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0606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docx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变化;两级格局对立的本质;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组织;德国的分裂和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等。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认识美苏之间的全球对峙局面在欧洲体现为“冷战”,在亚洲表现为非直接对抗状态下的局部热战。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设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分析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通过学生讨论、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史出发认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于二战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尤其是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特别是由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战略,造成两级格局下的“冷战”对峙。

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2)“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抗衡既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制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方法引领

学习时要求学生分清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几个历史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材料和网络上的有关材料,通过对比分析和情境再现等方法充分论证材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弄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课历史观点的分析中,要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多媒体:

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

提问:

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一、从盟友到对手: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1)成因:

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产物

【分析】战后初期,德、日、意战败国不再是国际舞台的主角,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左右国际局势的力量,但由于受战争的影响,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各国依附美国。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给学生交代这既是冷战的背景,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同时也是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

(2)形成:

二战后期,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的若干协议

【分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二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做出的。

其中以雅尔塔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

由于兵戎相见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身受世界大战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在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经济格局分化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的“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3)实质:

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4)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两极为主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这一局面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美苏矛盾的加剧:

(1)原因: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

(2)表现:

战后的美国因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无可匹敌而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开始反目,变成了对手。

【资料回放】引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二、美苏的“冷战”

1、含义:

指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的对峙。

⊙核心:

遏制苏联,是美国由战前的局部扩张转变为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开始;

⊙方式:

除战争之外的其他一切手段;

⊙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

2、形成过程:

(1)前奏: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年)

【资料回放】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我们理解,俄国需要它西部边境的安全,以免再次遭受德国的侵略。

我们欢迎它占有它在世界大国中有权占有的地位。

我们特别欢迎的是,在俄国人民和大西洋两岸的我方人民之间保持经常不断的、频繁的和日益增多的接触。

但是,我有责任把有关当前欧洲形势的某些事实摆在你面前。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2)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备课资料】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

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

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

“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此后,英国因无力对希腊政府镇压希腊人民革命武装继续进行援助,于1947年2月21日由英国外交部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于3月底停止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希望美国填补它撤退后留下的“真空”。

英国的这一表示为美国扩展势力和执行以实力“遏制”苏联的政策提供了机会。

(3)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备课资料】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

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

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

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1947年7月至9月,英、法、意、奥、比、荷、卢、瑞士、丹、挪、瑞典、葡、希、土、爱尔兰、冰岛16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了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援助和贷款224亿美元的总报告。

1948年4月,德国西部占领区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区也宣布接受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

计划原定期限5年(1948年至1952年),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

美国对欧洲拨款共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余为贷款。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

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

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归纳比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4)军事上: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

对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教师要明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的战略同盟,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北约的建立矛头是针对苏联,实行集体防卫的原则,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

1949年,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成立后,美国控制了北约,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

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尤其要指出,“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这一点正说明了北约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5日,西方不顾苏联的抗议,批准了联邦德国参加“北约”组织的“巴黎协定”。

因此,苏联在5月14日同东欧八国在华沙召开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归纳比较】美苏“冷战”对比

美国

苏联

政治上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主张遏制共产主义,标志冷战开始

苏联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经济上

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借助经济手段稳住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1949年苏联为首组织经互会,以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

军事上

1949年,以美国为首成立针对苏联的“北约”军事组织。

加剧了冷战局面

1955年,苏联为首成立针对北约的“华约”组织。

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两极格局的特点:

(1)美国、苏联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

(2)世界两级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美国、苏联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形式,最显著特点是在压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

由此表现为政治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1、对德国的争夺:

(1)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备课资料】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处置德国的一种形式。

为了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力主分割德国。

1943年12月1日,罗斯福在德黑兰会议正式提出这一设想,即把德国分割成5个部分,每个地区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鲁尔和萨尔地区由国际共管。

斯大林为了严惩德国法西斯,赞同美国方案。

丘吉尔虽有保留,但也表示支持。

后来,英国于1944年初根据艾德礼委员会报告,向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临时划分德占区的建议,即按1937年德国疆界分成3个占领区,苏占东部、英占西北部(包括鲁尔)、美占西南部和萨尔,柏林由三国共同占领。

