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6634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docx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写作提纲„„„„„„„„„„„„„„„„„„„„„„„„„„„

(1)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

一、绪论„„„„„„„„„„„„„„„„„„„„„„„„„„„

(2)

二、本论„„„„„„„„„„„„„„„„„„„„„„„„„„

(2)

(一)《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2)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3)

(三)《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的深层挖掘„„„„„„„„„„„„(5)

三、结论„„„„„„„„„„„„„„„„„„„„„„„„„„(6)参考文献„„„„„„„„„„„„„„„„„„„„„„„„„„(6)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写作提纲

一、绪论

本文通过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了托尔斯泰有关妇女、家庭问题的思想。

作家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的落后一面,同时又是特定时代、特定个人的产物,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体现。

二、本论

(一)《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1、《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1、安娜形象的塑造及创作来源

2、安娜形象塑造相关的人物及关系

(三)安娜形象的深层挖掘

1、安娜内心的渴望

2、安娜死亡的悲剧

3、安娜所体现出的作家主观情感

四、结论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沈勇彬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女性形象的分析,阐述了托尔斯泰有关妇女、家庭问题的思想。

作家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的落后一面,同时又是特定时代、特定个人的产物,是典型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体现。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女主人公形象;妇女家庭;作家思想

一、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一)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简介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

19世纪60年代处在俄国历史上大分化大裂变的新旧交替时期,1861年实行农奴制度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资本主义从此获得了空前的张力,自下而上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古老传统社会的根基。

陈腐不堪的贵族庄园经济日渐萎缩,来自英法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像潮水一样涌进了俄国思想界,日甚一日地冲击着旧的传统思维。

另一方面,贵族阶级却把持着国家政权,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安娜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新旧思想激烈拼搏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安娜出身极为高贵,可是她的命运却很不幸,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姑母家里。

在她17岁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37岁的省长卡列宁。

他最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这个官气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关心妻子的感情生活。

这对于人格高洁并以感情为第一生命的安娜,无异于地狱般的煎熬。

尽管如此,安娜仍然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

安娜曾经试图去爱丈夫,可是丈夫根本就不值得爱,由此,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当她遇到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

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

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

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陈腐偏见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

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

而最终,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

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

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

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

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

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

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

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

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塑造

(一)《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的创作来源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资本主义在俄国一切生活中横冲直撞的七十年代,作者在此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特别是农奴制度改革后的社会现状。

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渥沦斯基—卡列宁的情节线索,反映七十年代贵族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一条是列文—吉提的情节线索,反映俄国庄园地主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小说开头“奥布朗斯基家一切都混乱了”这句话是理解全书的钥匙,一切都乱了的不仅是这一家,卡列宁家、列文家、薛杰巴斯基家无不混乱与紧张不安,这反映贵族社会面对资本主义侵入产生的危机,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不安既是小说的总的思想情绪,也决定了作家紧张的精神探索及对笔下人物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

《安娜·卡列尼娜》的浓烈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它感人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外,也由于它在艺术上非常完美,技巧上颇多独创之处。

在塑造安娜的形象上,作家溶入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始终注意显示安娜的美,写她的肖像美、动作美、服饰美、从容的风度、丰富的内心世界,既从正面刻划也从侧面描写,把她与另一少女吉提对比衬托,更让她与枯燥冷漠的卡列宁形成鲜明的对照;心理描写的生动贴切达到了“辩证法”的程度,安娜的常态心理、变态心理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作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结构上也独具匠心,两条线索形成对照,在对比中对两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作了评价。

|

(二)、安娜形象塑造相关的人物及关系其

一、安娜眼中的上流社会。

作为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安娜在遇到弗龙斯基之前,她穿梭于社交界的各种舞会、宴会,穿着华丽的服装,她为人处事很得人心,过着悠闲、豪华的贵族生活,没有人看出她有多么讨厌这种奢靡的生活,多么的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自从遇到弗龙斯基之后,她才对那个充满虚伪、欺骗的上流社会嗤之以鼻。

之后又公开地与整个上流社会相抗衡。

结果是孤军奋战的安娜寡不敌众,整个上流社会都孤立了她。

抛开社会的阶级性不说,不论是在十九世纪的俄国,还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个人都应与社会相协调、相适应。

其二,安娜眼中的丈夫卡列宁。

安娜的丈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整天只知道和官文打交道,急需丈夫爱情的女人却得不到真正的爱情,作为女人,她是不幸的。

做为丈夫的卡列宁,难道真的就是一架冷冰冰的机器吗?

