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管例题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4421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1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管例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成管例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成管例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成管例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成管例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管例题汇总.docx

《成管例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管例题汇总.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管例题汇总.docx

成管例题汇总

例题汇总

运用会计数据进行决策——恒生药品制造公司案例

恒生药品制造公司利润表

恒生药品制造公司利润表

销售收入(97,000件×$5.00美元/件)$485,000

销售成本(97,000件×$4.50美元/件)436,500

销售利润48,500

减:

销售及管理费用26,000

税前利润$22,500

有人出价4美元购买该公司药品5000单位。

恒生公司财务经理认为:

4美元的出价实在太低!

胶囊生产单位成本

月产100,000单位月产105,000单位

直接材料及人工费用3.003.00

其它生产费用1.501.46

单位生产成本4.504.46

如果恒生公司

具有每月生产这5,000

单位药品的剩余生产能

力,是否应该拒绝

增加的收入(5,000单位×$4.00美元/件)$20,000

100000单位总成本(100,000单位×$4.50美元/件)450,000

105000单位总成本(105,000单位×$4.46美元/件)468,300

5000单位增加的成本$18,300

多销售5000单位增加的利润$1,700

这项要约?

〔例〕已知某企业今年上半年某项混合成本资料如表6-1所示,要求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高低点法

(1)根据已知资料找出最高点(X高,Y高)和最低点(X低,Y低),即点(9,120)和点(4,85)。

(2)平均单位变动成本

(3)固定成本a=Y高-bX高=120-7×9=57(元)

或a=Y低-bX低=85-7×4=57(元)

(4)则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为:

Y=57+7X

散布图法

(1)将6期资料,相应坐标点分别标在坐标纸上,形成散布图,如图6—7所示。

(2)通过目测,画一条直线,尽可能反映各坐标点。

(3)读出直线截距a=55元。

(4)在直线上任取一点(7,105),则:

(5)该项混合成本性态模型Y=55+7.14X

直线回归法

(1)对已知资料进行加工,计算列表如表6—2。

[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8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元,计算其保本点销售量。

[例]某企业在计划期拟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A、B、C三种产品的产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贡献毛益及贡献毛益率等有关资料如下,要求:

分别用分算法、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联合单位法进行保本点的计算分析。

1.分算法:

固定成本分配率=300,000/500,000=0.6

分配给A的固定成本=150,000×0.6=90,000(元)

分配给B的固定成本=100,000×0.6=60,000(元)

分配给C的固定成本=250,000×0.6=15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90,000/(10-8.5)=60,000件

A产品的保本额=10×60,000=600,000(元)

B产品的保本量=60,000/(20-16)=15,000台

B产品的保本额=20×15,000=300,000(元)

C产品的保本量=150,000/(50-25)=6,000套

C产品的保本额=50×6,000=300,000(元)

2.综合贡献毛益率法:

A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000/2,000,000=50%

B产品的销售比重=500,000/2,000,000=25%

C产品的销售比重=500,000/2,000,000=25%

综合贡献毛益率=15%×50%+20%×25%+50%×25%=25%

综合保本销售额=300,000/25%=1,20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额=1,200,000×50%=600,000元

A产品的保本量=600,000/10=60,000件

B产品的保本额=1,200,000×25%=300,000元

B产品的保本量=300,000/20=15,000台

C产品的保本额=1,200,000×25%=300,000元

C产品的保本量=300,000/50=6,000套

3.联合单位法:

先确定产品销量比。

A:

B:

C=10:

2.5:

1

联合单价=10×10+20×2.5+50×1=20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8.5×10+16×2.5+25×1=150元

联合保本量=300,000/(200-150)=6,000(联合单位)

A产品的保本量=6,000×10=60,000件

B产品的保本量=6,000×2.5=15,000台

C产品的保本量=6,000×1=6,000套

课堂练习

某厂2009年生产经营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分别用三种方法计算该企业的综合保本点和各产品的保本点。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

预计销售量(件)600040001500

单价(元)102040

预计销售额(元)600008000060000

单位变动成本(元)61532

企业固定成本总额(元)28000

[例]假定某企业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单价为8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件,固定成本为60,000元,目标利润为48,000元,则:

保本销售量=60,000/(8-4)=15,000件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60,000+48,000)/(8-4)=27,000件

现假定产品售价每件提高1元,其他条件不变,则提价后:

保本销售量=60,000/(9-4)=12,000件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60,000+48,000)/(9-4)=21,600件

可见,提高产品售价后企业的保本点、保利点均有所下降,但在现实生活中,提高产品售价往往会导致企业原有销售量的减少。

为此,分析价格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的影响时,必须结合市场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例]某企业甲销售量1000件,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固定成本总额3000元,请问当期可以取得多少利润?

