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7983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docx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应知应会手册含上下册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应知应会

(上册)

一、我县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深化开展“管理质量年”活动,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内涵发展,通过“高起点保障、高标准建设、高素质提升、高水平办学、高质量推进”等措施,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均等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1.学校总数: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8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学校2所,初中20所,小学131所,教学点60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

2.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

共174所(初中14所,小学99所,教学点60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

3.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

共52461人(初中18361人,小学31462人,教学点2563人,特校75人)。

4.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数:

共计4129人(初中1505人,小学2171人,教学点428人,特校25人)。

5.平均班额:

初中每班47人,小学每班36人。

6.生师比:

初中12.2:

1,小学14.5:

1。

7.补充教师数:

2009年以来,我县共招录特岗教师820人,招聘教师610名,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并做到向偏远农村学校倾斜,优先安排到教学点任教。

8.入学率:

小学100%,初中100%,三类残疾儿童97%。

9.巩固率:

小学99.9%。

初中99.5%。

1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014-2016学年,全县小学、初中共安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48人,入学率100%。

11.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

2014—2016年,分配生比例分别达到统招生计划的50%、60%、60%。

12.留守儿童:

近年来,组织县、乡机关党员干部与4844名留守儿童结为帮扶对子,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帮护对子。

组建留守儿童之家16个,设立亲情电话151部,通过定期看望慰问、交流谈心、家访沟通、节假日亲情陪护等方式,确保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3.三类残疾儿童:

全县共有三类残疾少年儿童176人,入学171人,入学率为97%。

14.标准化学校:

共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118所,县级标准化学校3所,参与申报的113所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

15.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状况:

截至2017年4月,全县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为0.44,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为0.29,全部达标。

二、政府采取措施

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列入日常工作重要议程,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高起点保障,“三个强化”夯实均衡发展的坚实基础

(1)强化领导,强力推进。

一是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议事日程,专项研究,精准发力,强力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成立县政府和县教育局两级领导小组,统筹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综治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出台《南乐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南乐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南乐县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注重顶层设计,全力引领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开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两项专题视察和调研,及时反映、分析、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责任人,定期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评估,聚力跟进教育均衡发展。

(2)强化均衡,标准推进。

我县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库,对县域内学校校际差异进行逐校监测和分析,不断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综合优化八项指标。

全县“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图书册数、师生比、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校际间均衡差异系数均达到规定标准。

(3)强化督导,高效推进。

一是提前谋划。

按时间节点,通过全面摸排清底数、外出参观学做法、总体安排搞创建等举措做好全盘谋划。

二是专业引领。

按指标内容,通过召开动员会、部署会、培训会、推进会,明确标准要求,掌握操作规程。

三是加强督查。

按分工职责,通过责任督学具体查,分包领导交叉查、主要领导随机查等手段,对所有学校进行多轮次督导检查和整改推进。

四是强化整改。

按市、县两级整改要求,对督导评估提出的整改内容,高度重视,立说立改,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2.抓实责任主体,高标准建设,“三个优先”改善均衡发展的办学条件

(1)优先布局规划。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

对全县布局调整保留的成建制以上中小学校,聘请省、市城市建设规划专家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所、达标一所。

近三年累计筹资4亿多元,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校舍安全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项目,新建学校71所、幼儿园18所,改扩建学校51所,建设校舍面积18.44万平方米,乡村学校建设层次实现重大突破。

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科学规划县城区学校建设,新建了县四实小、县第二初中、县育才小学、西湖小学、西湖幼儿园、县中心幼儿园,迁建了县三实小,增加学位数10320个。

做实乡村教育,做强城区教育,探索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择校热”降温,就近入学得到有效保障,县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

(2)优先经费投入。

我县将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三个增长”要求,依法建立经费投入机制,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使财政拨款首先保证基础教育需要。

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二是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努力达到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三是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信息技术教育费等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县级财政按规定的配套资金足额拨付。

四是按照规定征足、管好、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金收入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

五是保证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等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六是各项教育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下拨及时,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

(3)优先资源配置。

近年来,我县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管理”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谋划,突出重点,一年一个工作中心,分期分批解决事关教育发展的重点事项,相继实施了校园硬化绿化美化、音体美卫器材配备、电教器材和图书购置、食堂和危厕危墙改造等,薄弱学校建设切实得到加强,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118所、县级标准化学校3所。

在全市率先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全县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市级数字化校园12所,南乐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201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以“政府领好头,教育有盼头”为题,报道了南乐教育实施网络班班通工作经验。

3.抓优队伍建设,高素质提升,“三大举措”激活均衡发展的内生动力

(1)重师德,提升崇高职业声誉。

县教育局印发了《南乐县教师综合评价指导意见》,在师德文化、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进一步规范广大教职工言行,提升师德水平。

以创建师德师风先进校为载体,开展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最美教师”“师德标兵汇报”等系列活动,营造了以主题活动强化师德、以先锋示范引领师德、以深层交流促进师德、以搭建平台践行师德的良好氛围,涌现出王利萍、吴亚敏、程志华等一批师德标兵。