或许并不是这样。

他并不是不爱他的妻子,只是他的爱情与妻子所要求的那种狂热的、浪漫的爱情不同而已。

这与其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安娜,一位年轻的、内心丰盈的、有着丰富情感的女性,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本无可厚非。

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但却是有限制的。

安娜在没有和卡列宁结婚前,与其他人一样具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婚后,她的这种权利和自由也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否则就有悖于社会道德,有悖于法律条约。

她的这种行为,即便是在今天也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凡是结婚的人都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只是这种权利暂时受到了限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婚姻中除了爱情还需要责任,如果每个人只考虑爱情而不顾其他,社会将会成何种模样?

三、安娜眼中的情人弗龙斯基。

在遇到安娜之前,弗龙斯基便是过着“奢华而放荡的彼得堡生活”。

安娜的美丽强烈地吸引着他,同时对安娜的追求还使他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而安娜最开始也是被弗龙斯基的外表所吸引,当潇洒英俊的弗龙斯基闯进她的生活,对她展开爱情攻势时,她认为这是真正的爱情在向她召唤,她无法抗拒的被征服了。

那么安娜与弗龙斯基的爱情是否就是她所苦苦追求的真爱呢?

按理讲,安娜与弗龙斯基抛弃了一切得到了他们向往的爱情,在那样的困境中应该相互忠诚、彼此信任,彼此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共渡难关。

但安娜为了弗龙斯基的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背叛了家庭。

她把弗龙斯基的爱情当作了唯一的出路,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以致她不现实地要求弗龙斯基和她终日厮守,像当初那样为自己抛弃一切。

她对弗龙斯基的爱情比以前更在乎,甚至变得苛刻。

但她不明白,如果爱情变成了生活的唯一内容,最终会变成一种负担、一种烦恼、一种折磨自己和对方的精神痛苦。

而男人决不可能将爱情视为生活的唯一内容,在得到安娜的爱情后,他开始忙于他的事业。

在爱情、功名和自由之间,弗龙斯基越来越重视后两者而轻视前者。

安娜爱情至上的观点不能容忍弗龙斯基对自己的激情有半点下降的趋势。

当弗龙斯基对她有所冷淡后,她就开始了无端的猜疑,这只能使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直到最后,她绝望了,决定用死来报复他,让他后悔。

最后、安娜眼中的儿子谢辽沙。

安娜在未遇到弗龙斯基前,曾把自己的所有感情都投到儿子谢辽沙身上,儿子是她的精神寄托,因为她实在无法爱上她的丈夫卡列宁。

随着弗龙斯基的出现,安娜的情感趋向发生了变化,这时她深爱了两个人:

弗龙斯基和儿子谢辽沙。

她一直不愿意提离婚的事,就是因为怕失去儿子。

与弗龙斯基在一起她也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儿子。

特别是她从意大利归来后偷偷见儿子的场面,真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既然安娜如此热爱儿子,儿子也如此眷恋自己的母亲,安娜怎么可以抛弃儿子?

在最后她自己也承认她的母爱被对弗龙斯基的爱代替了。

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自己所需要的爱情而不惜抛弃自己的儿子,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可到头来她又得到了什么?

她感到自己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还失去了自己母爱的权利,她彻底绝望了,最终倒在了车轨之上。

安娜是不幸的,她的不幸来源于她的爱情。

爱情本身是美的,是没有对与错的。

只是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许多,诸如家庭、事业,还有责任。

三、作家对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深度挖掘和解读

(一)安娜内心的渴望

纵观全文,我们能在安娜身上看到的,最主要的也最使人感动的是她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由幸福生活和爱情的憧憬向往,她的坚强、大胆、叛逆的性格。

与冷酷、自私、虚伪的“官僚机器”卡列宁的结合,使她饱受屈辱,精神痛苦,郁郁寡欢达5年之久。

安娜毕竟还年轻,她要生活,要爱情。

人的天性在唤醒着、推动着她,使她处于一种蠢蠢欲动的兴奋和不安之中。

莫斯科之行,聪明、富有而有教养的贵族青年握沦斯基闯入了安娜的生活。

他的不顾一切的狂恋和大胆的追求,使安娜享受到“无可饶恕”的爱情的甜蜜和欢乐,一种人的尊严感在她心中觉醒,她不能欺骗自己。

那长期积蓄于心中的爱情被激活,她走上了叛逆的道路。

为此,她失去了最宝贵的拥有:

儿子、家庭和社交界贵夫人的崇高荣誉和地位。

(二)安娜死亡的悲剧

然而生活又一次捉弄了安娜。

当她最终发觉握伦斯基不是可以终身托付的人时,她是多么的绝望!

