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0942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级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1燕子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

辅备人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教学内容

1燕子

教学目标

1.认识“俊、俏”等9个生字。

会写“燕、聚”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

(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3.预习课文,自学字词。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化调整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儿歌《小燕子》)导入: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

谁见过燕子?

它是什么样子的?

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

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2.板书课题。

(燕子)

 

1.学生初谈对燕子的感受。

2.齐读课题。

3.学生读了课题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注音的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在本子上认真写几遍。

(3)自由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2.检查自学效果。

教师指导区别形近字:

“俊”和“峻”、“俏”和“悄”、“拢”和“扰”。

3.教师指导写字:

重点强调“漾”的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听写认为难写的字。

(3)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朗读新学词语。

如,“偶尔”两个字都读三声,“符”字读第二声。

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2)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在议答燕子每个方面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4.学习第1自然段。

(1)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点击电脑课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小燕子外形图。

(边叙述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图中燕子浑身乌黑的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指导感情朗读:

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3)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1.议答: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小组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

4.

(1)“我非常喜欢小燕子的外形,因为它长着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来是那么活泼可爱”。

“凑”是什么意思?

(几个方面合起来)

(2)有感情地朗读。

(3)根据提示背诵第1自然段。

四、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尾巴,(   )了(   )的小燕子。

 

完成练习。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学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能仿照课文来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吗?

仿照课文来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作业设计

一、当好小裁判。

(对的打√,错的打×)

1.“燕”的上部分是“甘”,不是“艹”。

()

2.“聚”的下面是“水”;“倦”字的右下部分是“巳”;“漾”的右下部分是“永”。

()

3.《燕子》这篇课文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写小燕子的。

()

4.《燕子》一课一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飞行和停歇、从南方赶来的顺序记叙的。

()

二、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色彩耀眼。

()

2.轻轻滴擦过或拂过。

()

3.间或,有时候。

()

三、快来参加多音字的小魔术。

似sì()圈quān()

似shì()圈juàn()

的de()落luò()

的dí()落là()

板书设计

1燕子

        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  外形美(活泼机灵)

一个尾巴     

教学反思: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级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1燕子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邓赛

辅备人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教学内容

1燕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化调整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听写词语。

2.检查背诵第1自然段。

1.学生听写词语。

2.点名背诵。

 

二、自主学习,汇报展示

 

二、自主学习,汇报展示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3)在学生议答中,教师完成板书。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个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

(2)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3)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①体会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②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听写认为难写的字。

(3)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朗读新学词语。

如,“偶尔”两个字都读三声,“符”字读第二声。

注意多音字的读法。

(2)运用联系上下文及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下列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你辨一辨。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    )

  2.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    )

 

完成练习。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1.学生自由讨论,谈感受。

2.根据提示,学生尝试朗诵全文,并尝试背诵。

 

作业设计

一、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一转(  )眼,我们来到了内蒙(  )古草原。

这时天空下起了蒙(  )蒙细雨。

她高兴得转(  )了好几个圈(  ),由于转(  )得太快,她蒙(  )头转向,差点撞到羊圈(  )上。

二、照样子,我会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着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__________的小燕子__________地飞回来了。

2.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荡漾开去。

3.我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

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美

春光美

飞行美

停歇美

教学反思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级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邓赛

辅备人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教学内容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

2.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

(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3.预习课文,自学字词。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化调整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师: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2.板书课题:

咏柳。

 

1.学生背诵诗句。

2.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老师指导书写“咏、碧、妆、裁、剪”5个生字。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5.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读熟生字词。

(2)说说这首古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古诗读通顺。

2.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解疑。

4.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初春二月的柳树的勃勃生机。

 

3、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

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2.出示插图,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1.学生读诗句,并简单说自己理解的诗意。

(1)这里把柳树叶子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柳条。

因为柳条细长、柔美。

(3)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增加了诗的情趣。

“不知”是发问,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月春风似剪刀”由无形到有形,写出了春风神奇灵巧地剪出一丝丝柳叶,装点锦绣大地的景象。

2.欣赏课文插图,通过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

2.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体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1.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学生读出诗人对柳的赞美,对春的歌颂之情。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组织学生交流:

学了本诗,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讨论,谈感受。

2.根据提示,学生尝试朗诵全文。

 

作业设计

一、组词

碧( ) 垂( ) 裁( ) 似( )

壁( ) 睡( ) 栽( ) 以( )

二、填空

1.“咏柳”中的“咏”的意思是()。

2.“丝绦”一词本意是(),在诗中指()。

3.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

三、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写下来,并写出意思。

诗句:

()

意思:

()

 

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级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邓赛

辅备人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教学内容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学习《春日》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