如果企业按国家规定普调副食补助,使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固定成本增加1%,将会导致利润下降。

为了抵销这种影响,企业有两个应对措施;一是提高价格5%,因提价会使销量减少10%;另一是增加产量20%,为使产品能销售出去,要追加500元广告费。

则利润如何变动,选择哪种方案各有利?

1、调工资后,如不采取措施,利润为:

利润=1000×10-(6×1000)×(1+4%)-3000×(l+1%)=730(元)

2、采取第一个措施的预计利润为:

利润=1000×(l-10%)×[10×(l+5%)-6×(1+4%)]-3000(l+l%)=804(元)

3、采取第二个措施的预计利润为:

利润=1000×(l+20%)×[10-6×(l+4%)]-[3000×(l+l%)+500]=982(元)

[例]某企业生产w产品,固定成本10000元,单价24元,单位变动成本14元,销售1800件产品,实现利润8000元。

假设企业欲使利润增加50%,即达到12000元,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1、减少固定成本

减少固定成本,可使利润相应增加。

为使利润增加50%,应该减少多少固定成本呢?

假设固定成本为a,目标利润12000元作为已知数,其它因素不变,代入本量利方程式:

12000=1800×24-14×1800-aa=6000(元)

如果其它它条件不变,固定成本从10000元减少到6000元,降低40%,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

2、减少变动成本

按上述方法,设单位变动成本为b,将其代入本量利方程式:

12000=1800×24-1800b-10000b=11.78(元)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单位变动成本从14元降低到11.78元,减少16%,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

3、提高价格

按上述方法,设单位产品售价为R,将其代入本量利方程式:

12000=1800R-1800×14-10000R=26.22(元)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单位产品的售价从24元提高到26.22元,提高9%,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

4、增加销售量

按上述方法,设销售量为x,将其代入本量利方程式:

12000=24x-14x-10000x=2200(件)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销售量从1800件增加到2200件,增加22%,可保证实现目标利润。

[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件,固定成本3000元,销售1000件,利润为1000元,假设该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增加产量,但由于售价偏高,使销路受到限制。

为了打开销路,企业准备降价10%,争取实现利润1500元。

1、计算降价后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销售量

如果销售部门认为,降价10%后可使销量达到1500件,生产部门也可以将其生产出来,则目标利润就可以落实了。

否则,还需继续分析想办法进一步落实。

2、计算既定销量下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单位变动成本

假设销售部门认为,上述1500件销量达不到,降价10%,只能使销量增至1300件。

为此,需要在降低成本上挖潜。

上面计算告诉我们,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在降价10%的同时,还需使单位变动成本从6元降至5.54元。

如果生产部门认为这个目标可以实现,目标利润就可以落实,否则,还要在固定成本的节约上想办法

3、计算既定产销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下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固定成本

假设生产部门认为,通过努力,单位变动成本可能降低至5.60元。

为此,企业还要压缩固定成本支出。

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贡献毛益-目标利润

=1300×[10×(1-10%)-5.60]-1500

=2920(元)

例: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设备,可采用全自动的设备,也可采用半自动或普通设备。

不同水平设备的加工费用如下:

调整准备等费用单位零件的加工成本

普通设备50001.6

半自动设备100001.2

全自动设备200000.6

解:

普通设备和半自动设备的成本平衡点产量x1

5000+1.6x1=10000+1.2x1

x1=12500

半自动设备和全自动设备的成本平衡点x2

10000+1.2x2=20000+0.6x2

x2=16667

∴业务量小于12500时,用普通设备

业务量介于12500和16667之间,用半自动

业务量大于16667时,用全自动

【例】某厂现有机器设备可生产甲或乙产品,生产两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总额相同,其他资料如下:

产品单位售价(元)单位变动成本(元)市场容量(件)

甲10410000

乙8420000

问:

产销何种产品?

