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596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列知识点概论.docx

数列知识点概论

数列

1.数列的概念

(1)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的项,排在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的第一项,也叫首项。

(2)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其中an是数列的第n项,我们把上面的数简记为{an}。

(3)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an=f(n)

(4)如果已知数列{an}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an=f(an-1)或an=f(an-1,an-2),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an}的递推公式。

(5)数列的前n项和及通项的关系

Sn=a1+a2+a3+。

+an

an=S1(n=1)

Sn-Sn-1(n≥2)

2,数列的分类

(1)按项数分类①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②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

(2)按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类:

①递增数列:

an+1>an②递减数列:

an+1

an+1=an④摆动数列:

有些项满足an+1≥an,有些项满足an+1≤an(其中n∈N*)

3,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判定数列的单调性

(1)已知an=f(n),若f(x)的单调性可以确定,则{an}的单调性也可以确定。

(2)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

n∈N*,an+1-an=0,则{an}为常数列

an+1-an>0,则{an}为递增数列

an+1-an<0,则{an}为递减数列

2对各项同号的数列,可作商比较

n∈N*,an>0(<0),an+1/an=1,则{an}为常数列

an+1/an>1(an+1/an<1),则{an}为递增数列

an+1/an<1(an+1/an>1),则{an}为递减数列

4.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求出该数列的前若干项,归纳,猜想出它的通项公式。

(2)对于常见的简单的递推公式,可以采用迭代法或迭加法,累乘法求其通项公式。

①形如“an+1=an+f(n)”的递推公式,可以采用迭加法,即由递推公式可得

a2=a1+f

(1)

a3=a2+f

(2)

a4=a3+f(3)

an=an-1+f(n-1)

将上述各式相加得an=a1+f

(1)+f

(2)+。

+f(n-1)

②形如“an+1=anf(n)”的递推公式,一般采用累加乘法,即由递推公式可得

a2=a1f

(1)

a3=a2f

(2)

a4=a3f(3)

an=an-1f(n-1)

以上各式相乘得an=a1f

(1)f

(2)。

f(n-1)

③形如“an+1=Aan+B”的递推公式,可以采用构造法,换元法求得通项公式,即由已知的递推公式得

an+1-B/(1-A)=A(an-B/(1-A))

设bn=an-B/(1-A),则得bn+1=Abn,一下可以利用②的方法求出bn,从而求得an

④斐波那契数列:

一个数列中,从第3项起,每一项都是前相邻两项之和,即a1=1,

a2=1,a3=2。

an=an-1+an-2(n≥3)。

5.由数列的前若干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把数列的项看作项数的函数,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即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因此,问题在于探求n经过怎样的算法得到an。

(1)应了解常见的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如:

1,2,3,4.....an=n

2,4,6,8....an=2n

1,3,5,7.....an=2n-1

1,4,9,16,...an=n2

1,8,27,64...an=n3

-1,1,-1,1,...an=(-1)n

1,-1,1,-1...an=(-1)n+1

1,0,1,0...an=[1-(-1)n]/2

0,1,0,1...an=[1+(-1)n]/2

(2)观察分析法

先对已知项的多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如符号特征,绝对值特征,公式的分子,分母的独立特征,分子,分母的关系特征,相邻项的变换特征,相邻项的比,差的特征等,再通过类比,猜想,归纳等方法进行尝试,调整,最后得以化归,具体的方法有:

①联想比较法。

如:

由-1,2,-3,4,-5....联想到数列-1,1,-1,1...及数列1,2,3,4,5...,可得an=n(-1)n

由3,6,11,18,27,...联想到数列1.4,9,16,25,...可得an=2+n2

由1/5,3/7,5/9,7/11...可知该数列中各项分式的分子为2n-1,而分母比分子多4,故an=(2n-1)/(2n+3)

②逐差法,如:

1,3,5,7,9...,可发现3-1=5-3=7-5=9-7=2,于是归纳得an=2n-1

③逐商法,如:

1,3,9,27,81,...可发现:

3/1=9/3=27/9=81/27,于是归纳得an=3n-1

④待定系数法,如:

3,6,11,18,27,38,...一次逐差得数列3,5,7,9,11...二次逐差得数列2,2,2,2...一般地,逐差k次后可得常数数列,则通项公式可设为k次多项式,可猜想通项公式为an=an2+bn+c,令n=1,2,3,得

a+b+c=3

4a+2b+c=6

9a+3b+c=11

解得a=1,b=0,c=2

经检验适合,故an=n2+2

方法技巧

一,由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已知首项a1=啊,递推关系为an+1=qan+b(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的关键是将an+1=qan+b转化为an+1+a=q(an+a)的形式,其中a的值可由待定系数法确定,即qan+b=an+1=qan+(q-1)a≒a=b/(q-1)[q≠1]

 

例1.在数列{an}中,a1=2,an+1=an+ln(1+1/n),则an等于(A)

A2+LnnB2+(n-1)lnnC2+nlnnD1+n+lnn

提示;方法一:

令n=1,2,。

n-1,得n-1个等式→所有n-1个等式相加→结论

方法二:

原式变形为an+1-an=ln(n+1)-lnn→利用叠加法求和→结论

解析方法一:

分别令n=1,2,3,...n-1,有

a2=a1+ln2

a3=a2+ln(1+1/2)

....

an=an-1+ln(1+1/(n-1))

以上各式相加得:

an=a1+ln2+ln(3/2)+...+ln(n/(n-1))=2+lnn

方法二:

由题意可知:

an+1=an+ln((n+1)/n)

即an+1-an=ln(n+1)-lnn,

于是an=(an-an-1)+(an-1-an-2)+...+(a2-a1)+a1

=lnn-ln(n-1)+ln(n-1)-ln(n-2)+...+ln2-ln1+2

=2+lnn

二,利用Sn与an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an与前你项和Sn的关系是

an=S1(n=1)

Sn-Sn-1(n≥2)

此公式经常使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已知an求Sn时方法千差万别,但已知Sn求an时方法却是高度统一,当n≥2时求出an也适合n=1时的情形,可直接写成an=Sn-Sn-1,否则分段表示。

例二,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9n,第k项满足5

A9B8C7D6

提示,由an=S1(n=1)

Sn-Sn-1(n>2)

由已知求k的范围,k∈N*确定整数k的值

解析:

an=S1(n=1)

Sn-Sn-1(n≥2)则

an=-8(n=1)

-10+2n(n≥2)得an=2n-10

因为5

又因为k∈N*,所以k=8

 

趁热打铁(五年高考三年模拟p103)

1.{an}中,an=n2-9n-100,则最小的项是()

A第4项B第5项C第6项D第4项或第5项

 

2.

数列{an}满足an+1=2an,0≤an≤1/2,

2an-1,1/2

 

3,已知数列{an}满足a1=1,2n-1an=an-1(n∈N,n≥2)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这个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及其以后各项均小于1/1000?

 

4.设数列{an}的前你项和为Sn,a1=2,点(Sn+1,Sn)在直线x/(n+1)-y/n=1(n∈N*)上,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公差为d,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

3等差中项

如果(),那么A叫做a和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常用的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

an=am+()(n,m∈N*)

(2)若{an}是等差数列,且k+L=m+n(k,L,m,n∈N*),则()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2n}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4)若{an},{bn}是等差数列,则{pan+qbn}(p,q∈N*)是()

(5)若{an}是等差数列,则ak,ak+m.ak+2m,。

(k,m∈N*)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其前n项和Sn=()或Sn=()

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

Sn=dn2/2+(a1-d/2)n

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前n项和公式Sn=f(n)是n的(),即Sn=()

7,在等差数列{an}中,a1>0,d<0,则Sn存在最()值;若a1<0,d>0,则Sn存在最()值。

8,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各项的和有关的性质

(1)若{an}是等差数列,则{Sn/n}也成()数列,其首项与{an}首项相同,公差是{an}的公差的()

(2)Sm,S2m,S3m,分别为{an}的前m项,前2m项,前3m项的和,Sm,S2m-Sm,S3m-S2m成()数列。

(3)关于等差数列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性质

A,若项数位2n,则S偶-S奇=(),S奇/S偶=()

B,若项数为2n-1,则S偶=(n-1)an,S奇=()an,S奇-S偶=(),

S奇/S偶=n/(n-1)

(4)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Sn,Tn之间的关系为an/bn=()

重点难点

1.判断给点的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

在所给数列{an}中,任取相邻两项,使得an-an-1=d(n∈N*且n≥2),只需要说明d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即可

(2)通项公式:

对给定数列{an},若能总结出它的通项公式an=bn+m(b,m为常数),书面an是n的一次函数即可

(3)求和公式法:

若能求得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a,b为常数)是n的一个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即可。

