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4893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99 大小:20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9页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9页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9页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9页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2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docx

课程教学大纲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池州学院中文系编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1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10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28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品选》(现代)课程教学大纲37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品选》(当代)课程教学大纲50

《中国古代文学史、作品选》课程教学大纲58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07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14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25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35

《美学》课程教学大纲143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52

《文艺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61

《文学批评方法论》课程教学大纲166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174

《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181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93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ZJ0201001、ZJ0201002

2.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

3.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必修

4.课程目的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

(1)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传授语言分析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对母语的科学认识水平,增强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汉语的初步能力。

(4)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5.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87,学分为4.5

6.建议先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计划学时:

3学时

1.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特点及其地域变体、汉语的、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2.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

3.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现代汉语的科学含义

2.现代汉语方言

3.现代汉语规范化

基本内容:

1.语言

2.现代汉语

3.现代汉语规范化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体会。

2.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语音

计划学时:

12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2.理解语音学基本概念。

3.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语音分析和方音辨析,具备运用普通话朗读、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普通话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节)。

2.普通话语流音变。

基本内容:

1.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语调和朗读

8.语音规范问题

思考题:

1.谈谈辅音跟声母的区别、元音跟韵母的区别。

2.你家乡话的声母、韵母同普通话有哪些差异?

请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并举出例字。

3.谈谈古代汉语的入声字跟现代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

4.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特点?

5.有人认为“轻声”“儿化”现象是北京话里特有的,学习普通话不一定要学习这些音变,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

6.如何正确认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是否一切都应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第二章文字

计划学时:

9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掌握汉字结构、几种常用检字法及汉字使用标准。

2.理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国家的文字政策,提高用字规范的自觉性。

3.能正确使用规范汉字,提高使用汉字的水平。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汉字的特点和结构

2.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基本内容: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思考题:

1.汉字有哪些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对汉字的学习和使用有什么影响?

2.“部件”“偏旁”“部首”这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以《新华字典》的“草字头”字为例,分析形旁的表意作用。

4.工具书常用的查字法有哪几种?

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5.有人提出“识繁写简”,你同意这一提法吗?

为什么?

第三章词汇

计划学时:

15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现代汉语词汇和各级词汇单位的含义,语素、字和词的关系以及词汇的构成。

2.掌握并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词的构造及词义的性质与构成、词与词的多种意义关系。

3.能将现代汉语词汇和词义的相关知识应用于对汉语具体词汇、词义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之中,树立词语运用规范化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词汇、词、语素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2.合成词的各种结构类型和相互区别。

3.同义词辨析及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异同。

基本内容:

1.语素、词和词汇

2.词的构造

3.多义词和同音词

4.同义词和反义词

5.词汇的构成部分

6.词典和字典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

2.词与词组的划分有没有两难的情况?

请举例加以说明。

3.同义词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差异?

请举例说明。

4.广告语中常运用改造成语的方法,例如“随心所浴”(热水器)、“百文不如一键”(电脑)等,你认为这样的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

5.现代普通话词汇对方言词的吸收和对于古语词的继承,这两方面有没有相互交叉现象?

6.怎样认识词汇发展与词汇规范化的关系?

第四章语法

计划学时:

3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现代汉语词类、词组、句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及用词造句的规律。

2.理解“语法”的含义、性质特点及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词类划分的标准。

3.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语法现象,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词类划分的标准。

2.实词与虚词的语法特征。

3.词类辨析。

4.词组和句子的分析方法

5.多重复句的分析。

基本内容:

1.语法和语法体系

2.词的分类(上)

3.词的分类(下)

4.词组和句法分析

5.句子和句子分析(上)

6.句子和句子分析(下)

7.句子的特殊成分

8.句式的变换及其应用

9.复句(上)

10.复句(下)

11.语气和口气

12.标点符号

思考题:

1.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汉语的四个主要特点。

2.划分词类的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

3.汉语由于词形变化少,名词加名词,有可能是偏正、主谓两种不同的关系,动词加动词,也有可能是动宾或偏正的关系,请举例说明这种语法现象。

4.层次分析的三原则是什么?

