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583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docx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关于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

"论文关键词:

概念结构理论构式语法论元结构体验哲学

论文摘要:

本文在比较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的基础上,指出: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理论体系,它们有着各自鲜明甚至对立的观点,但是认知的共性使得它们解释语言现象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因此,两大理论并非截然对立,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

1.引言

Jackendoff(1990)的词汇概念结构理论与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体系,都运用了论元结构来说明语言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动词和句式之间的关系是他们讨论和研究的中心。

Jackendoff并没有明确提出“动词中心”的说法,但从他对句子的论元结构的描述不难看出,他的概念结构并没有摆脱生成语法的影子,句子的生成依然是论元插入动词的概念结构,再转化为句法结构的结果。

与Jackendoff不同的是,Goldberg以构式(construction)的论元结构为研究中心,认为动词不能决定句子的生成,构式的意义才是构式生成的关键。

虽然他们研究的内容不同,一个是动词概念,一个是构式概念,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一定程度上,动词可以选择它能够出现的构式,同样构式也可以选择满足它的动词。

而且,表明句子中动词和名词关系的论元结构在概念结构理论和构式语法中的运用都颇有新意。

因此,本文想通过比较Jackendoff和Goldberg的理论方法和哲学基础,讨论这两个分别代表概念语义学和构式研究的理论之间的关系。

2.理论方法

Jackendoff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内在概念的空间关系,在生成语法学派中对语义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概念结构相当于语义结构,与句法和音系结构并行。

Jackendoff摈弃了由表层结构映射到音系和语义结构的句法中心说,认为这三个层次是自主的结构,都具有同等的创造性,不存在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派生,它们之间是对应关系而非派生关系,由对应规则(correspondencerules)联系起来。

构式是形式-意义的对应,不依赖动词,基本的句型都是构式的实例。

每个构式的存在,都有与之相应的特定的意义,也就是说,构式本身就有构式意义,与句中的动词无关。

构式语法没有严格划分词库与句法之间的界限,按照构式的定义,词也是形式-意义相对应的构式。

与生成学派一样,构式语法试图解释为什么语法允许我们使用无数正确的表达法的同时,又让我们放弃无数其他的表达,它反对存在深层结构或语义结构的说法,认为没有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语法是单层次的。

构式是语法、语义和语用的一体,是非模块性的。

(董燕萍梁君英,2002)

概念结构是由概念成份组成的,它们属于不同的本体范畴,诸如Thing,Event,State,Action,Plate,Path,Property及Amount等。

每个句法成分(除了无内容的it和there)都对应一个概念成分。

但是,并不是每个概念成分在句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句法成分。

这可以解释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句子有不同数量的论元。

(1)中的break是同一个词,具有相同的概念结构,只是在映射到句法结构时,有些概念成分没有被体现出来,概念结构中的施事者论元没有出现在(1a)。

(1)a.Thewindowbroke.

b.Billbrokethewindow.

(2)a.Harryclimbed(up)themountain.

b.Harryclimbeddownthemountain.

c.Thesnakeclimbed(up)thetree.可以用来解释同一个动词出现在不同句子现象的还有Jackendoff(1990)提出的优势规则(preferencerules),词项含有一个或多个概念条件,满足不同的条件就会有不同的表达,例如,climb有两个独立的概念条件,

(1)向上走;

(2)用劲抓住。

(2a)满足第一个条件,但不符合第二个,(2b)破坏了第一个条件,但满足了第二个条件,(2c)因为蛇不能抓,破坏了第二个条件,但符合第一个条件,都是可以接受的;(2d)则同时破坏了两个条件,不被接受。

动词后面选择怎样的补语一直是在词项的子语类属性框架(subcategorizationframe)中注明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补语的类别、数量是很灵活的,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堆砌在框架中,必然是要增加习得者的负担的,有鉴于此,Jackendoff制定了一些像优势规则这样的词汇规则来解释语言的生成,这些规则在子语类属性框架之外,可以减轻词项的负重。

Goldberg并不赞成词汇规则说,她给出了一些不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的例子。

(3)a.Hesneezedthenapkinoffthetable.

b.Shebakedhimacake.

c.Dantalkedhimselfblueintheface.

Goldberg认为,如果坚持词汇规则说,为了解释三个句子的正确性,我们就必须说明三个动词在句中有特殊的含义,有三个论元,其意义分别如下:

(4)a.XCAUSESYtoMOVEZbysneezing

b.XINTENDStoCAUSEYtoHAVEZ

c.XCAUSESYtoBECOMEZbytalking(例3-例5取自Goldberg,1995)

这样就有增添另一个独立词项的趋势,而这正有违建立词库的初衷,即减轻习得者词汇习得的数量。

Goldberg(1995)认为构式语法的一大优势就是关注动词与句式之间的关系,而词汇规则说把这个关系隐藏在规则本身。

对于上列句式,她认为可以由各自的句式特征来解释。

例如,双宾构式的定义就与三个论元(agent,patient,recipient)有关联,由构式提供句子中的论元,而不是由动词许可,这样就无需为句中的三个动词重新定义。