(4)等差中项:

an+1+an-1=2an(n∈N*且n≥2),

2,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

(1)由定义采用迭加法

(2)由定义采用不完全归纳法

(3)根据an=S1,(n=1)

Sn-Sn-1,(n≥2)

由Sn求通项公式an=f(n)时需分n=1与n≥2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然后验证两种情况是否能用同一式子表示,若不能则用分段函数表示。

3,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1)三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

a-d,a,a+d,d为公差;

四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

a-3d,a-d,a+d,a+3d,公差为2d。

(2)会用方程的思想处理等差数列的有关问题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

a1,d,n,an,Sn,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就可以列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俗称“知三求二”),解等差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方程法,在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方程组时,要注意整体代换,使运算更加迅速和准确。

4,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的最大(小)值问题

方法一:

从前n项和公式入手,可通过配方求最值,也可以用顶点坐标求最值。

方法二:

依据等差数列公差d>0或d<0的单调性求最值。

注意:

只有当a1>0,d<0时,无穷数列的前n项和才有最大值,而最大值是将所有非负项求和;只有当a1<0,d>0时,无穷数列的前n项和才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将所有非正项求和。

方法技巧

一:

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策略

等差数列在项的关系及和的问题方面都有相应的性质,充分利用好性质,如从整体思想,方程思想考虑问题,可以大大减少运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一: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9,S6=36,则a7+a8+a9等于(B)

A63B45C36D27

分析:

S3,S6-S3,S9-S6为等差数列→可求出S9-S6→结论

解析:

由于{an}是等差数列,S3,S6-S3,S9-S6为等差数列,即2(S6-S3)=S3+(S9-S6),得到S9-S6=2S6-3S3=45,故选B

二,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

对于等差数列{an},当a1>0,d<0时,前n项和Sn有最大值,可由an≥0,求得n的值;当a1<0,d>0时,前n项和Sn有最小值,可由an≤0,求得n的值。

例2,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a1=50,d=-0.6

(1)从第n项开始有an<0,求n;

(2)求次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大值。

解析

(1)∵a1=50,d=-0.6

∴an=50-0.6(n-1)=-0.6n+50.6

令-0.6n+50.6≤0,则n≥50.6/0.6≈84.3

又n∈N*,故n≥85时,an<0,

即n=85

(2)∵a1=50>0,d=-0.6<0,

(1)知a84>0,a85<0,

∴S1S85>S86>...,

∴(Sn)最大=S84=50×84+84×83×(-0.6)/2=2108.4

练习题(5-3p107)

1.在等差数列{an}中,a1=-2012,其前n项和为Sn,若S12/12-S10/10=2,则S2012的值等于()

A-2011B-2012C-2010D-2013

 

2,已知递减的等差数列{an}满足a12=a92,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取最大值时n=()

A3B4C4或5D5或6

 

3.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2+a7+a9=15,则S11的值为()

A55/2B50C55D110

 

4.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a1,a4,a16成等比数列。

则(a1+a3+a5)/(a2+a4+a6)的值是多少?

 

等比数列

知识清单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2.如果a,G,b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且G=()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4.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5.对于正整数m,n,p,q,若m+n=p+q,则等比数列中am,an,ap,aq的关系为am·an=ap·aq

6.

有关等比数列{an}满足a1>o0

q>1,或a1<0递增数列

满足a1>0a1<0,

01,时,{an}是递增数列

7,有穷等比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积相等,特别地,若项数为奇数时,还等于中间项的平方。

8,若Sn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Sk,S2k-Sk,S3k-S2k,。

,S(m+1)k-Smk,...成等比数列(k>1且k,m∈N*,公比q≠-1)。

9,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结论

(1)在等比数列中,每隔相同的项抽出来的项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新数列任然是等比数列。

(2)若{an}是等比数列,则{λan},{|an|}皆为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q和|q|(λ为非零常数)

(3)一个等比数列各项的k次幂,任然组成一个等比数列,新公比是原公比的k次幂

(4)若{an}是等比数列,若a1·a2·a3·...·an=Tn,则Tn=T2n/Tn,T3n/T2n,...成等比数列

(5)若{an}与{bn}均是等比数列,则{m,an,bn}与{man/bn}依然为等比数列,其中m是不为零的常数。

10,当q≠0,q≠1时,Sn=k-k·qn(k≠0,k≠a1/(1-q))是{an}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重点难点

