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9001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0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docx

水资源规划利用课程设计DOC

《水资源利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文专业

 

姓名:

学号:

专业:

时间: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年月

 

摘要

天然状态下的水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用水和自然生态与环境用水的要求往往不相一致。

为此,需要利用各种措施,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调节,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用水的需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以位于经济发达长江三角洲的某A市为背景进行水资源利用的分析计算,根据报告书的设计内容要求设计一个联动的Excel计算表,计算水资源评价、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四个部分,主要对打星号“*”的表格进行计算,与原版表格进行对比,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其中水资源评价包括介绍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概况,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水资源总量评价,其又包括年降雨量的统计、各种保证率代表年的选择、水资源总量分析三部分;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供水工程调查分析、用水调查分析、可供水量及供需平衡;需水预测包括生活需水预测、生产需水预测、生态需水预测、不同水平年需水量汇总;水资源配置包括一次平衡方案平衡分析、二次平衡方案平衡分析。

Abstract

Inthenaturalstateofthewaterresourcesintimeandspacedistributionisuneven,waterandhuman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and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waterrequirementsareoftennotconsistent.Forthis,weneedtouseavarietyofmeasures,fromtwoaspectsofsupplyanddemandforwatertoadjust,tocoordinat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and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waterneeds.

ThecurriculumdesignislocatedintheeconomicallydevelopedYangtzeriverdeltaofAcityasthebackgroundanalysisandcalculationofwaterresourcesutilization,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reportdesigncontenttodesignAlinkageofExcelcalculationtable,calculationofwaterresourcesevaluation,thestatusquoof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waterrequirementforecastandwaterresourcesallocationinfourparts,mainlyplayanasterisk"*"formsarecalculated,comparedwiththeoriginalform,deepentheunderstandingoftextbookknowledge.

Waterresourcesevaluationincludingdevelopmentsituationofnaturalgeographyandeconomicuseofknownconditionsforwaterresourcesevaluation,itisincludingthestatisticsofannualrainfall,variousassurancerepresentativeselection,analysisofwaterresourcesinthreeparts;Statusquoof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waterresources,includingwatersupplyengineeringinvestigationandanalysis,wateranalysis,watersupplyandthesupplyanddemandbalance;Waterdemandpredictionincludinglifewaterdemandforecast,productionwaterdemand,ecologicalwaterrequirementprediction,waterrequirementofdifferentlevelyearssummary;Waterresourcesallocationincludesabalancedplanbalanceanalysis,thesecondarybalancebalanceanalysis.

关键字:

供给需求现状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需水预测配置

 

《水资源利用》课程设计

1.水资源评价

1.1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概况

一、自然概况

某A市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

某A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

2003年某A市总面积为822.9km2,水域面积285.9km2,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73.9km2,陆地面积537km2。

内陆土地面积649km2,耕地面积为36558公顷。

现状年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451116人,其中,农业人口258385人,非农业人口192731人。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43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规划年份:

2010年、2020年和2030年。

二、水系概况

全市水域面积285.9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73.9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112平方公里。

初步建成了防洪挡潮、除涝、灌溉、降渍、调水五大水利工程体系。

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区

由于水资源供需条件在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划分若干个计算单元。

根据某A市域水网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本设计将某A市域分为四个子区,分别是B1、B2、B3和B4区。

各区面积分类情况见表1-1。

表1-1某A市地貌面积表单位:

km2

分区

总面积

水面积

水稻田面积

旱地面积

不透水面积

B1区

103.6

12.43

30.33

35.74

25.1

B2区

231

27.72

67.63

79.68

55.97

B3区

106.78

12.81

31.26

36.83

25.87

B4区

207.63

24.92

60.78

71.62

50.31

全市合计

649.02

77.88

190

223.88

157.25

1.2水资源总量评价

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总是要根据一定的雨情、水情或旱情来进行分析计算。

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系列法,即按照雨情、水情或旱情的历史系列逐年来分析计算;另一种方法为代表年法,即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仅分析计算有代表性的雨情、水情或旱情的几个年份,不必逐年分析计算。

为简化分析计算工作量,本次设计采用代表年法进行计算,且以年径流量系列来选择代表年。

一、年降雨量的统计

某A市域内共有四个雨量站,分别为C1站、C2站、C3站和C4站,四个雨量站不能涵盖全市雨量的分布情况。

因此,增加一个位于东北部方向的临接城市C5雨量站进行补充,以较好地控制某A市域雨量的时空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五个雨量站所建年份不同,雨量资料的起始年份也不一致。

根据现有的资料,各雨量站降水量计算特征值如表1-2所示。

某A市各计算单元雨量站雨量权重见表1-3。

表1-2某A市选用雨量站降水量特征值

雨量站

最大

最小

平均年降水量(mm)