(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3.预习课文,自学字词。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化调整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背诵《咏柳》。

2.板书诗题:

春日。

引导解题。

3.简介作者。

1.学生背诵《咏柳》。

2.学生读课题,简介作者朱熹。

注意“熹”的读音和写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将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老师指导书写“滨、紫”。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5.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读熟生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古诗读通顺。

熟记“滨”“紫”的写法及笔顺。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解疑。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1.出示全诗,引导学生交流自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重点点拨几个重要词语。

(1)“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3)“景”,风光景色。

(4)“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5)“等闲”,平常、随便。

(6)“东风面”,春风的面1.出示全诗,引导学生交流自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重点点拨几个重要词语。

(1)“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3)“景”,风光景色。

(4)“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5)“等闲”,平常、随便。

(6)“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7)“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2.按自学要求引导学生逐句理解。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

你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

万紫千红的源头是什么?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1.学生掌握这几个词的意思。

 

2.

(1)学生想象诗人来到泗水边会看到什么春景?

(花草树木等)

前两句的意思是:

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万紫千红说明春天百花争艳。

春风就是使春天万紫千红的源头。

后两句的意思是: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是要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四、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1.出示完整的两首诗,引导比较共同之处。

 

2.引导学生歌颂“春天”。

1.讨论两首诗放在同一篇课文内的原因。

(都是赞美春天的诗。

2.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思考:

万紫千红的春天是谁送来的?

如果你是春光中的一份子,有什么话对春风说?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组织学生交流:

学了本诗,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讨论,谈感受。

2.根据提示,学生尝试朗诵全文。

 

作业设计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写了作者出游的时令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寻芳的所得时______________.

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春日

春光明媚焕然一新

东风拂面万紫千红

教学反思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级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3荷花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邓赛

辅备人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教学内容

3荷花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

(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3.预习课文,自学字词。

(学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化调整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引导出示多媒体“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轻轻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荷花)请大家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让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

3.设疑导读:

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与我们见到的是一样的吗?

1.学生交流汇报。

(1)展示荷花的图片资料。

(2)荷花的生长特点。

(3)描写荷花的诗句或相关作品。

2.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

3.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诵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要求如下:

易错的生字有哪些?

我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读出你体会到的美。

1.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教师依次巡视掌握小组学习状况。

易错的生字有我是通过解决的。

我喜欢的句子。

2.学生自主学习。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可以边读边在段落的旁边写下读书体会,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和小组内同学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收获。

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展示自己在理解中朗读课文段落。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教师引导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展示时可用儿歌、分段落朗读等等形式来展示朗读。

四、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一句话。

仿佛:

翩翩起舞:

 

完成练习。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布置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裳()稻()蜻()蜓()

常()蹈()晴()挺()

二、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静静地()()()

 

板书设计

荷花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

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

 

教学反思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级

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3荷花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邓赛

辅备人

三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教学内容

3荷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喜爱荷花的感情。

2.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个性化调整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活动卡(课文内容填空)。

1.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2.互帮互助,交流质疑。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

再读一读,读出荷花的美。

2.品读描写我仿佛就是一朵莲花并置身其中的段落(第四自然段),思考:

你怎么理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3.置身于荷花池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中一词反映出“我”的迫切心情。

这个词还可以换成()。

我能读出作者急切看荷花的心情。

2.学生通过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读出荷花长势不同的特点。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认真研读,互助合作,交流意见。

(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三、汇报展示,信息反馈

1.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

2.重点引导理解: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用课件演示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的白荷花图片)

3.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站在荷花池边的感受。

4.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1.学生结合课文重点词语,回答问题。

(从荷花的颜色美、姿态美、动态美入手展开探究)

2.合作探究。

通过词语的替换来体会“冒”字的表达效果。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等等)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想象美景,试着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学习这种写法。

四、巩固测试,拓展延伸

内容我知道。

(1)作者描写了不同形态的荷花,分别是

、、

(2)“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的意思是指荷花

 

完成练习。

 

完成练习。

 

五、课堂总结,反思提高

1.小结写法: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

2.(教师用课件演示多姿的荷花)引导学生说说:

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赞美荷花?

1.结合课堂上的学习,思考回答。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2.学生可以模仿下面句式说荷花。

荷花!

你美丽动人的形象令我终生难忘。

 

作业设计

一、内容我最熟。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那画家的()可真()。

二、想一想,填一填。

粉红的()雪白的()碧绿的()

()的荷花()的花瓣()的荷叶

一阵()一池()一幅()

 

板书设计

荷花

闻到清香

看到荷叶挨挨挤挤碧绿

想到仿佛是荷花

教学反思

 

 

宁远县德源小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正稿

年级

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