请举例加以说明。

5.句型分析中要排除哪些非句型因素?

为什么要排除这些因素?

6.句类划分的根据是什么?

7.自由选题,描写一种句式。

如“动词作宾语句”“对字句”“在字句”等。

8.“厂里有一辆车”是有歧义的,请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解释其中的道理。

9.分析歧义现象对于学习现代汉语语法有什么作用?

试举例说明。

10.“我们希望你们马上过来,一起参加讨论。

”这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为什么?

11.较早的语法论著中把“我知道他没来”作为复句的一种,称作“包孕复句”。

你赞同这样的分析吗?

为什么?

第五章修辞

计划学时:

15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现代汉语修辞基本理论、词语锤炼、句式选择的方法和要求以及常用的辞格和语体。

2.理解修辞的含义及修辞与语境、修辞与语音、语法、逻辑的关系。

3.运用修辞知识分析修辞现象,提高语言运用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辞格的运用。

2.相关辞格的区别与运用。

基本内容: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句式的选择

4.辞格

5.语体风格

思考题:

1.有的人把修辞看做“咬文嚼字”,是“文字游戏”。

这种看法你认为对不对?

你能不能从语言的交际智能来说明修辞的功用?

2.修辞和语法各有各的内容,但修辞又必须以语法为基础,为什么?

3.从现代文学作品的人物语言中分析使用书面语体色彩词语的情况。

4.从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中找出利用声音来表情传神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5.选择一些语料,说明表达者对语言要素进行选择、加工和调整所获得的表达效果。

6.确定辞格的操作手段有没有规律可循?

请试做归纳。

7.掌握语体理论,对于分析言语作品、提高表达效果有哪些作用?

8.“网站正在改版中,敬请期待!

”这是病句吗?

为什么?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87学时,其中理论教学73学时,课内实践14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和课内实践学时分配表。

表1课程学时分配表

时数教学

环节

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

课内实践

小计

绪论

3

3

第一章语音

10

2

12

第二章文字

8

1

9

第三章词汇

12

3

15

第四章语法

27

6

33

第五章修辞

13

2

15

总计

73

14

87

表2课内实践学时分配表

实践

项目

名称

学时

实践内容及目的

实践方式

备注

实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程小论文、专业技法等

1

语音训练

2

内容:

语音发音、正音练习。

目的:

帮助学生纠正方音,提高普通话水平。

技能训练

2

社会用字状况调查

1

内容:

组织学生课外调查城市规范用字、报刊杂志规范用字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并总结。

目的:

使学生在掌握汉字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汉字使用标准,具有使用规范汉字的自觉意识和规范社会用字的基本能力。

课外调查

案例分析

3

社会用语调查

3

内容:

组织学生对短信用语、网络语言、校园流行语、社会新词语或者旧词的新用法进行调查,就调查结果展开讨论。

目的:

帮助学生树立词语运用规范化的自觉意识。

课外调查

案例分析

4

语法问题讨论

6

内容:

课外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分组讨论词类划分标准及词组、句子成分、复句分析方法。

目的: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进而具备分析语句的句法-语义结构、纠正语法病句等能力。

课堂讨论

5

修辞技巧和修辞手段分析

2

内容:

选取一当代知名作家作品,分析讨论作品中的修辞技巧和修辞手段。

目的:

学习修辞技巧并用来指导自身的语言实践。

案例分析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

现代汉语1,考试;现代汉语2,考查。

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分别为:

课堂表现占15%、课内实践占20%、课外作业占15%。

2.期末考核成绩占50%,考核形式有:

闭卷。

五、推荐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推荐教材:

现代汉语(重订本)(第7版).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增订3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3.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中国语文概要.陈其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5.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翼平、戴昭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6.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游汝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拼音化问题.周有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