他们最大的分歧在于对动词意义的不同态度。

在概念结构理论中,动词的概念结构是描述详尽地,可以用来预测句式的信息;而在构式语法里,构式的意义成为主导,可能和动词意义一致,也可能互补,甚而截然相反,动词意义可以表示构式意义的增添、动态作用力、前提条件,或与构式同时进行的行为或动作。

构式语法否认动词意义在句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是认为整个构式的意义决定了论元的数量及在句法中的位置。

"

不难看出,Jackendoff(1990)和Goldberg(1995)的研究好像是沿着两条平行线进行的,前者运用词汇概念结构和词汇规则解释语言的生成,后者则是利用构式的概念解释语言的合理性;一个致力于词汇概念论元结构的描写,另一个以整个构式的论元结构为主导。

概念结构理论体现的是语言从内在概念表征到句法的由下而上的产生过程,在构式理论中,我们看到的是句法、语义和语用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理念。

它们是认知语言学领域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但是,因为他们都以论元结构为切入点,论元结构揭示的是述语及其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的语料几乎相同,都是动词论元结构会产生变异的句式,如双宾结构、动结式、way-结构等。

所以尽管他们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我们还是能看出他们研究理念中的相似之处,这将在下文进行讨论。

3.论元结构

Jackendoff(1990)和Goldberg(1995)都沿用了论元结构的概念,并且赋予了新意。

尤其是Jackendoff(1990)对论旨角色(thematicroles)的处理与众不同,论元在概念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它的语义特征,有标记标注以示区别,避免了一个论元可以对应多个论旨角色而一个论旨角色又可以分配给多个论元的问题的困扰,简化了论元结构。

在Jackendoff的理论体系中,论元结构是概念结构的一部分,是语义表征,而非句法表征。

在构式理论中,论元结构不再是词项特征,而是一个构式的句法-语义的匹配,它描述的是与这个构式相关的论元,可能与动词的论元一致,但也可能多于或少于动词论元的数量,因此,构式的论元结构成为研究的中心,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论元结构,这直接决定了句中论元的数量。

Goldberg也避免使用传统的论旨角色,而是根据构式的不同将它们简化为“_er”和“_ee”来表示行为的主体和客体。

对论元结构的研究使他们对动词后面出现的不同的补足成分很感兴趣,(5)是Goldberg的例子,同样的动词kick在(5)中有着不同数量及特性的补语,使得它似乎具有了不同的含义。

(5)a.Patkickedthewall.

b.PatkickedBobblackandblue.

c.Patkickedthefootballintothestadium.

d.Patkickedatthefootball.

e.Patkickedhisfootagainstthechair.

f.PatkickedBobthefootball.

g.Thehorsekicks.

h.Patkickedhiswayoutoftheoperatingroom.

(Goldberg,1995:

11)

kick是有施事和受事两个论元的及物动词,(5a)是kick的典型句子,但在(5b)(5c)(5e)(5f)(5h)中,kick是有三个论元的及物动词,充当第三个论元的有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和介宾短语,而(5g)的kick只有一个论元。

在不同的句式中,kick体现出不同的论元结构。

构式既然是形式-意义相对应的,每个构式就有自己的含义,不依赖动词的意义,构式形式的变化将导致意义的改变,即使动词是一样的。

所以,在Goldberg(1995)看来,(5)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独特的构式,有不同的论元结构,可以赋予句子不同的论元,数量上可能会与动词的论元不一样,这正符合她的动词不能预测句子意义的观念。

Jackendoff(1990)的概念结构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他是赞成精简词库的,他认为词项信息只包含其句法类别和概念结构,子语类化的特征及对应于每一个概念成分的句法位置由普遍原则决定。

这个原则就是对应规则,或称为联系规则(linkingrules)。

一个词出现在什么句法结构中,这结构如何对应概念结构,都与这个词的词项信息无关,而是由词项之外的规则来操作。

(6)是kick的概念结构,其中包含了kick的所有信息,表示施事致使客体沿着路径运动的过程。

按照联系规则,kick的概念论元结构中的施事(Agent)出现在主语位置后,客体(Theme)占据宾语位置,形成了(5a)。

客体作为可选择的论元,在(5g)中没有出现,(5d)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目标论元(Goal),(5c)(5e)则是在客体论元占据宾语位置后,再由目标论元充当介宾结构形成的。

至于什么论元先占据哪个句法位置,由它们在论旨层阶(thematichierarchy)中的先后顺序决定。

(6)kickCAUSE([]i,[GO([]j,[Path])])]

(5h)是所谓的way结构,动词后面的名词短语及介词短语显然都不是kick的直接宾语,(5b)是很多文献致力于研究的动结式(resultativeconstructions),形容词短语blackandblue表述了动词kick进行的动作的结果。

在kick的词项中很难体现出这两种补语的特征,所以Jackendoff没有在词项中添加规则,而是在对应规则中添加了附加语规则(adjunctrules),他认为(5h)中动词后面的NP+PP,以及(5b)中的NP+AP都不是动词的直接宾语,而是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