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1850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简答题.docx

文学理论简答题

简答题

1、怎样理解文学起源于劳动(劳动起源说)P44、45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活动的需要。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仅八个字: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但生动地描写出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这种早期文艺的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

2、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P124

文学创作当中作者个人的言语行为,其中包括人物的具体读白、对话等,文学言语不同于一般的日常言语、科学言语。

科学言语是科学领域中使用的言语,比如科学论文、研究报告、技术资料等,具有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的色彩和风格,因此,显得材料单纯、千篇一律。

日常言语发生在具体交往当中的言语,它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比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得来讲要服从说明的需要,将事情表达清楚。

文学言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了个人的感情色彩,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象征的说理体系,往往采用隐喻、暗喻、转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甚至刻意追求使用阻拒性言语,文学作品的言语指示意义往往不能够一眼看穿,因此,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有较大差别,比日常言语更具有艺术性、技巧性。

3、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P124118

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活动,分为物质实践活动、科学认识活动和价值判断三种方式。

文学活动属于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活动,作家主要通过具有审美价值及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审美体验对其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运用审美话语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所以作家不仅是美的体验者,也是美的创造者,因此文学家也会成为思想家。

4、文学富有情感性,也具有某种认识性P66

文学是具有情感性的,文学情感指审美情感,它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例如:

肯定与否定、喜怒、哀乐等,它是超越个人利害关系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一种情感,这种审美情感作为一种审美评价,总是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且通过他们而显现。

文学也具有认识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总是包含一定的意识因素,文学不仅表达主观的审美评价,而且也表达对客观的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不直接呈现在艺术形象中,往往被归纳或提炼出来。

例如: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性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中隐含着理性认识。

5、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具有某种理性P63

文学形象也是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

从二个方面理解:

一是它与人们认识活动中感性形象不同。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了想象,虚构或情感体验的心灵过程,其心灵化的东西必须借助文学形象展现出来。

二是文学形象与科学中的概念不同,它总是假定、不确定、模糊,是在自觉的瞬间体现出来的。

文学也蕴含某种理性,一是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来看,文学仍然必须依赖于理性。

例如:

作家在创作中,理解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文学素材、构思主题、安排情节、人物关系等。

二是文学艺术形象当中本身也蕴含着某种理性,人们往往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品味来深切的认识自身的存在价值。

6、文学创造与宗教活动的区别P104

文学创造和科学、宗教等生产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生产活动,都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和形象性的特点,例如:

《圣经》中充满了诗。

区别:

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性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它以真实为基础,来感受美和创造美。

宗教是以虚幻世界来乞求彼岸世界的幸福,否定现实世界和人自身的价值。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则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7、文学话语蕴藉的含义P72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者,作品,接受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

从作者的创作来看,任何表达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

从接受角度看,处于社会语境中的读者对文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根据这种话语蕴藉,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不存在文学活动。

第二,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8、文学言语具有内指性P208

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

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幻象的世界,它的逻辑与现实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

文学言语也不同于普通言语。

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

而文学言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有时它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

例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明显地违反客观真实,但因它不是“外指性”的,而是内指性的,即指向诗中特定的情境,因此只要符合艺术世界的诗意的逻辑就行了,而不必经过现实生活的检验,所以它们是佳句。

9、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P205189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他的基本特征是:

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

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

(二)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没有走的路》,关于道路的选择象征着生活中的某种选择。

但到底是什么选择呢是职业是情侣还是业余消遣它暗示着多种模糊的内容。

总之,现实型文学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并以写实的方式达到细节的真实,力求如实地再现现实。

理想型文学偏于塑造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形象,以夸张、虚构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力求表现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

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它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性的事物,塑造出具有一定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描写客观物象的目的是为了暗示某种深广的意义,所以它不求物象细节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往往淡化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追求宏观性,概括性来表达一定的象征意义,作品中的变形、虚拟的寓意性形象使审美理解具有了突出的非明确性。

11、怎样理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P61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它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与统一。

10、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P154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有艺术功能又有审美娱乐功能。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