解:

Tcm甲=(10-4)×10000=60000

Tcm乙=(8-4)×20000=80000

因为Tcm甲

例:

A公司原有甲产品,现利用剩余能力开发子或丑产品,开发子产品减产1/3,开发丑减产1/2。

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甲子丑

X(件)300010001400

P(元/件)509070

b(元/件)306548

a(元)18000

 要求:

(1)不考虑减产时,进行生产子或丑产品的决策。

(1)解:

不考虑减产,则无机会成本。

固定成本属于共同成本。

运用TCM法:

子产品TCM=1000(90-65)=25000元

丑产品TCM=14000(70-48)=30800元

因为:

丑产品TCM>子产品TCM

所以,生产丑产品有利

(2)考虑减产的影响,进行开发子或丑产品的决策。

解:

子产品机会成本

=(50-30)×3000×1/3=20000元

丑产品机会成本

=(50-30)×3000×1/2=30000元

则:

子产品相关收益=25000-20000=5000元

丑产品相关收益=30800-30000=800元

看相关收益,所以开发子产品有利

例:

假定企业只生产甲产品,正常能力100

台,目前产销80台,P=1000元/件,单位产

品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300元,直接人

工200元,变动制造费用100元,固定制造费用200元,单位产品成本800元。

根据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1)接受追加订货20台,出价700元

(2)接受追加订货40台,出价700元

(3)接受追加订货20台,但是不追加订货剩余能力可出租,获得租金净收益3500元。

解:

(1)追加20台,不超过生产能力,

则未发生专属成本。

由于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利用,因此不发生机会成本。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贡献边际法。

相关单位成本=300+200+100=600元

TCM=20×(700-600)

=20×100=2000元

∵TCM>0∴应接受追加订货20台

(2)接受追加订货40台,超过剩余生产能力,为接受追加订货40台必须减少正常生产量20台,所以存在机会成本——减少正常生产量20台的收益。

机会成本=20×(1000-600)=8000元

接受追加订货40台的相关收益

=40×(700-600)-8000=-4000

因为:

相关收益为负,

所以:

不接受追加订货40台。

(3)接受追加订货20台,不超过生产能力,

则未发生专属成本。

由于剩余生产能力转移利

用,因此发生机会成本3500元。

相关单位产品成本=300+200+100=600元

相关收益=20×(700-600)—3500

=20×100—3500

=-1500∵相关收益<0

∴不接受追加订货20台,应出租剩余生产能力可多获利1500元。

作业1.某公司计划年度只产销A产品,销售单价为每件200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0元。

要求:

(1)预测该公司的盈亏临界点。

(2)预测该公司为保证目标税前利润60000元实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各为多少?

(3)预测该公司为保证目标税后利润60000实现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各为多少(设所得税率为25%)?

作业2.某企业计划年度只产销W产品,其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35000元。

设计划年度W产品的销售量为1200件。

要求:

(1)计算w产品的盈亏临界点。

(2)计算W产品的安全边际额和安全边际率。

(3)计算计划年度的利润总额。

作业3.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预计年销售54000件,每件售价4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全年固定成本30000元。

要求:

(1)计算该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用实物单位表现)及目标利润。

(2)若产品售价降低5%,会使销售量增加25%,而其它因素不变,求此时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用实物单位表现),并计算比原定目标利润多实现的利润。

作业4.某厂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售价5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3元,全月固定成本32000元,全月预计销售量20000件。

要求:

(1)计算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预测预计销售量的利润。

(2)通过调查,认为单位产品售价如提高到5.5元,全月预计可销售产品18000件,请重新计算在新情况下的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并预测预计销售量的利润。

(3)该厂通过调查,认为由于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单位产品的售价将降低到4.6元,同时每月还需增加广告费4000元,请重新计算保本点销售量,并且计算要销售多少件,才能使利润比售价变动前(即单位售价仍为5元时)的利润增加10%。

作业5.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ABC

销售量/件100015002000

单价/元·件403020

单位变动成本251812

固定成本/元200000

要求:

(1)用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点;

(2)计算企业的保本点;

(3)如果A,C比重换一下,保本点又是多少?