苏联同意英国方案。

美国认为拟议中的方案,苏占区面积过大,英占区包括主要工业区鲁尔,均对美国不利。

但鉴于苏军已步步逼近德国边界,美国来不及另提方案,遂于4月28日同意英国方案。

1944年9月12日,欧洲咨询委员会以英国建议为蓝本,提出第一份临时划分德占区的方案。

由于英国作出一定让步,罗斯福在第二次魁北克会议(1943,1944)上接受德国西南部作为美占区,放弃与英国对换占区的设想。

随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临近结束,美、英与苏联在战后安排问题上分歧增多。

美、英认为扶植一个强大的德国,有利于在战后抗衡苏联。

苏联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也开始强调德国统一。

出于上述考虑,美、英、苏三国虽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达成分割德国的原则协议,实际上均已放弃分割德国的主张。

分区占领德国便从权宜之计变为正式方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西方在欧洲及德国的实力,英国主张法国参加对德占领。

美国经过考虑,罗斯福在2月5日的雅尔塔会议上正式建议,从美、英两个占领区各划一部分组成法国占领区。

邱吉尔、斯大林表示同意。

1945年6月5日,四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在柏林正式声明把德国分成4个部分,东区归苏、西北区归英、西南区归美、西区归法。

“大柏林”区由四国共同占领。

声明还规定由四国总司令正式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

7月中旬起,四大国在德国和柏林按划定区域实行占领和管制。

在7月底召开的波茨坦会议上,四国又通过对德管制的政治经济原则至此,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的局面正式形成。

(2)德国的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德国被一分为二。

(3)柏林墙的修筑:

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备课资料】柏林墙

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

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

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

最初,柏林墙由12公里长的水泥墙和137公里长的铁丝网组成,包括有116个观望台,随后经过了四次改建和加固。

柏林墙一共截断了192条街道(97条在柏林内,95条为柏林通向东德的道路),32条铁路线,8条轻轨和4条地铁以及3条高速公路。

边界上的河流、湖泊也被禁止通航,并加以监视。

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

西柏林变成了一座孤岛。

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墙,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

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

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

后根据东、西德政府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

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

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

柏林墙的倒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的开始,也是东西柏林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

2、对朝鲜的争夺:

(1)美苏分区占领朝鲜:

【备课资料】美苏分区占领朝鲜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美苏军事首脑就苏联对日宣战后双方海、空军活动范围达成协议,但双方陆军间并未划出明确界线。

因此,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苏军立即在朝鲜北部登陆向南推进,大有占领整个半岛之势,而美军这时仍在太平洋与日军激战,远离半岛。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院提出美军应立即在半岛南部登陆北上,以免朝鲜全境被苏占领,而美陆军则认为无法办到。

为寻求解决办法,他们在8月10日夜进行紧急会议。

于是当时任作战参谋的腊斯克(后来曾任美国国务卿)和他的一个同事便提出了以朝鲜中部38°线为界作为美苏地面部队作战和受降分界线的方案。

13日此主张被杜鲁门批准,15日送交苏、英政府。

苏联表示同意,因为斯大林打算以在朝鲜的让步换取美国同意苏军占领日本北海道,实行一个共产主义天皇/一个帝国主义天皇分而治之的计划。

3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一项命令中将美苏间关于38°线的决定公布于世,已进入38°线以南的苏军即后撤回到此线以北。

9月7日美军才在半岛南端登陆。

自8月下旬起,三八线两侧便已禁止人员物资交流,铁路被切断,9月上旬通讯联系也被中止,朝鲜南北之间已处于被分割状态。

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北边由苏占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南边由美占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杜鲁门说当时选择38线“没有别的更多考虑,只是为了接受日本投降而划定的一个简便的责任范围。

”但这条线实际上把朝鲜分成了两个部分。

后来在该线双方又分别建立了两个国家。

38线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2)朝鲜半岛的分裂:

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

同年9月9日,最高人民会议批准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中央政府,正式宣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朝鲜南北分别建国以后,苏军于1948年12月撤离朝鲜北半部,翌年6月,美军也从南朝鲜撤军。

至此,在三八线两侧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国家。

(3)抗美援朝:

1950~1953年

【备课资料】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

美国、苏联与中国三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突袭韩国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

