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472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docx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二)

历史试题(选修)

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

”此做法

A.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C.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D.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

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

这些规定

A.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B.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C.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D.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

既然法律统治官员,官员统治人民,因而官员是能言的法律,法律是沉默的官员。

这表明,西塞罗认为

A.官员制定的法律与政令具有一致性

B.官员发布的政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官员具有与法律一致的社会约束力

D.国家管理要完全置于法律意志之下

4.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期(1688—1702),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也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国王权力大于议会B.责任内阁已经形成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国王拥有行政实权

5.自1707年起,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国王仍可通过赏赐官职、年金等方式控制议会。

据统计,18世纪初,英国有120名议会下院议员从国王和政府那里得到职位、年金,以后多年此类议员有增无减。

这些议员对国王感恩戴德,惟命是从,被称为“宫廷党”。

上述史实反映出英国

A.议会拥有立法否决权B.君主立宪制度形同虚设

C.王权衰落过程的曲折D.立宪体制下王权的扩张

6.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以下图示符合联邦制内容的一组是(注:

大圈代表联邦政府,小圈代表各州)

 

ABCD

7.据金融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17年2月3日晚上,西雅图一名联邦法官詹姆斯·罗伯特批准了华盛顿州总检察长鲍勃·弗格森的申请,停止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七个穆斯林国家难民和旅行者的禁令,该裁决适用于美国全国范围。

这则材料说明

A.司法独立益于对行政命令监督

B.联邦法院依据宪法干预行政权

C.美国总统难以独立行使行政权

D.联邦法院权力高于美国总统权

8.德国宰相俾斯麦说: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指的是

A.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B.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议会拥有立法权

9.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款所属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②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④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

10.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

“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

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材料中这场“悲壮的斗争”是指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反割台斗争D.辛亥革命

11.《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

“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

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2.军阀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

“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

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

”这反映的是

A.五四运动影响在扩大B.国民大革命迅速兴起

C.辛亥革命的余波未平D.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13.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开展B.湖南农民运动高涨

C.新的革命道路开辟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14.“烟雨潇潇,长征路上寒凄切,赴湘西险阻难越,危急关头避堵截,好决策,破顽敌大转折,振兴民族艰苦卓绝,何俱西风凛冽。

”这是一首写于2011年纪念近代中国某一事件的诗。

该事件是指

A.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B.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C.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西柏坡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

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

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B.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C.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

16.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

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

“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

材料反映的是

A.渡江战役B.淞沪会战C.徐州会战D.淮海战役

17.“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

”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18.毛泽东在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道:

“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

”材料意在说明

A.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B.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

C.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D.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

19.“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

……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

”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D.得到进一步普及

20.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为两岸关系定调,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民族复兴”。

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A.必须坚持“九二共识”B.海协会、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1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3分,第25题13分,共60分。

21.(10分)民主政治起源于希腊,对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最初为君主政体,不久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他们全是贵族。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

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开始冒失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政治自由化”指什么?

雅典民众要求“政治自由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这种“政治自由化”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分)

▲▲▲

(2)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优势?

(3分)

▲▲▲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有哪些?

(2分)

▲▲▲

(4)据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雅典和世界各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分)

▲▲▲

22.(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扼守秋天》中这样形容英国的制度演进: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大步”“较少腥风血雨,较少声色惧厉,也较少德国式的深思高论,只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就怎么走,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这种社会行为方式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可圈可点的道路。

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余秋雨的观点,并结合英国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80字左右。

▲▲▲

23.(13分)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二款:

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摘自《1787年宪法》

材料三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国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由他任命的,所有的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

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

“在德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