作业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

要求:

(1)计算保本点的销售量与销售额;

(2)如果单价下降10%,保本点的销售量与销售额是多少?

(3)如果固定成本追加10000元,保本点的销售量与销售额是多少?

(4)如果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5%,保本点的销售量与销售额又是多少?

例如:

某企业某月份生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25件,共同消耗钢材14250公斤,钢材每公斤实际单价30元,甲产品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为20公斤,乙产品单位产品消耗定额为40公斤,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练习: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领用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金额17000元,B材料21600元。

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

甲消耗定额为:

A材料2公斤,B材料3公斤;乙消耗定额为:

A材料3公斤,B材料5公斤。

A、B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为6元和7元,按照消耗定额比例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例如: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车间生产产品本月耗用电力80000度,单价0.8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12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8000小时,车间管理用电3000度,辅助生产车间用电10000度,管理部门用电1000度,要求,合理的分配各部门电费。

例:

某企业某工人月工资标准840元。

8月,该工人病假3天,事假2天,周末休假9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病假按工资标准的90%发放计算。

该工人的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法定节假日。

要求,按照上述四种方法计算该工人8月份的工资。

(1)按30日计算,扣减法

日工资率=840/30=28

=840-28*3*(100%-90%)-28*2

=775.6元

(2)按30日计算,增加法

=(31-2-3)*28+28*3*90%

=803.6

(3)按20.83天计算,扣减法

日工资率=840/20.83=40.33

=840-40.33*3(100%-90%)-40.33*2

747.24

(4)按20.83日计算,增加法

=40.33*(31-9-2-3)+40.33*3*90%

=794.50

例如:

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元。

甲产品完工10000件,乙产品完工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

甲产品3.2小时。

乙产品3小时。

要求:

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并编制会计分录。

作业: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消耗1号材料和2号材料。

具体情况如下: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1号为10千克/件,2号材料5千克/件。

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1号为4千克/件,2号6千克/件。

甲、乙产品实际消耗量:

1号材料1782千克,2号材料1717千克。

1号材料计划单价2元,2号3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并做出会计分录

2、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

本月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12000元,本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本月报废另一批管理用具,计划成本8000元,回收残料计价400元,已验收入库。

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3、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完工甲产品120件,实际工时6000小时,乙产品完工250件,实际工时4000小时,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14%计提。

本月工资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2000元,管理人员工资5200元;机修车间工人工资10000元,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供水车间工人工资44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分配工资费用和福利费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练习: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200小时。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物资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5200吨公里,为行政部门提供2000吨公里。

●要求: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修理、运输费用。

例:

(1)交互分配法

水单位成本=600/(190+10)=3(元/吨)

修理工时单位成本=2000/(900+10)=2

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分配修理费=2×100=200元

 修理车间分配水费=3×10=30元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200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3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200-辅助生产成本(供水)30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

600+200-30=770

修理车间:

2000+30-200=1830

对外分配:

水的单位成本=770÷190=4.0526(元/吨)

修理工时单位成本=1830÷900=2.0333(元/小时)

基本生产车间:

水费4.0526×150=607.89

       修理费2.0333×800=1626.64 

管理部门:

水费4.0526×30=121.58

修理费2.0333×50=101.67

销售部门:

水费4.0526×10=40.53

修理费2.0333×50=101.69

会计分录借:

制造费用2234.53

管理费用223.25

销售费用142.22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77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830

代数分配法:

1、设水的单位成本为x,修理工时单位成本为y,根据辅助生产车间劳务分配情况列栏里方程式如下:

600+100y=200x

2000+10x=1000y

解之得x≈4.020

y≈2.040

内部交互分配: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204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0.2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40.2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204

供水车间对辅助生产车间外部提供的水费=600+204-40.20=763.80

修理车间对辅助生产车间外部提供的修理费=2000+40.20-204=1836.20

借:

制造费用4.020×150+2.040×800=2235

  管理费用4.020×30+2.040×50=222.60

销售费用4.020×10+2.040×50=142.4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763.8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836.2

将上述分录合成一个:

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204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40.20

制造费用2235

管理费用222.60

销售费用142.40

贷: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763.80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836.20

例如: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

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件。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甲5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