由于没有签订和平协议,“技术上讲”这场战争仍然没有结束,朝鲜和联合国军依然处于战争状态。

主要的参战者除了南北两韩外,还包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5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派小规模部队参战。

苏联空军的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参加了朝鲜战争防空作战。

⊙伤亡统计:

据中国方面的统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伤亡50万余人次,阵亡约18万3千人,扣除多次负伤人次,负伤22万人,合计伤亡39万人。

中朝军队伤亡总人数约63万人。

联合国军方面,美军伤亡约14万人次。

其中阵亡美军36529人,负伤10万馀人次,扣除多次负伤后的负伤人数不详。

韩国方面数字并未有结论,许多早前公开数字包括平民伤亡,但无论如何,以韩国人力,不可能有多达百万军队伤亡。

近年根据当年人口普查资料推断,所谓伤亡失踪百万应该是军民合计数字。

韩军的伤亡约在30万-40万之间。

⊙影响:

朝鲜战争对交战各国都有深远的影响。

韩国:

韩国经济在战后遭到严重破坏,李承晚在战后仍然以统一为目标,不重视经济发展,不断计划随时再和朝鲜方面开战。

4.16运动后,李承晚下台,局势依然并没有缓和。

此后朴正熙执政期间更出现“实尾岛事件”,双方敌对的气氛并没有因领导人转换而改变。

美国:

美国在朝鲜半岛有数万人阵亡,而且几乎就要与中国和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爆发全面战争。

杜鲁门政府当时做出的将朝鲜战争的规模限制为局部战争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在经过了越南战争后的美国人,几乎已经遗忘了这场战争。

因此朝鲜战争又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ForgottenWar)。

朝鲜战争也令美国人首次意识到,战争的威胁随时存在。

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人员数量增加了两倍,军费开支大幅度上升。

中国大陆:

中国在朝鲜半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内的十几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人阵亡于朝鲜半岛。

由于朝鲜战争,台湾问题成为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获解决。

但是,中苏关系因朝鲜战争中中国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阵营的侵略”而密切起来。

苏联打消了中国会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从1952年起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建设全面的工业基础,这些援建项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几十个工业项目被合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中国打下了冶金、石油、矿山采掘、煤炭、发电、电力装备、机械制造、纺织、造纸、制糖、航空、航天、交通铁路、国防兵器制造等全面的科研生产基础,中国从此开始了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建设道路。

苏联:

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就十分复杂。

一方面来看苏联是最大的赢家,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自己则从未正面介入。

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

为苏联争取了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而美国人则始终相信苏联是真正的幕后指示者。

美国的国防军费开支在战后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针对苏联。

西方阵营也开始联合对抗苏联。

日本:

日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台湾地区:

对当时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而言,朝鲜战争的爆发及中国的参战使得美国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将台湾重新纳入防御体系,杜鲁门总统派遣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宣布台海中立化,阻止了中国共产党渡海攻台及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企图。

有史家称韩战为“国民党的西安事变”,挽救了国民党的危局。

3、法、美对越南的侵略:

(1)越南人民抗法斗争:

1945~1954年

【备课资料】抗法援越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

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

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

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或印度支那战争。

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

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

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

(2)抗美援越:

1961~1973年

【备课资料】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共称抗美救国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也是该国至今战败的战争(虽然美国政府自称是“光荣的撤退”)。

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

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

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

北越军和南越共军最终打败了南越政府军队,攻占了全越南。

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和平协约)。

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美军撤出越南,但北越和南越之间的战争并未结束,1974年仍然是血腥的一年。

游击战依旧在进行,北越重新控制了南方的大部分乡村。

1975年1月,北越从复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恢复过来,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攻势。

短短几个月内,南越政府军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继陷落。

四月,北越发动春禄战役和胡志明战役,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南越首都西贡,以防南越军队能重新组织起新的防御和反击。

1975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最初的几个小时,美军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撤退行动,而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战的结束的标志。

同日西贡陷落,北越攻陷了美国驻西贡大使馆和南越总统府,南越政权覆灭。

同年,柬埔寨和老挝的共产党也先后夺取了政权,越南战争以共产主义的全面胜利告终,成立南越南共和国。

1976年1月2日南北越统一,组成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