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6108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docx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

第一篇

  1系统设计需求分析研究

  系统设计需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医疗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已经在各大医院中全面展开。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医院内部医生、护士、患者三者的有机管理,同时又能将医院的各种检查仪器、库存药品、病床、患者类型和数量等资源信息组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时记录和合理调配,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效果。

而作为老百姓身边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还存在着手工操作,以纸张作为信息存储介质,长期以来,在社区卫生中心积累了大量的各种信息记录册。

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而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取得巨大而富有成效的价值,作为老百姓身边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其规模、发展速度等都无法与大型医院相比,其信息化更加滞后,但是从长远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信息化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研究和开发该医疗管理系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系统功能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要求和实际情况,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计划生育信息管理、门诊管理、库存管理等,使用J2EE作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标准的MVC三层架构开发模式,其中JSP传递用户请求给Servlet,由Servlet担当主要逻辑控制,调用以及初始化JavaBean,再通过JSP传到客户端,并使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管理走向数字化、网络化。

  2设计原则

  操作方法简单:

本系统采用web程序最典型的界面设计模式,简捷、直观,菜单层次少,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点击,从而使用户应用时对其功能一目了然。

安全可靠: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因此要求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能够防范各种病毒和非法入侵,本系统采用严格的身份认证,且有安全的数据加密机制。

系统模块化:

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都要从方便用户使用的角度进行考虑,功能模块的划分及界面的设计简洁流畅。

性能先进:

本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J2EE作为核心开发技术,并以MySOL作为数据库,充分考虑了系统结构以及应用设计的先进性,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信息管理的需要。

维护方便:

系统中各模块的耦合程度低,采用低侵入式设计,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可以对问题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和修改。

如果系统升级,也可实现各个模块独立升级,维护简便。

  3系统总流程设计

  系统内部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中高级管理者、普通工作人员等,他们拥有的系统权限不同:

普通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分别负责相应的一个项目的维护,中高级管理者可以查询所有的项目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修改所有信息;外部用户只能查询与自己用户名匹配的就诊信息。

  4系统总框架设计

  因为本系统主要是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的,其主要的业务集中在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症上,在进行实地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最终确定该系统所需的功能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有若干小项:

  5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分析,可以设计出系统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形成满足系统功能实现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

本系统设计出的数据表主要有医生信息表、角色信息表、处方信息表、患者信息表、门诊计费信息表、生育安排信息表、药品报损信息表、药品厂商信息表、药品出库明细信息表、药品出库批次信息表、药品调价信息表、药品化学名称信息表、药品剂型信息表、药品库存信息表、药品库存异动跟踪信息表、药品类别信息表、药品入库基本信息表等。

  6系统主要界面设计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介绍该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功能模块。

  登录界面

  本系统面向的是医护人员和社区内部的全体居民,由于采用B/S方式,用户要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应用系统。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本系统采用用户名+口令+验证码的模式,并对进入该系统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

  系统主界面

  用户进入系统后,对系统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修改密码,注销和退出。

无论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停留在哪个页面,点击“首页”按钮则将页面切换至登录系统后的第一个页面。

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可以更改该用户的密码。

点击“注销”按钮,返回到登录页面,可切换用户。

点击“退出”按钮,则退出系统。

7结束语本系统开发开发完后,搭建了测试环境,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能够实现系统设计之初确立的设计目标。

该医疗管理系统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

张翠萍工作单位:

潍坊科技学院

第二篇

  1管理特点

  1.1病种多病情复杂而开设专业相对较少

  任务期间共诊治各类门诊患者2100余例,来自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心理等多个专业,包括急性心梗、动脉瘤、重度烧伤、疟疾、肠梗阻、艾滋病、阿米巴痢疾、服毒自杀、多器官衰竭等多例急性复杂患者。