(2)抓创新,培育教育人才高地。

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提升工程,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重点抓好与名校名师的联合研修培训,分批次组织校长、班主任、教师到外地名校跟班学习。

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示范作用,通过采取一线名师培训一线教师,一线名校长培训一线校长,名师名校长与优秀中青年教师校长结对子等措施,带动广大教师、校长开眼界、阔思路、提素质、增水平。

培养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458人,省、市级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154人,省特级教师、教学专家8人。

(3)促公平,优化师资资源配置。

建立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2014年以来,共招录教师720人,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完善教师交流机制,晋升中高级职称的城区教师必须有1年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省市名教师每年必须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通过“定向交流”“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形式,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流动。

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教职员工工资,及时按照新标准兑现教师工资,每年对教师进行体检,将所有住房困难的教师家庭纳入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为偏远乡镇教师每月发放300元补贴,建设教师周转房252套,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居住生活环境,激发了教师在农村安心从教的热情。

为2111人颁发从教30年荣誉证书,教师从教荣誉感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对教育和教师的奖励,在2016年度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上,县政府拿出209.5万元用于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学生的奖励。

4.抓实素质教育,高水平办学,“三大本位”推进均衡发展的内涵驱动

(1)立足生本,立德树人促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核心价值教育作为主抓手,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系列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适应新形势,在教育改革上做文章,在学生阅读、学生社团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上下工夫。

在县直学校大力实施学生阅读工程,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发展潜力;开展学生社团建设试点,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声有色,切实保证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丰富体艺活动内涵。

(2)立足课堂,减负增效提质量。

一是落实“减负高效”责任,规范学生在校时间,合理布置学生作业,建立学业评价机制,形成“减负高效”的教学生态。

二是创新教科研机制。

深入开展“师生同读共写”和“四小研究”活动,促进乡镇学校教科研水平。

三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四主五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高、中招成绩连续几年全市领先,尤其是2016年高中招取得突破,南乐一高正取生录取分数线在县区中最高。

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87.98%;本科三个批次上线率均居市直、油田和各县区之首。

四是探索学区制管理,并在县域联盟的基础上,与省市名校对接进行教学研究深度融合,形成“县域联动、城乡一体、共享发展”教学共同体,推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

(3)立足校本,内涵发展创特色。

深入开展“四星级”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实行挂黑旗制度,促进学校管理上层次,培养出了一大批管理规范、内涵丰富的品牌学校。

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引导学校管理创特色,培养出一大批管理层次高、文化有品位的特色学校,“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愿景在南乐实现。

如县一实小的“优美教育”、县二实小的“乐文化”、县三实小的“行知教育”、县四实小的“方圆教育”、县育才小学的“和美教育”、韩张镇中学的“三品教育”、千口镇中学的“责任教育”等。

5.抓细规范管理,高质量推进,“三大途径”构建均衡发展的和谐环境

(1)规范办学行为。

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向规范管理要均衡。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治理力度,杜绝了义务教育阶段有偿补课办班、征订教辅资料、公办中小学招收借读生等乱收费现象,优化了育人环境。

(2)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

我们依法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关注困难群体学生入学,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落实安全稳定责任。

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探索“四化三结合”安全管理机制,实施网格化安全管理新模式,加强“三防建设”,不断强化校园安保、食品卫生、集体活动以及校园周边治理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各类信访案件,开展平安创建。

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规违纪事件,教育系统上下安全稳定。

三、迎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简而言之,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2.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意义?

2011年,我国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开始时间?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决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并于2012年1月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开始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工作。

4.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申报条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重要参考。

(1)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按《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评估表》得分在85分以上,且十项核心指标不达标项目不超过两项,只有达到这一条件的县,才有资格接受均衡县的督导评估认定。

这一条件简称“一个门槛”。

(2)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均衡状况达到《实施办法》要求。

即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的差异系数,小学、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

以上有关教育统计数据,均采用上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年报数据。

(3)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到《实施办法》要求。

即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

以上

(2)、(3)条简称“两项内容”。

(4)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较高。

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方面。

调查的对象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其中学生家长要占调查人员总数的半数以上。

结果要求满意度要在85%以上。

这一条件简称“一个重要参考”。

另外,我省还提出了“五个一票否决”,即:

1、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2、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低于90%);3、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两年存在不达标情况;4、教育系统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5、未实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或择校现象严重,或超大班额问题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

5.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规程?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分为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四步。

其时间节点为:

2017年1月底前,县级自评;2017年4月底前,市级复核;2017年5—6月,省级评估;2017年10—11月,国家认定。

6.如何评价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资源配置均衡情况?

主要通过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的综合均衡差异系数进行评价。

有人简称“八大系数”。

7.如何评价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主要包括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共4项。

因为《河南省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表》内,一级指标有4项,二级指标有17项,故称政府工作评估“417”指标。

四、公众满意度调查

1.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方面。

2.公众满意度调查(参加座谈会)的对象有哪些?

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党政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人员。

3.调查问卷样卷

样卷

(一)

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您好!

