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1899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教案

课题

天路

学习

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一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5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路?

  师:

孩子们真是见多识广,说了这么多你们知道的路。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它犹如一条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草原戈壁,跨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人们惊叹地称它为:

天路。

二、质疑:

  师: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

“天路指哪条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为什么称这条路为天路?

 “天路是怎样修建的?

  “天路在哪儿?

  ……

三、初读课文:

  师:

下面请孩子们翻开书,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与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师:

对,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内容。

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一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解决生字词:

  师:

刚才孩子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些词语孩子们还读得不准确,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五、触摸歌词

  1、指名读歌词的前三节,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作者的美好愿望?

  

2、作者的家乡有什么特点?

3、带着虔诚齐读这三小节。

 4、作者的理想实现了吗?

从哪个词语你知道的?

 5、指名读歌词后两小节。

  

6、齐读歌词。

六、老师小结

  从“盼望”到“看到”,中间历时半个世纪之久。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程老师将与你们一起在明天的课上去认识它的神奇。

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之处。

 

正音。

 

指3名同学读前三节。

出示课件:

青藏高原的图片。

指名回答。

指名读歌词后两小节。

 

小结。

自由说。

齐读课题。

 

自由提。

 

集体交流。

 

自由读诗歌。

 

学习生字。

 

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作者的愿望是什么。

看图片自由说。

齐读这三小节。

集体交流。

2名同学读后两节歌词,其他正音。

齐读歌词。

 

作业设计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天路

学习

目标

1.结合歌词后的文字理解“天路”修筑之艰难,理解解“天路”的真正含义。

2.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重点

难点

结合简介理解“天路”的设计及建设之难,了解“天路”的含义。

感悟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二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6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藏族同胞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

那条铁路就是?

(青藏铁路)它的通车日期是什么时候?

(xx年7月1日)

  美梦成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开头的诗歌。

女同学读歌词的前三节,男同学读歌词的后两节。

二、教授新课

 

(一)为什么称为天路

  1、青藏人民把青藏铁路比喻为一条神奇的“天路”。

同学们,一谈到“天”,给你什么感觉?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青藏铁路简介”部分,并结合前面的歌词思考:

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请拿出你们的笔,写下你们的理解,做好阅读中的批注。

  2、写好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批注。

3、学生汇报“为什么称青藏铁路是‘天路’”老师总结。

 

(1)海拔高

 

(2)线路长

 (3)修建难

 

总结前面三点:

谁能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4)意义美

  还有没有同学有更独道的理解?

  (因为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美——带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所以称它为天路。

  其实这条路不仅仅带来了藏族团结、发展、幸福,我们来看看图片,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

请同学说一说并上黑板板书。

  

(二)感受困难及精神

  过渡:

这样的一条幸福路、团结路、发展路、亲情路、关爱路,是谁决策修建的呢?

指名读一读该句子,我们还要感谢谁呢?

文中哪儿写到了这些英雄们?

指名读一读。

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修筑铁路的?

(板书:

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1、感受设计之艰难

  2、感受修建之艰难(修路图片)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再读第三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

导入。

 

板书:

天路

板书高、长、难、美……

 

总结。

 

出示课件:

青藏的恶劣环境图片

 

小结

课件出示图片。

 

指名读一读该句子

 

板书:

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课件出示修路图。

 

回答:

xx年7月1日

男女生分开读。

 

自由回答。

读“青藏铁路简介”部分,做好批注。

同桌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

 

练习说话。

 

回答问题。

 

看图片,自由说。

找出句子读一读。

回答问题。

 

怀着崇敬之情读第三自然段。

 

作业设计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丝绸之路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挂图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一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7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3.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默读。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

学生谈收集的资料。

  3、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交流:

“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

  

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

  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

   

3、鲁迅先生说: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辟的呢?

(板书:

张骞)哪句话在写?

哪些段落又在详细写?

  4、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系?

是如何联接的?

导入

 

板书课题。

 

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引导交流。

 

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出示图。

 

板书:

张骞

 

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齐读课题。

 

自由提问。

读文,找答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和同学交流。

 

默读,然后交流。

自由交流。

浏览课文。

 

默读1、2自然段,找出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朗读第1、2自然段。

看到了解罗马帝国的位置。

女生读,男同学思考:

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丝绸之路

学习

目标

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重点

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资料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二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8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5---7自然段

  1、张骞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

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

  2、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

默读5----7自然段,思考:

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如何面对的?

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用——勾画出来。

  3、学生交流:

  

(1)“他渡黄河、过沙漠……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体会刚开始的条件的恶劣都不是真正的困难,遇到匈奴才是真正的困难。

板书:

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2)“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他的意志坚定,时刻都想着未完成的事业。

板书:

等待准备

  (3)“……逃走……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板书:

逃走

 (4)“终于到达……”板书:

到达

 (5)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这一路历程?

板书:

“历尽千难万险……”

 (6)面对这长达13年的困难,张骞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定?

是什么在支持着他?

学习到这儿,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一趟,张骞除了收获面对困难的信心,还收获了什么?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

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在文中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用——画出来。

  2、自由读:

交流与发展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

交流的什么?

(物产与文化)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流吗?

如果没有交流社会会怎么样?

因此,有了交流才有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情感升华

  1、丝绸的出名源于“丝绸之路”,中国在世界上举世闻名也源于“丝绸之路”。

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

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

  2、你还知道哪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说一说?