有的患者患有多种疾病,有的患者超出二级医院收治范围,有的疾病没有相关专业医师。

  1.2医务人员单人单岗

  护理人员相对偏少二级医院所有专业,医务人员仅有1名[1],无法形成最低标准的梯次配备,更无相关人员替换。

其中,护理人员仅6人,担任门诊固定接诊、手术、急诊、病房、ICU等岗位值班,遇有多例患者住院或多种情况同时出现时,护理力量不足。

  1.3所有装备、药品自我保障

  保障周期较长南苏丹处于非洲中部,各种设施落后,所有医疗装备均为国内自带或补充,大部分药品、器材、补充装备等均为国内出发一次性空运带齐;如海运,一般要超过4个月才能到达,周期较长。

  1.4双重指挥

  协调难度加大作为军事单位,二级医院要接受含军事医务官(FMO)在内的联南团司令部的直接指挥,同时,由于接诊患者将近一半为民事人员,部分医疗、生活、通讯、运输等保障事项,也要接受含民事医务官(CMO)在内的瓦屋基地及联南团民事部门的业务指导及指挥。

  2具体做法针

  对以上特点,严格按照“一条主线”(牢牢把握医疗安全),“两个方面”(抓好门诊、住院两个环节),“三个关键”(重视急诊、手术、疑难患者处理),“四项制度”(落实好病例讨论制度、查房制度、周会及大交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工作思路,从培养正规化、标准化工作流程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入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2.1科学分组发挥互补优势

  为充分发挥好各职各类人员作用,在结合任务特点基础上,对所有人员进行合理分组。

设立门诊组、病房组,护理组和医疗保障组,另加2个急救小组。

门诊组包括全科内科、全科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各1人。

病房包括神经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消化科、传染科、血液科各1人。

设1个护理班组,其中1名护士固定为门诊接诊护士兼抽血工作,1名护士固定手术室;其余4名为病房护士,其中1人兼任急诊护士、1人兼任消毒供应工作、1人兼任洗衣房工作。

人员岗位平时相对固定,遇有情况统一调度。

  2.2熟悉流程畅通指挥体制

  国内集训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联合国的指挥流程。

到达任务区后,通过交接,全面地了解二级医院工作中所面临的对内对外关系;通过主动地拜会联南团的军事及民事各部门,及时摸透情况,及时拟制《联南团瓦屋基地组织结构图》及《联南团瓦屋基地各部门联系电话》,下发各部门。

针对军事医务部门和民事医务部门,及时理清请示报告的工作、任务及范围,避免多头报告、交叉报告和重复报告,引发不必要的误会[2];针对出兵国患者的医疗问题,及时与军事医务官沟通,争取其支持、配合;针对联合国文职人员、雇员医疗问题,则与民事医务官进行交流;超出二级医院收治范围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问题,则优先考虑向军事医务官报告,需基地民事部门配合时,争取民事医务官许可和支持。

  2.3统筹规划合理消耗药材

  一是合理采购,避免浪费。

在国内实施物资筹措时,结合计划,根据维和任务保障及实际工作情况合理确定采购品种及数量;二是统筹管理,量“有”为出。

到达任务区后,针对除部分液体及非急用药品海运尚有部分补充外,其他药品不再补充,一切均需自我保障。

对前几批留下的药品进行认真清点,统一入库;对自带药品进行汇总整理,形成中英文对照的《联南苏团中国二级医院药品目录》,并实行了微机动态化管理[3],根据库存加以控制;三是按规定捐赠,降低损失。

因用量少或历批医疗队补充量大等原因,有些药品积压,面临超期失效,对于有英文说明书的,进行清点,经报联南团及国内批准后,捐赠给当地医院或公立医疗机构,捐赠时,注意对药品效期及应用说明详细备注,双方签订协议,进行风险规避。

对于中成药、无英文说明书药品及易发生过敏反应药品,不予捐赠。

  2.4落实制度严把医疗安全

  到达任务区后即开展了“医疗规章制度月”活动,学习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汇总整理《联南苏团中国二级医院医疗规章制度汇编》,从患者接诊、工作职责、值班交接班、病房工作、转诊后送、设备维护及特殊情况处置等加以明确,使医疗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同时,积极做好四种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