特征值

年降水量(mm)

出现年份

年降水量(mm)

出现年份

1959-2002年

1959-1979年

1971-2002年

1980-2002年

Ex

Cv

Cs/Cv

C1站(1959-2002)

1627.4

1960

619.2

1978

1100.2

1008.7

1128.9

1183.7

1100.2

0.21

2.0

C2站(1963-2002)

1561.9

1991

709.4

1978

——

——

1091.8

1135.7

1046.2

0.21

2.0

C3站(1961-2002)

1571.1

1991

676.4

1978

——

——

1131.5

1171.9

1087.5

0.21

2.0

C4站(1977-2002)

1471.8

1993

566.5

1978

——

——

——

1159.9

1137.7

0.22

2.0

C5站(1964-2002)

1549.9

2001

596.2

1978

——

——

1103.4

1138.2

1063.5

0.22

2.0

按照一致性、可比性的原则,对各站所缺测的年降水资料进行年降雨量插补,以统一起止年份降水量。

由于降雨量在地区上存在着“同期性”,相邻雨量站在变化趋势上,尤其是特大值和特小值出现的年份上,往往具有“同期性”。

因此可以利用一个有较长资料的站作为参证站进行资料的插补展延。

C1站具有较长的雨量系列,做该站与其它各雨量站的实际同步年降雨量比较图,并分析C1站与其余4站的相关性。

C1站年降雨量与其它站年降雨量的相关关系较好,则可将C1站作为参证站,利用相关关系求出其它站缺测的年降雨量,五个雨量站1959~2002年的年降水系列见表。

统计五站逐年的降雨量和汛期雨量,用泰森多边形法求全市年平均降雨量,见表1-4。

表1-3某A市各计算单元雨量站雨量权重表

B1区

B2区

B3区

B4区

全市

C1站

0.67

0.46

0.07

0.282

C2站

0.37

0.132

C3站

0.33

0.39

0.25

0.197

C4站

0.17

0.54

0.37

0.267

C5站

0.38

0.122

表1-4全市年降雨量计算表单位:

mm

年份

年降水量(单位:

mm)