她周身透凉,内心一片空白,死的念头再次袭上心头。

终于,怀着对现实世界的诅咒和清醒的认识,安娜离开了世界。

有人根据作品卷首题辞和作家为安娜安排的悲惨结局得出结论:

托尔斯泰惩罚了安娜。

这种结论不免轻率表面。

其实,伟大的艺术家表露在作品中的思想倾向远远要来得深刻复杂。

托尔斯泰是一个始终在探索人生真理和社会出路的正直的艺术家。

尽管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的19世纪70年代作家的世界还没有发生质的转变,可他早期受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对沙皇统治下的贫困落后的俄罗斯现实是不满的,对人民蒙受的种种苦难寄予同情。

因此,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热爱地讴歌了安娜无视上流社会种种束缚,为获得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反抗,赞美了安娜身上的叛逆性格及其不同凡响的高尚的内心世界,对安娜的惨死抱着极大的同情。

因为在作家看来,追求人的基本生活权利,希望得到自由幸福和爱情,乃是人的天性,是不容扼杀的。

作家对上流社会扼杀人性的无耻行径极为愤恨,对他们放纵无度、男盗女娟、虚伪冷酷、鱼肉百姓的丑陋面目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这正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进步一面的反映。

(三)安娜所体现出的作家主观情感

深沉次阅读,会感受到作家从维护旧的传统观念的贵族立场出发,在赞扬安娜的同时,又谴责了安娜的离家出走。

在作家看来,家庭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的与自然法则相吻合的宗法制社会的基础,作为妻子和母亲,安娜应该尽自己相应的责任。

与此相应合的是,事实上,作家在一些不太令人注意的艺术细节中还是顽强地融入了自己的道德观念,烙下了作家主观感情色彩的印记,批判指责了安娜。

托尔斯泰试图把安娜写得可怜而不显得有罪,赋予人物内心与表情以一定程度的犯罪色彩。

正因为如此,作家让安娜在精神上一直处于不安宁状态,那个使她惊悸不宁的恶梦,似乎代表了来自冥冥之中的惩罚力量。

尽管这里染上了作家主观感情色彩,但也不得不看到,作家的这些细节描写又是与安娜处境及心情、她性格中的矛盾、心理上的复杂相契合的。

对一部艺术作品而言,作家的见解愈隐蔽愈好。

作为杰出的艺术家,托尔斯泰真正做到了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作家的倾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安娜的独特魅力引人叹服,是从淤泥中挺拔而出,却保持着一种圣洁的丹花,在这片污浊的流社会里光彩夺目。

她的爱情观让她获得短暂的爱情却远离了人间,成为了悲剧性的人物。

社会中的这些高高在上的条条框框,剥夺了安娜追求福的权力,推着她走向滚滚的车轮。

同时告诫当代的我们选择婚姻时慎重的抉择,不能盲目的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了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参考文献】

[1]韩东.《安娜〃卡列尼娜》与《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7:

108-109.[2]杨丽.试从自然观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63-66.[3]韩家胜,康佳琼.探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缘由[J].语文建设,2014,15:

54-55.[4]苏萍.“安娜”的影子——莫言《怀抱鲜花的女人》与村上春树《眠》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03:

24-29.[5]藤井省三,林敏洁.鲁迅与莫言之间的归乡故事系谱──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为辅助线(上)[J].扬子江评论,2014,05:

25-36.[6]陈洁.《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13,11:

106-107.[7]郭晓燕.《安娜〃卡列尼娜》:

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3,06:

87-88.[8]金美玲.21世纪国内《安娜〃卡列尼娜》研究综述[J].名作欣赏,2013,15:

14-15.[9]严佳.论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银幕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3,21:

74-75.

第二篇:

安娜形象论文综述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论文综述

文学艺术学院09汉文3班延阿妮2009040992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

总之,对于安娜,国内外学术界给她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

下面我将从欣赏的角度和批判的角度对安娜形象的研究进行一下总结。

一、欣赏的角度

安娜是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而独立意识有所觉醒敢于追求自我爱情的贵族女性,她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

朱丽华在《中安娜形象浅说》中称“安娜是安娜正直、勇敢、顽强,她宁死不做丈夫的奴隶,誓死追求自由真挚的爱情,在反抗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揭露社会的冷酷和虚伪方面,做到了她那个地位上所能做到的一切。