一是交班及周会制度。

周一由队长主持大交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周五下午召开周会,总结讲评周工作,布置任务,其余时间各班组自行组织交班;二是病例讨论制度。

针对二级医院各专业仅有1人的特点,规定所有手术患者、住院患者及门诊复诊患者全部进行病例讨论,集思广益,保证诊断质量。

同时,注重发挥高清远程医学会诊站点的作用,特殊病例,邀请国内专家参与会诊;三是查房制度。

做到“三级查房”即主管医师、病房主任、队领导三级查房;四是请示汇报制度。

规定:

手术患者、急诊患者、二级护理以上住院患者、需医疗后送患者及为各出兵国指挥官和联南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门诊患者必须汇报,做到领导靠前指挥,准确把握情况,确实属重大情况的,经指挥部批准后,及时向联南团及国内请示汇报。

  3注意事项

  3.1高度重视医患沟通

  在任务区期间,接诊患者来自世界多个不同国家,由于国别、风俗等各方面的不同,患者在对待接诊医护人员的态度也不尽相同[4]。

对待每位患者,均要高度重视沟通,准确掌握病情,有的放矢治疗。

尤其是不少当地雇员,处于不同目的,对待医护人员有时故意隐瞒病情,给诊疗造成难度。

遇有此类情况,邀请基地一级诊所的当地医师共同与患者进行交流。

另外对于不主动交流的非当地雇员,除加强沟通外,还充分利用其同事、领导,多方了解其病因及治疗结果。

  3.2安全实施医疗后送

  维和二级医院一般只实施医疗后送[5]。

伤病员的医疗后送指征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分队的救治范围决定,一般患者住院时间超过7天的、超过二级医院收治范围的及危重伤病员应医疗后送[6]。

医疗后送方式一般为空中后送,为确保安全,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采取“中转式”后送。

因联南团在南苏丹境内无三级医院,两所三级医院分别位于乌干达恩德培及肯尼亚内罗毕。

为规避转运途中的医疗风险及安全威胁,采取“中转式”后送的办法,即将患者后送至朱巴(南苏丹首都)联合国相应二级医院后即返回,在朱巴转机及停留后的后送工作由相关部门另行安排。

二是采取“多途径”后送。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重症、复杂患者多为联合国文职人员,其中有一半以上为当地雇员,因其雇佣前查体简单、医疗条件差所致。

而对于当地多发的传染病、地方病,南苏丹在很多地区有专门的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专科救治,救治水平高且可享受免费医疗。

在该类患者处理上,经报基地医务官批准,征得患者同意后,即可向该类医院后送患者。

如在1例艾滋病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就采取此种方式,迅速缓解了医疗风险。

三是把握好后送时机。

联合国工作尤其严格的计划性和程序,一般工作均需提前计划好。

在后送患者实施上应把握好,对于正常后送患者,需提前1~2天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紧急后送患者,不受此制约,可特事特办。

值得说明的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对于无十分把握确保治疗成功的患者,如符合后送条件,应尽量实施医疗护送,除非患者拒绝后送。

对于患者拒绝后送,应将具体情况报军事或民事医务部门,并由患者在拒绝后送证书上签字,以规避医疗风险。

  3.3充分发挥卫生员的作用

  中国二级医院一般无卫生员编制,在实际工作中挑选了3~6名战士担任卫生员工作。

卫生员可担任多重任务:

一是夜间辅助值班或查班。

既可以加强安全防卫力量,同时还可以护送护士夜间上下班,减低安全风险;二是清理卫生。

可以协助护士一道清理病房及医疗区卫生;三是兼任急救小组成员。

二级医院编2个急救小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卫生员担任担架员或辅助急救工作。

  3.4规范接诊及处置流程

  接诊是患者来诊疗第一站,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医疗质量。

接诊护士要熟悉门诊的工作流程和一般疾病的分诊流程,能熟练用英语与患者或来访者交流;同时要准确、全面做好登记;然后才是相应的问诊、检查、取药、治疗等环节。

国外维和,由于远离祖国、生活单调、心理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对队员的心理产生影响[7]。

