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9415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docx

苏教版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1

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11.4 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

根据化石资料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如恐龙、猛犸象等。

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

【教材分析】

《消失的恐龙》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化石的奥秘》的第一课时。

化石不仅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研究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历史提供了证据,还为思考地球及人类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呈现了三则用化石作证据的科学研究资料——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引导学生发现化石除了在古生物领域的研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科学价值。

第二部分,生命演化史不仅是生物进化史,实际上它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是地球演化史。

它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

基于化石的研究,人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对生命演化史的研究。

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上,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与生命有关的话题。

第三部分,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活动,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引导学生将化石证据运用到对科学假说的研究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的。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动物和植物的概念,知道了动物和植物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认识了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现象,通过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也初步认识了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通过化石来了解生物物种的相关科学知识准备。

另外作为六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迁移能力等。

因此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将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的生物博物馆为情境,带领学生通过观赏化石展品、分析比较、推理想象、阅读资料、提炼总结、撰写短文等方法,建立以化石作为证据,认识和描述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建立这些灭绝的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证实科学假说,从时间维度纵向了解地球上生命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物博物馆中的化石,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生物,所以探究技能培养的重点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其他单元相比也有所改变,重点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具有严谨性、长期性、困难性等特点,进一步感受科学家的坚韧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用化石作证据的各种科学假说的资料,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

2.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3.运用化石证据,证明“人猿同祖论”。

【教学重点】

更加全面地认识化石的科学价值。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有关生命演化史的信息,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生命世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南美洲和非洲的模型。

学生材料:

阅读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

同学们,今天的科学课蔡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个生物博物馆。

 

[设计意图:

设计游览生物博物馆的情境契合本节课研究化石价值的环境需要,也更具有神秘性和趣味性。

]

二、探究化石的价值之一: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1.出示第一件展品。

介绍:

首先,大家看到的第一件展品是一具兽脚类恐龙化石。

同学们对兽脚类恐龙有什么认识?

知道哪些兽脚类恐龙吗?

2.学生汇报。

(暴龙、美颌龙、棘龙)

3.出示第二件展品。

介绍:

接下来,介绍第二件展品,你能看出它是谁吗?

(鸵鸟)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件展品,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吗?

4.学生汇报。

(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5.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你们完全具有伟大科学家的潜力。

因为在1870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就提出了跟你们一样的假说。

但是同学们,假说是需要有证据才能成为定论的。

你们的证据呢?

或者你们希望看到什么证据?

6.学生回答。

7.出示第三件展品。

介绍:

好,同学们都很有想法。

接下来我们一起在看看第三件展品。

这件展品是1996年在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这是一具兽脚类恐龙化石,身体像鸡一般大,尾巴很长。

科学家给它取名——中华龙鸟。

仔细观察这具恐龙化石,你能发现什么与鸟类有关的信息吗?

8.学生观察,汇报。

9.播放视频。

10.展示第4、5、6件展品。

介绍:

同学们,90年代在我国的辽西热河生物群中,还发现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例如:

中国鸟龙、孔子鸟、始祖鸟

11.思考:

同学们,看到这几件展品,你觉得化石有什么科学价值?

12.学生汇报。

(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了证据。

13.小结:

用化石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

1.学生对比发现兽脚类恐龙化石和鸵鸟的相似之处。

2.学生通过观察其它恐龙的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设计意图:

总结复杂且细致的考古复原过程,体会科学的论证有时是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感受考古学家的坚持和不易,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

]

三、探究化石的科学价值之二: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1.谈话:

接下来我们不急着看展品,蔡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你们认识他吗?

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

同学们了解这位科学家吗?

2.学生介绍。

(大陆漂移说)

3.谈话:

是的。

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他认为起初全世界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那么同学们,假设这个假说是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将有可能在两块相连的大陆上发现什么?

4.学生汇报。

(相似的物种、相似的岩层结构)

5.出示7号展品。

介绍:

嗯,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

接下来蔡老师将为大家展示今天的7号展品。

这是一具中龙化石。

有没有同学能介绍一下关于中龙的知识。

6.学生汇报。

(中龙是最早下水的爬行动物,它是一种淡水爬行动)

7.教师补充:

中龙的化石仅在非洲南部和南美洲的巴西被发现。

8.引发思考:

同学们,你们思考一下,中龙化石的发现对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9.学生汇报。

(证明南美洲和非洲原来是合在一起的)

10.出示8、9、10号展品。

介绍:

除了中龙之外,科学家们还在横贯南部个大陆中发现了犬齿兽化石、水龙兽化石以及舌羊齿化石。

11.提问:

所以同学们,参观完7、8、9、10号化石,你觉得化石又具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12.小结:

用化石证明了大陆漂移说。

1.学生思考论证大陆漂移说的方法。

2.学生利用南美洲和非洲模型,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地方发现的动植物化石,论证大陆漂移假说。

[设计意图:

通过科学家的故事,了解伟大科学假说的提出过程,通过思考、讨论和拼图活动,体会科学的论证的严谨性、长期性,感受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坚持和坚韧,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

]

三、探究化石的科学价值三:

用化石证明生物进化论

1.谈话:

接下来,我们先来聊聊一本伟大的巨著《物种起源》,它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当时震惊了整个学术界。

同学们知道《物种起源》的核心内容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2.学生汇报。

3.介绍: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4.思考:

同学们,你们觉得化石能对生物进化论的成立又提供了哪些证据呢?