C1站

C2站

C3站

C4站

C5站

全市

1959

1024.6

1027.0

993.5

1005.2

993.5

1009.8

1960

1627.4

1589.4

1602.4

1561.5

1512.5

1585.8

1961

1093.2

1170.9

1062.8

1068.5

1052.6

1085.9

1962

1166.0

1003.9

1136.3

1135.7

1115.2

1124.5

1963

1081.1

1137.3

1050.6

1057.3

1127.4

1081.8

1964

1023.5

879.0

992.4

905.4

908.5

952.7

1965

837.9

806.5

805.0

694.6

747.9

778.0

1966

943.6

933.7

911.7

933.3

853.8

922.3

1967

790.1

737.3

756.7

768.6

792.0

771.0

1968

904.2

923.4

871.9

836.0

744.9

862.7

1969

857.4

884.9

824.7

1052.0

907.6

912.7

1970

935.0

990.1

903.0

980.1

828.9

935.1

1971

776.7

781.2

743.2

809.0

758.8

777.1

1972

834.9

830.8

801.9

968.5

967.6

879.7

1973

1039.2

1098.2

1008.3

1056.6

1022.9

1043.6

1974

1269.9

1239.8

1241.3

1164.4

1192.7

1222.7

1975

1136.5

1219.6

1106.6

1306.8

1208.1

1195.8

1976

974.9

1027.7

904.4

1003.7

939.4

971.3

1977

1382.8

1480.8

1405.2

1437.1

1212.2

1393.8

1978

619.2

676.4

566.5

596.2

709.4

621.2

1979

865.0

900.5

931.5

787.7

805.2

854.9

1980

1219.5

1278.6

1129.0

1238.7

1141.3

1205.1

1981

960.8

905.1

935.5

915.2

1053.0

947.5

1982

951.8

910.8

940.8

940.8

895.9

934.5

1983

1208.8

1232.0

1045.5

1045.5

1252.2

1141.4

1984

1049.3

1005.9

816.0

884.0

871.4

931.8

1985

1430.1

1406.7

1349.7

1425.0

1295.0

1393.3

1986

1186.1

1220.4

1040.3

998.1

963.3

1084.5

1987

1470.0

1323.9

1416.4

1287.9

1409.9

1384.2

1988

890.3

877.9

842.0

831.7

1024.3

879.8

1989

1251.5

1241.3

1268.0

1170.0

1202.8

1225.7

1990

1334.2

1149.3

1401.2

1234.5

1261.4

1287.5

1991

1505.8

1571.1

1426.1

1452.0

1561.9

1491.2

1992

793.0

875.2

824.9

865.7

835.3

834.7

1993

1495.9

1433.8

1471.8

1445.3

1259.4

1440.6

1994

941.6

878.7

866.2

913.4

762.4

889.1

1995

919.5

984.9

977.0

944.9

880.2

941.4

1996

1155.5

975.7

1167.0

1028.5

1076.3

1090.5

1997

899.9

1074.2

970.8

898.4

1011.3

950.1

1998

1301.4

1179.4

1291.1

1139.5

1099.8

1215.4

1999

1435.7

1395.8

1400.6

1418.1

1508.9

1427.7

2000

1189.4

1193.8

1281.9

1104.5

1072.7

1171.3

2001

1399.0

1544.7

1439.8

1549.9

1414.1

1468.4

2002

1236.4

1295.0

1376.2

1445.9

1268.4

1331.5

图1-1某A市年降雨量系列(*)

图1-2某A市年降雨量频率曲线(*)

二、各种保证率代表年的选择

用代表年来分析区域水资源的供需情况,要求所选代表年必须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区域不同来水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情况。

同时,代表年选择过程应该把握好年总水量和年水量分配两个环节。

根据规范,本次设计需要分析四种年型:

(1)丰水年(P=20%);

(2)平水年(P=50%);(3)中等干旱年(P=75%);(4)特殊干旱年(P=95%)。

表1-51965-2002年产流系列单位:

万立方米

年份

年径流量

年份

年径流量

1965

9405.3

1984

16832.5

1966

14378.3

1985

39045.9

1967

10913.2

1986

25882.9

1968

12857.0

1987

37632.8

1969

18193.9

1988

15600.3

1970

17893.8

1989

27953.6

1971

10834.6

1990

31803.8

1972

10348.3

1991

51012.2

1973

21404.6

1992

15436.0

1974

30476.4

1993

43357.3

1975

28904.4

1994

14307.4

1976

17627.5

1995

23124.1

1977

37219.6

1996

27143.9

1978

4349.8

1997

18709.1

1979

13779.8

1998

30108.1

1980

36512.8

1999

50927.4

1981

20293.2

2000

24720.3

1982

17784.0

2001

45564.6

1983

26735.2

2002

33668.2

1984

16832.5

 

 

表1-6年径流量频率表(*)

年份

年径流量(万立方米)

频率(n/(m+1))

保证率

1991

51012.23

2.564103

 

1999

50927.36

5.128205

 

2001

45564.64

7.692308

 

1993

43357.35

10.25641

 

1985

39045.9

12.82051

 

1987

37632.83

15.38462

 

1977

37219.58

17.94872

 

1980

36512.79

20.51282

20%

2002

33668.2

23.07692

现状年

1990

31803.77

25.64103

 

1974

30476.45

28.20513

 

1998

30108.15

30.76923

 

1975

28904.42

33.33333

 

1989

27953.63

35.89744

 

1996

27143.92

38.46154

 

1983

26735.23

41.02564

 

1986

25882.88

43.58974

 

2000

24720.3

46.15385

 

1995

23124.15

48.71795

 

1973

21404.58

51.28205

50%

1981

20293.2

53.84615

 

1997

18709.15

56.41026

 

1969

18193.95

58.97436

 

1970

17893.82

61.53846

 

1982

17783.95

64.10256

 

1976

17627.51

66.66667

 

1984

16832.53

69.23077

 

1988

15600.27

71.79487

 

1992

15436.05

74.35897

75%

1966

14378.32

76.92308

 

1994

14307.43

79.48718

 

1979

13779.82

82.05128

 

1968

12856.99

84.61538

 

1967

10913.2

87.17949

 

1971

10834.65

89.74359

 

1972

10348.28

92.30769

 

1965

9405.274

94.87179

95%

1978

4349.844

97.4359

 

图1-3某A市年径流量系列示意图

三、水资源总量分析

1)地表水资源量分析

根据上一步骤选择代表年的计算,算得现状年,丰水年,平水年,中等干旱年,特殊干旱年的地表径流量及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

表1-7某A市不同频率地表径流量单位:

万立方米

区域

丰水年20%

平水年50%

中等干旱年75%

特殊干旱年95%

现状年

多年平均

全市

36512.8

21404.6

15436

9405.3

33668.203

24545.9

2)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浅层地下水计算公式为:

Q地下=Q雨+Q田+Q渠+Q侧(1-1)

式中:

Q地下--------地下水资源量(亿m3/年);

Q雨---------降水入渗补给量(亿m3/年);

Q侧---------侧向补给量(亿m3/年);

Q渠---------渠系入渗补给量(亿m3/年);

Q田---------灌溉入渗补给量(亿m3/年)。

1、降雨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补给量是指大气降水后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量。

计算公式如下:

Q雨=α·P·F(1-2)

式中:

Q雨--------降水入渗补给量;

α--------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取0.215;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