通过持续加强对队员的教育、监督,培养其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把每名患者都作为第一例患者”的意识,增强涉外意识、质量意识、制度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时时遵守规章制度、事事符合操作常规的习惯。

  3.5重视个人医疗安全防护

  联合国十分重视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明文规定HIV阳性者在非发病期间允许参加维和行动[8],虽然并不提倡这样做。

同时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对其进行HIV检查。

除中国及个别国家外,很多国家人员参加维和行动前不进行体格检查,更谈不上艾滋病检查。

医务人员每天接触患者,树立科学的态度是做好防护的关键,既要克服错误认识和恐惧心理,也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在接诊治疗患者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的危险。

  作者:

李大同1王润求2工作单位:

1.解放军第404医院院部2.解放军第89医院医务处

第三篇

  一、医疗管理概念、范畴及核心

  1.医疗管理概念:

医疗管理是对医疗工作的全过程、诸要素、各部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医疗系统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实现最佳医疗效果的目标。

  2.医疗管理范畴:

医疗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工作,涵盖门诊、急诊、住院、康复、医技、重点病人等医疗工作全过程,以及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要素管理和控制。

从广义上讲,医疗管理应包括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技术发展与应用管理、医疗费用控制管理、医院感控管理、医院药事和器材管理、医疗服务与流程管理等多项工作内容。

这些工作既有自身的特点,又相互关联、相互交叉,使医疗管理工作呈现更为复杂的特点[1]。

  3.医疗管理核心:

从狭义上讲,医疗管理的核心就是医疗质量管理,因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中最活跃、最复杂、最基础的内容,既是医疗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医院的生命线,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原动力。

因此,加强医疗管理最关键的就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管理和质量意识不强:

存在“重诊疗、轻管理”的倾向,忽视医疗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意识淡化,经常说一套、做一套;抓医疗管理的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实;缺乏必要质量教育,质量意识没有深入人心,没有真正固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盲目扩大医院规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医疗技术准入、医疗合作项目等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甚至铤而走险严重违规。

  2.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公立医院由于受到编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医院,医疗管理人才引进难、培养难、保留难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些具有医疗管理经人才、专家被民营医院用高薪聘走;有的医院没有质控、感控部门或专职人员;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工学矛盾突出,工作繁杂,精力有限,力不从心,没有很好地发挥医疗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职能作用;缺少既懂业务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对医疗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难以做出科学指导和决策。

  3.质控体系不健全:

质控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质控考评、激励机制等内容。

有的医院没有建立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机构;各质量管理委员会、机关业务部门、质控科和科室质控小组职能弱化,开展工作不系统、不经常;医疗管理制度,尤其是核心医疗制度不系统,修订完善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没有完整配套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控制的考核评价细则,检查督导、讲评整改、持续改进等工作脱节;无视基础和环节医疗质量,缺少行之有效的质控考评办法;质控奖惩措施落实不严格,没有形成绩效考核机制等。

  4.管理手段落后:

受条件制约,一些医院对医疗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还比较陈旧和粗放。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电子病历管理普及率不高;没有开展工作效率、诊疗质量和管理质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或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剖析原因,结合实际提出整改措施;在管理模式上实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管理,造成机关与科室、科室与科室、医院与患者之间协调沟通不足;管理手段单一,常常采用扣奖金等单一手段代替标准质量考核措施,被管理者不明确管理的目标、不熟悉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在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效果不佳[2]。

  三、对策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医院建设永恒的主题。

医疗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病人第一”、“全员参与、全员教育”、“系统管理、量化考核”、“长远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重点要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强化全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

经常性地开展质量教育,并形成制度化。

在教育形式上,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专家辅导、参观见学、知识竞赛、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各种形式,确保教育效果。

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和质量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在教育对象上,除医院领导、机关职能部门和医务人员外,还要将窗口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人员纳入进来。