1.关于等比数列定义的理解

(1)从第二项开始

(2)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3)是同一常数(不为零)同时还需特别注意定义中隐含着任何一项不能是零(即没有为0的项),即q≠0是数列{an}为等比数列的必要条件

2,可通过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通项公式,但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有时还可采用“整体思想”“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等比定理的运用,即q=a2/a1=a3/a2=...=an/an-1=(a2+a3+...)/(a1+a2+...+an-1)

3.通项特征

{an}是有穷等比数列时,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积都相等,都等于首末两项之积

4.等比数列的巧设项

设等比数列中的项,一般可设其通项,对于有穷数列,也可用“对称设”的方法。

一般的,项数为奇数的等比数列的“对称设”可设中间一个数为a,再以公比q向两边对称设其他项;当项数为偶数时,可设中间两项分别为a/去,aq,再以公比q2向两边对称设其他项。

5.等差与等比数列的互化

(1)正项等比数列{an}→{logaan}为等差数列

(2){an}为等比数列→{ban}为等比数列

6.等比数列前n项和问题

(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Sn=na1(q=1)

a1(1-qn)/(1-q)=(a1-anq)/(1-q)(q≠1)

①能“知三求二”②注意讨论公比q是否为1③a1≠0

(2)前n项和的性质

设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则

①Sn,S2n-Sn,S3n-S2n满足关系式(S2n-Sn)2=Sn·(S3n-S2n),但不能说Sn,S2n-Sn,S3n-S2n成等比数列。

②若数列{an}的项数为2n,则S偶/S奇=q,其中S偶,S奇分别是数列的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

方法技巧

一,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技巧

对于有关等比数列的计算问题,可类比等差数列问题,即等比数列{an}中也有五个基本量a1,an,n,q,Sn,只要知道其中三个,就能求出其他两个(简称”知三求二“)不过在此特别注意的是q≠0,q≠1

例一:

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已知a2a4=1,S3=7,则S5=()

A.15/2B,31/4C.33/4D.17/2

分析:

由已知列出关于an,q的方程组→求a1,q→可求S5=

解析:

由an>0,a2a4=a21q4=1,S3=a1+a1q+a1q2=7,

解得a1=4,q=1/2或-1/3(舍弃),

所以S5=a1(1-q5)/(1-q)=4×(1-1/32)/(1-1/2)=31/4

2.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策略

在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问题中,一般是建立a1,q满足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但如果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便可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速度,要注意挖掘已知中的”隐含条件“

例二:

(1)在等比数列{an}中a1+a2=324,a3+a4=36,求a5+a6的值;

(2)在等比数列{an}中,a2=2,a6=8,求a10

解析

(1)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a1+a2,a3+a4,a5+a6也成等比数列,则(a3+a4)2=(a1+a2)(a5+a6)

∴a5+a6=4

(2)∵2,6,10三数成等比数列

∴a2,a6,a10成等比数列。

即a26=a2·a10

故a10=82×1/2=32

 

练习(5-3p108-111)

1.已知{an}等比数列,a4+a7=2,a5a6=-8,则a1+a10=()

A7B5C-5D-7

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log2a10=()

A4B7C6D7

3.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a1a2a3=5,a7a8a9=10,则a4a5a6=()

A5

B7C6D4

4,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

A9B10C11D12

5,设{an}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前2n项和与前3n项和分别为X,Y,Z,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X+Y=2YBY(Y-X)=Z(Z-X)C.Y2=XZDY(Y-X)=X(Z-X)

6.设Sn为等比数列{an}的前你项和,8a2+a5=0,则S5/S2=()

A11B5C-8D-11

7.设等比数列{an}的前你项和为Sn,若S6/S3=3,则S9/S6=()

A2B7/3C8/3D3

8.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an}满足2a2-a27+2a12=0,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b7=a7,则b3b11等于()

A16B8C4D2

9.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x·3n-1-1/6,则x的值为()

A.1/3B.-1/3C.1/2D.-1/2

10.设公比为q(q>0)的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2=3a2+2,S4=3a4+2,则q=()

 

11,数列{an}的前n项之和为Sn,Sn=1-2an/3,则an=()

 

12已知两个等比数列{an},{bn},满足a1=a(a>0),b1-a1=1,b2-a2=2,b3-a3=3

(1)若a=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an}唯一,求a的值

 

1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3,前3项和S3=13/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函数f(x)=Asin(2x+Φ)(A>0,0<Φ<π)在x=π/6处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a3,求函数f(x)的解析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