5.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

6.学生汇报。

7.小结:

用化石证明了生物进化论。

1.学生通过回忆和分享,进一步认识生物的进化论。

2.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通过做笔记、小组讨论交流、个人分享等方式,总结化石对生物进化论的论证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资料阅读,认识化石在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化石的科学价值也为下一环节认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做好铺垫。

]

四、感受生命的演化史

1.出示生命演化示意图。

谈话:

科学家们通过生物化石推断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

同学们看看这张生命的演化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或者感想?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认识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

[设计意图:

观察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信息,培养学生信息提炼的能力、分析对比能力、展示表达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感悟对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

五、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

撰写一篇有关化石是如何为“人猿同祖论”提供证据的短文。

[设计意图:

学会通过搜集资料、查找证据并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论证科学假说。

]

【板书设计】

10.用化石作证据

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

化石证明了大陆漂移说

证明了生物进化论

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1.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铁钉,一根放在空气中,一根放置在潮湿的纸巾上,这两根铁钉生锈的速度相比,()。

A.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更快

B.放置在潮湿的纸巾上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更快

C.一样快

2.下列()不属于变异概念范围。

A.生物和生物之间B.子代个体之间

C.亲代与子代之间D.以上都不属于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的方法溶解的。

A.打入B.加压C.减压

4.下列现象中,是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A.食盐溶解在水里B.酒精溶解在水里C.汽水

5.下列做法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陶土烧成瓷碗B.用煤来取暖

C.给车胎充气D.点燃火柴

6.下列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面粉做成馒头

C.火柴燃烧D.溶解盐

7.巧巧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了一个生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鸡蛋表面出现一些气泡,这些气泡可能是()气体。

A.氧气B.二氧化碳C.氢气D.一氧化碳

8.下列情况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A.

B.

C.

D.

9.下列物体中,不会生锈的是()。

A.铜B.塑料C.铁

10.皮皮在家做铁钉生锈的实验,他设置了以下四个实验环境,请推测,()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

A.

B.

C.

D.

11.下面做法中,()不能防止铁生锈。

A.覆盖搪瓷B.喷漆C.铁制成不锈钢D.铁钉放入盐水中

12.下面关于铁生锈的说法中,()是正确的。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13.铁钉在盐水中的生锈速度和清水中的生锈速度相比,()

A.铁钉在盐水中的生锈速度更快B.铁钉在清水中的生锈速度更快C.一样快

14.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天河的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水星

15.为了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能明显看到铁钉生锈的是()

A.

B.

C.

16.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B.哥伦布C.加加林

17.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相貌特征的是()。

A.下颌中央有沟B.声音尖细C.双眼皮

18.一株高大西红柿秧苗种在贫瘠的土壤上长得非常矮小,这种变异属于()。

A.可遗传的变异B.不可遗传的变异

19.我国著名水稻专家是___________。

A.袁隆平B.许雷C.孟德尔

20.下列人体特征属于可遗传的是()。

A.双眼皮、胖瘦、身高B.血型运动习惯C.食物喜好、色盲

21.子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高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两种小麦()产生的。

A.水培B.真空育种C.杂交

22.下列关于转基因食品陈述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转基因食品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C.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

23.谚语说“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主要指的是()现象。

A.遗传B.变异C.遗传和变异

24.从生物知识的角度分析,下面两句谚语有一句和其他两句所描述的生物现象不同,请选出来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C.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25.你知道克隆技术吗?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26.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B.孔繁森C.邓稼先D.王进喜

27.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是单眼皮,这是()。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克隆现象

28.下列属于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的新品种的是()。

①太空椒②无籽西瓜③新型草莓④瘦肉型猪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

29.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而培育成的。

A.变异B.遗传C.变态

30.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科学小组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开展的实验设计(同样的铁钉、试管、胶塞),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和③可以探究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B.②和④可以探究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

C.②和④可以探究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

31.下列是活化石的是()。

A.鹦鹉螺和银杏B.东北虎和丹顶鹤C.大熊猫和金丝猴

32.下列生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A.恐龙B.长颈鹿C.熊猫D.马

33.有关马的进化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①现代马②中新马③始祖马④渐新马

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34.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这就是()。

A.白色B.黑色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

35.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到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这就是()。

