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6654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11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

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27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

1.弧形拱桥陡坡匀称惟妙惟肖

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

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

层次性很强。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

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

第二课时总第28课时

一.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二.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

(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

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三、完成课后习题。

四、拓展延伸:

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概括说明

一般: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

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具体说明(举例)

赵州桥:

现存最古老独拱---37.4米(当时最长)

设计科学,施工巧妙

卢沟桥:

联拱---265米

石狮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具有纪念意义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桥之美

教学目的: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29课时

导人新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

b.举了四个例子:

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研读与赏析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

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7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

四人小组讨论: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

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b.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

c.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

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第二课时总第30课时

一、完成课后习题。

二、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

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

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板书设计:

芦苇石桥—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令人销魂桥在不同的环境中

桥之美

长桥卧龙—宛如史诗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风雨廊桥—形式独特

教学后记:

学生对桥与具体环境和谐一致才产生美术美这一不同的审美方法及从不同的角度

去欣赏美这一审美观点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具体的意境的想象有些欠缺。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

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3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

2、苏州园林的特点:

3、学习重点:

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

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2、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

(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分析总体结构

1、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

板书:

各地园林的标本。

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开头总领全文。

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

不止这些。

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

(四个“讲究”)。

板书: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

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

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

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

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7节:

图画美8节:

图案美9节:

色彩美(板书)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

总说--分说

第二课时总第32课时

四、精读4、5两节: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

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

这是哪种结构形式?

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

处处写“画”。

(4)“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

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

2、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结构形式?

(怎么找出来的?

)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五、总结:

(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

1、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

2、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

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

练习:

课后练习三、四。

六、作业:

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三课时总第33课时

〔教学要点〕

弄清文章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合思考和练习,做几项练习,扣住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词义的能力和掌握几种语言表达的方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

不要简单地让学生做一个现成的题目,而应进行意在锻炼思维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三步:

弄清总写与分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样明确,但作者为什么在句子中加上一个状语似乎呢?

岂不矛盾?

  老师明确后,学生讨论。

  问:

第七到第九自然段是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它与前半部分,与第二段的关键句在结构上的联系怎样?

  学生口述后,老师明确。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的图画美

门窗的图案美

色彩的的谐美

总分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34-35课时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蟠(páan)龙鎏(liú)金玉玺(xǐ)妃嫔(Pín)湛(zhàn)蓝

上谕(yù)傀儡(kuǐlěi)翊(yì)坤宫修缮(shàn)击罄(qìng)诏(zhào)书

2.解释加点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要求学生尝试画出游览示意图

2.提问:

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

(1):

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

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

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

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

如:

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

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如:

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

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如:

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

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

如:

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

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

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

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

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

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

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文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

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

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

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

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

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

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

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1)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

(只填序号)

①规模(宏)大②庄严肃(穆)③大肆挥(霍)④重重殿宇⑤举世(闻)名⑥(焕)发光彩⑦烟雾(缭)绕⑧腐朽昏(庸)⑨龙凤(呈)祥⑩池馆水(榭)

名词短语④⑩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主谓短语①⑦⑨

(2)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

太和殿就是金蛮殿。

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板书设计:

总:

位置、整体布局、总体特点

故宫博物院分:

具体说明故宫主要建筑的布局及特点

总:

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点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屏

●教学目标

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6课时

导人新课。

朗读并思考: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

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

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

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研读与赏析。

过渡:

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全班讨论明确:

a.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

(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小结: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

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拓展延伸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

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第二课时总第37课时

一、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

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

“屏者,障也。

”意思是:

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

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

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

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二、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

全诗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

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

“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

“忒”读“tuī”“太”的意思。

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三、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七)  研读赏析

1、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2、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

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