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您对本县(区、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感受,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问卷不记名,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将对您的答卷保密。

请在最能反映您实际感受的一个选项上画“√”。

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多选。

如果您在此次调查中发现有违规行为,或有其他意见,请通过邮件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您的合作!

河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5月

1.您认为教育均衡化发展主要是谁的责任?

①各级政府②办学机构③校长责任④教师责任

2.您认为我县中小学学校布局是否合理?

①总体均衡②局部均衡③基本失衡④说不清楚

3.您认为我县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吗?

①总体均衡②局部均衡③基本失衡④说不清楚

4.您认同设立重点学校或者重点班级的做法吗?

①完全认同②不认同③无所谓④说不清楚

5.您认为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是否尊重了学生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学习潜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①基本做到②没有做到③不可能做到④没必要做到

6.如果让您二者取其一的话,您认为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重要?

①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重要②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重要

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比什么都重要④说不清楚

7.您认为下一级学校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学生的最主要标准是什么?

①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③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④学习成绩优秀

8.您是否认同校际之间为获得本校优势地位而采取争夺优秀生源、直接或者变相驱逐“学困生”的做法。

①完全认同②绝不认同

③不得已而为之,是应试教育的恶果④说不清楚

9.您认为家庭教育与教师教育影响相比,哪一种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大、更深刻、更持久?

①家庭教育②教师教育③二者同等重要

④二者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同,小学以前家庭教育影响大;中学阶段教师教育影响大。

10.您认为弱势群体子女与强势群体子女相比,在受教育机会、过程、结果上存在差异吗?

①存在差异②不存在差异③存在较大差异④差异不显著

11.您认为造成薄弱学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②校长管理水平低

③教师素质差④生源质量差

12.您认为改造薄弱学校的最有效措施是什么?

①校际联动、对口帮扶②理念引领、持续改进

③吐故纳新、更换班子④优化环境、净化校风

样卷

(二)

1.本地小学和初中的数量和布局能满足就近入学的需要吗?

满足②基本满足③一般④不太满足⑤不满足

2.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可以和本地孩子一样上学吗?

一样②基本一样③一般④不太一样⑤不一样

3.本地小学和初中的择校学生多吗?

很少②比较少③一般④比较多⑤很多

4.本地小学与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包括校舍和设备)差距大吗?

很小②比较小③一般④比较大⑤很大

5.本地初中与初中之间的办学条件(包括校舍和设备)差距大吗?

很小②比较小③一般④比较大⑤很大

6.本地小学与小学之间的老师水平差距大吗?

很小②比较小③一般④比较大⑤很大

7.本地初中与初中之间的老师水平差距大吗?

很小②比较小③一般④比较大⑤很大

8.本地小学和初中,开设重点班(或实验班)的多吗?

没有②比较少③一般④比较多⑤很多

9.学生每天的作业多吗?

很少②比较少③一般④比较多⑤很多

10.学生去上补习班或辅导班的现象多吗?

没有②比较少③一般④比较多⑤很多

11.您对本地小学和初中校舍安全保卫工作满意吗?

满意②基本满意③一般④不太满意⑤不满意

12.您对本地政府在缩小学校差距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满意吗?

满意②基本满意③一般④不太满意⑤不满意

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2.您是:

①人大代表②政协委员③校长④教师⑤学生家长

3.您的家庭所在地:

①城市②县城③农村

(说明:

带下划线的为编者拟定答案)

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应知应会

(下册)

一、明确学校迎检的内容和标准

(一)为什么要到学校检查?

1.每所学校都达标是对一个县验收的前提条件。

2.通过对学校的检查,验证县政府的汇报及档案记载的各项工作是否真实。

(二)到学校检查什么?

主要是检查学校达标情况和政府工作的落实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额情况;2.校园情况(围墙、大门、操场、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3.校舍情况(教室、小学6室、初中9室、厕所、餐厅、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4.各种设施设备;5.师资队伍建设(工资待遇、生师比、学历、职称);6.学校管理(留守儿童或进城务工子女教育情况、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情况、课程开设情况、巩固率、体质健康及格率、减负情况等)。

(三)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达标?

(85分以上)

1.学校设置与班额(20分)

(1)学校设置:

方便就近入学,服务半径适宜。

农村地区原则上每0.5万人以上设置一所完全小学,每2-3万人设置一所初中。

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平原地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寄宿制学校)。

(2)班额:

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50人;基本无超大班额现象。

(3)校园环境:

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丰富;围墙坚固、完整。

(4)用地面积:

规划合理,小学生均不低于22平方米,初中生均不低于26平方米。

2.校舍建设(30分)

校舍一般应由教学用房(含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后勤及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1)建筑面积:

小学生均不低于5.2平方米,全寄宿制生均不低于13.13平方米;初中生均不低于6.4平方米,全寄宿制生均不低于15.31平方米。

(2)普通教室:

小学生均不低于1.15平方米,初中生均不低于1.12平方米。

玻地比:

指教室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要求不低于1:

6。

教室照明:

40W荧光灯或同样照度节能灯9+2或6+2支,并配有灯罩,不宜用裸灯。

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在1.7—1.9米之间。

学生照明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