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1060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5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docx

专题5学案14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关键词] 1.常用仪器:

量筒、滴定管、天平、容量瓶、干燥管、漏斗、蒸发皿、坩埚。

2.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存放、试纸的使用、检漏、定容、验纯、赶气泡、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蒸馏、配制溶液。

3.物质的检验:

(1)阳离子:

NH

、Fe2+、Fe3+;

(2)阴离子:

Cl-、SO

、CO

/HCO

;(3)气体:

NH3、SO2、Cl2。

4.气体制备:

原理、装置。

5.实验安全:

防倒吸、尾气处理。

核心考点回扣

一、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在上述仪器中:

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

2.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以垫石棉网加热的是____________,存在0刻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前需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其中可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可用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是________,量取10.00mL0.1mol·L-1的NaOH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4.用仪器⑨称量药品时其精确度为________。

二、药品的存放和取用

在下列药品中:

①FeSO4溶液 ②AgNO3溶液 ③金属钠 ④氯水 ⑤氢氧化钠溶液 ⑥浓硝酸 ⑦亚硫酸钠固体

1.应保存在广口瓶中的是________,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的是________。

2.在空气中放置因O2易变质的有________;因CO2变质的是________。

3.不能保存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的是________。

4.取出使用后有剩余可再放回原试剂瓶的是________。

三、基本实验操作

1.有以下四种试纸:

①石蕊试纸 ②pH试纸 ③淀粉KI试纸 ④品红试纸

(1)可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是________。

(2)检验氯气时常用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时常用________。

(4)可用于溶液pH测定的是________。

2.在①分液、②过滤、③蒸发、④蒸馏(或分馏)四种分离方法和装置图(如下)中,根据要求选择对应的操作名称和装置。

(1)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固体和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撤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

(4)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洗涤干净后检查是否漏水(  )

(5)做H2还原CuO的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停止通H2后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  )

(6)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干布试去并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

(7)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2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

高考题型1 化学实验注意事项陈述的判断

1.(2015·山东理综,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2.(2015·浙江理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

或SO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3.(2015·海南,7改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B.不能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1.熟悉并正确使用典型仪器

分液漏斗(检漏;注意分液操作);蒸馏烧瓶(有支管;蒸馏或作反应器);容量瓶(检漏);滴定管(检漏;润洗;0刻度;酸碱不混用);锥形瓶(中和滴定时禁润洗);蒸发皿(浓缩或蒸发);坩埚(固体高温灼烧);干燥管(固体试剂除气体中杂质)。

2.熟悉基本操作和常见气体制备

试纸的使用[pH试纸(不可润湿),石蕊试纸(红、蓝),品红试纸,淀粉KI试纸等];溶液配制(胶头滴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固液加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固液或液液)。

3.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1)气体的检验:

如Cl2(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阳离子的检验:

如Fe3+(KSCN溶液变血红色),焰色反应[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钴玻璃)]。

(3)阴离子检验:

如SO

(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得分技巧

语言描述型实验题注意问题

(1)审题干:

明确要求“不可能的是”、“可能的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是”。

(2)析选项:

看考查的是“操作”、“仪器特点和使用”“原理”“鉴别”还是“分离”、“除杂”。

(3)得结论:

“排除法”、“特例验证法”;注意“特征颜色”、“特殊性质”、“特殊结构特点”等。

1.下列做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Br2(g)和NO2

C.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检验NH

时,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3.(2015·河南八校一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

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C.测定溶液pH时,可用pH试纸蘸取少量待测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测定碳酸钠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取a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碱石灰增重bg,根据a和b的值即可求得碳酸氢钠的含量

高考题型2 装置图及操作示意图的评价

1.(2015·安徽理综,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2.(2015·四川、重庆理综组合题)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2015·北京理综,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

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得分技巧

1.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方法

过滤(除去不溶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2.熟悉广口瓶的多种用途

广口瓶与导气管连接后可有多种用途(装置如图):

(1)洗气瓶:

A进B出,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2)贮气瓶:

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进A出,如多余的有毒气体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贮存。

(3)集气瓶:

若A进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2;若B进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

(4)安全瓶:

在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验证实验中连接该装置(瓶中不盛放任何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安全瓶的作用(此时广口瓶中A管同B管一样短)。

3.牢记常见的防倒吸装置

4.“五查法”速解装置图评价题

(1)查实验装置中的仪器的使用和连接是否正确;

(2)查所用反应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

(3)查气体收集方法是否正确;

(4)查尾气吸收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确;

(5)查实验目的与相应操作是否相符,现象、结论是否统一。

考向1 基本操作示意图的评价

1.如图分别表示一种实验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对装置①,双手移走后,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

B.对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对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D.对装置④,上下移动a管后,a、b两端液面仍相平

3.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考向2 装置图及实验目的评价

4.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B.图2装置可用于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D.图4装置可用于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大试管A中装碳酸钠固体,小试管B中装碳酸氢钠固体

6.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

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高考题型3 “原理、操作、现象、结论”的一致性判断

1.(2015·全国卷Ⅰ,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2.(2015·福建理综,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3.(2015·广东理综,22改编)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均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C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