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以上答案都不对

36.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人()。

A.郑和B.万户C.李贽

37.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大的前肢形成是()的结果。

A.自然选择B.由长颈鹿的意志所决定的C.经常使用逐渐积累

38.由于白色的羊好卖,牧民会选择养白羊,而淘汰黑羊,导致白羊的数量增多,这种选择属于()。

A.进化的结果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

39.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是()。

A.达尔文B.杨利伟C.袁隆平

40.有关恐龙的知识都来源于对()的研究。

A.传说B.实物C.化石

41.()的化石出现在最早的地层中。

A.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C.鱼类

42.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黑色的了。

这就是()。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

43.生活在草原上的藏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的形成,按达尔文的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偶然形成。

B.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由定向的变异产生的,跑不快的被淘汰。

44.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

45.为了更好地(),北极熊的耳和尾都变得很小。

A.抵御寒冷B.在冰面上跳C.在海水中游泳

46.恐龙灭绝发生在()万年前。

A.650B.6500C.560D.5600

47.由于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多,黑羊数量减少。

这属于()。

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遗传

48.化石不能保存生物的()。

A.骨骼B.肌肉C.牙齿

49.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得来的。

A.恐龙化石B.资料查阅C.照片D.电影

50.被现代科学家称为生物界的活化石是有()。

A.大熊猫B.现代马C.银杏树D.A和C

51.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上有空气,但没有液态的水

B.月球表面日夜温差很大

C.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的引力大

D.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小都是一样的

52.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是()。

A.加加林B.杨利伟C.贾俊龙、聂海胜

53.银河系里每一个小亮点就是一颗()。

A.行星B.彗星C.恒星

54.四季变化是在地球()过程中形成的。

A.自转B.公转

55.四季的形成和()有关。

A.月球的公转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D.月球的自转

56.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

A.八大星系B.太阳系

C.天体系D.银河系

57.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结果。

A.自转B.公转C.交替

58.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

A.海王星B.金星C.地球

59.()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

A.昼夜B.四季C.彩虹D.潮汐

60.下列不是“活化石”的()

A.大熊猫B.银杏C.蟑螂D.猴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1.B

【详解】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放置在潮湿的纸巾上的铁钉生锈的条件更加充分,所以生锈的速度更快。

2.A

【分析】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详解】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和生物之间不属于变异概念范围。

【点睛】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变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3.B

【详解】

4.C

【详解】

5.C

【详解】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陶土烧成瓷碗、用煤来取暖,点燃火柴等,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给车胎充气只是改变材料的形状,没有新物质产生。

6.D

【详解】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根据对物质变化的认识,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颜色、气味、味道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面粉做成馒头有新物质产生,火柴燃烧发光发热冒烟,有新物质产生。

溶解盐是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

7.B

【详解】

生鸡蛋放入白醋,碱中倒入少量白醋,盐酸滴在石灰石上,会有二氧化碳生成,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了一个生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鸡蛋表面出现一些气泡,这些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

选项B符合题意。

8.C

【详解】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根据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项C铁钉的一半放入自来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生锈条件最充分,最容易生锈。

9.B

【详解】

金属的特性:

坚硬、有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容易生锈等。

铜、铁都是金属,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生锈。

塑料制品不会生锈。

10.C

【详解】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判断哪个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就要看哪个生锈条件最充分。

通过比较可知,选项C铁钉一部分放入蒸馏水中,能够与水、空气充分接触,最容易生锈。

其他选项中通过瓶塞、植物油等方法有效隔绝空气与铁钉的接触,生锈条件不充分,不容易生锈。

11.D

【详解】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盐和酸时会加快生锈。

隔绝空气和水能有效防止铁生锈,如刷上油漆、覆盖搪瓷、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都可以。

【点睛】

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2.C

【详解】

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产生的反应,如果两者同时具备,那就容易生锈。

铁生锈是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锈,锈是红褐色的,磁铁不会吸引铁锈,铁锈不属于金属,也不具导电性。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说法错误;铁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产生的反应。

B铁生锈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锈,说法错误。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说法正确;油漆、电镀等可以是水、氧气与铁隔离开。

13.A

【详解】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铁在有酸碱盐的环境里,生锈速度更快。

,因为酸碱盐会加速生锈的过程,所以铁钉在盐水中生锈的速度更快。

14.B

【详解】

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根据对银河的认识,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条白茫茫的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15.B

【详解】

16.A

【详解】

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麦哲伦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519年~1522年,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南美麦哲伦海峡,穿过太平洋,越过菲律宾群岛,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再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经过大西洋,再回到原地。

17.B

【详解】

遗传基因是指携带有父母生理特征信息的遗传物质。

我们的相貌受遗传基因的影响。

相貌特征分为脸型、发际、前额、眉、眼、鼻、口、耳、下颌形态、皱纹等方面的不同的特征。

声音尖细不属于相貌特征,所以B符合题意。

18.B

【详解】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一株高大西红柿秧苗种在贫瘠的土壤上长得非常矮小,这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可遗传变异。

19.A

【详解】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