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082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效实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二O一三学年度

第二学期

宁波效实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1、基础知识(共33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褐色(hè)簇新(cù)脑髓(suí)有史可稽(jī)

B.绥靖(suí)鬈曲(juǎn)负荷(hè)沁人脾胃(qìn)

C.褶皱(zhé)审视(shěn)诧异(chà)应运而生(yìng)

D.窥视(kuī)媲美(pì)钳制(qián)日积月累(lěi)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蹙眉威摄禁忌抱残守缺B.赊账冠冕攻讦销声匿迹

C.时髦自诩吝啬刮诟磨光D.国萃趿拉蹩进残羹冷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阳春三月,我们更愿意看春草吐绿。

铺点青石板给大家踩踩,虽不会看到草坪被

践踏的样子,但这样做过于简单化了。

(2)由于国家对房价持续调控,楼市“价格战”已初见端倪,但房价是否会在上半年

见底,还是让人难以。

(3)网友陈先生在某网站“天天315”栏目上投诉:

保险业务员骗保,合同

条款、谎报收益。

(4)每到四月,这里便是桃花的海洋,二十多万亩桃花竞相开放,漫山遍野桃花红遍。

想花海、置身仙境吗?

那么就选一个周末和家人去观赏桃花吧!

A.未免捉摸曲解徜徉B.不免捉摸误解徜徉

C.未免琢磨误解徘徊D.不免琢磨曲解徘徊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广州市首届青少年书法大赛上,有一位刚满8岁的小朋友现场挥毫,一幅“春风

得意马蹄疾”的十米长卷一蹴而就,令围观者赞叹不已。

B.对林书豪而言,今天的成功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既不会因为媒体的放

大而昙花一现,也不会因为光环璀璨而迷失自己。

C.由于经历了长达三个多月的漫长冬季,加上持续多阴雨寒冷,上海春季各种花卉的

花期被打乱,变得不可思议,难以预测。

D.冰岛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持续喷发,火山喷发带来了种种斑驳陆离

的经济现象,对欧洲国家影响较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所在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使人体表皮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

的方法,这一发现为研究和治疗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帮助。

B.自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以来,有效遏制了广电节目中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催

生了一大批如《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形式活泼、内容健康的优秀节目。

C.调查显示,用户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避免交易安全、产品质量、售

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网店实名制的实施能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发展。

D.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天马行空

般的叙述以及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了一个既现实又神秘的世界。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记录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

相传是春秋末年

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做的传。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组成,共130篇,50

余万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景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C.《指南录》,文天祥诗集,是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集,取集中《渡扬子

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

作者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

篇称为“后序”,也为“跋”。

D.《七录斋集》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诗文集。

张溥,崇祯四年进士,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7.下列各句关于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拿来主义》较多地运用反语,加强了讽刺。

如“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

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

拿来!

”。

B.《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视传统为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

这时传统就被看作了包袱。

C.《离骚》开篇诗人自述家世和生辰,是为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

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也表现了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D.《鸿门宴》中樊哙是一员有胆有识的武将,其劝说沛公及时脱身的一席话,足见其雄才

韬略,他的勇武更让项羽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有意将他留在身边。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为巡船所物色

C.且相如素贱人D.佯狂不知所之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B.既东封郑

C.怒发上冲冠D.常以身翼蔽沛公

1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A.乃设九宾礼于廷B.贪于财货

C.而君幸于赵王D.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11.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我)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讲信

用,数落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为。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沛公)听说大王有心要责备他。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即使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

D.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也借此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比国

家还要重要。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

(共9分)

……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

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

我想,人们是不喜欢那样的感觉的;因为过了好几个月以后,我又到他的店铺里去;我记得,我去看他的时候,心里有这样的感觉:

“呵!

怎么啦,我撇不开这位老人——所以我就去了!

也许会看到他的哥哥呢!

因为我晓得,他哥哥很老实,甚至在暗地里也不至于责备我。

我的心安下了,在店堂出现的正是他的哥哥,他正在整理一张皮革。

“啊!

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好吗?

他走近我的跟前,盯着看我。

“我过得很好,”他慢慢地说,“但是我哥哥死掉了。

我这才看出来,我所遇到的原来是他本人。

但是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

我以前从没听他提到他的哥哥。

我吃了一惊,所以喃喃地说:

“啊!

我为你难过!

“的确,”他回答说,“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

”……“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

你要做靴子吗?

”他把手里的皮革举起来说,“这是一张美丽的皮革。

过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伦敦。

我所去的第一个店铺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铺。

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认识我了。

“啊!

格斯拉先生,”我说,心里有些烦闷,“你做的靴子好极啦!

看,我在国外时差不多一直穿着这双靴子的;连一半也没有穿坏呀,是不是?

他细看我这双俄国皮靴,看了好久,脸上似乎恢复了镇静的气色。

他把手放在我的靴面上说:

“这里还合脚吗?

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

我向他确切地说明:

那双靴子非常合脚。

“你要做靴子吗?

”他说,“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我回答说:

“劳神,劳神!

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可以做时新的式样。

你的脚恐怕长大了吧。

”他非常迟缓地照我的脚形画了样子,又摸摸我的脚趾,只有一次抬头看着我说:

“我哥哥死掉了,我告诉过你没有?

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实在叫人难过;我真高兴离开他。

12.面临变革,格斯拉“显得衰老、瘦弱”,甚至“不断地发抖”,选文中还有哪些内容表现

他已衰老?

(3分)

13.乙段选文末尾,身为格斯拉先生老朋友的“我”为何“真高兴离开他”?