8.音韵存稿.李荣.商务印书馆.1982年

9.朗读学.张颂.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10.语言文字规范化手册.国家语委.语文出版社.1992年

11.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3.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版).苏培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

15.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6.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1990年

17.汉语词义学.苏新春.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18.词义分析模式.符淮青.语文出版社.1995年

19.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商务印书馆.1955年

20.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商务印书馆.1961年

21.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年

22.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年

23.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

2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0年

25.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2年

26.汉语语法纲要.王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

27.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2年

28.中国现代语法.王力.商务印书馆.1985年

29.语法答问.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5年

30.中国语法学史稿.龚千炎.语文出版社.1987年

31.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大江书铺.1932年

32.修辞概要.张志公.中国青年出版.1953年

33.现代汉语修辞学.张弓.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年

34.汉语修辞学.王希杰.北京出版社.1983年

推荐网站:

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网上课堂:

2.语言文字网:

3.在线新华字典:

4.汉辞网:

 

制订人:

陈淑萍

审核人:

丁伯林

批准人:

刘光明

2013年8月20日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ZJ0201003、ZJ0201004

2.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

3.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必修

4.课程目的

(1)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未经今人注释和标点、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作品。

(2)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的古代汉语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事一定的古籍整理、汉语史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以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3)培养学生具有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为往后从事中学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

5.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96,学分为5

6.建议先修课程

现代汉语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计划学时:

3

基本要求:

1.明确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2.了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个系统。

2.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基本内容:

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古代汉语书面语有两个系统①文言文;②古白话

3.古代汉语课学习的对象是文言文,重点是先秦两汉作品。

4.古代汉语课的目的、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借助古注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原著,能胜任中学语文课中古代作品语言方面的讲解工作,具备初步的古代汉语研究能力。

文选(3学时):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蝜蝂传、钴鉧潭西小丘记

思考题:

1.什么是古代汉语?

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3.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是什么?

4.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第二章工具书的使用

计划学时:

3

基本要求:

1.了解工具书的编排体例。

2.掌握常用工具书的编排体例与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用古汉语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基本内容:

1.工具书及其类别

2.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①查检字音、字义的工具书:

《康熙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说文解字》;②查检词语和典故的工具书:

《辞海》、《辞源》、《汉语大词典》;③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的工具书:

《经传释词》、《词诠》、《诗词曲语汇释》、《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3.掌握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要求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查阅。

思考题:

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如何使用?

2.查检字音、字义的工具书主要有哪些?

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

3.查检词语和典故的工具书有哪些?

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

4.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的主要工具书有哪些?

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

第三章文字

计划学时:

9

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结构原则,明确分析汉字结构对了解词义的作用。

2.了解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产生和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六书理论

2.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区别

基本内容:

1.汉字的形体构造①“文”与“字”;②“六书”的来源、称名、次第;③六书的内容;④六书理论的不足

2.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文选(6时):

郑伯克段与鄢、齐桓公伐楚、齐晋鞍之战

思考题:

1.什么是“六书”?

2.试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主要内容。

3.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4.为什么说掌握部首是分析字形求本义简便有效的方法?

5.分析字形求本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词汇

计划学时:

9

基本要求:

1.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表达特点。

2.辨析古今词义异同。

3.了解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4.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古汉语单音词的特点,联绵词、偏义复词。

2.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3.词的本义及其探求,词义引申的类型与规律,词义的引申系列。

4.同义词的辨析。

基本内容:

1.古今词汇的继承与发展

2.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4.同义词及其辨析

文选(6学时):

孙膑、华佗传

思考题:

1.什么是联绵词?

按语音形式联绵词可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偏义复词?

如何理解偏义复词?

3.什么是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方面存在何种差异?

4.什么是词的本义?

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5.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如何掌握引申义?

6.什么是辐射型引申?

什么是连锁型引申?

词义引申有什么规律?

7.如何辨析同义词辨析?

8.什么是“浑言”?

