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5043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墩柱施工技术交底

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工程

LJ-4合同段

(K12+754~K16+820)

 

桥墩施工技术交底

 

编制:

交底人:

被交底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柞山高速公路LJ-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8月8日

 

1、工程概况

2、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

2、施工方法

三、质量保证措施

 

交底内容:

李砭村特大桥(左、右线)、罗庄大桥(左线)、正沟大桥(左、右线)、龙头湾大桥、茨沟大桥(左、右线)墩柱施工。

一、工程概况

1、ZK15+049.00李砭村特大桥(左线):

起点桩号为ZK14+378.66,终点桩号为ZK15+707.5,桥梁全长1317.5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2*(4*40)+2*(3*40)+4*(3*30)+2*(4*30)+(3*40)+3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桥台为桩接盖梁桥台,桩基础。

全桥共有桥墩54个。

K15+054.00李砭村特大桥(右线):

起点桩号为K14+400,终点桩号为K15+708,桥梁全长1308.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4*40)+3*(3*40)+6*(3*30)+2*(3*4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桥台为桩接盖梁桥台,桩基础。

全桥共有全桥共有桥墩72个。

2、ZK13+220.00罗庄大桥(左线):

起点桩号为ZK13+155,终点桩号为ZK13+285,桥梁全长130.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6*2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

全桥共有全桥共有桥墩10个。

3、ZK13+615.00正沟大桥(左线):

起点桩号为ZK13+460,终点桩号为ZK13+768,桥梁全长308.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3*20+3*(4*2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重力式桥台及桩接盖梁桥台。

全桥共有全桥共有桥墩28个。

K13+475.00正沟大桥(右线):

起点桩号为K13+382,终点桩号为K13+568,桥梁全长186.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5*20+4*2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桩接盖梁桥台。

全桥共有全桥共有桥墩16个。

4、ZK15+885.00龙头湾大桥:

起点桩号为ZK15+804,终点桩号为ZK15+963.5,桥梁全长157.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5*3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重力式桥台及桩接盖梁桥台。

全桥共有全桥共有桥墩8个。

5、K16+445.00茨沟大桥(左幅):

起点桩号为K16+136.5,终点桩号为K16+753.5,桥梁全长617.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2*(3*30)+(5*20)+3*(4*20)+(3*3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及桩接盖梁桥台,桩基础。

全桥共有全桥共有桥墩50个。

K16+475.00茨沟大桥(右幅):

起点桩号为K16+136.5,终点桩号为K16+813.5,桥梁全长677.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箱梁:

2*(3*30)+(5*20)+3*(4*20)+(5*30)m;下部构造为圆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桩接盖梁桥台,桩基础。

全桥共有桥墩54个。

系梁(承台)工程数量表

工程名称

名称

数量

模板类型

李砭村特大桥

墩柱

126

定型钢模

罗庄大桥

墩柱

10

定型钢模

正沟大桥

墩柱

44

定型钢模

龙头湾大桥

墩柱

8

定型钢模

茨沟大桥

墩柱

104

定型钢模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

 

2.施工方法

测量放样→墩柱钢筋焊接→立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包裹养护

2.1、墩柱钢筋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

墩柱钢筋在加工场制成钢筋骨架,采用吊机起吊与桩基钢筋搭接接长,钢筋保护层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塑料垫块。

(1)原材料

原材料进场后,原材钢筋堆放到原材料堆放场地,钢筋堆放时要垫高远离地面,钢筋顶加盖塑彩布防雨,并按钢筋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并设立标识牌;钢筋进场时要检查是否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后的原材钢筋及时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下料