  

 

布置自学要求。

 

板书:

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板书:

等待准备

 

板书:

逃走

板书:

到达

板书:

“历尽千难万险……”

 

引导学生说。

 

板书:

交流与发展

 

提出自读要求。

 

引导。

 

齐读课文

 

自由说。

 

按要求默读5----7自然段

 

集体交流。

 

自由说。

 

集体交流。

 

默读第8自然段。

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

物产与文化

不会发展、停滞不前

 

自由说。

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册第60页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语文天地十

学习

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并提高摘录速度。

2、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重点

难点

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摘录笔记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5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一课时

备课

总数

第89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相会在“语文天地”这个百花园里。

相信经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学习,又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摘抄,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养成了摘抄优美词句的好习惯,但是每次摘抄的内容和方式又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大家互相交流欣赏别人的摘录本。

(2)学生自由交流。

(3)评选最佳“摘录本”。

(4)借鉴模仿。

①同类词语在一块。

②优美语句,关键用词有赏析,有标注。

③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5)学习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①二字词语:

脆弱、阻碍……

②四字词语:

日夜兼程、畅通无阻

你有不明白的吗?

会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吗?

2.抄写句子。

(1)在规定时间内全班统一开始抄写。

 

(2)让写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3.读一读。

(1)这些都是和路有关的名言,请大家读一读。

(2)教师讲解意思,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发动学生课后寻找更多有关路的名言警句办展览。

导入。

 

评选最佳“摘录本”。

 

指名读一读,并让口头造句。

 

盯时间。

 

讲解意思

 

 

互相交流欣赏别人的摘录本。

 

评选最佳“摘录本”。

借鉴模仿。

 

学习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抄写《丝绸之路》第4自然段。

写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自由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寻找更多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语文天地十

学习

目标

1.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人生之路要勇于开拓才能有收获的道理。

重点

难点

拓宽对路的理解。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邓稼先的资料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5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二课时

备课

总数

第90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在本单元的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不同的路,今天“开卷有益”的文章又会带给大家新的感受。

二、讲解新课。

1.初读课文,指导自学。

(1)利用“金钥匙”指示,引导边读边做批注笔记。

(2)质疑问难:

画邓稼先的人生之路(哪一年做什么?

怎么做?

 

2.再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练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的相关段落归纳小标题。

 

3.通过理解课文,你觉得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热爱祖国,为祖国默默奉献。

4.文题对照,加深理解“路”的另一含义:

人生之路。

5.练习抓住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三、课堂小结。

导入

 

指导自学

组织交流。

 

提问:

你觉得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自读课文。

独立画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然后集体交流。

 

独自练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的相关段落归纳小标题。

完成后,小组交流。

再集体交流。

热爱祖国,为祖国默默奉献。

 

练习复述课文。

 

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册第61页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语文天地十

学习

目标

1.学习《蜀鄙二僧》,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人生之路要勇于开拓才能有收获的道理。

2.畅所欲言。

3.初显身手。

重点

难点

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

拓宽对路的理解。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例文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5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三课时

备课

总数

第91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在本单元的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不同的路,今天“开卷有益”的第二篇文章又会带给大家新的感受。

二、讲解新课。

1.出声朗读短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谈谈读后的感想:

两个和尚相比,谁更具备去南海的条件呢?

最后谁成功了?

 

3.富和尚为什么惭愧?

他跟穷和尚有什么相同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学习“畅所欲言”

1.说一说你知道的路。

(1)小组内选择一个内容来说。

 

(2)全班交流。

四、学习“初显身手”。

 

五、课堂小结。

 

导入。

 

提问:

两个和尚相比,谁更具备去南海的条件呢?

最后谁成功了?

 

巡回指导。

 

组织交流。

 

 

出声朗读短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小组内选择一个内容来说。

全班交流。

独自做一副进步棋。

 

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册第62、63页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语文天地十

学习

目标

指导写与“路”有关的作文,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成果。

重点

难点

围绕“路”进行习作训练。

教法

选择

指导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例文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5课时

教学

时数

第四、五课时

备课

总数

第92、93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有关路的知识,也了解许多伟人的人生之路。

我想大家对路也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动手来写一写。

二、引导审题。

1.读习作要求。

2.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抓住“放学”一词明确要求。

3.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注意“成长”一词。

三、具体习作指导。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回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曾看见或听到的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2.仔细想一想,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谁给予自己的帮助最大,他是怎样帮助自己成长的?

四、写一写。

1.选择一个自己思考成熟的题目,想好了就可以开始写了。

2.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观察和指导,可以适时地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给有问题的学生指正。

 

五、评一评。

1.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听?

2.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的习作好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如果你是老师给打多少分?

写什么评语呢?

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4.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导入。

 

指名读。

 

指导习作。

 

巡回指导。

适时地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给有问题的学生指正。

 

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听?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读习作要求。

 

练习写作。

 

自愿站起来读自己的习作。

集体评习作。

 

自己修改习作。

 

作业设计

抄写习作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签章):

课题

挑山工

学习

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重点

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

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

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法

选择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

准备

有关泰山和挑山工的相关资料、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2课时

教学

时数

第一课时

备课

总数

第94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

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

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请大家看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

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游人是怎样登山的?

结果怎样?

(用笔划下有关语句。

)②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五、复习引入。

  1、提问:

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

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

六、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

根据什么分段?

  2、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

  

(1)学生划段,讨论段意。

  

(2)小结。

  第一段(1、2自然段):

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第二段(3~6自然段):

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

  第三段(7自然段):

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

  4、提问:

我们是怎样分段的?

  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

七,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问题。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

 

指名分段读。

提出问题。

 

交流分段及段意。

 

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个别同学回答。

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读。

每人读一句。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归纳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教学札记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