什么是“析言”?

第五章语法

(一)——实词

计划学时:

3

基本要求:

1.了解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名词用作状语的语法作用。

3.掌握使动、意动、为动三种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

4.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怎样判别名词等活用为动词。

2.古汉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判别与翻译。

基本内容:

1.什麽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等活用为动词

3.名词用作状语①普通名词作状语;②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日、月、岁”用作状语;③名词用作状语是否词类活用现象。

思考题:

1.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3.什么是意动用法?

如何区分使动与意动?

意动用法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4.如何理解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5.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主要有哪些?

第六章语法

(二)——句法

计划学时:

8

基本要求:

1.了解古代汉语判断句、被动句的常见结构形式及其语法特点。

2.掌握宾语前置的类型及其语法条件。

3.理解古代汉语常见习惯句式的结构关系和语译形式。

4.了解古代汉语表示各种语气的常见习惯句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2.古代汉语常见的被动句式及其构成。

2.宾语前置类型及其语法条件。

4.常见习惯句式及其用法。

基本内容: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①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②古汉语判断句常见的表示法;③判断句中的“是”的词性与作用;④判断句式的活用。

2.古代汉语的被动句①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两种方法;②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③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常见句式。

3.古代汉语的词序①疑问代词作宾语;②否定句代词作宾语;③宾语用代词复指;④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

4.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①表示询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何”、“如(若/奈)之何”、“如(若/奈)何”;“……孰与……”、“……何如……”);②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何(以)……为”、“不亦……乎”、“何……之有(为)”);③表示测度的习惯句式(“无乃……乎”、“得无……乎”、“其……乎”);④表示感叹的习惯句式(“何……之……”、“何其……”)。

文选:

(6学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子路从而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小国寡民;秋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2.如何理解古代汉语判断句中“乃”、“即”、“维(惟)”的词性与作用?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有哪几种情况?

4.说说古代汉语常见的被动句式及其构成。

5.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说说它们的前置条件。

6.如何理解“惟(唯)……是/之……”式和“是/此之谓”式?

7.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8.主要用来表示询问的习惯句式有哪些?

如何理解?

9.主要用来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有哪些?

如何理解?

10.主要用来表示测度的习惯句式有哪些?

如何理解?

第七章语法(三)——虚词

计划学时:

8

基本要求:

1.了解古代汉语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

2.掌握各类常用虚词的主要用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常用的古今差别较大的副词、代词的用法;常见的介词和连词的主要用法;句尾语气词“也”、“矣”、“哉”、“夫”、“乎”、“欤”、“邪”的语气作用。

2.虚词的词性判定以及在句子中的含义。

基本内容:

1.古代汉语副词①程度副词;②范围副词;③时间副词;④情态副词;⑤否定副词;⑥表敬副词;⑦指代性副词

2.古代汉语代词①人称代词;②指示代词;③疑问代词;⑤无定代词;⑥辅助性代词

3.古代汉语介词和连词①介词;②连词

4.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文选(6学时):

许行;天论(节选);五蠹(节选)

思考题:

1.概述古代汉语副词的特点、作用与分类。

2.说说古代汉语中古今差别较大的副词的用法。

3.古代汉语代词体系与现代汉语代词体系相比,有什么重要的不同?

4.“其”与“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5.指示代词“焉”在词性和用法上有什么重要特点?

6.无定代词包含哪两类?

说说它们的用法。

7.“者”、“所”在用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又有什么不同点?

8.说说“者”字短语与“所”字短语的语法构成及其理解。

9.说说介词“于(於、乎)”、“以”、“为”的主要介引功能。

10.说说连词“而”、“则”、“虽”、“之”的主要连接功能。

11.说说句尾语气词“也”、“矣”、“哉”、“夫”、“乎”、“欤”、“邪”所表达的语气作用。

12.古汉语常见的词头、词尾有哪些?

各有什么样的作用?

第八章古书阅读

计划学时:

6

基本要求:

1.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