钢筋按设计长度进行下料加工,下料前认真审核每一型号钢筋长度、规格等。

Ⅱ级钢筋采用钢筋切割机下料,主筋接长采用双面搭接焊。

Ⅰ级钢筋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后下料。

(3)墩柱钢筋绑扎

从钢筋加工厂将加工好的成品钢筋骨架运至施工现场,与桩基钢筋进行单面搭接焊。

接焊墩柱钢筋前首先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精确放出墩柱中心,按墩柱中心在接桩桩顶以上0.1~0.2m定位一道墩柱加劲箍筋,加劲箍筋上焊十字筋做支撑,加劲箍筋位置要准确,并调整加劲箍中心与墩柱中心重合,采用经纬仪跟踪作业测量定位加劲箍筋位置,并将加劲筋与主筋点焊牢固。

在加劲筋上标出主筋位置并绑扎、焊接其它主筋。

为保证墩身与桩基主筋的对接质量,其搭接部分采用单面焊焊接牢固,保证焊缝饱满、平整、无明显坑凹。

墩柱钢筋伸入墩台帽部分暂不做成折线,待墩柱浇筑完成后弯到设计位置。

采用锤球或经纬仪随时检查墩柱钢筋骨架垂直度。

(4)钢筋骨架保护层设置

钢筋骨架保护层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塑料垫块,用20#扎丝绑在墩柱钢筋骨架的主筋上,塑料垫块厚度与净保护层的数值相等。

采用塑料垫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拆模后砼表面存有垫块痕迹,影响砼外观质量。

2.2、墩柱模板施工工艺

(1)模板制作

墩身模板采用在模板厂制作的定型模板,制作时应该保证其整体直度及几何形状。

钢模节片之间采用企口工艺,使用定位销钉定位,螺栓联接,节间隙用腻子抹平,以防砼施工时漏浆,保证接缝的错台≤1mm。

模板前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选用优质齿轮油,脱模剂要统一,涂刷要均匀,形成薄膜。

支立模板时采用整体组拼法,整体组拼后的模板用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并用经纬仪调整横、纵方向及垂直度,用缆风绳锁定模板,保证砼施工时无扰动。

(2)墩柱模板安装

墩柱钢筋绑扎完成后,精确放出模板位置线,并在桩顶采用墨线弹出检查线,按已放好的模板位置线进行支立模板,为防止浇筑墩柱砼时模板移位,浇筑接桩砼时在桩顶垂直的两个方向适当位置预埋四根直径Φ25mm钢筋,墩柱立模时在预埋钢筋及模板间采用方木塞紧防止墩柱模板底部位移。

墩柱模板顶部四角采用风缆或ф8钢筋配紧线扣进行加固。

模板安装根据墩身高度分节在场地内拼装成型,待钢筋检查合格后采用吊车吊装。

节与节间采用螺栓联接。

(3)墩柱模板拆除

墩柱模板在砼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且砼强度达到设计砼强度30%以上可拆除墩柱模板。

砼强度达到30%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等荷载。

大面积模板拆模时模板与砼面接触面积大,附着力大,为防止拆模时发生粘模现象,采用在模板边角小面积橇起,使空气进入模板与砼面之间,减小模板与砼之间的真空压力。

2.3、墩柱砼浇筑施工工艺

(1)墩柱砼浇筑施工

墩柱砼采用拌和站统一拌制,砼输送车送至现场。

墩柱砼浇筑前,依据规范和施工图纸要求按工序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几项:

        

a、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牢固;

b、模板接缝拼接是否漏浆;

c、钢筋间距、位置及保护层;

d、模板内有无杂物;

e、模板接缝、错台、模板垂直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f、检查振捣人员分工定位情况,并经自检合格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开盘浇筑。

砼的拌和计量采用电脑操作控制;严格按试验配合比上料,拌和时间为不小于1.5分钟,确保砼拌和均匀。

在砼拌和过程中,控制砼拌合时间与砼浇筑速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砼的坍落度,确保搅拌出来的砼的质量。

砼搅拌完成后,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砼的坍落度,确保入模砼的坍落度控制在7~9cm之间,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砼的运输时以迅速、不间断为原则,采用砼运输搅拌车运输。

砼的浇筑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法,砼分层厚度按30cm控制,浇筑时砼均匀下料,防止局部下料过多引起模板位移。

