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4261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docx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案

课题

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被口腔初步消化之后,就会进入人体内部的其他消化器官。

2、了解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知道人的消化器官有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的消化系统图。

3、通过模拟食道工作和胃工作的实验,进一步了解食物在食道和胃部的消化过程,体会食道和胃的作用。

4、知道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体会食物在食道和胃部的消化情况,体会这两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

1、了解人的消化器官,体会食物在人体内部的“旅行”过程。

2、懂得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图、模拟食道和胃部工作的实验操作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食物进入的第一个消化器官是(口腔)。

2、人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

其中门齿的作用是(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的作用是(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的作用是(用来撕碎食物)。

3、食物在口腔消化的过程中,有(牙齿)和(舌头)等等消化工具发挥作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食物会在口腔中完成初步的消化。

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便利条件。

那么,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又会经历哪些器官?

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行进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食物的消化。

板书课题: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二、探索

活动一:

认识人的消化器官

人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活动二:

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旅行

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是怎样“旅行”的呢?

请大家将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画在左边的人体轮廓图中。

同学们画的对不对呢?

出示课本37页的人体消化器官图。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部分及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

请将我们绘出的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旅行”的过程与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比较,看一看我们画的准确不准确?

科学不科学?

学生对照,并且做适当的修改,进一步认识人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旅行”过程。

活动三:

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

1、教师引导:

食物离开口腔之后,第一个经过的消化器官就是食道,食物又是怎样经过食道的呢?

下面我们来进行模拟食道工作的实验。

2、出示课本38页的下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食道模拟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材料:

一只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一小块馒头。

实验方法:

把塑料管竖直摆放,模拟我们的食道。

然后把一小块馒头放入塑料管内,用手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实验目的:

体会食物在食道中的旅行过程。

实验要领:

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塑料管要竖直摆放,这样才能更好的模拟我们的食道。

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内,用手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使馒头顺着塑料管向下移动。

3、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一边操作,一边观察食物在塑料管内的蠕动过程。

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操作的感受。

4、教师小结:

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和胃部,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递到胃部,当食物进入咽喉时会触动吞咽的反复动作,这个吞咽的反复动作主要是蠕动,以将食物吞入胃中。

活动四:

模拟胃的工作

1、刚刚我们模拟了食道的工作,下面我们再来模拟胃部的工作,体会胃部是怎样工作的。

2、出示课本39页的两幅插图,学生仔细看图,并且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本次模拟实验的操作方法及要求。

实验材料:

塑料袋一个、一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水等等。

实验方法:

在塑料袋里装上水、一小块馒头和煮熟的蔬菜。

然后扎紧塑料袋口部,反复挤压、揉搓塑料袋里的食物,观察里面的食物有什么化。

实验目的:

体会人体胃部的工作情况,体会胃的作用。

实验要领:

这个实验过程中,要反复挤压、揉搓塑料袋中的食物,一边挤压、揉搓,一边仔细观察塑料袋里食物的变化,以此来体会人体胃部的工作情况。

3、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塑料袋中的食物变化情况,体会胃部的工作情况。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实验操作的感受以及观察到的食物变化情况。

4、教师总结:

胃部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食物进入胃部以后,就会被分解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胃部消化的方式主要有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主要是依赖胃壁肌肉的收缩运动,化学消化主要是依赖胃液强烈的化学消化作用。

我们刚才所做的反复挤压、揉搓的动作,就是胃部的机械消化。

5、讨论交流

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胃部这个器官带来哪些麻烦?

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

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就会给胃部带来压力,胃部消化这些大块的、坚硬的食物难度会大一些。

遇到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口腔的作用就非常巨大,口腔可以把这些坚硬的、大块的食物,通过牙齿咀嚼成小块的、细碎的食物,并且口腔中有唾液消化酶,可以初步分解一部分食物。

从这个角度来说,口腔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6、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大块的、坚硬的食物在口腔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分成细碎的、小块的食物,然后进入胃部,可以缓解胃部的压力。

三、研讨

经过了以上的学习和交流,我们初步了解了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了解了食道和胃部的工作过程。

出示三条问题,全班进行研讨复习

我们对人体消化器官的想法哪些是合理的?

哪些需要改进?

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

这与口腔的工作有怎样的关系?

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

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这些问题。

四、健康小提示

1、出示课本39页下面的一段提示内容,学生认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还需要阅读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这个过程。

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健康。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了这段文字之后,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

生1:

明白了我们的消化器官其实非常脆弱,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消化器官。

生2:

明白了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过冷、过热和不洁净的食物都不宜食用,并且吃的时候,食物还要在口腔中经过充分咀嚼才能咽下去,这是对我们消化器官的一种保护。

生3:

通过这段提示,我明白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想了解更多,我们还需要阅读更多的资料。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了解了人的消化器官,知道了食道和胃部的工作情况,同时明白了消化器官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也非常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消化器官。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1.1听听声音教案

 

课题

1.1听听声音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能够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听一听周围的声音,能够分辨出这些声音的来源,并学会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3、了解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

4、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符,说一说他们的高低顺序。

教学重点

听一听周围的声音,分辨出这些声音的来源,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声音,了解一些与声音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声音,并能够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声音的音频资料、《闪烁的小星星》音乐等。

教学过程

旁注

导入新课

出示小诗

小河流水哗啦啦,风吹树叶响沙沙,

雨滴落下滴嗒嗒,鸟儿唱歌叽喳喳,

青蛙开心叫呱呱,娃娃拍手笑哈哈。

学生自由读一读,体会诗歌中的声音。

教师引导:

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声音,我们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来探究声音的奥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板书课题:

1听听声音

活动一:

听声音,说来源

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声音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过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是动物的叫声,有的是自然界的声音,还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出的声音,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这些声音是什么声音?

