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7317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苏教版 生态工程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2019届苏教版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

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

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

解析:

选A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2.(2017·盐城二模)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等

B.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K/2左右

C.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能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

D.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

选D 该农业生态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等,A正确;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K/2左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正确;河泥中含有无机盐,施用河泥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即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C正确;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3.(2018·栟茶中学月考)“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

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再生”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主要生态学原理

B.施用有机肥能为绿色植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C.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D.通过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解析:

选B “无废弃物农业”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采用堆肥和沤肥等方式,制成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土壤微生物,实现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因此“物质循环再生”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主要生态学原理,A正确;施用有机肥能为绿色植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但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②、③的处理,既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又减少了④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所以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C正确;通过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D正确。

4.如图显示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企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解析:

选D 通过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发展中国家就应少走弯路,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要进行污染物处理。

5.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

选C 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6.下列对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

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B.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

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

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解析:

选A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

7.我国西北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

选B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超载放牧,超出了草原的环境承载力,使得草的生长速度跟不上被牲畜消耗的速度,从而使得土地沙化严重,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8.下面为生态养猪模式图,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

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工程主要利用的是各级肥水,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9.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

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解析:

选C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这主要依靠人类的活动;矿区的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矿山开发形成大量岩质陡边坡及矿渣废弃地,边坡的不稳定性易导致许多不良地质灾害。

10.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解析:

选C 用蛆蛹粪便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能量是不能循环再利用的。

11.(多选)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有关事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

无废弃物农业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C

太湖中水葫芦疯长、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D

前面造林,后面砍树

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解析:

选ABC 无废弃物农业指的是本系统内产生的“废弃物”,又成为本系统内或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因此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实际上是在增加生物的种类,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强人工林的抵抗力稳定性。

太湖中水葫芦疯长,破坏了当地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问题,否则容易造成“前面造林,后面砍树”的现象,因此,这涉及的是整体性原理。

12.(2017·南京一模,多选)下列关于如图所示人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B.蝇蛆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解析:

选BCD 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将废弃物再利用,人获得的能量增多;蝇蛆和蚯蚓是分解者,可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农家肥经过分解后可以产生CO2和无机盐,所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二、非选择题

13.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

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

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在种类、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还有其食物链较__________。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_的作用,释放出矿质离子被植物利用。

(4)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体系,它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_。

(多选)

A.多层次B.多功能

C.少污染D.无病虫害

解析:

(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所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生产者。

生态农业要保持长期稳定发展,需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2)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合理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时逐级递减,食物链越短,损耗的能量越少,因此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3)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将蚕粪、蔗叶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矿质离子,进而被植物利用。

(4)桑基鱼塘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少污染的特点,桑树、甘蔗等仍可感染病虫害。

答案:

(1)生产者(或甘蔗、桑树) 能量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短 (3)分解者 (4)ABC

14.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________________,使其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减弱。

(3)若将

(2)中的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

改造时,要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这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此外,还要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造后的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

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出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会丧失自我调节能力。

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是因为污水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将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

改造时增加生物的种类,符合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改造时还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即要考虑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数量,避免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即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4)甲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乙及与乙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故乙的同化量W2远小于W1/10。

答案:

(1)间接 

(2)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 (3)次生演替 物种多样性 使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甲的同化量中有部分被自身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

15.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稳定塘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取得良好效果。

稳定塘是一种人工构筑、以净化污水为目的的工程设施,具有围堤、防渗层等。

稳定塘包括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等,其结构如图所示,稳定塘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主要指标如表所示,请分析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深浅(m)

污水停留时间(d)

适宜处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

含有的主要生物

好氧塘

<1

3~5

藻类、好氧菌等

兼性塘

1~2

5~30

较高

细菌、真菌、

原生动物、藻类等

厌氧塘

2.5~5.0

20~50

厌氧菌等

(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

不同的稳定塘水深差异明显。

这主要与稳定塘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__________的需求不同有关。

(2)好氧塘内藻类生长通常比正常情况要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在厌氧塘中停留时间较长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时,废水不能过量流入厌氧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有限。

经过稳定塘处理的污水,再流经潜流湿地,就能作为农业、工业用水。

该系统主要依据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由于人们长期向湖泊、河流中大量排放生活污水(和某些工农业废水),导致水华现象频繁发生,人工打捞、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等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人们还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和人工浮床等方法构建生物修复系统,收到较好的效果。

与杀藻剂处理水华相比,生物修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不同的分解者对氧气的需求不同,故不同的稳定塘水深差异明显。

(2)好氧塘中分解者能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为藻类提供CO2和无机盐,因此藻类生长较正常情况要快。

(3)从表格可以看出,厌氧塘适宜处理有机物的浓度高,其中的厌氧菌分解大量有机物所需时间较长,故污水在厌氧塘中停留时间较长;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污水不能过量排入;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4)生物修复方法与化学方法相比,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也可避免藻类产生抗药性。

答案:

(1)溶氧量(或氧气) 

(2)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为藻类提供CO2和无机盐 (3)厌氧塘适宜处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高,其厌氧菌分解大量有机物所需时间长 自我调节 物种多样性 物质循环再生 (4)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不杀伤天敌,或不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