墩柱砼浇筑采用20T吊机配投料斗、串筒下料浇筑,料斗设计储料方量为1.0方,串筒采用1.0mm铁皮制成100cm高一节,为便于施工中安装与拆除,节与节间采用挂勾联接,保持串筒与砼面距离不超过2.0m,防止砼自串筒底下落过程产生离析。

浇灌时吊机吊起投料斗对准串筒口投料,浇灌到墩柱顶时严格控制砼标高,墩顶标高按设计标高加高5cm进行控制,待墩帽施工前对墩顶进行凿毛处理。

(2)墩柱砼振捣

捣固人员须经培训后上岗,要定人、定位、定责任,分工明确,操作人员要固定,每次浇筑前应根据责任表填写人员名单,并做好操作要求交底工作。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垂直等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表面停止下沉,无明显气泡冒出,呈现平坦、泛浆为止。

每次振动时间为0.5~1.0min。

砼浇筑过程中不得任意中断,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浇筑砼时,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钢筋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墩柱砼顶面初凝前采用镘刀进行多次抹光以消除裂纹。

(3)砼养护

墩柱砼浇筑完后,在冬季采用篷布包裹,蒸汽养生,保持结构物表面湿润。

养生时间一般不小于7天。

在夏季为防止日晒、雨淋、低温等影响,及时进行养护,用沾湿的土工布织物盖好,等砼初凝后洒水自然养护,保持土工布织物湿润。

墩柱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缠裹养护,经常保持墩身砼湿润,安排专人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按规范要求进行。

养生期间,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之前,不得使其受到外力的影响。

2.4、人员上下墩柱措施

在模板上安装扶手,人员佩戴安全绳上下,安全绳勾在模板螺丝孔中,将安全锁锁牢靠。

2、质量保证措施

3.1、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3.1.1、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认真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

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

坚持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1.2、建立质量责任制,经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质检员,明确各级责任。

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分项工程的现场实行标示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要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即:

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验制度,要根据合同的规定切实作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工作。

3.1.3、建立质量奖惩制度。

把工程质量和工资挂钩,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班组和个人要坚决给予处罚,对工程质量好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3.1.4、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规范规定的检验、抽检频率,现场质检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不得追记,接受质量检查时必须出示原始资料。

3.1.5、进场的钢筋、水泥、钢绞线等主要材料必须具有出厂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同时对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要进行认真的检验,把好材料进货关,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3.2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3.2.1、坚持定期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部实行月检查制,工程队实行旬检查制,班组实行日检查制,严格按照检测程序和工艺流程进行质量检测,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对查出的问题或隐蔽工程检查未经监理工程师和质检工程师签认的,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

3.2.2、坚持考核持证制度:

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和质量教育,执行技术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无证坚决不准上岗,充分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3.2.3、坚持技术复核制度:

工程技术人员在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复核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并履行复核签字制度,施工测量要有闭合差计算。

重点工程图纸、资料、交底、桩位复核后,必须由技术主管再审核,签字后才能交付施工。

各种技术交底、审核资料、测量记录必须保存完好,以备检查。

3.2.4、坚持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从采购开始,严把质量关。

主要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

施工用料必须由试验中心取样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进场材料由材料试验人员和工点负责人配合监理工程师抽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5、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指导:

施工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时行技术指导,严格工序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大胆采用已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

3.2.6、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测体系,严格按照工序流程和检测程序进行质量检测。

为保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所有计量器具必须定期经过计量单位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禁止使用。

3.2.7、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技术部门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及早制定创优计划和创优措施,成立相应的创优攻关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工期、安全、质量、成本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评审。

3.2.8、现场施工应把握关键工序和主要项目质量的控制,以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3.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3.1、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墩、台、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

3.3.2、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3.3.3、砼浇筑时按顺序从一侧向另一侧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保持水平分层。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3.3.4、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收浆后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不少于7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