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8524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olgel合成与分析.docx

Solgel合成与分析

溶膠-凝膠法製作有機無機複合材料99.09.15更新

一、實驗目的

利用溶膠-凝膠法(sol-gelmethod)合成無機奈米溶膠,並暸解其反應機理。

將無機溶膠與有機單體(monomer)混合加熱成型為複合材料,以瞭解奈米複合材料之製法及其性質。

二、實驗說明

本實驗首先製備無機奈米溶膠,以四乙氧基矽烷(Tetraethoxysilane,TEOS)加水進行水解及縮合反應,生成二氧化矽(SiO2)無機溶膠。

再於溶膠內加入有機反應性單體:

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HEMA)及二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並加入熱起始劑BPO,均勻混合成為複合塗料。

將此塗料以刮刀塗佈於玻璃片上,再加熱硬化形成硬質塗膜。

 

三、理論部份

溶膠-凝膠法為一種奈米級無機粒子的製造方法,其中最常用者是以四乙氧基矽烷(Tetraethoxysilane,TEOS)加水進行水解及縮合反應,生成無機二氧化矽溶膠之化學反應。

而反應中的各項變因會直接影響無機粒子的尺寸、相態及反應之放熱量與反應時間,故需仔細了解。

1.水解反應(Hydrolysis)

反應前驅物Si(OR)4溶於酸或鹼性的水溶液中,其烷氧基與水的氫氧基反應,前驅物變成Si(OH)n(OR)4--n稱為水解反應;視觸媒不同又分兩種反應機構,在酸性觸媒下為親電性水解反應(Electrophilicsubstitutionreaction),而在鹼性觸媒下則為親核性水解反應(Nucleophilicsubstitutionreaction),反應機構如下所示:

I.親電性水解反應(Electrophilicsubstitutionreaction)

II.親核性水解反應(Nucleophilicsubstitutionreaction)

2.縮合反應(Condensation)

主要又分為以下兩種機制,並脫出水或醇類:

I.脫醇縮合反應(AlcoholCondensation)

II.脫水縮合反應(WaterCondensation)

3.聚合反應(Polymerization)

關於聚合反應,Iler提出以下反應機制:

(1)單體聚合形成微粒

(2)微粒的成長

(3)微粒相互聚集成一網狀結構,最後在液態介質中互相交聯形成凝膠

預先水解過的Si(OH)n(OR)4-n彼此互相聚合成一三度空間的SiO2網狀結構,反應如下:

影響溶膠凝膠反應之主要因素如下所示:

1.pH值之影響

pH2以下時,隨著H+濃度增加聚合速度越快;反之,在pH2以上時,隨著OH-濃度增加聚合速度越快,但在pH2左右是等電點(isoelectricpoint),是一個穩定的區域,使得凝膠時間變長。

在酸性或鹼性環境下,水解反應速率比縮合反應速率快,生成的粒子偏小且為線性網狀結構;相反,在鹼性環境下,縮合反應速率比水解反應快,容易生成大粒徑且顆粒狀的粒子,如圖1所示。

2.添加水量之影響

首先定義[H2O]/[TEOS]的莫爾比為r,Kim等人發現在低含水量下(r=1~2),會造成水解反應的不完全,主要呈現線性結構,在凝膠時會形成粒徑較大的粒子;但隨著水量的增加(r=4~10),水解反應越完全;而在高含水量下(r=25~50),會使得Si(OH)4在縮合時因濃度太低的影響而不易形成凝膠,粒徑會較小。

圖1二氧化矽於不同pH下之聚合情況

3.金屬烷氧物之影響

依照Sanchez與Ribot所提出的論點,金屬烷氧化物的反應性與軌域的飽和度有關,以矽烷氧化物來說,矽的軌域是填滿的故反應性較小,而其他金屬烷氧化物之反應性則隨軌域的不飽和度增加而增加,反應性大小如下:

Zr(OR)4,Al(OR)3>Ti(OR)4>Sn(OR)4>>Si(OR)4

另外,烷氧基大小也對反應速率有所影響,Bradley曾提出含甲氧基之四甲氧基矽烷(TMOS)其反應性比含乙氧基之四乙氧基矽烷(TEOS)還高,這是由於烷氧基大小會造成立體障礙所致。

4.溶劑之影響

在整個實驗中,溶劑之選擇足以影響反應之進行與最終之結果,而選用溶劑必須考量以下兩點:

(1)溶劑為極性或非極性,

(2)溶劑是否會與反應物進行化學反應或造成沉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溶劑必須不能與H+或OH-產生氫鍵,因為這會降低水解效果抑制催化劑之活性,而低揮發性的溶劑則盡量避免。

製作出穩定之奈米無機粒子溶膠後,再加入有機單體(2-HEMA)與交聯劑(DPHA),以過氧化二苯甲醯(BPO)為起始劑進行熱聚合反應,最終成為一無機物填充於高分子的複合材料,如下所示:

  BPO

Sol+2-HEMA+DPHA交聯硬化成複合材料

120℃,1hr

 

四、實驗藥品

[1]TEOS(Tetraethoxysilane)四乙氧基矽烷

化學式:

C8H20O4Si,分子量:

208.33

沸點:

163~167℃,密度:

0.933

[2]HCl(Hydrochoricacid)鹽酸

化學式:

HCl,分子量:

36.45

沸點:

-85℃,化學級

[3]IPA(2-propanol)異丙醇

化學式:

(CH3)2CHOH,分子量:

60.10

沸點:

82℃,工業級

[4]2-HEMA(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化學式:

CH2=C(CH3)COOC2H4OH,分子量:

130.14

沸點:

205~208℃,密度:

1.073,工業級

[5]DPHA(Dipentaerythritolhexacrylate)二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化學式:

[(CH2=CHCOOCH2)3CCH2]2O,分子量:

578

沸點:

>110℃,密度:

1.18,工業級

[6]BPO(Benzoylperoxide)過氧化二苯甲醯

化學式:

(C6H5)2C2O4,分子量:

242.23

閃火點:

80℃,密度:

1.33

五、實驗裝置及設備

[1]電磁攪拌器:

附磁石,一套

[2]上皿天平:

精度±0.01g,一台

[3]烘箱:

室溫~200℃,一台 

[4]塑膠及玻璃滴管:

數支

[5]錐形瓶:

250ml,一個

[6]PE塑膠瓶:

50ml,數個

[7]刮刀:

一支

[8]玻璃片:

三片

[9]硬度實驗用鉛筆:

一組(H~9H)

[10]密著度測定器:

一組

[11]3M透明膠帶:

一捲

[12]封口膜:

一捲

[13]標籤:

數個

六、實驗步驟

1.秤取21.6g(1.2mole)之去離子水加入250ml之錐形瓶中,滴入約0.14g(約5滴)之36.5%濃鹽酸,使得水溶液pH值約在pH1.2左右(pH值略低於1.2較好)。

2.於上述水溶液中加入IPA18g(0.3mole)並以電磁攪拌器混合均勻。

3.再加入TEOS62.4g(0.3mole)繼續以電磁攪拌器攪拌,進行水解縮合反應,(反應初期需仔細觀察溶液之相行為及溫度變化並加以記錄),保持室溫反應2.5小時,最後可得一透明溶膠,裝於PE瓶保留至下週配製塗料。

4.將上週所製造之溶膠,依下列3種配方配製成3種塗料,分裝於PE瓶內。

(配方需均勻混合,BPO需以PM預溶)

配方A

配方B

配方C

溶膠

15g

0

30g

IPA

4.5

4.5

0

2-HEMA

1.2g

1.2g

0

DPHA

4.3g

4.3g

0

BPO

2g

2g

0

合計

27g

12g

30g

5.上述塗料A、B、C分別以注射器吸取至玻璃片上,再用刮刀均勻塗布,得到A、B、C三片塗膜。

6.將A、B、C三片塗膜迅速置入烘箱中,以110℃烘烤1小時。

7.取出烘烤後之玻璃片,觀察其皮膜之外觀,並測試其鉛筆硬度及密著度(方法見附錄),將結果紀錄於下表。

A

B

C

外觀

鉛筆硬度

密著度

附記:

1.鉛筆硬度測定法

2.密著度測定法

七、問題與討論

[1]觀察溶凝膠水解縮合時產生之物理變化並說明其反應機制。

[2]為何溶膠製程中要加入IPA?

[3]加入熱起始劑之作用為何?

[4]添加奈米無機粒子對薄膜物性有何影響?

[5]有機無機複合塗料作為硬質塗料有哪些用途?

八、附錄

I.鉛筆硬度測試(Hardnesstest)

將材料在不同基材上硬化成膜,再使用鉛筆硬度計量測其硬度。

以固定的重量及速率下,分別用不同硬度之鉛筆在基材上刻畫,在不出現刮痕的情況下,最大之鉛筆硬度即為塗膜之硬度,例如:

硬度5的鉛筆能在材料表面刻出刮痕,但硬度4未能刻出刮痕,鉛筆硬度定為4。

標準操作方式如圖2所示,要將鉛筆底端磨平成90度(直角),並與基材成45度的接觸角。

圖2鉛筆硬度之測試法

II.密著性測試(Adhesiontest,Peeltest)

將材料在不同基材上形成鍍膜,以密著度計刻畫出100個方格(10×10)。

再以專用之3M標準膠帶黏貼後迅速撕掉,計算殘留於基材上的方格數,取其百分比即為密著度。

例如:

剩下80個方格,密著度則為80%,若殘留方格數越多,則表示密著性愈佳。

III.耐磨性測試(Abrasiontest)

將材料在不同基材上硬化成膜,將其置放於耐磨試驗機上,固定荷重500g,設定轉數為500轉,以編號CS-10的滾輪進行耐磨測試,待測試結束,以UV-Vis量測其穿透度下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