Cl2>I2

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得分技巧

解答有关表格分析型实验题的思维模型

第一步:

明确题干信息,掌握题目要求。

属于“因果关系型”、“结论与操作相关型”、“方法原理应用型”等的哪一类型。

第二步:

认真阅读表格要素,明确表格各栏目信息。

(1)判断原理与现象或结论解释的关系。

(2)判断“目的—仪器—试剂”的合理性。

(3)判断“仪器(或用品)”与“实验”的对应性。

(4)判断“分离、提纯方法”与“原理”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

逐项判断,不遗漏任何信息。

多用排除法、特例法等。

考向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Fe(碘)

加热

B

二氧化碳(氯化氢)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

2.下列除去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

用浓NaOH溶液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

加过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适量稀硫酸后,过滤、洗涤

3.下列实验中,对于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检验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标物质与杂质

检验方法

除杂方法

A

FeCl2(FeCl3)

滴入KSCN溶液

通入过量氯气

B

Cl2(HCl)

通入AgNO3溶液中

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

C

KNO3(NaCl)

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重结晶

D

NaCl(NH4Cl)

加热

加热

考向2 原理探究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AgI沉淀中滴入稀的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铝箔插入稀硝酸中

无现象

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HB酸性比HA强 

C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

镁表面有气泡

金属活动性:

Al>Mg

D

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Y中不含有醛基

6.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

说明该食盐不是加碘盐

B

SiO2能与氢氟酸及碱反应

SiO2是两性氧化物

C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

I

I2+I-

D

室温下向CuCl2和少量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屑,充分搅拌,过滤,得蓝绿色溶液

除去杂质FeCl3得纯净CuCl2溶液

考向3 物质的检验

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

将少量某有机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充分振荡,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

该有机物不含醛基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钠盐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说明该盐一定是碳酸盐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会全部消失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Al3+,无Mg2+

C

向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D

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

9.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正确的是(  )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H3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B

Cl2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C

SO2

溴水

溶液褪色

SO2气体具有漂白性

D

X

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X可能是Cl2或NO2

考向4 现象描述

10.(2014·北京理综,11)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

肥皂水冒泡

B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

Br2的CCl4溶液褪色

11.(2015·全国卷Ⅱ,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答案精析

专题5 化学实验

学案14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核心考点回扣

一、

1.①分液漏斗 ②容量瓶 ④酸式滴定管 ⑥球形冷凝管

2.⑩ ⑤ ③④⑧⑨

3.①②③④ ① ② ③

4.0.1g

二、

1.③⑦ ②④⑥ 2.①③⑦ ⑤ 3.⑤ 4.③

三、

1.

(1)①② 

(2)③ (3)④ (4)②

2.

(1)①c 

(2)②a (3)④d (4)③b

3.

(1)√ 

(2)× (3)√ (4)× (5)× (6)√ (7)√

高考题型1

真题调研

1.D [A项,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同时钠燃烧后生成的Na2O2会与CO2反应生成O2,这样会使燃烧更剧烈甚至发生爆炸,错误;B项,加热碳酸氢钠时有水生成,若试管口竖直向上,水会倒流进入试管底部造成试管炸裂,错误;C项,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错误;D项,制备乙烯时,向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正确。

]

2.B [A项,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pH试纸漂白,错误;B项,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否则会引起暴沸,正确;C项,若存在Ag+也会产生此现象,错误;D项,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异,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

3.A [A项,稀盐酸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错误;B项,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具有黏性可把玻璃塞与玻璃瓶粘结在一起,不易打开,正确;C项,银能与稀硝酸反应,用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正确;D项,因Ca(HCO3)2加热时发生反应Ca(HCO3)2

CaCO3↓+H2O+CO2↑,故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正确。

]

对点模拟

1.A [B项,Br2、NO2都有氧化性,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项,应选用容量瓶;D项,应选红色石蕊试纸。

]

2.B [A项,锥形瓶和容量瓶都是定量实验仪器,洗净后自然晾干,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B项,酸式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溶液的体积,先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否则将导致待装溶液的浓度偏小,影响实验结果;C项,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滴定溶液,若用待滴定溶液润洗,所含溶质的量增大,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增大,测得实验结果偏高;D项,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若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所得溶液的浓度将偏低。

]

3.A [检验SO

,应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B不正确;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可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C不正确;碱石灰增重的质量还包括随气体逸出的水蒸气和HCl的质量,D不正确。

]

高考题型2

真题调研

1.B [A项,物质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B项,CO不溶于NaOH且不与NaOH反应,CO2因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除去,正确;C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项,滴定终点的读数为11.80mL,错误。

]

2.C [A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错误;B项,Cl2和HCl都能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应通过饱和的食盐水,错误;C项,食盐水呈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左侧试管中的压强减小,导致右侧导管中的红墨水液面上升,正确;D项,用消石灰Ca(OH)2而不是CaO与NH4Cl反应制氨气,同时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

3.C [A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NO2,2NO+O2===2NO2,正确;B项,铁遇浓硝酸钝化,阻止铁继续与浓硝酸反应,正确;C项,对比Ⅰ、Ⅱ,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错误;D项,装置Ⅲ形成原电池,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