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037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二 第7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通史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专题二第7讲Word版含答案

总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建立: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完善: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作用:

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①背景:

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②性质:

临时宪法。

③内容: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④意义:

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背景:

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②性质: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内容:

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④意义: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大革命”

1.原因

(1)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2)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刘少奇等一系列冤假错案。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时代背景

(1)国内: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2)国际: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

2.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3)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1)新中国成立初期: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原因是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

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并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而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发展对外交往。

(4)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主张不结盟,发展全方位外交。

点拨: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受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影响。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外交原则和立场。

[真题例证1] 否定列强在华特权——解放军的“炮火外交”

(2017·课标全国卷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

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人民解放军的对英国军舰的做法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坚决还击,这实际上说明我们并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B项正确。

A、D两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时间不符。

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C项以偏概全,排除。

[考向预测1] 冷战背景下中苏关系的变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传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

图一          图二

提取两幅图片反映历史变化的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

信息:

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

说明: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结盟。

后由于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一体现了中苏友好关系,图二体现了中苏关系恶化,据此回答“信息”。

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注意史实正确,逻辑严密。

短板19 对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把握不力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查短 时空逻辑意识不足,不能排除掉错误选项。

有的考生误选A、C、D选项,就是因为忽视了题干材料的时间信息。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西方贸易额上升→隐含与对外关系政策变化”是史料的主旨。

结合所学,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出现于1972年以后,全方位外交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确的时间。

故A、C、D三项均可排除。

补短 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排除与题干时间、地点没有必然逻辑关系的选项,即可快速确定答案。

例如本题中,A、C、D三项可排除。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

答案 B

[针对练1]

(2017·苏州调研)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

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

此报告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

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

答案 C

解析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宪法于1954年9月获全国人大通过,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国营经济建立。

(2)措施: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

经济恢复,为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

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苏联的援助。

(2)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3)意义: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内容:

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中共八大

(1)内容: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运动:

大炼钢铁。

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即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2)调整:

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文化大革命”中的调整与整顿:

1971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1)习俗: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生活水平:

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2.交通事业的进步

(1)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2)公路: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3.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初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工业化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经济结构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重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点拨:

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1956年。

“过渡”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在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使多种所有制变为单一的公有制,并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

中共在这一过程中的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国情的初步结合。

[真题例证2] “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2015·课标全国卷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 A

解析 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美两国,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A项正确。

[考向预测2] 新中国工业化的战略导向

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  )

重工业类

数量(个)

轻工业类

数量(个)

黑色冶金(钢铁)工业

15

纺织工业

53

有色金属工业

31

食品工业

34

电力工业

113

医药工业

4

煤矿工业

194

造纸工业

10

石油工业

13

其他轻工业

7

其他重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21

机械工业

157

木材工业

6

化学工业

36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

D.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都有所发展,不能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A项错误;材料未凸显发展军事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范围较广,并非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故C项错误。

据材料数据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故D项正确。

短板20 审题未抓住关键信息点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查短 抓不住题干材料的主旨,忽视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例如本题中,有的考生误选B项或D项,就是因为忽略了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一五”计划期间。

有的考生误选C项,是因为没有抓住题干材料的主旨。

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补短 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主旨,注意其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

例如本题中“一五”计划期间,“抑制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

答案 A

[针对练2]

(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联考)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

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

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答案 A

解析 “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时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A项正确。

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1)原子能技术: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导弹技术: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人类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内容: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影响:

它是新中国科技和文艺的基本性、长期性方针,促进了科技和文艺领域的繁荣。

4.曲折:

“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许多知识分子受到政治批判。

四、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3.动乱中的教育:

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④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不利因素

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点拨:

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真题例证3] 高考制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

(2017·课标全国卷Ⅱ,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高校在校生总数的增长,是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这体现人才选拔制度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

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排除B项;高等教育并没有普及,D项说法错误。

[考向预测3]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为数众多的旧产婆采用落后的接生办法,造成了严重的产妇和婴儿死亡问题。

1955年,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法,儿童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这说明当时(  )

A.优生节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B.农村妇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C.科学扫盲推动社会改造深入

D.党和政府工作重心仍在农村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1955年,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法,儿童的成活率明显提高”说明当时的农村妇女也是积极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学习新的技术,故B项正确。

短板21 论证问题的逻辑性不严谨

例题 (2013·课标全国卷Ⅱ,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查短 提取信息不全面,论证历史问题的逻辑性不严谨。

例如本题中,题干材料信息是恩格斯著作成为公共必修课指定教科书,文化部举办“从猿到人”科学会展。

考生误选B、C、D项,就是提取信息不全面,论证问题不严谨所致。

考生可以通过以下逻辑设问,就能排除错误选项。

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科学会展就一定能得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指导地位确立吗?

能得出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吗?

能得出舆论宣传新形式吗?

显然逻辑性上说不通。

故排除B、C、D三个选项。

补短 全面提取题干材料信息,熟练运用史料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快速排除干扰选项,从而找出正确选项。

例如本题中题干材料信息的关键点是:

恩格斯著作成为公共必修课指定教科书→马克思主义观点“从猿到人”成为展览会的主题,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

B、C、D三项可通过逻辑关系排除。

答案 A

[针对练3]

(2017·山西太原高三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

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

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技成就。

社会制度并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故A项错误;自力更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故C项错误;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

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

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解放前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①举措:

提出同邻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