(2分)

14.小说中格斯拉兄、弟除了形象稍有差异之外,性格、品质几乎一样,能否将两者形象合二为一,只安排一个小说人物?

请阐明你的理由。

(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6题。

(共6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5.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具体分析。

(3分)

16.选文末段对新主人有定义,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请在选文首段中找出与“有辨别的新主人”相反的形象,并简析其相关特征。

(3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20题。

(共15分)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杨树荫

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

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

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

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

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

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

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

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

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

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

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

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

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

物质社会,既要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

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

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

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

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

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

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

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

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

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所占。

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

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

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

一个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

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

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

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

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

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

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

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

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

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

17.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到第四段的作用。

(2分)

18.文章第8段写到“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请联系全文概括“自行车文化”的主要内涵。

(4分)

19.请你选择角度,赏析文章划线句子。

(4分)

20.你对“自行车渐行渐远”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

结合文意,分点谈谈你的看法。

(5分)

3、古诗文阅读(共30分,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1—23题。

(共9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素善留侯张良善:

与……交好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

到,往

C.吾得兄事之兄:

像对待兄长一样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感谢

22.下列句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臣为韩王送沛公B.窃为大王不取也

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君为我呼入

23.下列各句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项伯曾在秦时与张良一起出行游玩过,所以两人交情很深。

B.刘邦听闻紧急军情后,积极拉拢项伯,可见他胸有城府,颇有心机,其实是在利用项伯。

C.项伯回至军中,竭力为刘邦说情,项羽对其丝毫不疑,当即“许诺”,紧张气氛暂时趋于

缓和。

D.项王从一开始听闻“沛公欲王关中”时的大怒,到此时听信项伯的劝谏并当场“许诺”,

这充分显示了他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28题。

(共15分)

郭解,轵(zhǐ)人也,字翁伯。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②。

非其任,强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

“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

“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视之。

解问其姓名,客欲杀之。

解曰:

“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彼何罪!

”乃阴属尉史曰:

“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

”每至直更,数过,吏弗求。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和,闻其声,争交欢解。

已(解兄子)又杀杨季主。

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

上闻,乃下吏捕解。

解亡。

久之,乃得解。

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

“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

”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

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吏奏解无罪。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

“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

当大逆无道。

”遂族郭解翁伯。

  太史公曰:

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

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

内心残忍。

②釂:

饮尽杯中酒。

③践更:

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俭:

节B.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矜:

夸耀

C.解姊子负解之势负:

倚仗D.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多:

赞扬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以辱解以睚眦杀人

B.弃其尸于道此罪甚于解杀之

C.上闻,乃下吏捕解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D.怪之,问其故久之,乃得解

2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年后的郭解洗心革面,不再心狠手辣。

B.郭解秉公执法,大义灭亲,赢得了人们的仰慕。

C.太史公认为对于侠者来说,相较于容貌,人的美好名声更重要。

D.太史公对朝廷以大逆无道之罪诛杀郭解表示强烈愤慨。

2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4分)

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第29—30题。

(共6分)

御街行宋(无名氏)

霜风渐紧寒侵被。

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

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

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

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29.这首词借用了▲(意象),传达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2分)

30.“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一句历来为诗家所称道,请根据全诗,赏析其妙处。

(4分)

四、名句默写(共7分)

3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大阉之乱,▲,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2)大阉亦逡巡畏义,▲。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五人

墓碑记》)

(3)▲,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5)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附加题(10分,对半折入总分)

3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

(1)清明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祭祖的形式却在不断变化。

日前,有这样一群人,愿在清明假期代客扫墓,提供一条龙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三鞠躬、念祭拜词、打扫墓碑、描字、清理附近杂草、上供品、鲜花、燃冥币等。

代扫人可以提供现场通话服务,先由委托人拨通代扫人的手机,随后代扫人把手机放在墓地边,委托人这时可以通过电话悼念先人。

根据顾客的需求,网店提供不同的“套餐”,若需要代哭、代磕头等服务,需加收50%的费用,要价上千元。

有的代扫人在网站上声明,如果确认委托代扫,自己前一天会洗头洗澡,扫墓时穿黑色西服或白色衣裤,祭扫时做到认真恭敬。

整套代扫服务持续时间20—30分钟。

从各个网店公布的代扫服务信息来看,价格区间大约在200—2000元不等。

对这种代客扫墓,你持什么观点?

并请阐明理由。

不超过100字。

(4分)

(2)“……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以上两节歌词选自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时候都去哪儿了》,它们以平实的语言和典型的生活细节浓缩了父辈们的时间故事,抒写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暖和的记忆,勾起人们一种温馨动人的情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谢,你的时间又到底都去哪儿了?

请仿照以上歌词,另写两节歌词,讲讲你的时间故事,抒写你的情怀。

(6分)

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1、D(A脑髓(suǐ)B鬈曲(quǎn)C褶皱(zhě))

2、B(A“摄”应为“慑”,C“诟”应为“垢”,D“萃”应为“粹”)

3、A“不免”指客观上免不了,“未免”的意思是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捉摸”侧重猜测、预料,“琢磨”则是思索、考虑的意思。

“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多指无意地),“曲解”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也比喻犹疑不决。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4、B(A一蹴而就:

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这里应该用“一挥而就”;B昙花一现:

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这里使用正确。

C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这里不适用;D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繁杂,不能指经济现象。

5、A(B缺主,去掉“自……以来”,在“颁布”后加“的”。

C否定失当。

去掉“避免”。

D搭配不当。

“融入”和“叙述”、“处理”搭配不当。

6、D(A“春秋战国”有误;B汉景帝,应为汉武帝。

C“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7、C(A项第二例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