当她与渥伦斯基邂逅后,她

那沉睡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被唤醒。

对渥伦斯基的爱激起了她对真正有价值生活的强烈渴望,她勇敢地向丈夫和旧生活决裂”“安娜是一位诚实、勇敢、正直的女性,有着崇高的人格尊严。

在文章《如果爱只是单行——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中,作者认为: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

”“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

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

‘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

‘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

在《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文中,作者说: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通过文中对安娜的描写,我们也可以肯定这一点。

作者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以致他娓娓写道:

“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

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

在《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中,作者认为安娜的形象意义在于:

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

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形象能象安娜那样反叛自己的出身,简最终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屠格涅夫按传统道德标准塑造理想女性,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恪守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把欧也妮送上了归于传统的道路。

而安娜是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

安娜是女性觉醒和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李晓丹《永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

“在安娜追求的爱情却并非逢场作戏,而是“灵与肉”相结合的爱情。

所以,这份爱无疑成为了对当时社会的最大嘲讽。

因为安娜这种纯真至美的追求违反了上流社会的恋爱规则。

其他人的偷情在安娜的真爱面前显得越发虚荣与轻浮,她的行为使上流社会的体面夫人们相形见绌。

”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

“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

”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塑造艺术》中张文波同样说:

“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位非常优秀而又极其复杂的女性形象。

小说中安娜不仅美貌惊人,娴雅大方,而且心地纯洁、真挚、聪慧、富有洞察力和同情心。

她对真正生活的热情向往,对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表现了她性格的正直、坦率、勇敢和精神的崇高,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人物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

杨正先在《安娜与潘金莲比较研究》中指出,“安娜作为俄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在建立,旧的农奴制度正在解体时代的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的判逆者,她未能完全摆脱贵族教育给她造成的偏见以及宗教对她的影响,她既敢于大胆的追求爱情幸福,但在追求中又经常伴随着犯罪感。

她是贵族中的先进妇女,天资聪慧,加之良好的教育,因此,她的追求是高层次的,是精神上的。

二、批判的角度

大多数人对安娜的第一印象,都认为她是一个荡妇。

安娜对渥伦斯基的感情主要是情欲而不是爱,或者说是情欲的成分远远大于爱情的成分。

安娜的自杀不是殉情,是报复,她是怀着对渥伦斯基的怨恨和报复的心情去自杀的。

在《安娜·卡列尼娜四大错误》中作者认为安娜是一个贪婪的人,作者认为:

安娜对渥伦斯基的情感需求,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在获得了充分的物质享受之后的精神刺激,这与许多人因为无聊或好奇而吸毒有些相似。

作者说:

“如果安娜为了追求她心目中的爱情,为了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可以放弃已经获得的一切,包括从丈夫那里获得的财富、社会地位、以及儿子等,那么,也还不失为一位可爱的追求爱情的痴情女。

遗憾的是,安娜却要得更多:

儿子、婚姻、财富、情人等,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她只能是一位贪婪的、可怜又可恨的世俗女人。

在对待爱情上,安娜首先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在《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必然性》中,作者指出:

“像男权社会里的许多女性一样,安娜在爱情中寻找自我,又在爱情中迷失自我。

她摆脱了没有爱的依附,又开始了有爱的依附。

前后二者在作为男人的附庸这一点上完全相同。

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爱情之外的自我需求,女人的爱情越强烈,变越容易驱使她便成附属品;而为了维持这种依附状态——她还以为是为了维护爱,她又不得不继续压抑自己的个性,越发丧失了自我。

”其次,安娜又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她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唯一目的、当作生活的全部,并且不能容忍渥伦斯基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事业追求。

她要求渥伦斯基完完全全的献身于他,一刻也离不开她,她对爱的强度永远也不满足,恨不能使他的爱永远升温。

有人还认为安娜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文的作者就指出,最后害死安娜自己的其实是她自己。

“她走上了条极端的路,没有自制力其实是种可怕的东西。

嘴上说着,我可以压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却不这么想。

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

明明是来促成渥伦斯基与吉蒂的婚事,却将自己搭了进去。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美的,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

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

她是真诚单纯的,爱便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安她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

“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

”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参考文献:

朱丽华《中安娜形象浅说》发表于《文学教育》2008年第3期

李晓丹《永远的安娜卡列尼娜》发表于《世界文化WORLDCULTURE》2006年第6期张文波《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塑造艺术》发表于《山东文学》2009年第5期《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必然性》发表于《文学天地》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四大错误》

《如果爱只是单行——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第三篇:

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比较文学论文)

[自由不在于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独立人格][]安娜与娜拉的艺术形象分析

[学号:

]

[姓名:

]

[班级:

]

[指导教师: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