大力提倡“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理念,引导全员树立“质量建院”思想和“质量就是生命”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加强医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和成效。

要选拔有管理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员充实到机关从事医疗管理,采用多种途径加大培训力度,在晋职晋级、评选先进、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采取高薪聘请、回聘等方式,充分发挥老专家、老主任、老领导的智囊作用,为医院医疗管理把好关、把准脉。

要加强科室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讲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作为考核科室领导的重要指标,纳入科主任、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3.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医院-机关职能部门-科室-个人“四级”医疗管理体系。

成立医疗(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医学伦理、科学技术、药事、设备、输血、病案等管理委员会,明确人员、职责、任务和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重大医疗管理问题。

加强医务部门、护理部、质控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常态化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分析总结、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日常管理作用,完善科室规章制度、诊疗规范、管理手册等资料,完善医疗质量总结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突出抓好医疗技术、住院诊疗、手术麻醉、医院感染等重点环节和项目的管理和持续改进。

  4.规范医疗制度建设:

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等规范要求,修订完善首诊医师负责、三级检诊、医疗告知等核心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患者身份识别、医疗技术准入、手术安全核查、手术与麻醉分级管理、术前风险评估、临床“危急值”报告、抗菌素分级管理等规整制度。

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完善门急诊、临床科室、手术部、麻醉科、ICU、透析室、新生儿科、妇产科、医技科室、护理质量、运行和出院病历等各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质控考核细则,突出可操作性,实施量化考核和绩效管理。

特别是在强化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开展经常性的制度学习和考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奖优罚劣,绝不姑息迁就,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必依、有错必罚”的良好局面。

  5.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拓展医院管理系统应用,完善门诊、住院医护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的质控功能,建立合理用药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手术麻醉信息和重症监护等质控模块和子系统,要将国家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中住院死亡、非计划重返、患者安全、医院运行管理等7大类质控标准逐步纳入信息统计中,扩大医疗数据采集的种类和范围,为医疗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后医疗管理、零缺陷管理、流程再造等管理新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

程锴工作单位:

解放军第二二四医院

第四篇

  1医院整体医疗管理的理论基础

  现代整体论的指导作用

  现代整体论的发展形成,经历了古代中西方“化整为一”、“万宗归一”的朴素思想,近代机械整体观、有机整体观思想,现代科学一般系统论原理、复杂性科学研究思潮等主要阶段[2]。

现代整体论认为事物是由不同层次的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其整体功能不是部分性质的简单相加,而是各部分通过有机组合所涌现出的新性质;事物具有开放性,它与周围的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过内部复杂的控制、调整、协调可以实现事物自身的演化。

在实践层面上,现代整体论提倡在一定范围内将事物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部分,用分析、还原的基本方法对各部分进行精确的研究。

现代整体论同时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整体性入手,在精确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对事物的模糊和简易认识,并着眼于处理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用综合、控制、非线性等方法,对部分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总结,最终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

  医学观念是人们对医学根本问题的看法,指导着医学实践。

进入20世纪下半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使人们的健康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

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营养和代谢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医学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

人们对医学的看法随之也发生了转变。

中国传统医学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等理念重新焕发生机。

人们对医学模式、现代医学目的、医学所处阶段有了重新认识,并且更加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致病因素,强调个体的生理与心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平衡,“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对患者治疗和护理,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成为新的医学目标。

与近代医学“防病治病、维护健康、延长生命”的目标相比,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从单纯的“疾病治疗”上移到了“维护与促进健康”的更高层次。

  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整合趋势

  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贯穿着科学指导方法的演变。

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整体形态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进而深入到分子水平的分解和还原的过程。

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生命科学进入到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

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人们却发现,尽管探索进入了分子水平,却难以用简单的物理学和有机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完成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

进入20世纪70年代,多方位整合的方式开始推动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向前发展。

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诊治和预防各种慢性病的质量和效率;20世纪90年代催生出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弥补了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为研究新疗法、新药物开辟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医学与人文的重新整合,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医学技术与医学伦理的结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