教师相机播放一些声音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听一听,并说一说这些声音是什么声音?

是谁发出来的?

活动二:

听声音,说声音

同学们,我们刚才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了这些声音的来源,那么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是一样的吗?

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

出示课本上描述声音的词汇:

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除了课本上的这些描述声音的词汇之外,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描述声音的词汇呢?

粗、细、低沉、尖细、短促、悠长

出示课本第3页上面的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学习怎样描述声音?

下面就请大家描述一下你所听到的声音。

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声音,引导学生描述。

预设:

瀑布声——响亮,震耳欲聋,永不停息。

广场舞——节奏感强,很响亮。

女孩子说话的声音——婉转,清脆,像银铃一般。

下雨的声音:

小雨——沙沙,淅淅沥沥,滴答滴答。

大雨——哗啦啦,哗啦哗啦。

出示诗歌《秋的声音》节选

听听秋的声音,

轰隆轰隆,

是收割机割稻谷的声音。

叽叽喳喳

是小燕子和小麻雀告别的话语。

呼呼

送来阵阵扑鼻的桂花的香味。

哗哗

溪水弹起欢快的乐曲。

呱呱

青蛙唱起了优美的旋律。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大舞台,

好好去听听

秋的声音。

活动三:

忆声音,学知识

同学们,关于声音,你知道哪些知识?

又有哪些相关的问题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教师引导:

同学们,有关声音的知识,我们将会在下面的学习中逐步的接触到,大家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会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活动四:

听音乐,辨声音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简单的音乐。

教师相机播放《闪亮的小星星》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要求:

你能识别这段乐曲中的音符吗?

它们的高低顺序又是怎样的?

学生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通过欣赏音乐《闪亮的小星星》,我们识别了乐曲中的音符,并且说出了他们的高低顺序。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

这些声音有高低强弱等各方面的特点。

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后,请大家仔细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4弹簧测力计教案

 

课题

3.4弹簧测力计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2、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

3、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知道弹簧测力计的保用注意事项,会读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指数。

4、了解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会用橡皮筋、硬纸板、别针等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测力计。

教学重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橡皮筋、硬纸板等制作测力计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旁注

一、聚焦

我们在研究运动和力的时候,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力的大小呢?

这就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看一看。

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弹簧测力计。

板书课题:

4弹簧测力计

二、探索

活动一:

认识弹簧测力计

1、出示课本48页的弹簧测力计结构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

2、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弹簧测力计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5个部分组成。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弹簧——测出力的大小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3、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慢慢的拉挂钩,注意观察弹簧是怎么变化的?

指针是怎么移动的?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用力要轻一些,速度要慢。

4、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

最大能测多大的力?

出示课本49页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他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课本上的测力计,每一大格是0.5牛顿,一小格是0.1牛顿,最多能测5牛顿的力。

5、教师强调:

因为测力计不同,因此不同测力计的刻度也有差异,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先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6、试一试弹簧测力计,感受一下弹簧测力计的特点。

预设:

拉力越大,弹簧伸的越长,示数也越大,跟橡皮筋的特点有一点相似。

活动二: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出示课本49页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2、出示几种学生读数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在测量力的大小之前,我们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1牛顿、3牛顿和5牛顿,感受一下大小不同的力。

3、下面我们先来测一测提起我们的科学书需要多大的力?

教师出示科学书,引导学生看一看,并用手掂一掂,预测一下提起科学书需要多大的力。

使用测力计测量科学书,验证我们预测的数字是否准确。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我们身边的物品进行测量。

在测量之前,先预估一下力的大小,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再用测力计测量出力的大小,然后完成实验记录。

出示活动手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活动,选择不同的物体,测量拉力的大小。

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实验记录,了解各小组测量的物体及其拉力的大小。

5、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懂得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方法的准确,这样测出的力的大小才是比较准确的。

三、研讨

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在生活中,弹力的运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弹力?

这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生活中的弹力,并且完成旁边的记录表。

全班交流,预设:

利用撑杆和海绵垫进行撑杆跳

健身球、跳水运动、蹦蹦床、弹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篮球。

吉他、二胡等乐器、橡皮筋、松紧带、弹力袜、弹力棉、拉力器、弹弓。

3、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具有弹力的活动和物品。

四、拓展

1、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测力计,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制作材料:

橡皮筋、硬纸板、别针等等。

3、制作方法:

第1步,在纸板中间用剪刀剪去一块长方形的纸板,把别针别到纸板中间。

第2步,在中间的别针上套上一个橡皮筋,用另一个别针扭成一个小挂钩,用来挂被测物。

再用一个形状为菱形的小硬纸片,别在别针与橡皮筋的连接处,当作指针。

最后画上刻度,简易的测力计就做好了。

4、学生试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的测力计。

5、各小组展示制作好的简易测力计,并用测力计来测一测力的大小,看看准确度。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测力计,知道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是利用弹力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