真、善、美在文学创造的价值结构中,虽然“三位一体”,相互融通,但就其内在机制的主要方面而言,“艺术真实”主要与真相关,“情感评价”主要与善相关,“形式创造”主要与美相关。

例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25、如何理解“文如其人”的观点P284

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理解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但是,值得重视的是,日常个性不等同于创作个性,也不能直接转化为文学风格。

这就需要对“心画心声”说,或流传更广的“文如其人”等说法作具体分析,人们喜欢讲道德文章,把道德与文章联系在一起,其实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大相径庭。

例如晋代诗人潘岳曾写作《闲居赋》,似有隐逸之志。

然据《晋书》记载,此公“性轻躁,趋世利。

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既仕官不达,乃作《闲居赋》。

”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也质疑“心画心声”的说法: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所以,如果仅从精神和伦理着眼理解风格,认定文学作品写什么,完全取绝于作家的心境、品格和道德。

就难保使真理变成谬误。

近人钱锺书对此作了深入分析,历代文人言行或言言不一的大有人在,钱锺书认为,对“文如其人”应该有正确发理解。

写什么与怎么写是两回事,写什么容易作伪,而怎么写却不容易作伪,所以“文如其人”要作正确分析,可能“文如其人”亦可能不“文如其人”。

13、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P212

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的因素。

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告诉了我们许多仅属于林黛玉的确定的特征:

她是林姑妈的女儿,宝玉的表妹。

她不是一个丑陋的、健壮的、愚笨的姑娘,而是一个美丽的、聪慧的、纤弱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女。

这些都是确定的。

但是林黛玉具体怎样美丽,具有怎样的样貌,怎样的气质神韵,作者的描写又是极不确定的。

尽可以让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补充和创造。

这种效果可以造成文学形象特有的朦胧的神韵。

文学形象的这种不确定性,不但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

由文学形象不确定性所留给读者的想象的余地,更能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从而使文学形象更富于魅力。

22、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P340

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

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进行拓展。

“对话”是指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

文学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所指明的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

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

 

15、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P210

文学形象是假定的,而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也不一致,但它又来自于生活,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现实生活更真实。

读者允许作者去虚构、去想象,因此,虚构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存在的前提。

所以作品的日月山川、草木虫鱼可以通人性,孙悟空可以大闹三界。

读者非但不指责其无稽虚妄,反而为这满纸“荒唐言”忧喜悲欢。

文学形象的假定性,还必须与真实性结合起来。

就是说,要“合情合理”。

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这个“理”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指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系”,文学形象所使用的一切虚拟性、假定性手段,都要为表现或揭示这种“现实关系”及其本质规律服务。

如果是合“理”的,就认为是真实的,否则,便不真实。

所谓“合理”,还意味着合乎情理,所以,一旦文学形象的虚拟性和假定性用来表达某种积极美好的理想时,文学形象也获得了艺术的真实性,具有了艺术生命。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意向。

李白在诗中写到“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种描写不应说是真实的,但李白写的是人生短暂的真切感受,所以读者也就把看似不真实的描写当成艺术真实了。

16、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P221

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面貌的生活,包括反映社会情势的大环境和人物生活的环境。

典型人物是指作品中生活在典型环境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

它们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第二,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第三,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第四,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

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

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

17、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P224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方式,它有“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

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

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

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

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中虽不见景物描写,但当你了解了陈子昂写诗时的险恶处境和痛苦心情之后,你的面前便会出现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更会体味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

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

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24、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P122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

其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在这个过程中,客体被主体重新塑造,受到主体心灵的“洗礼”,而转化为表征一定意义的客观形式,转化为一种有意味的生动符号。

18、虚实相生是文学意境的结构特征P226

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虚与实这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典文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意境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

意境包括两个部分:

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以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为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满园春色、百花盛开的推测与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一层审美想象的空间;由于红杏的探头墙外,禁闭的园门与联想中的满园春色,又构成了新的矛盾关系,从而把人引入哲理的思考,得出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结论,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

