1、发言状态:
主动发言“○” 被动发言“☆” 集体作答 “·△” 小组讨论“√”
2、发言结果:
流畅○比较流畅√一般△不会·△
3、A代表行B代表列
表二:
学生发言参与情况观察统计表
发言状态
数量
说明(分析)
发言结果
数量
说明(分析)
主动
59
从发言状态来看:
1、81%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发言,说明了老师情景预设的充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任务型教学的有效进行。
2、庞老师通过集体回答这种方式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了学习巩固。
3、需要指出的是后两排学生回答问题的此时较少,老师对个别学生的提问次数太相当频繁,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会锉削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流畅
37+7
从发言结果来看:
79.5%的学生能流畅或者是比较流畅的对老师预设的情景或问题进行有效地回答,说明这节课的达成度是较高的,是一节有效的数学课。
只有5.5%的学生不能回答问题,但在老师或同学的补充下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因此从学生发言参与情况来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被动
7
比较流畅
14
集体
5
一般
11
小组讨论
2
不会
4
表三:
教学环节设计对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影响观察统计表
课题:
加法的认识执教:
观察教师:
靳艳丽、刘连军、张均和、董树凯观察时间:
2015.9.29
项目
学生已有经验
是否充分利用
应获取的新数学经验
新经验
自主获取
小组帮助
教师帮助
创设情境搜集信息
搜集单个信息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完整搜集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叙述情节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提出加法问题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解决问题
合起来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合起来就是相加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应用体验价值
合起来就是加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一共就是加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全课总结提炼升华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A1:
√A2:
+
B1:
+B2:
√
C1:
+C2:
+
D1:
+D2:
+
说明:
较充分√一般+自主○小组帮助△教师讲解□
教学环节设计对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影响观察总结
庞老师这节课共有5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创设情境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体验价值、全课总结提炼升华。
其中:
1、创设情境搜集信息,用时4分50秒。
庞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图经验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通过引导,用“原来……又……”清晰完整的叙述情境,学生说的比较充分,获取了“搜集数学信息”这一基本的数学经验。
2、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用时2分钟。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加法问题,在学生能够完整表达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个别学生能自主提出加法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一部分学生又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由于教师没能够及时把数学问题单列做强调,因此在让学生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完整表达时有一些学生只说数学信息,还是不知道数学问题是什么。
在此可以提一提完整的一道题目包括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两部分。
再次,学生所提的加法问题应当注意其问题表达的准确性。
3、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用时14分30秒。
庞老师在这个环节充分利用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手指游戏、圆片摆摆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2和3合起来是5”让学生大量的说,充分的体会“合起来”的意思,为加法意义的模型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合起来就是相加这一数学经验的获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应用体验价值,用时20分50秒。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庞老师设计的第一部分练习像例题一样是领着学生解答的,第二部分有4幅图的情境题、看图列式题和编生活情境题,无论哪一层次的练习,都紧紧围绕了这节课的重点,学生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表达比较流畅,也能正确解决问题,基本的数学经验又所获得。
5、全课总结提炼升华,由于时间关系,仅用时15秒,教师布置了课下作业,是课上最后一练习题的延伸,同时也体现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我们的观测点所获取的数学经验基本没有体现。
表四:
“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观察点
课题:
加法的认识执教:
观察教师:
戚汝丽观察时间:
9月29日
学生座次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评价方式
评价对象
学生反映
A1
○ √
○○○
√√
○
○
√
√
○
○
A2
○
+
√
○
+
√
○
○
√
○
○
√
A3
××
○○
√○
×
○
√
A4
说明:
填表一律使用下列符号:
1、评价方式:
小红花及其他实物√,口头表扬用×掌声用○
2、评价对象个体用○,一个小组用+,几个小组或集体用□
3、学生反映:
积极√一般○消极+
学生评价措施使用情况观察表总结
从《学生评价措施使用情况观察表》中可以看出:
本节课共用了3种评价方式,分别是奖励小红花、教师口头表扬、集体鼓掌。
教师奖励小红花用了2次,口头表扬用了9次,掌声是7次.在这些评价方式中,教师用得最多的是口头表扬,其中口头表扬了3位分别回答问题的同学,其中齐文强两次,王明佳一次,石悦晨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