这两层审美想象的空间,便是虚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而生,核心并不等于艺术表现的重心。

在意境创造过程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也就是说,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得来。

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实际是融为一体的。

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19、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P287

首先创造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体裁等形式因素的影响。

比如,题材本身所蕴含的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属性或意义会影响作品的风格。

其次,应该把创造个性与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人格区别开来。

日常个性人皆有之,如心理性格、气质情性、禀赋才能、处事态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人格则是在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人格,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

创作个性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非人所尽有。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世俗生活往往为世俗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日常个性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和缘自后天环境中的影响,而创作个性则是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2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P129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作家都有相对长久地沉思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对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不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也不仅是某种技巧、方法,甚至也不仅是天才,而是和他的内在蕴藉有关的深层心理内容的外射。

第三,艺术发现是外在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从物理世界看,手指活动只是有机体机械力的运动。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这个创造物灌注着作家的内心经验,近似原物实际却是世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例如周敦颐礼赞的莲花,其外表并没有超出它在自然界的植物性状,但蕴含着士君子高雅情操的莲花却是独特的“这一个”。

20、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P346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常常呈现出顺向相应与逆向受挫两种情况。

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等,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时,即是顺向相应。

与之相反,那些真正富于创新意义与艺术魅力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期待指向的遇挫。

如在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时,大概很少有读者能料到窃贼冉·阿让后来会成为能够消灭失业和苦难,兴办了各种慈善事业的市长。

在阅读这样的优秀作品时,一方面,由于作品中总会贯穿着某些共通的生活逻辑,读者会不时体验到顺向相应的轻松,同时,这种想象惯性又时常难以为继,受阻遇挫,从而诱使读者进入一个超越于自己期待视野的新奇的艺术空间之中。

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读者可能会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会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欣悦。

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读者就是在这样一种遇挫与开释交替出现的精神活动中,体验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真正赢得大多数读者喜爱的作品,往往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

一部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显然与这样一种对读者期待视野丰富补充的程度,也就是超越读者期待视野的程度有关。

14、文学言语是阻拒性言语P208

与“阻拒性”言语相对立的是“自动化”言语。

所谓“自动化”言语,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

用“长眠不醒”来表示“死”,是很生动、很简明的,因而很引人注意。

但时间久了,人人都用,也就司空见惯,人们只把它们当作一些干巴巴的符号,而不再发生兴趣了。

这种“自动化”的言语看似形象、生动,实则因其陈旧而失去了魅力。

文学言语就是要力避这种语言的“自动化”现象。

作家们总是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阻拒性的言语。

这种言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甚至还不容易为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盘》的诗句,这些句子重来复去,颠三倒四,似乎不通,但是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让读者更有力地感受到诗中凤凰再生之后的新鲜感、自由感、喜悦感和那种狂欢的氛围。

21、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P336

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

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从基本特征来看,文学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静这样三种情况。

欣悦心境是指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所特有的振奋、欢快、乐观的情绪状态;抑郁心境是指主体进入阅读活动时所特有的失意伤感、郁闷压抑的情绪状态;虚静心境则超脱于二者,其情绪状态呈现为冲淡平和、清静自然。

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明显的。

当读者处于欣悦的情绪状态时,一部平常之作,也有可能激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得到惬意的审美享受。

当处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时,即使面对优秀作品,也有可能因心烦意乱而难以进入其中的艺术境界,难以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奥妙。

读者只有摆脱纷繁俗务的干扰,才能凝神贯注,用情专一,才能真切地看清作品中描写的对象,从而进入一种设身处地、心醉神迷的想象之境。

否则,便难以充分体味作品的内涵和旨趣。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作品本身的情感作用,读者的接受心境也会随阅读过程的展开而得以改变。

面对悲剧形态的作品,有可能通过旁观他人的不幸而得到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宽慰;或通过阅读某些昂扬奋进之作,而得到精神的振奋和鼓舞。

12、文学话语包含的五个要素P69

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

(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

(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个主体;(3)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4)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

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5)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